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展映笑道:“你们叔侄平素感情顶好,你问我,我哪里知道?侄女不过白关心我一回,倒叫你酸成这样?”
燕展昭确实挺酸,这丫头只记得她八叔,竟不问他想吃什么。
云朝到了厨房里,许婶子正忙着早膳,她闺女小柳儿在一边帮忙,白脂也在做着药膳,见云朝过来,白脂道:“姑娘怎来了?”
云朝道:“我瞧着八叔脸色不大好,想做道红豆莲藕桂花羹给八叔尝尝,八叔身子不大好你也知道,若是有适合他用的药膳,你忙得过来的话,帮着八叔也调理调理。”
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秋冬又是最好的温补季节,白脂答应下来。
因要跟着杨嬷嬷学习礼仪,用了早膳,云朝便去了楼上。
燕家两兄弟也知道她要跟着杨嬷嬷学仪礼,便也未留她说话。
此时码头的船只也开始离岸缓行了。
学了一个时辰的礼仪,云朝见也快要到准备午膳的时间了,便和白脂一道去了厨房里。
早上炖的红豆莲藕桂花羹全化了开来,云朝尝了一口,香甜适中,红豆早化成了沙,莲藕也软香,桂花香味扑鼻,她装了四碗,让白脂给杨嬷嬷送去一碗,自己端了三碗,打算送去两位叔叔那里,连着自己,三人一道吃。
因一共炖了一瓮,还余下好些,云朝对许婶子道:“余下的许婶子你给分一下,让小柳儿给其它人送去,你和小柳儿也尝尝。”
白脂的药膳却还未好。送了杨嬷嬷的羹汤,便回了厨房继续守着。
云朝陪着燕展映和燕展昭喝红豆羹,又不是正经用膳,倒不必遵守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云朝只陪着八叔燕展映说话,却是看也不看燕展昭一眼。
死丫头这般别扭,燕展昭总算回过味来。这丫头难不成是在吃醋?就因为昨天沈七姑娘来访?
燕展昭一笑,却也不惯着她这毛病,一碗羹汤吃的怡然自得。
热热的一碗汤下肚,整个人都暖起来,燕展映早膳吃的不多,这会儿觉得全身都舒泰起来,夸道:“朝儿这汤炖的好,往后每天都备着些,若觉得饿了,喝上一碗,全身都舒服。”(感谢冰淇淋,may,还有另一外么有名字的样的打赏,谢谢大家的月票,我会发奋加更的。)
云朝笑着应下,收了空碗,便往厨房里去。
许婶子的红豆饭早就蒸上了,做冬至饺子的馅料是早就调好的,云朝和起面来,开始动手包饺子。
中午便是吃的红豆饭和冬至饺子,还有几道鱼做的菜,配上桂花酿,连云朝也尝了几口。
用了午膳,云朝上了楼,小睡了一会儿。
待她醒来,便听到楼下王四崇的大嗓门正在说话。
定是三个小子又来他们的船上陪两位叔父闲聊了。
云朝洗漱了一下,正要下楼,白脂端了一小盅药膳来,给了云朝:“姑娘你尝尝,若是味道不好,我再改进。”
云朝尝了一口,既是药膳,肯定是有中药的味道的,虽不难吃,却也实在算不上可口,倒也能忍受。
☆、552.第552章 节
刚好杨嬷嬷进来,见云朝在用药膳,倒是笑道:“水面上寒气重,我瞧姑娘似有体寒之症,用点药膳调理最好。”
云朝笑道:“也是白脂关心我,我自己其实倒没觉得什么。”
杨嬷嬷正色道:“姑娘家的,若有体寒之症,如今不显,将来便要受罪了。只是这药膳也不能乱吃,这是白脂给姑娘做的?若是姑娘放心我,不如把方子给我瞧瞧?我于这药膳上头,倒是知道些。”
白脂笑着把药膳的配方说了。
杨嬷嬷听了,细想了一会儿,方露出笑来:“弄出这方子的,倒是个高人,极好极好,姑娘且放心用。”
云朝便道:“白脂学了一段时间的医术,教她的也是个杏林高手,嬷嬷放心,我也不会乱用的。”
杨嬷嬷教了她一个时辰的仪礼,觉得这位燕家姑娘真正是极聪慧的,不管教什么,她是一学就会,这样的姑娘,教起来才省心。且她也听话,说什么都会照着做,杨嬷嬷从前也教过几位姑娘,却觉得,燕家这位姑娘,是她教的最省心的一个。
因她是被借过来的人,往后还是要回杨氏身边的,因此对云朝也极客气,又因她是杨氏得用的人,云朝待她也极尊重,两下里相处的倒十分愉快。
云朝早上跟着杨嬷嬷学一个时辰的礼仪,然后下楼去陪两位叔父聊聊天,船至码头停靠时,也会去堂兄嫂的船上联络联络感情,间或去独孤家舅父舅母面前卖个萌撒个娇,再不就是和两个匪二代加一个富二代撒撒欢,余下的时间,倒是一心闷在屋里画神臂弩的图纸。
因神臂弩的图纸需要保密,便是她家美人儿,她都未曾细说,知道这图纸存在的,也不过不是祖父燕宏扬,因此云朝画图时,都是让白脂和翡翠在外头守着,为堂兄堂嫂的安全,墨璞便被她留在了堂兄嫂的船上照应着。
她们的船上有白脂和翡翠两个,再加上楼下的听涛还有八叔身边的护卫阿弥,她自己也是个大杀器,因此云朝并不担心自己船上的安全。
杨嬷嬷教了一段时间的基础礼仪,云朝学的差不多了,便让杨嬷嬷教她些宫庭礼仪,倒让杨嬷嬷吃了一惊,实在想不明白,她要学宫庭礼仪做什么。
按说,她学了也用不上的。且她教云朝礼仪的时候,她虽学的时候认真,却也未见有多用心,反是学宫中仪礼的时候,却十分上心。杨嬷嬷心中不免思量。
大齐开国至今,哪怕有从民间选秀,也只一次,且不过是为了填充宫中的宫女和女官,至于后妃和皇子妃们,却都是从官员家中选取的。
燕家不可能让自己家的女儿进宫去做个宫女,而想进后宫或者做皇子妃,燕家姑娘还不够资格,那燕云朝学这些,又有什么用处呢?
