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民国明珠 (即墨伦珊)


------------

470东北舞台上的牛鬼蛇神们(二)

“虽然还没有收到回复,可是毕竟帖子已经发送出去了,万一其它国家直接来参加,看见只是中日的名字,岂不是很尴尬不友好?所以我们还是不要改动这个名字。”

水野显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他再次躬身,给坐在对面的弥勒院主持添了一杯茶。

“法会之上还有大量当年鉴真法师带到日本的真迹,佛经和医书。”

鉴真大法师是个伟大的中国和尚,曾经在唐朝时候东渡日本六次。将大量的中国经书,医书带去日本。在日本传播佛教,治病救人,是中日佛学界的一代宗师。

弥勒院的主持立刻带了仰慕的神色:

“小僧曾经有幸观摩过法师的《请经书帖》。”

房间里的气氛缓和起来,佛家的大师们总是站在较高的境界,可以做出居高临下,悲天悯人的姿态了的。

和这些神佛雅地不同的,另一种代表人间极致欢乐和堕落的地方就是风俗娱乐业的营业场所。

十月革命之后,大批的沙俄贵族流落异国他乡,成为没有国籍的人,统称做白俄。有钱的自然是好,可以跑的远一些,欧洲或者北美洲,在那里继续受人欺负和歧视。

不幸在逃亡过程中失去了钱财傍身的,走不了多远,就直接去中国的东北或者上海。在这两个地方,因为当地普通的老百姓其实分不清洋人的区别,对待洋人都是统一的讨厌,或者统一的畏惧。所以他们过得还不错。

攒了点小本钱的白俄人也是在租界去居住下来,做一些小生意,经营烤面包房,咖啡店或者服装店。 那些为了快速赚钱的,男的去做保安、侍者。女的去做女仆、歌女、舞女、ji女等。

年轻的白俄女子身材高挑,肤白貌美大长腿。能歌擅舞玩的开放,在风俗界是非常受欢迎的,特别是在东北地区,她们独树一帜,抢了不少本地工作人员的生意。

在某家最顶级的夜游场所,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已经响起,是《天鹅湖》《胡桃夹子》或者《睡美人》之类的经典。

巨大幕帘之后的白俄舞女们最后一次检查了自己的衣着,用粉红色的丝带绕在腿上两圈,最后把粉红色的舞鞋穿起来。踏着音乐欢快的节拍,她们排成一列出场,当这个少女的团队行进到舞台最中央的时候,她们忽然跳起,旋转,把腿抬高到贴着自己的脑门,露出白色蓬蓬裙之下白色的小小短裤来。

这是芭蕾舞,最早是以街头表演的形式出现在意大利,然后在法国流行起来,最后是俄罗斯把这种艺术形式发展到极致。

在百年后人们普遍的印象里,芭蕾舞是一个高雅的舞蹈,代表了很高的品味。其实它起源的时候,欧洲的妇女们是只穿裙子,裙子里面什么都没有,当她们在街头表演的时候,不停把大腿抬高,这是一种极致YOU惑的招揽生意动作,当然也足够的粗俗下流。

因为这种表演太过于伤风败俗了,欧洲的卫道士们制定了法律,规定跳舞的时候必须穿着短裤。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差不多全世界的妇女同志们穿裙子的时候都是不穿短裤的。日本国的妇女甚至把这个习惯保存到了一百年后,她们的背着小褥子的和服之下,全部都是清凉透气的,这也就是短裤起源的几个说法之一。

在东北地区风俗场合表演的白俄舞女们,豪华一些的场子在前半夜表演的时候都是穿短裤的,到了后半夜就难说了。至于更低档一些的场所,什么不堪入目的情景都有可能发生。

也有大量的白俄青年男子在这种场所里充当打手和保安,他们当然会选择和同族的女子结婚。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他们的情感也被诡异的扭曲着,失去了国家,失去了尊严,小费丰厚,吃饭穿衣还算很有保证。陷落到一种奇异的状态,每天都是烈火浇油,烈焰焚身,冰火几重天。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会看到成群的白俄舞女们或者侍者们围在一起讨论一个类似的话题:

“听说有个叫大庆的地方,出了石油,就是能炼成汽车用的油,非常的宝贵。我们也许可以去那里讨生活。”

“我也听说了,大庆的工人非常有钱,到那里赚小费应该很容易。”

“既然大庆的工人很有钱,我们干脆直接做工人好了,听说好多咱们的人在那里做工程师那!”

“工程师那个是有技术的,你有吗?”

