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放瞪了大理寺卿两眼,而后愤然摔袖而去。
大理寺卿想了一想,转身跟着迅速出了刑讯室,在贺放走出大牢前,叫住了他:“贺大人请留步。”
贺放转身,面色铁青道:“徐大人还有何指教?”
大理寺卿上前,道:“我想贺大人可能有所误会,本官对皇上绝无异心。非要说有异心的话,那也说不到本官头上。”
贺放听出他弦外之音,道:“怎么,难道徐大人还是受人指使不成?”
大理寺卿道:“哪能是受人指使,只不过是受人所托。”
“受何人所托?”贺放问。
“贺大人是贺相之子,本官与贺相也算是同朝为官多年。贺相一番良苦用心,望贺大人能明白。”
贺放脸色又是一变。
没想到暗中指使之人居然是贺相。
他自从被赶出贺府以后,与贺相就再无往来。可终究是父子,他也想有朝一日能够堂堂正正地重回贺府。
在朝中贺放也念及贺相是自己的父亲,所以未曾与他作对过。可如今,贺相却是要正面与他作对吗?
贺放冷笑一声:“良苦用心?”
大理寺卿道:“贺大人不为年老的贺相想想,也该为自己的将来想想。我知道贺大人是为皇上做事的,可如果太过于肆无忌惮,上次是对付秦将军,这次是对付大学士,贺大人如此卖力,可到头来背了锅、惹了民怨的还是贺大人自己。”
☆、第416章 不想干扰她
贺放心头怔了怔。
他到底没有大理寺卿这样为官多年的老臣经验丰富。
大理寺卿又道:“以秦将军为例,皇上没有错,错的永远是臣子。来日若是外面民怨指责,说贺大人手段毒辣、陷害忠良,你说皇上当如何?已经有了一位秦将军做前车之鉴了,我想贺大人心里应该明白。”
大理寺卿一语惊醒梦中人,贺放当然明白。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他不能说是皇上指使他这么做的,他只能自己扛着。而皇上也会像对付秦如凉那样,把他舍弃掉。
以前贺放从没有想过这些。而今大理寺卿一提醒,他不得不想。
贺放本想着离开大理寺以后,便去皇帝面前狠狠参奏这大理寺卿一本。但是现在看来,不应该那么做。
那样会牵扯到背后的贺相。贺家是他本家,贺相牵扯进去了,对他也是有害无利。
贺相暂且还是朝中丞相,若是他倒了,贺放也会有两分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往后他就只能彻彻底底地依附在皇帝身边。皇帝用得上时就用他,用不上时就会像踹秦如凉那样,一脚把他也给踹了。
大理寺卿两手掖在宽袖中,站在大牢门口,目送着贺放离开,还在他身后道:“贺大人是个明理人,理应为自己留条后路啊。”
看着贺放的身影不多时便走远了,大理寺卿回过神来,不由暗叹。这一番话直接说到贺放的心里去,公主此计甚是高明。
不仅能化解贺放去参奏的风险,还离间他和皇上之间的亲信关系。
往后贺放做事,想必就没有这么狂妄了,凡事会知道给自己留点余地。
大理寺卿又折回来,看见苏折重新被关回牢里,身上白衣染血。在他的印象里,鲜少有这般落魄。
可到了这般境地,他们也无可奈何,能帮的只有这样了。
苏折还很清醒,一松口便没忍住,溢出几声压抑的咳嗽,隔着牢门道:“方才多谢大人不吝相救。”
大理寺卿道:“苏大人不必客气,我也只是拿规矩说话。”
鬓角垂落下来的发丝,半遮掩住了苏折的侧脸,留下一方凉薄的下巴和嘴唇,在小窗外的光线下,显得恁的苍白。
苏折轻声道:“可这样一来,大人为苏某开罪了皇上,得不偿失。”
确实得不偿失,这帮旧臣岂会冒这样的风险。
大理寺卿便低声道:“实不相瞒,我也是受贺相和公主所托。公主担心苏大人在牢中受不住酷刑,才辗转找到我这里。有贺相参与,又有公主的一番话指点,贺放不会把这事说到皇上面前去的。”
苏折低着狭长的眼帘,嘴角上挑。脸上苍白的神采,仿若山巅上的一捧雪,虽是少了几分温暖,却是折射出光亮,端地芳华清绝。
他头靠着墙,微抬起下巴,眼底染笑,“是么,这样极好。”
大理寺卿知道苏折性情清寡,现在在这牢里生死凶险之际,却还能笑得出来。
他可能不明白苏折所想,不懂他此刻心中愉悦。
他蓦然想起,小时候教沈娴学走路时,她蹒跚学步地跟着自己。而今,沈娴为他初涉朝堂,他仿佛亦能看见她和小时候那样跌跌撞撞。
虽是艰难,但她努力地在往前走。
大理寺卿虽不懂苏折,但苏折却是很懂他的,更懂这些旧臣们害怕被殃及,如若不是有人请他们出面,他们恐怕还不会这么主动,更不会在这个时候为了帮他减免刑罚而开罪皇帝。
是以方才苏折只是随口一句话一套,大理寺卿便顺理成章地把事情都交代了出来。知道有沈娴插手,这样的结果已极是合他的心意。
“多谢大人告知,苏某感激不尽。”
大理寺卿摆摆手,道:“我能做的只有这些,不足挂齿,苏大人还是好自为之吧。如有什么办法可救苏大人,或者有什么话要传达给公主,我还可以代劳。”
苏折摇摇头,唇边笑意还未淡去,他低头随意地捋了捋袖摆,道:“没有,我不想拿我的想法去干扰她。”
如若救不了他,将来他的阿娴拿什么去救治大楚呢?
