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江夏看着樱桃送去给做蜜饯,转回头再去看院子里,两个小丫头却没了踪影。
江夏走出来询问,去门子上才知道,两个小丫头跟着村子里的小子丫头玩到一处后,跟着出去玩了,就在大门口外不远的水塘边。
那边生着好几棵大柳树,柳荫稠密,村子里的小孩子们就爱在树荫里玩耍,扯柳条儿编草帽,拧柳笛,年岁稍大些的小小子小丫头还会用柳条儿编小筐子小篮子,再去水塘边挖上些野菜,或者割上几把青草带回家,还能顺带着把家中鸡鸭牛羊的饲料解决了。
江夏隔得远远地往水塘边看了看,见着彤翎和石榴也跟着在那边,也就放了心,转身往回走,一转眼,却看见程琪躺在门前不远处的一棵高高的棠梨树上,棠梨树足有合抱粗细,枝繁叶茂,若不是角度碰巧了,站在树下很难看见树上还藏了个人。
江夏默了片刻,转眼看看旁边一个歪脖子枣树,她走过去,两手攀着树枝,稍显费力地攀上枣树,寻了个靠近棠梨树的枝桠坐了。
察觉到江夏上了树,程琪吓了一跳,本来躺在枝桠上的,也吓得坐起来:“姑娘,你有什么话吩咐,叫程琪一声就好,不该上这里来。”
江夏却笑着道:“你别忘了,我更多时候是江太医,采药时什么地方不去,悬崖峭壁都能去得,何况一棵枣树……”
程琪本来话就不多,这会儿更不开口,只默默地摇了摇头,就继续靠着树杈坐着了,不再作声。
江夏继续道:“听说你觉得配不起彤翎?”
程琪转眼看了看江夏,垂了头默然片刻,方才道:“我娶过妻,年纪又大,又没有家产……”
江夏转眼看过去,道:“那你为什么又答应了?”
程琪浓眉一挑,瓮声瓮气地道:“我记得主子说过,人命由我不由天。既然彤翎愿意嫁我,我活一天就尽心尽力好好待她一天,总不会辜负了她!”
江夏眼睛一亮,微笑道:“你这句话总是没错的!”
话音未落,就听水塘边突然传来一声呼救:“有人落水啦!”
江夏吓得身子一晃,差点儿掉下树去。好不容易稳住身体,眼前一花,人已经被程琪从树上拎了下来。
“主子慢行,我先去救人!”程琪丢下一句话,飞奔着往河塘边跑过去了。
☆、629.第629章 肃王做大
程琪的速度,江夏无法比拟,她紧赶慢赶来到河塘边,程琪已经将一个六七岁的小子从水里救了上来。
孩子落水的时间不长,又会水,只是呛了一口,暂时闭了气。
江夏上前抹了一把脉,就紧急将孩子放平,做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很快,孩子就恢复了心跳和呼吸。江夏让程琪将孩子担在腿上控出了一口水,孩子就没了大碍。
这时候,庄上的人听闻了消息纷纷赶了过来。
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从人群中挤进来,搂住孩子就嚎哭起来。
江夏起身,挥挥手,拉着囡囡和小妹,连通程琪一起挤出人群,回了庄子上。程琪的衣裳湿到了胸口,需要洗漱更换。囡囡和小妹在河塘边儿玩,也沾了不少泥点子,成了小泥巴猴儿,也要洗白白换衣裳。
丫头们带着小囡囡和小妹去洗漱更衣,江夏正想着回屋里煮杯茶呢,水还没开,大门口传来一阵喧哗,传进话来,却是刚刚那个获救小子的父亲拎着几条大鱼上门来致谢了。
几条鱼,不在东西多少,心意却很诚挚。
江夏招呼彤翎取了两条腊肉,约摸有五六斤的样子,又去了两瓶润肺膏滋,一起出到大门口。
那汉子个头不高,黝黑结实,一见江夏出来,立刻就要跪地磕头谢恩。
江夏连忙示意人扶住,笑着道:“那小子已无大碍,只是呛了水,可能会有点儿咳,你拿着两瓶膏滋回去,每日早晚给他吃上一匙子,过个三五天也就好了。”
“唉吆喂,咱们东家可是给皇上娘娘看病的,你们家小子得了东家的药膏子,再有什么病也不用害怕了!”
