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里散场了,她和苏折很快也要散场了。苏折说的是对的,这个时候再说起小腿的身世,也只会说得不清不楚。
内心里的沉闷被离别的不舍所代替,她平静坦然下来,道:“那好,我可以暂且放下这件事,等你我都有足够时间的时候。”
说罢她又踮起脚主动迎上去,反反复复地吻过他。
最后苏折道:“阿娴,你先走。等你走了,我随后再走。”
沈娴道:“这里离太和宫这么近,离御花园反而远些,不是应该你先走吗?我看着你走。”
苏折低笑不语。
他只能看见沈娴转身的背影,不可能让沈娴看见自己转身的背影。
沈娴知道他的,最后温柔笑叹道:“算了,不跟你争这先后了。苏折,那我走了。”
苏折替她开了门,她走出了学堂。走到凄清的院落里,回头看他一眼。
外面的光线没有里面那般漆黑,沈娴隐隐能看见他站在门边的轮廓。
沈娴咬了咬牙,转头便一股脑往外走,没再回头。她若再这样缠缠绵绵下去,苏折该错过时间了。
太学院到太和宫的路,沈娴怀揣着一颗温暖踏实的心,一路小跑。
到了太和宫对岸,看见灯火在湖水上掩映涟涟,清淡柔黄。
玉砚一直不放心地守在太和宫前,看见沈娴一走过小木桥,就匆匆跑过来,带着哭音道:“公主跑到哪里去了!二娘说你一个人走走转转,她可真放心!”
沈娴还没回答,玉砚便注意到她嘴唇红肿,眼神变了变,像是明了。
今天晚上有朝廷官员也进宫来入宴,玉砚想,公主的嘴唇弄成这样,除了那苏大人,还能有谁。
沈娴摸了摸鼻子,稍稍遮掩了一下唇。心想着下次是不是该注意点儿。
玉砚不再多说,神色变化后也归为平静,只道:“外边冷,公主先回屋吧。”说着便搀扶沈娴一道回了房。
因着回来得有点晚,崔氏已经照顾小腿睡下了。
玉砚打了热水来侍奉沈娴洗漱,直言不讳道:“公主今夜又去会了苏大人?”
沈娴面瘫地“嗯”了一下。
玉砚碎碎道:“奴婢道是二娘怎么放心公主一个人,却原来是……”剩下的话她没有说下去。
玉砚脸上不是很高兴,反而有丝丝担忧。沈娴知道,玉砚一直对苏折有看法。
洗漱过后,玉砚又拿来寝衣给沈娴换下。
在解发宽衣时,沈娴衣襟敞开下来,锁骨那处的吻痕一下子就毫无预兆地暴露在玉砚眼前。
玉砚脸羞得通红,面色极为复杂:“公主你竟让他肌肤相亲……”
沈娴低头亦是看见了苏折留下的痕迹,可以让她回味很久。她若无其事地快速拢起寝衣,道:“大家都是成年人。”
“公主,他不值得。”玉砚憋了许久,却只憋出了这一句话。
沈娴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可玉砚显然是被刺激到了,后来便一声不吭,等沈娴躺在床上以后,便转身出去了,道:“公主早点歇息吧。”
☆、第474章 苏折压根就不想要这个孩子
沈娴望着头顶的暖帐,还久久无睡意。
今晚的一幕幕重新浮现在她脑海里,她伸手不自觉地抚上自己的锁骨处。那里的痕迹犹还隐隐发烫。
旁边的小腿睡得很熟。
沈娴鬼使神差地起身,走到妆台前,将那抹肌肤呈现在铜镜里。她可以清晰地看见那吻痕,红艳醴丽如梅花。
沈娴以为,玉砚闹别扭,等过两天就好了,以前在池春苑也是这样。没想到这次玉砚却去而复返。
玉砚站在门外,没有推门进来,而是在门外问:“公主睡了吗?”
