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家那小子,刘镛还是有些印象的,每年秋猎,那小子的成绩单都很不错,前年还拨了个头筹,在那些公侯小子里,确实是极难得的。
且费家家风清正,费大春做了侯爷,都没正经纳妾,费家也只两个儿子。将来就算分家,那两个儿子是嫡亲兄弟,世子给弟弟分的家产也不会差,费时自己又争气,若是成了他女婿,有王府帮衬,未必会比他承爵的兄长前程差。
刘镛当初还想把刘琬许给那小子,只是刘琬年纪还小,他便一直没提。
没想到今天费大春竟然为小儿子来提亲了,可惜提的不是刘琬,刘镛不免失望。
不管是明珠还是刘琬,都是他刘镛的女儿。费大春想结亲,看中的,何尝不是秦王府的门第呢?只要是自己的女儿,想必费大春也是愿意的。再说费时不过是侯府的嫡次子,娶刘琬,也一样是他家高攀了。
刘镛沉吟了一下,方道:“明珠的亲事,本王也不瞒你,大抵是要宫里圣上和皇后娘娘点头的。本王虽是她父亲,却不好擅自作主。不过你家二小子我瞧着也喜欢,是个难得的。本王也曾动过心思,你们费家门风清正,本王是很愿意结这门亲的。费侯想必也知道,本王还有个女儿,也是千宠万宠的养大的,明珠是不成,不过本王的小女儿,和费时挺适合,费侯觉得这亲事如何?”
费大春:……尼玛!
☆、746.第746章 节
劳资跟你求珍珠,你拿鱼目来忽悠劳资,还摆出一脸恩赐劳资的嘴脸。
你那鱼目你自己当成宝,劳资一点也不稀罕好不好?
劳资真想劈开你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装的都是大粪!你那一身的本事和计谋,是不是十多二十年前,都在战场上耍完了啊?
就是偏心,也没偏心成这样的。明珠不是你女儿?那刘琬算个什么?就算他是你秦王爷的女儿,可别说郡主了,连个乡郡都没混上,郡主不郡主的也还罢了,咱看中的也不是这个,可那刘琬娇纵无礼,一无是处,劳资的小儿子好歹也算是青年才俊,是我费大春的嫡子,花了多少心思精心教养出来的,让我儿配你家那个祸害?
费侯爷一脸便秘的看着刘镛,极度无语。
不过话却不能不说明白。
费侯爷苦逼的酝酿了半响,才扯了扯嘴角,勉强露出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王爷,下官家是武勋,儿女教育,和文官人家是不一样的。下官为儿子求娶明珠郡主,看中的是明珠郡主骑射的本事,虽说高攀了,也想一试。府上二小姐当然是好的,说起来,若与下官小儿议亲,也是小儿高攀了,下官岂敢挑剔?若府上二小姐骑术比之郡主不差,下官自是愿意为小儿求娶的。下官的小儿子是个粗人,除了武艺,棋琴书画是一样不通,府上二小姐金贵,怕是看不上下官那粗人儿子的。您也知道,夫妻嘛,还是要有共同语言的,要不然日子过的也无趣不是?下官只怕,下官那个除了武艺别的一窍不通的儿子,委屈了府上二小姐。王爷若觉得合适,不如回去问一问王妃,王爷有命,下官不敢不从,若问过王妃也觉得合适,这门亲事,下官巴不得呢。”
刘镛一想,这倒也是。
刘琬琴棋书画,用心娇养出来的。他虽然看着费时不错,不过女儿未必喜欢。若是不喜,他今儿把这亲事定下,着实是害了女儿。
再则,那费家二小子不错是不错,但配二女儿,刘镛觉得还是有点儿亏了,要知道那小子是次子,又不能承爵,自己的女儿可是他疼了十多年的,左右女儿还小,可以慢慢寻着,大齐好儿郎多着呢,总能找到个合心合意的。
所以对费时,刘镛虽然觉得不错,但也不是非他不可。听了费大春的一席话,便点头道:“儿女亲事,自当谨慎,费侯说的也有道理,我且加去问一声,便是不成,也没什么,左右你家小子和我家琬儿年纪都还小呢。”
就这完全没有明珠郡主的事儿了?费大春被刘镛气了个仰倒。见过偏心的,就没见过这么偏心的,明珠就不是你女儿了?
放着这么个好闺女不疼,倒疼那庶出的,费大春真想翻他个白眼。不过人家到底是王爷,面上不好不敬,费大春忍了。
话不投机半句多。费大春忍着气行了辞礼。一出了屋,便甩了甩袖子,冷着一张威严的脸,出了兵部的大门。
他倒不怕瞿氏真的答应这门亲事。以瞿氏那不自量力眼高手低的性子,自然是看不中一个侯底的嫡次子做女婿的。
费大春越想越憋气,他去求娶明珠,结果刘镛那厮竟然看到好女婿就想留给他疼爱的小女儿,明珠难不成不是他女儿?对女子而言,嫁个好女婿,如同投次好胎,那混蛋竟然完全把嫡长女抛在了脑后,一心为他那给嫡长女提鞋都不配的庶女打算。
在费侯爷的心里,刘琬就是个庶女,瞿氏当年说是上了玉牒的侧妃,可侧妃也不过就是说着好听罢了,那就是个妾!就算瞿氏现在扶正了,但也改变不了刘琬生时是庶女的本质。
他费大春的儿子,怎会去娶一个庶女!