“我没有技术,可我会看会写,可以学啊,看在同是一国难民的份上,那些工程师也许愿意提供一些帮助那!”

“哎,你们听说没,那个大庆油田,是一个叫山东先生的医生开办的!”

“山东先生?那还犹豫什么,明天就出发吧!”

于是,每天都有大批的白蛾人打听了大庆的方向,呼朋唤友的前去投奔。

白俄的女子长得漂亮,也最擅长利用漂亮的这个特长,所以到达一个新的地方,肯定要发挥一下这个特长的。

大庆石油的工人要抵御一次极为重大的YOU惑了,尽管油田里有相应的制度,不过制度只是暂时压抑一下人性,并不能完全杜绝。

口袋里有了几个钱,大部分男人都会想着攒钱娶一个老婆,等口袋里的钱更多了一些,他们就会判断着娶第二个老婆。如果是在某些不方便娶亲的地方,他们当然也是要花上一花的。在满足基本的衣服食物安全需要之后,交往异性几乎是马上就会蹦出来的一个基本需求。

其实白俄舞女们会引来很多麻烦,白俄的青年男子们带来的麻烦会更多一点。一开始的时候大庆石油里的白俄工程师、技工和保安加起来,也不过占据工人总数的几十分之一。

可是随着大量的白俄青年前来投奔,这个比例会不断增大。对于那个新兴的强大邻居苏俄来说,这些白俄青年都是他们国家的叛逃者。

三五十个没有组织的也就算了。一旦白俄们形成了组织和规模。苏俄是一定会跳出来,以国家的名义,进行讨伐的。
------------

471东北舞台上的牛鬼蛇神们(三)

白俄人因为失去他们心目中的国家而流浪。中国人因为自然的灾荒而流浪。十多年前,在满清灭亡,民国建立之后,满洲本族的人口只有一百多万,加上蒙古旗的二十多万,汉军旗的二十多万,所有总人口就只有一百五十多万。

华夏的文化里是讲究忠君之道的,可是在满清亡败过程中,只有一个张勋带着辫子军保皇,算是挣扎了一下。其它都很少有为皇族拼命的,可见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满清皇族其实是异族。

如此小众的人数,相对于四个亿的大基数来说,简直就是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民国建立,基本上也血腥很少,算是类似于和平演变的。

东北一地本来是被满清统治者奉为龙兴之地、根基之地和再兴之地的。但是在满清灭亡之后,由于人数太少,他们保不住这块物产丰富的大地方。

除去邻居的俄国和日本虎视眈眈外。中原地区山东、河南、河北这几个大省份土地资源少,人口众多。在风调雨顺的年景里,通过精工细作,新的农作物玉米和土豆,才能混个温饱。在满清统治力最强盛的时候还有个南粮北运。

晚清民初的时候,国家上层的控制力弱,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的救济。所以一旦有个天灾人祸,那老百姓的日子根本就没有办法过。

没办法活了也不能干等着饿死呀,只好想办法进行自救,大家都知道东北那里物产丰厚,所以形成了一场长达几十年的大迁徙运动,俗话叫做“闯关东”。

大规模的通过陆路或者水路偷渡到被封锁的东北之地。山东人是最多的,其次是河南,再次一点是河北和四川。

这批“闯关东”移民人数之多,甚至已经超过了东北本地原本留守的满族人。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铁锅里。”

中国人从来都不会像南亚,南美,或者非洲其它什么地方的人一样,有了吃的就万事如意。就像传说中的那样,新加坡那里四季都是收获季节,本地的土人饿了就在树上摘果子吃,吃完果子躺在树下睡一整天。

中国人最爱攀比,当别人在雨雪中哆嗦的时候,他穿着棉袄守着火炉就很满足。当别人都没有东西可吃的时候,他能有碗稀粥喝就满足了。

可是当所有的人都可以吃大鱼大肉的时候,他自己也吃大鱼大肉都不一定满足,因为别人已经住别墅开跑车了。

很简单的思路就是,基本的温饱之后,还会不停的想着向上发展,一定要比邻居都过的好,或者起码也不能比邻居们差了。

邻居们吃机器磨的面粉,他们也要吃。邻居们用打火机打火抽机器卷出来的洋烟。他们那怕闻着呛鼻子,也要学着抽几口,慢慢的就抽习惯了。

早已经不是男耕女织的自产自足时代了,工业化的社会分工详细。小百姓需要油盐酱醋、铁锅洋碗,花布香皂电灯,这些都要花钱买,愿望总是永无止境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