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靖安郡主头一回见到与京城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却是大受感动,心中暗忖,难怪能养出木槿之这样的好男儿,真是一方好水土。
随着下船的魏平安也见过了两位老人,村长见人都到齐了,便说道:“老里正年纪太大了,我们怕他经不住春风,便请了他在码头不远处的茶僚坐着。”
魏平安见父心切,众人也就随他急步赶去茶僚,木槿之带了靖安郡主也随他去见了同样老得走不动了的里正。
秦二叔见人都在了,忙打发了下人去把几辆马车赶来,又另带了牛车来帮拉行李。
靖安郡主与木槿之上了马车,好奇的打量这青山绿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道:“夫君,先前那个村长与秦二叔,就是你口中时常提起的两位老人。”
“嗯,他们都是十分良善的老人,我。”他顿了顿又道:“我没有提你的封号,还请娘子莫要生气。”
靖安郡主到没有生气,便道:“我知你这样做定是有意,只是我却是不懂了!”
木槿之最是喜她这直爽的性子,便笑道:“村长爷爷与秦二叔待我与妹妹极好,当年也是他们多有照看,我与妹妹才能平安长大,理应多多感激,再说了,小山村这些年虽说出了不少举子,秀才,可回了村里该是咋样便咋样。”
靖安郡主歪着小脑袋皱眉想了半天,方才道:“你的意思是,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你的娘子。”
木槿之笑道:“这只是其一,咱小山村的村民长居一偶,民风纯朴,便如今小山村比以前好了,但村民之前的关系也与以前好多了,我不欲叫她们知道你的身份,是因为你的皇家身份若是被她们知道晓,大多数村民怕会惶惶不安,又怎能叫她们真心对待我木槿之的娘子呢!”
请安郡主想了半天,她从来没想过郡主这个身份离平民百姓有多高,今日却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那种皇家宗亲间没有的浓情。
一时村里人得知两人回来,一家家的不是送鸡蛋就是送些山木耳、山蘑菇,还有送山里打的野味儿,有的送的干货,有的送的是新鲜的,秦二婶原还因木柔桑没有回来十分伤心,好嘛,靖安郡主也是个会来事儿的,哄得秦二婶天天嘴角挂笑。
也因此,靖安郡主就暂时代替了木柔桑,一时吃得满嘴流油,两颊的肉肉直看涨。
一日饭后,靖安郡主满意的呷了口花茶,笑道:“夫君,难怪你与妹妹心心念念着这老地儿,原来这日子是这般子过法,便是我也想从京里搬来此处住了。”
木槿之喝了口菊花茶,满意地眯起了眼儿笑道:“允了,待我往后老了,便辞官归故里,到时你我养花种草,对了,我妹妹极会养鸡养猪,她养的猪儿比一般人喂出来的肉还要肥美,那鸡煲出来的烫更是新甜。”
说到这儿他都要流口水了,朝外头唤道:“富康!”
张富康是旺财媳妇的亲外甥,自从娶了继妻后,如今已是有一女一儿,他媳妇的肚里又揣着一个。
“少爷,奴才来了。”
木槿之想了一下,方才道:“今年家里喂了不少鸡,你等会子叫厨娘杀一只老母鸡炖清汤,今儿晚上就在家里吃饭了,把村长和秦二叔一家子,朱老爷一家子,还有平安姐夫一家子,都请来吃顿便饭。”
张富康想起一事来,说道:“是,对了,少爷,去年酿的桃花酿还有一坛子埋在了桃花树下,是姑娘嫁人前来信吩咐的,说是来年少爷回来了,取出来给你待客用。”
靖安郡主很是羡慕木槿之兄妹的好感情,想起自家几位哥哥娶了嫂子后,待她便不如从前了。
木槿之朗声笑道:“即然是妹妹吩咐的,那便取了出来吧,今儿得好好的吃喝一顿,才能不辜负了妹妹的一番心意。”
张富康领了令正欲退下,又听木槿之问道:“招仕爷爷的身子可好些了?”
