杨蝉儿几兄妹一起进了城,到了县衙前放榜的地方一看,五郎的学名,杨靳文一个老大的名字就排在第一位,是第一名,九郎的学名杨靳宸在第三,九郎这次本来只不过是下场试试,没想到居然也考到了第三名,和五郎两个人都中了禀生,以后每个月朝廷放给粮食,虽然以杨蝉儿家现在的情况不在乎这点粮食,但是中了禀生这是难得的荣耀,还是两兄弟一起中了,这可是凤山县城从未有过的先例,就连整个府城也没有,何况九郎今年还不到十岁,因此一时传的沸沸扬扬的,把九郎说成了神童,五郎则是凤山县城里最年轻的秀才。
杨蝉儿几兄妹看完榜自然是高兴万分,都想着回去告诉赵氏这个好消息,偏偏这时候五郎五郎又被王仙仙给缠上了,王仙仙这些日子一直没有见到五郎,知道今天是放榜的日子,所以特地让婢女在县衙门口守着,一见到五郎就来通知她,这时候拦在了五郎的面前。
“文哥哥,我今天总算等到你了,你这些日子去哪儿,我可想你了。”王仙仙一边扭捏的说道还一边朝五郎抛着媚眼,杨蝉儿在一旁听得都快吐了,七郎几个听了这话也有些反应不良,九郎则在一边傻兮兮的笑着,他和五郎一起在县学念书,对王仙仙的死皮赖脸见多了,早就习以为常了。
“你有事吗,没事的话请让开,我们还要赶回家去。”五郎脸色很不好看的说道,尤其是看到几个弟妹的表情,更是一股怒气打心里用来。
“文哥哥,我爹想见见你,他老人家已经同意了让我嫁给你,只要你愿意我们可以立马成婚,不过你要先去见我爹一面,我也想让我爹知道我未来的夫君是个怎样的人。”王仙仙以前喜欢杨五郎王县令不同意,堂堂县令的女儿怎么可以嫁给一户穷乡下人,这次五郎考上了秀才,还是禀生,王仙仙终于说服她爹,让她嫁给五郎,不过她似乎没有问过五郎愿不愿意娶她,只是一味的死缠烂打,让五郎不胜其烦。
“你说什么疯话呢,我什么时候说要娶你了,我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也请你不要再来骚扰我,否则就算你是个女人也别怪我不客气。”五郎这回可真是气的声音都有些发颤了,他就从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女人,是嫁不出去还是怎么的,非要这么缠着他,简直比杨家老宅的人还要令人讨厌,要是娶了这么个女人回家他干脆去死算了。
“五郎,你说什么,难道我堂堂县令的女儿还配不上你,你现在就算考上了秀才,比起我的身份还是差了一大截,我是看得起你,喜欢你,才想要嫁给你,你可别不识好歹。”王仙仙一听五郎不愿意娶她,立刻就做出一副委屈至极的表情质问五郎,旁边有不少人都围观在一旁看起好戏来,县令的女儿倒追这次院试第一名的凤山县城最年轻的秀才郎,可真是个让人很感兴趣的话题。(八更)
☆、324.第324章 深信不疑
杨蝉儿看这么多人围观,王仙仙又是个不在乎脸面自以为是的,最重要的是她是王县令的女儿,这件事情要是一个处理不好恐怕不能善了,杨蝉儿拉了拉五郎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冲动,然后对着王仙仙“王小姐,不是大哥不愿意娶你,实在是有为难之处不能娶你,如果王小姐要是愿意的话我们进府里商谈如何,这样在外面闹得不成体统,恐怕有损王小姐的闺誉。”
“真的?你说文哥哥是有苦衷的。”王仙仙听了杨蝉儿的解释果然没有那么激动了,有些狐疑的看着杨蝉儿。
“是啊,哥哥真是有苦衷的,既然王小姐想要让我大哥去见你爹,那么我们现在便去吧,也能把事情说清楚。”杨蝉儿很诚恳地说道,王仙仙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把杨蝉儿兄妹几个都带进了县衙。
五郎担心的看着杨蝉儿,不知道杨蝉儿这是想做什么,杨蝉儿冲五郎慧黠一笑,附在五郎耳边说了什么,五郎脸上的担忧和郁闷总算散去不少,这倒是个好主意,既不得罪王县令,又能摆脱王仙仙的纠缠。
王仙仙把杨蝉儿几兄妹带到了王县令跟前,五郎和九郎已经是秀才,见官可以不用下跪,杨蝉儿和秋儿七郎也跟着五郎站着行了个礼,王县令见了五郎倒还有几分满意,他女儿看人也不算太差。
“王大人,谢谢您和令千金的厚爱,不过我的婚事已经有人安排,自己也做不得主,只能辜负你们都是好意了。”五郎朝王县令拱手说道。
“哦?另有安排,难道是你家里人帮你订了亲了,这倒没有关系,可以退亲吧,大不了到时候多送些银子过去补偿人家,要不是我女儿看上了你,我也是不同意做我的女婿的,以后要好好对待我女儿知道吗?”王县令和她女儿都是一个毛病,自以为是,王仙仙估计就是遗传了他的,杨蝉儿听的都有些无语了,就算你女儿喜欢我大哥,我大哥还看不上你女儿了。