又有人道:“你们家小子大难不死,得了贵人相救,这是日后必有大福的架势呀。”
那汉子明显是嘴笨木讷的性格,只会憨笑着挠头,却说不出什么话来。
江夏让人接了他手中的鱼,看了看有一条三四斤的鲤鱼,还有两条一斤左右的鲫鱼,被草穿了腮一路拎过来,却还鲜活着,不时地弯曲着身子挣扎一番。
这个时候可没什么化工污染,也没有人工养殖一说,都是实打实的净水野生鱼,想一想奶汤鲫鱼和葱油鲤鱼都觉得满口生鲜,江夏再次道了谢,送了那汉子出门,乐滋滋拎着鱼转回来,送去厨房里,让做饭的婆子给杀了料理干净。
江夏自己戴了围裙,亲自下手烹调。
鲫鱼放在油锅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加清汤大火烧开后,改为小火煨炖,至少炖上半个时辰,汤色成奶白色,浓稠鲜香,奶汤鲫鱼就能出锅了。
葱油鲤鱼更简单,清蒸二十分钟后,去掉腥水,浇上刚刚煎好的葱油,再入笼屉蒸上一刻钟,出锅即食,筷子夹开鱼皮,肉质白嫩嫩如嫩豆腐一般,鲜香滑嫩,欲罢不能。鱼做好了,江夏特意吩咐彤翎唤来程琪一起用饭。若无程琪,他们中午可不一定能吃得上这美味的鲜鱼。
吃过一次鲜鱼之后,江夏和孩子们都有些馋了,干脆让人去河里下了大网捕鱼,竟是每日都有鲜鱼上桌添菜,煎炒烹炸,各色口味,吃的大大小小一家人连呼解馋。
如是,江夏在庄子上住了三晚,眼瞅着进了五月,就要到端午了,江夏不得不收拾行李,转回京城去。
一回到家里,红绫姑姑就送了数十份礼单子进来,江夏惊讶着翻了翻,真是有些莫名其妙,往日有往来的赵家、景家、林家有节礼送过来也就罢了,许多都是她只知其名,对不上号儿的人家也送了节礼过来,真不知为了什么?难道这许多人都是为了求她这个娘娘送子的?
略一思忖,江夏询问红绫姑姑:“西院里还有一份,还是两家并在一处?”
红绫姑姑好笑着摇头:“京里谁不知道二爷和姑娘不过是差着一道礼,早晚是一家人,怎么还会分成两处去!”
江夏挑着眉头,点点头道:“这就对了!那就劳烦姑姑与魏嬷嬷商议着回礼就是了……唔,略厚上一层就好!”
红绫姑姑答应着接了礼单子退了出去,大概是寻魏嬷嬷商议回礼一事去了。
江夏洗漱了,换了一身家居衣裳,坐在凉榻上歇息。囡囡和小妹两个小丫头洗了脸梳了头,倒腾着小短腿跑回来,一进门,囡囡就扑进江夏的怀里,笑嘻嘻地撒娇道:“姐姐,姐姐,我去接哥哥放学!”
江夏伸手捏捏小丫头的鼻头,倒了两杯水给两个小丫头喝了,然后一手牵了一个,起身往外走:“走,姐姐跟你们一起去,接哥哥们放学去!”
正要出门,顾青茗登门造访,看见江夏带着两个孩子,要外出的样子,很随意地笑笑,跳到车辕上,一边笑道:“我陪你们一起出门!”
程琪赶车,也没用别的人跟着,江夏将门帘子挑起来,与车辕上的顾青茗说着话,车子缓缓驶出江家,往学堂里去了。
齐哥儿的学堂放学较早,江夏要先去接上齐哥儿,再去国子监接越哥儿。
随意地寒暄了几句,顾青茗就话题一转道:“贤弟给福安公主捎的物件儿已经离了京城,约摸着一个月到四十天,就能到了。”
江夏是亲自去过珂林贝尔城的,知道顾青茗这话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她点点头:“其他也还罢了,若是能够,尽量护佑她们母子性命……”
她和徐襄的婚事一拖再拖,这一次已经勘定了婚期,若是可以,她不想再让徐襄等下去了。等完婚之后,她再与徐襄商议着,离京一趟……走过一次的路,也熟悉了,来回至多四个月,相信徐襄不会不答应的。
顾青茗点头应着:“这个不用贤弟叮咛,也不用看肃王爷的情面,只说福安乃我大庆公主,护她周全本就是应该的。”
江夏心中略宽,同时也平添了几分伤感:“前几年,征战频仍,百姓困苦,民生凋敝,当今皇上登基后,尽力交好四方,休养生息,又加之珂城远在漠北,朝廷军队鞭长莫及……以至于让小鱼儿陷在漠北,身处险境……”
顾青茗也跟着叹息着,开口宽慰她道:“虽说情势不喜,但终究公主暂时没有性命之忧,再过些时日,即便朝廷无心救援,肃王爷也不会看着公主受罪,无动于衷的……”
说到这里,顾青茗突然道:“哦,对了,肃王爷攻下和林之后,分兵西征,所到之处,各部族纷纷来投,昨日刚得了消息,说肃王爷已经收服朵火剌锡部,至此,天山以南大片疆域已经被肃王收入囊中。”
☆、630.第630章 认亲?
听着顾青茗的叙述,江夏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大片地图:和林和肃州卫一线为东线,北至杭爱山、天山一线,西至葱岭,南至昆仑山一线,偌大一片疆域,面积差不多能抵得上大庆王朝的半壁江山。
这样大规模扩张疆域,扩大势力,肃亲王想做什么?难道真的想自立,再掀起内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