沈娴方才没忽略玉砚脸上复杂的表情,那不是她一个小丫鬟该有的神色。今夜若是她有话憋着不说,怕是一晚上都无法安眠了吧。
沈娴随手拿了屏风上的一件外衣披上,道:“进来吧。”
玉砚进来,忧忧望着沈娴,道:“奴婢有话说,怕吵到小腿,请公主移步到外间来。”
沈娴回头看了一眼,小腿没醒。她便捻着衣裳,走到外间。
不想玉砚在她面前,却噗通跪了下去。
沈娴眉头一跳,道:“玉砚,你这是作甚。”
“奴婢有话说,请公主听奴婢一言,等奴婢说完以后,如若公主还坚定不移地认准了他,那奴婢往后再无话可说,定不会再像之前和今夜这般百加阻挠公主和他在一起。”
沈娴看了看她,随后在外间的椅上落座,轻声道:“你心里有疙瘩,以前问你的时候你不肯说,如今倒是愿意主动说了。也罢,今晚索性说清楚吧,我听着。”
“以前奴婢不肯说,是因为奴婢心生纠结,二娘对公主和小腿都很好,奴婢是亲眼所见,奴婢不忍公主与二娘闹翻了去。横竖那都不是二娘的错,奴婢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玉砚含泪道。
沈娴道:“你起来好好说,别哭。”
玉砚擦了一把眼泪,道:“不,这事没法好好说,这也一直是奴婢心头的一根刺。”
沈娴隐隐皱了皱眉,不知为何,感觉玉砚接下来所说的话,并不是她想听到的。
玉砚道:“以前他是公主从小到大的老师,公主一直憎他,因为他背弃先帝,投靠新朝廷。如若公主能放下前朝往事,便罢了,奴婢没什么好说,只希望公主能过得快乐。”
那些事早就已经不是秘密,现在的沈娴和以前的沈娴不一样,以前的沈娴迷失在那场宫变重创里,所以看不清形势;
而现在的沈娴想来,那时的旧朝大势已去,苏折如不那么做,朝堂重臣都无法保全,而他更无法保全沈娴。
可那些,终归是发生在以前的沈娴身上的事。即便是苏折做错了,与现在的她没有牵扯,她也根本不在乎。
她不曾参与过那些过去。
沈娴轻声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
玉砚道:“只要公主能放下,奴婢当然对苏大人没有什么成见,即使苏大人是公主的老师,公主也执意要爱上他。”
玉砚哽了哽声,又道:“打从公主从边境回来,奴婢就开始阻挠,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小腿。”
她含泪望着沈娴,问:“公主还记得连公子吗?”
“连青舟,我怎么能忘。”只是沈娴从回京以来,就没再见过他。不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也这么久没收到过他的音信。
玉砚道:“奴婢清楚地记得,公主离京的时候吩咐,若是宫里有人来,奴婢就和二娘带着小腿去找连公子帮忙。”
“连公子是个好人,他一定会出手相助的。那个时候他尚且还没有离京。连公子是在小腿进宫以后才离京的。”玉砚絮絮道,
“在那之前,府里的管家也早派了人仔细留意着宫里,要是宫里一有人过来,还能尽快知道,这样也好护送小腿提前离开。”
“公主和将军都不在京里,要是小腿被带进了宫,奴婢实在不知道他在宫里会怎么样。我们本来是能够走的……可是二娘她……”
沈娴手扶着椅把,指尖有些泛凉。
她从不曾听玉砚或者崔氏提起过这其中的细节。
沈娴问:“可是二娘她怎么?”
玉砚道:“二娘故意拖延时间,磨蹭到宫里人来。我们没能走掉,只能眼睁睁看着宫里人把小腿带走。”
玉砚说着又哭了,道:“二娘平时里那么疼爱小腿的,怎么就偏偏在那个时候出差错,奴婢不相信她是想害小腿。奴婢问过为什么,可二娘不肯说。”
“二娘始终是苏大人的人,在她难以开口解释的时候奴婢就明白了,如若不是苏大人要求她那么做的,她怎么会忍心把小腿送进宫里。”
“是苏大人不想要小腿,所以不让二娘去找连公子求助。是他不想要这个孩子,所以就算最后公主失去了小腿,他也不会觉得可惜!”
玉砚泪流满面,“公主,他这样的人,真的值得托付终身吗?”
沈娴在椅上坐了良久,身子有些凉,从脚心凉到了头顶。
她脑中响起了一句话——原来,苏折压根就不想要这个孩子。
就在她几乎确定苏折就是孩子的亲生父亲时,才发现了这一点。
听起来是有些可笑。
沈娴失神地看着玉砚,轻声道:“玉砚,你在逗我吗?”
玉砚道:“奴婢若有半句假话,就天打雷劈。公主不信,可以把二娘叫过来当面对质。”
苏折指使二娘不去求助于连青舟,这样二娘无法带着小腿离开,后来又让连青舟离京,这都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她不顾一切要回京,为救小腿兜兜转转,在他看来其实就是多此一举,白忙活一场?
原本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
还意味着是他和她一起离京,再双手把小腿奉送进宫,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她回去,而小腿在他手里注定是个牺牲品。
可惜最终他低估了她的决心,才使得他们陷入了如今的僵局。
要是没有小腿,要是没有她执意回京,恐怕此时的大楚,应该已经战火连连了吧。
☆、第475章 竟有人对自己如此狠心的么
以前苏折刻意瞒着她不准她回京,让她以大局为重的时候,沈娴可以理解。
因为那时她不知道小腿是苏折的儿子,理所当然地认为他无法体会那种丧子之痛。
她更不知道小腿被带进宫中是他的刻意安排。她一直以为一切都是迫不得已。所以她能够理解苏折那时的理智和清醒。
可是而今,事实重新摆在眼前,她却一点也不能理解,苏折究竟是怎么能够割舍下自己的亲骨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