他相信,她定然可以做到的。
很快,贺放又派人回来了,把大牢严加看管。大理寺卿也无奈,多和苏折说两句只怕都会传到贺放耳朵里,便就此作罢,带着左右离开了大牢。
池春苑中,沈娴尚还昏睡着,崔氏急忙去请大夫了,玉砚没有办法,又去把秦如凉叫来。
从昨天知道苏折出事以后,沈娴就没停下来好好休息过,没好生吃过一顿饭,也没好生睡过一会儿觉。
别人的劝告她也不听,就她那大病初愈的身子骨,还能怎么折腾?
她就只会为了苏折,这样使劲儿折腾自己。
这才大早上,就昏过去了。
秦如凉一个大男人,哪会照顾沈娴的日常起居,他来也只是手忙脚乱的。
见沈娴脸色奇差,秦如凉就非常来气,冷冷对玉砚道:“怎么就晕过去了?你是她身边的贴身丫鬟,不管她是睡着还是昏迷,你都要随时留意照顾着!”
玉砚垂泪道:“奴婢自当照顾着,一夜不敢合眼呢。”
“她何时睡下的?”
玉砚瘪了瘪嘴道:“不知晕倒算不算睡下……”
秦如凉震了震,面色冷寒:“她一夜未睡?”
玉砚又开始哭道:“在桌前坐了半宿,奴婢怎么劝都劝不动。天亮时分公主刚一起身便晕倒了……”
秦如凉坐在沈娴床边,若是沈娴此刻醒来,他定是气得指着她的鼻子骂。
只是气归气,他看着她消瘦的脸,半晌抬手轻抚了一下,入手冰凉,他更多的是心疼。
秦如凉发现她整个人都是冰的,手脚像被冰块给镇住似的。
秦如凉英眉一皱:“怎么这么凉?”
他赶紧把沈娴从同样冰冷的被窝里抱了出来,手掌贴在她后背上渡着真气,并吩咐玉砚道:“去多拿几个暖炉来,她冷得厉害,房间里要足够暖和才行。”
☆、第417章 缓缓拥紧了她
有人安排玉砚做事总比六神无主的好。遂玉砚赶紧就出门去拿暖炉。
等她回来时,看见秦如凉搂着沈娴在怀,不停地给她搓着双手,暖着双脚。
秦如凉绷着声音低沉道:“沈娴,你是块冰吗?你就是快冰,也该被我捂化了。你多少也应该有点自觉,自己暖一暖!”
沈娴似有了反应,又恍在睡梦中。略有些干燥的唇一张一翕似在说着什么,那眉头紧皱十分不安稳。
秦如凉俯下头去,贴耳倾听了半晌,只听到了些只字片语,也不明白她具体在说什么。
秦如凉便看着玉砚问:“什么江南,什么六七日?你知道她在说什么吗?”
玉砚哽了哽,道:“奴婢也不知道。奴婢只知道昨夜公主写了信连夜送出去,好像有一封就是送到江南的。但她又说什么来不及,往返江南要六七日的时间,随后就倒下了……”
秦如凉抿了抿唇,无言。
他一手握住沈娴的双手,揣进自己怀里,汲取他胸膛上的温暖,一手轻抚过沈娴的发丝,扶着她的肩靠在自己怀中,缓缓拥紧了她。
他想尽可能地把自己的体温传给她,温暖她。
却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女人的身子已经这么单薄了。
后来沈娴的身体不再僵硬了,也不再隐隐约约地瑟瑟发抖了。
她口中也不再呓唸,整个乖乖地靠在秦如凉怀里,安静得睡着了一般。
她阖着双眼,肤色瓷白,脑后青丝流泻了秦如凉整只手臂。
秦如凉下巴抵着她的头发,她在他面前极少这么安分。
秦如凉捻过被子,很轻地裹在她身上,就像哄小孩子入睡一般,极其温柔和耐心。
等崔氏带着给沈娴诊治过的姑娘匆匆回来时,看见这一幕都傻眼了。
崔氏心里有些复杂,她不想打扰到沈娴,可是又觉得秦如凉这样抱着沈娴很不合适,尽管秦如凉是为了沈娴好。
秦如凉示意她们都不要说话,免得吵到怀中的人。他只对那女大夫招了招手,示意她上前来,就这样给沈娴诊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