费侯爷一生气,干脆跑去了宫里。
天启帝听说费大春求见,也是一头雾水。这不中不晌的,费大春来找他干嘛?
不过到底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得力将才,天启帝还是很给面子的,让人把费大春请进了养心殿里,等费大春行了礼,方笑问:“费侯,你来见朕,是有什么事?可别与朕说,你这是突然想朕了,来看望朕的。”
费大春笑道:“圣上这么说,臣惭愧。臣每天都惦记着圣上,只是臣也知道,圣上您为着大齐国事,忙的很呢,哪好没事就瞎耽误圣上处理国事呢?不过也叫圣上说着了,臣确实是想念圣上,这才来见。”
天启帝好笑道:“朕的四公八侯里,也就你小子是个嘴甜的。且别与朕说那些没用的闲话,到底寻朕何事?”
费大春一脸你冤枉了我的表情看着天启帝,被天启帝瞪了一眼,方嘿嘿一笑道:“臣确实是有事想求圣上。是这样的,臣那小儿子费时,圣上也见过的,不是臣自夸,真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圣上您说是不是?”
对这些老部下的后代们,天启帝也当是自家子侄一般看的,尤其是费时那小子,在那帮后辈中,确实冒尖儿,天启帝也极喜欢,听了这话,便道:“怎么?你是来给阿时那小子向朕求差事的?这事你先不用说了,朕心里有数,阿时那小子朕瞧着不错,不会忘了他的。朕心里已经有了按排,过些日子再说。”
那几个小子整天在街上晃着不是个事儿,天启帝原就计划着把人都弄进宫里来,让他们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按排差事。这帮后辈们,才是大齐的第二代,可不能让他们一个个的不学无术,这些可都是重臣后代,若他们都不成事,大齐的未来,可就让人忧虑了。
费大春知道天启帝误会了,儿子的前程,他自有考虑,天启帝放在心上,他当然高兴,便笑道:“叫圣上费心了,不过臣今儿来,可不是为了那小子的差事。”
这下,倒叫天启帝不解了:“哦,那你说说,到底是为了什么事?”
费大春道:“臣是想为费时那小子,求娶明珠郡主。”
☆、747.第747章 节
天启帝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你说你要为你家费时求娶明珠?”
想当年费大春多少将门虎女看不上,一心要娶个诗香人家的姑娘,后来总算得尝如愿,娶了个出身江南书香人家的望族千金为妻。
前段时间明珠当街折断了陈家二小子的手臂,又和那几个公侯家的小子们比箭,老虎都射杀了一只,费大春可是当裁判的人,亲眼所见。
现在他过来为二儿子求娶明珠,这是闹的哪一出?
难道这老东西,是看中了明珠的身份,所以才为儿子求娶?
天启帝想到这里,相当不爽。
费家要是看中的是明珠那孩子,说起来费时也是不错的,天启帝兴许就允了,但若这老伙伴只是看中明珠的身份,为他儿子的前程打算,天启帝就是再把那些小子们当自家后辈看,那也越不过自己的亲侄女去,这个绝对不能忍。
明珠是他这个天子和皇后放在手心里疼的,甚至不比疼阿璇这个嫡亲的长女少,岂能叫人算计她的终身大事?
天启帝沉了脸。
费大春开了口,正想着怎么说才能让天启帝答应这门亲事呢,因此也没注意到天启帝的脸色,见问,便道:“是。明珠郡主箭术了得,圣上也知道,当年臣在军中,便是以箭术见长的。费时那小子也极擅骑射,与郡主很是有话聊,臣见两个小人儿处的不错,很是相得,这才起了心思。可惜郡主是定过亲事的,心里正遗憾着呢。不想越国公府没这福份,徐世子闹了那么一出,虽说是为救人,却也断了和郡主的缘份,臣听着两府退亲的消息,虽为郡主遇上这样的事儿不平,可也不瞒圣上,臣心里是窃喜的。若不然,臣哪有机会,来跟圣上提亲,给自己家儿子求娶这么个好儿媳呢?”
“就只是这个原因,只为明珠的箭术?”
天启帝沉声问道。
费大春笑道:“当然不只是因为这个,不过这是主要原因。还因为,外头兴许有人觉得郡主行事太过狠辣,可臣看到的,却是郡主的收放自如的手段。阿时是次子,不比他哥有爵位可承,媳妇若不顶事,将来分家,阿时这一支便难有起色。有了郡主这样的当家主母在后头扶持,将来儿孙都不会差。臣看中的,是两个孩子相处的不错,是郡主的本事。且臣之前也问过儿子,阿时那小子对郡主也有爱慕之心。臣也不瞒圣上,臣就是这么想的。当然,圣上和娘娘宠爱郡主,郡主这般的身份,臣的儿子是高攀了,臣也知道,这门亲事会叫人多想,以为臣是为了郡主的身份,为着圣上和娘娘对郡主的宠爱,但臣说实话,臣看中的,真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