杨嬷嬷暗自揣测,莫不是这位,想借着独孤家对她的看重,打算一步登天?
杨嬷嬷摇了摇头,这些日子的相处,这位燕姑娘可不是那样的人。
杨嬷嬷想不明白,便打算找个机会把她学宫中礼仪的事情,透露给杨氏。
一路往北,再未遇上什么突发的事情,平平安安的,在十二月初二这天,便进了京城。
此时已经是冰天雪地的季节,一行人早在半途,因河面冰封,已改走了陆路。因有独孤家同行,是从南城门进的京城。
看着巍峨的京城城墙城门,云朝也不禁感叹,这古代的政治经济中心之城,果然不负盛名,确实是她一路来,见过的最宏伟的建筑群。
云朝着男装,虽然外面极冷,她还是弃了马车,骑着高头大马,欣赏着这京城的风光世情。
大堂伯燕展晤一家住在离宫城比较远的西城,他们至南城门进城,绕道又走了近小半个时辰,方才到了京城的燕宅。
这边住的,多是些京城的小京官,因地段离着内城比较远,房价相对便宜些。且西城有码头,生活也比较方便,不好的地方就是,大伯父去衙门工作要早起,且不够安静。
饶是如此,燕家里宅子也不大,统共也就三进的院子,加了两个小跨院,小花园什么的,却是不指望了。
燕展晤因要上衙门办公,并不在家中,倒是大伯娘陈氏在家里正等着长子长媳妇归来。
因早收到了信,知道同来的,还有八叔子和十叔子,并个子侄辈的三房五老太爷的三孙,听说这三孙燕云洛,是孙子辈最出色的一位,据说才华不逊十叔子燕展昭,陈氏不敢怠慢了,也早按排好了叔侄三人的院落。
待到听下人禀报,说是大少爷和大少奶奶回来了,陈氏激动的起身迎了出去。
身后还跟着次子燕云言和小女儿玉林,还有云书和小韩氏的长子,三岁的燕志翰。
陈氏生了三子,只一子未满五岁便夭折了,活下来的,是长子云书和次子云言,另外还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只小女儿玉林虽十六岁了,说了婆家,但还未出门。
看到长子长媳平安回来,陈氏高兴合不拢嘴,且老宅来人,也是件喜事,要知道自从他们来了京城,便未再见过他们这一支几房的亲戚了。
尤其是,两位小叔子并一位侄子,哪一个瞧着都是出色的儿郎,对一个家族而言,家中后辈优秀出色,才是家族最大的财富。
云朝没想到这位大伯娘作为长辈会亲自出来迎接他们,一时还真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感觉。要知道,他们这一支,除了在外放的六叔燕展晟,也只这位大伯燕展晤是官身,虽然只是个从六品的小京官,但人家是京官呀,且大伯又是嫡长房,这位大伯娘作为他们这一支的宗妇,不摆架子,看着也是个和气的妇人,还是让人惊喜的。
云朝跟着燕展映和燕展昭行了礼,陈氏笑道:“这一路辛苦了吧?快进屋里,你们兄长念叨了好些天了,只年底了,衙门里忙,不好在家守着,怕是要等他下衙才能见着。”
☆、553.第553章 节
又道:“你们是从南城门进的城?我就说,想着你们这几天该到了,原是派了人去西城门守着的,竟未得信。”
燕展映笑回道:“因走的是陆路,同行的还有独孤家的人,便一起走了南门,倒叫长嫂惦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