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一行人在湿地边缘换了鹿皮靴子,踩着芦苇铺就的小路,一路走了四五百米,猛然钻出芦苇丛,豁然眼前一亮,一片零散分布的撮罗子木架子展现在眼前,过去这一片聚居地,就是平坦的河滩和烟波浩渺的小鱼湖。
到了河边,向导很顺利地给联系了一艘桦皮船,因为船小,一次只能上两个人,江夏二话不说,弯腰就去脱靴子,却被徐襄伸手止住:“江水太冷。”
江夏蓦地脸色一红,随即转开了眼。
她半夜来了大姨妈,因着没什么腹痛畏寒之类的毛病,也行动自如,自以为做的很隐秘,不会被人所知,却不想,徐襄却隐晦地提醒了她。
她眼睛看着旁边咳了一声,对跃跃欲试的彤翎道:“你跟着冯大哥上去吧!小心着!”
彤翎爽快地答应一声,跟了冯琪上了船,由当地一名渔民划着,飘飘忽忽地往湖面上去了。
江夏不能上船,也闲不住,顺着河滩走,走进一片相对低矮的芦苇丛中去,惊喜地发现了那生在水中的芦苇根部,竟然藏着好些田螺和河蚌。
用树枝扒拉了一只大河蚌上来,向导看见很是不以为意:“原来是蛤瓢儿,这东西肉死,木头渣滓一样,不好吃!”
江夏却只是微微笑,招呼着护卫小厮们下水,摸蛤瓢儿。
因着当地无人食用,倒是让河蚌们生的一个个大而肥美,捞上来的最大一个,足有脸盆大小,一个侍卫都没能搬动,两个人一起才抬上来。
一行人抬了几十个蛤瓢回来,江夏也拎了一兜子田螺回来。
田螺放在水盆子里吐沙,她则拿出匕首,教着那些护卫们撬蛤壳,挖蛤肉。
蛤壳撬开之后,雪白肥腻的蛤肉就暴露了出来,有的还带着一点点浅粉的肉色,腥鲜无比,诱人垂涎。
他们一行人带了行军锅,护卫们寻了个干爽开阔处,挖了灶坑埋锅造饭。另一口锅的使用权则被江夏占了,她将蛤肉切成宽片,打入几个在草丛里搜罗来的野鸭蛋,稍稍腌制之后,划入汤锅中,汤沸即止,在切一把野葱末儿,满鼻子鲜香,那叫一个诱人!
之前还不屑一顾的向导,不由自主地就被香味所吸引,凑到锅边来,眼巴巴看着江夏舀了一点汤递给徐襄:“你尝一下,行的话,给你盛了,我们好放盐!”
徐襄微微含笑,接了碗,用调羹舀了一点送进嘴里,就觉得鲜香满口,后味回甜,于是点头赞道:“甚是鲜美!”
那边向导和护卫们,看着徐襄品尝,好几个都忍不住跟着吞了口水。这会儿听得徐襄赞叹,就更是目光迫切起来。
江夏笑笑,给徐襄盛了一碗,然后抓了一把盐放进去,自己盛了一碗。
回头再看那些护卫和向导,个顶个眼巴巴、可怜兮兮的模样,忍不住好笑摇头,将汤勺一放道:“大家都来尝尝!”
挖上来的蛤瓢儿很多,这一锅不过是试试味道的。
一锅汤自然不够分,一人一勺就抢光了,然后都干劲十足地冲回去开蛤瓢,挖蛤肉。连江夏切蛤肉的工作也被人抢了去。
江夏则去看着一个护卫清洗田螺……正各自忙碌着,就听那边切蛤肉的护卫猛地惊叫起来:“哎呀,这是……珠子?!”
近处的人随即看过去,也跟着惊呼起来:“好大的珠子!”
原来,就在那个脸盆大的蛤瓢里,竟然挖出一颗比龙眼籽大小的珠子来,而且,是珠子表面萦绕着一层淡淡的粉色金光,竟呈现出现代很流行的玫瑰金色来!
徐襄缓缓走过去,从护卫手中接过那颗珠子,三只手指捏着送到眼前看了片刻,转眼看了江夏一眼,从腰间扯下一只荷包来,丢给挖蛤瓢的护卫们:“给兄弟们分分!”
那护卫有些遗憾地看了徐襄手中的珍珠一眼,认命地打开荷包,下一刻,就惊喜地欢呼起来。
荷包里装的不是他想象的银锞子,而是满满一兜东珠,个顶个都比黄豆还大。这一兜珍珠单个是不如没法与那颗金色珍珠想提并论,但加起来的价值,绝不逊于那一颗玫瑰金珍珠。
☆、588.第588章 你若不离,我便不弃
徐襄得了那一颗玫瑰金珍珠,那些护卫随从们则分了一荷包东珠,皆大欢喜。
他从袖口掏出自己的帕子,将那珍珠在裹在里边,这才递到江夏:“带回去清洗了再玩!”