“王大人,事情并非如此,我的亲事是由前任林县令,现在的同知大人做了主的,说要帮我许一门好亲事,在这之前我不得说亲,所以只能辜负王大人的好意,希望王大人见谅。”五郎见着王县令的做派之后,觉得杨蝉儿真是出了个好主意,这父女俩都一个得失,要不是这样还不知道要怎么了呢。
林大人可是他的顶头上司,王大人一听五郎的婚事林大人已经订好了,当然不敢有半句二话,他是因为渎职被贬下来的,要是再得罪了上官,恐怕连个县令都没得做了,到时候丢官去职丢脸不说,以后要靠什么养活家里人,县令虽然只不过是个七品小官,好歹也是一县之长,还是有些油水可捞的,看来女儿这门婚事就只有作罢了。
王县令想着也是,如果不是因为林大人,一个小秀才怎么会拒绝娶他的女儿,王县令忽然想起来林大人当时升任同知的时候还嘱咐他要照顾一家什么人的,好像就是姓杨,那户人家没找上来,他也就把这事给忘了,现在看来应该就是杨五郎一家了,有了这件事情,王县令就对五郎的话更加深信不疑了。(九更)
☆、325.第325章 济宁学院
“原来是和林大人说订了的,没想到你和林大人还有交情,不简单啊,既然林大人为你说定了亲事,那么这门亲事就只好作罢了,以后你要是遇上林大人还望在林大人面前提本官多多美言几句。”王县令在某些方面还是很识时务的,只是王县令答应了,王仙仙可不干了,死活非拉着她爹成全她和五郎的亲事,最后被王县令让人给拉下去关房里了,
杨蝉儿几个从县衙出来,五郎这回终于顺利的摆脱了王仙仙,可是兄妹几个都没有了之前那种兴奋高兴的心情,谁遇上这档子事情能高兴,于是加紧时间赶路回家了,耽误了这么久的功夫,娘亲在家里肯定等得着急。
杨蝉儿兄妹几个回到家才刚下马车,屋门口就想起了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因为隔得近炮竹的炸出来的碎屑弹到到处都是,炸在人身上还挺疼,五郎连忙把杨蝉儿拉怀里替杨蝉儿挡着。
炮竹一响完,院子里出来了好多人,看来是都知道了五郎和九郎中秀才的消息,都提了腊肉鸡蛋什么的跑过来贺喜,大家得知五郎和九郎不止是中了秀才,还考中禀生,都夸杨老三家的几个孩子了不得啊,个个有本事,赵氏更是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因为高兴招待乡亲们在家里吃中饭,把家里的下人也都叫过来帮忙,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赵氏又打发了人去三山屯子报信,赵氏的娘家人都关心五郎和九郎考的如何,五郎和九郎没下场之前还特地提了东西过来了一趟,现在五郎和九郎考中了当然得立马派了人去报信,以免他们挂心着,赵大鹏和他几个儿子知道五郎和九郎都考中禀生的消息,高兴地立刻带着一大家子往杨蝉儿家赶,到了杨蝉儿家又是好一番热闹。
五郎和九郎都考中了禀生,不用去县学了,为了感谢先生平日里的照顾,五郎和九郎特地提了好些东西去看望先生。五月中旬的时候省城最好的书院,济宁书院发来入学邀请书,因为五郎和九郎成绩优异,所以特别准许他们两人免试入学,这本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当杨蝉儿一家人得到这个消息还是很惊喜。
杨蝉儿的酒坊也有往省城发展的打算,楚浩然也是这么个意思,凤山县城的酒坊正常运作一段时间以后,楚浩然就把手上的事情交给了信任的人去管,自己则想着怎么进一步发展酒坊,楚浩然也没去过几次府城,因此府城不熟悉,两人商量一番后又去找金三郎打听,金三郎大哥就在省城当官,家里的两老也都在省城,他隔一段时间便要去省城住上几日,对省城是再熟悉不过了,知道杨蝉儿他们要把酒坊开到省城去,自动的就把找铺面的事情揽下了。
金三郎也知道五郎和九郎考中禀生的事情,很为他们高兴,因为这两日才回凤山县,又一直忙着,所以还没来得及去和五郎九郎道喜,这时候就跟着杨蝉儿一起去了白水村。说到济宁书院的事情金三郎也知道一些,济宁书院可以说在大燕国都是名列前茅的书院,里面出来的才子不知凡几,很多学子都慕名来到济宁书院念书,不过济宁书院的制度很严格,除了录取各地禀生,其他学子都需要经过一番测试后才能入学。(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