招仕打从听说木柔桑成婚后,这身子便越发的老得快了,只说自己没什么好盼的了,这后半辈子的日子也过得舒舒坦坦,如今姑娘也嫁人了,他便也歇了下来,每日里只是喂喂鸡,扫扫院子,记心也不如往年好了,常常会忘记一些人和事。
就好比如,木槿之进家门时,他问是哪家的少爷之类的,再要不第二天起来,又忘了靖安郡主是谁。
“旺财叔在京城忙着管事,这一次也不得空闲前来,只得叫了拾书来劝他老人家。”
☆、第445章
第四百四十五章
张富康叹了口气,到底还是说了一句:“故土难离啊,他老人家一辈子守着这个乡下,就没有去过旁的地方,要他离了这里去京城怕是难啊。”
其实,木槿之何尝不知,只是旺财叔一家势必要随了他安家在京城了,自是不能留下招仕爷爷一个人在南边。
“惟望拾书能说得动他老人家,没有他在跟前,拾书便是成婚怕是也会心不安。”
这也是木槿之为何要带拾书回来的原因,无论如何要把招仕他老人家接去京城才行。
“你得了空也劝劝他老人家,待往后,旺财叔与旺财婶会陪他老人家归故里的。”
张富康忙应了,他也舍不得招仕爷爷去北边,只是木槿之的做法并没有错。
转眼又过了几日光景,家中准备好了祭扫用的一切物件,木槿之与靖安郡主脱去华服换上素衣草履,相携去了山脚下木家坟地,经过两道石牌坊时,靖安郡主仰头疑惑的看过去。
木槿之叹了口气说道:“爹娘过世得早,只有我与妹妹相依为命,当年便立下重誓,一是要照顾好妹妹,要让她以官家姑娘的身份出嫁,二是,在爹娘坟前许下重诺,将来定会努力光耀门楣,叫爹娘含笑九泉之下。”
靖安郡主这几日看了许多事,一个人的时候,常常发呆的望着外头的美丽风景,她能感觉以在小山村有两兄妹所依恋的情怀,无论是人还是物,同时,这些也是在京城都看不到的,却又能时时震撼到她心坎上。
“夫君,我会一直陪你到老,回去后,这一次回去后我们要努力多生娃娃,不怕,你娘子的食邑,每年收的税利有不少,咱们养个七八个都不成问题。”
木槿之低头望向她,再钢劲的男人在这一刻也能化为绕指柔,尽管没有浪漫的诗词,便他感受到了靖安郡主内心的真诚,动情地唤道:“娘子!”
对上那双亮晶晶的黑眸,耳朵微烫的他不好意思的挪开了脸,见两人不知不觉间已走到了坟地处,指着那儿道:“看,那便是我木家的坟地,以后,会是木氏宗族的坟地。”
靖安郡主看过去,好奇的问道:“怎地是三个?”
木槿之才愧疚地想起自己把木凤娥的坟给漏了,那个不讨喜的大堂姐,早年便已香销玉殒了,他淡淡地说道:“远一点的是我大堂姐,早早便病逝了。”
木凤娥的事,不但木槿之两兄妹从不提起,就连木意杨与木凤钗都鲜少提起,只有木杨氏时常会想起那个娇艳如花,却也同样命薄如花的大女儿,只是在夜深时才会常常孤零零地一人,对灯叹息......
木槿之带了靖安郡主去了墓地,却不知家中已来了一身着靓蓝素锦袍,腰系蓝田玉坠的客人,来人眉眼间多有阴柔之气,此时是由张富康迎接的。
“樊公公,许久不见了!”
樊应德这些年,一直有遵苏瑞睿的吩咐收走木家的水果,思及此,他的心口便有些堵有些痛。
“张管事,许久不见了,洒家这次来是王爷听说靖安郡主来了。”
张富康早就暗中得了木槿之的提点,忙请了樊应德入内坐,又叫了人奉了好茶,方才陪着于下方说道:“公公,还请稍等,郡主与少爷去祭扫了。”
樊应德低头端着茶水,手指在茶杯沿轻轻摩挲,杯中升起的水气渐渐湿润了他那张已不年轻的脸,算来他已有三十有余,亲眼见证过苏瑞睿与木柔桑两人之间的纠葛,也许真应了老天的那句话: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贵的,木柔桑这三个字就像是雕在了苏瑞睿的心上,无论经过多少年的洗涮,始终鲜亮如昔。
半晌后,室内响起他幽幽的声音,只听他问道:“张管事,姑娘可还好?”
张富康先是一怔,虽即想起自家姨父昔年说过的一些话,心中便有了些猜测,只是不敢去直白的问樊应德,忙笑道:“听少爷说,姑奶奶很好,只是那府中也不是什么好处去,少爷有说过,等姑奶奶从那府搬出来便好了。”
樊应德是陪着苏瑞睿从宫中到了襄阳,自是明白朝廷中的人事安排,闭起眼暗中思忖,他该如何完成自家王爷交待的任务,上次去了京城后,回来越发对周围人冷漠,任谁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暴戾,那是一种要将人狠狠撕碎的感觉。
“洒家已有好几年不曾见过姑娘了,第一次见她时,就如那阳光下蒙着金纱的娇俏花儿啊!”
张富康怕惹位高权重的樊应德心中不快,忙笑道:“咱姑娘不但模样好,性子也极好,以前有听姑娘说,樊公公很喜爱吃清炖鸡,小的这就叫人正午做上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