江夏微微一笑,接了过来,隔着手帕子看了片刻,刚刚隔得远,这珍珠还不怎么心动,如今,被如此用心地送进她的手中,不说珍珠如何,只这一份心思,已经让她忍不住心动了。
她隔着帕子捏着那珠子把玩了片刻,这才重新包裹好,塞进腰间的大荷包里。
他们两人随行的护卫随从都知道他们两人的身份,也大致了解些他们的关系,对于他们这一番往来并不觉得怎样,旁边那位向导却看得直傻眼,嘎巴嘎巴嘴,没问出来,只在心里嘀咕,早就听说关内男风极盛,却原来生成如此的两位,竟然有这么一层关系。只不知,哪个是被抱的?
猥琐地在心里笑了一回,向导将自己分得的两枚东珠塞进口袋里,然后笑着建议:“之前只听说松花江的蛤瓢里有珠子,没想到这边也有……要不,再去捡一些回来看看?”
旁边的渔民却摇头道:“这边河水冷,珠子不是没有,而是太少,找多少天不一定找到一个。这位公子能遇上一枚,也是运气好!”
江夏看了徐襄一眼,也笑着摇头道:“有一颗就足够了!”徐襄也点头应承着。
又过了片刻,桦皮船转回来,彤翎没下船就高声招呼着,一脸的兴奋喜悦不带半点儿掩饰的,一看就知道这一趟收获不错。果然,等船靠了岸,从船后的网袋子,居然拽上六七条大鱼来。因着用的渔叉,鱼基本都死了,弄上岸之后,自有程琪带人去清洗处理,江夏招呼一声:“把鱼鳞给我留着!”
这么鲜的鱼,自然要有杀生鱼,不过是江夏加入芥末和辣椒改良过的,吃的众人一致地叫好,连那些渔民,对火辣辣的辣椒也一下子就爱上了。只说有了这个,再不用怕下水受寒了,比烈酒还管用呢!
江夏笑笑,拿了一点点辣椒面送给几位帮忙受累的渔民,也给了向导一点。只不过,她也说了,这是海船运来的东西,眼下还稀罕,等多了,大家伙儿就都能吃上了。
她也早盘算了,辣椒这东西,想要垄断很难,但前几年,她还是想要占下这个先机的。只将辣椒控制在自己的庄子上种植,往外放的,只有经过加工的辣椒酱和辣椒油,或者炒制过的辣椒粉,挣上几年前,再放开手去,由着大家挣钱去。
他们在努儿干都司盘桓了四五日,除了去河边,还渡过海峡,去了一趟苦兀岛。只不过,苦兀岛开发更少,只有少量的人住着,密林荒山,礁石海岸,看一看就好了。
六天后,徐襄和江夏向努儿干都司乌鹿海告辞,临行前,倒是随同江夏过来的沈琥,与乌鹿海的大管家达成了协议,每年往京城输送鱼干、咸鱼,沈琥负责买卖运送,乌鹿海则保证关外的一路行程安全。
有了这个合作协议,乌鹿海对江夏和徐襄的态度真诚亲近了不少,临行拿了两件紫貂皮裘、两棵百年山参送给两人做礼物。
离开努儿干都司,江夏与徐襄一同向西而行。到了这时,江夏的身份已经隐藏起来,变成徐襄队伍中的无关紧要的一人。
他们自东向西,先后去了北山的兀的河卫、朴鲁丹河卫,然后折向南,往脱木河卫、木里吉卫、福余卫、朶翕卫、奉宁卫。
一晃,两人相伴而行,走过了七八个卫所,行进千余里,季节变换,也从初夏,到了深秋九月。
一天冷似一天,两人在福余卫的时候,就接到了京里来的旨意,催徐襄尽快归京。到了奉宁卫,第二道圣旨也跟着到了。江夏则在福余卫和朶翕卫先后两次接到了小鱼儿的亲笔信,小鱼儿怀孕了,怀相不好,眼瞅着都六个月了,却仍旧经常孕吐折腾,小鱼儿的信中,不少灰心之言,让江夏看着几次落泪。
奉宁卫再向南就是大宁,也就是毛兴功驻守的北平行都了。再走就要入关回京了。
江夏想要去珂林贝尔城,只能在此折返西行,要不然……她怕小鱼儿等不得了。
九月的奉宁卫,已经很是寒冷,树叶几乎落尽了,草也枯了,前几日已经飘落过一场零星小雪。
一弯弦月挂在半空,江夏裹了皮裘,坐在奉宁卫四喜客栈的廊檐下,矮几、红泥小炉、微微沸腾的陈年美酒……
徐襄默默地坐在对面,江夏抬眼看过来,对他微微一笑。
这一晚,她换了女装,大红猩猩毡白狐皮斗篷,风毛出的极好,衬着她越发消瘦,也越发清绝的脸,眉眼如月,眸子如星,正好!
江夏盛了一盏热酒,给自己,正要抬手给徐襄倒一杯热茶,他的手伸过来,将她的手握住,他的双眸晶澈而深沉地凝视着她,微微用力,她不由自主地起身,走到他的身边去,两人并肩而坐,他的手臂伸过来,环住了她清瘦的肩,微微侧首俯视,四目相对,他端了酒杯,放进她的手中,再将自己的大手包裹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