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别的本事,只有力气大,能打能抗,而且他还有行船的经验,船头这份工作虽然危险,但对他来说却非常合适。
秦穆见他去意已决,知道劝说也没用,只能叹了口气:“你把这事儿跟爹说说看,只要他同意,我就没意见。”
就算大哥不说,秦烈肯定也要把这事儿跟爹说的,大哥之所以这么说,就等于是在变相地同意了他去当船头的提议。
“谢谢大哥!”
秦烈立刻去找爹,把这事儿跟他说了下。
秦镇越倒是没有急着反对,而是耐心地听二郎将原因说清楚,然后才道:“说句实话,我不大想让你去跟船,可那你已经是大人了,很多事情你已经能为自己做主。想当初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我已经在北雁关当了两年的大头兵,那地方比东河庄还要穷苦得多,经常还要冒着生命危险跟鞑子们打仗,普通人都不会愿意留在那里生活,可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段日子也挺有趣的。”
他拍了下秦烈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趁着年轻多出闯闯,别等以后老了,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光阴。”
秦烈用力地点头:“嗯!”
当天晚上,秦烈宣布要去漕运商会当船头的事情。
唐蜜第一个反对:“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这事儿我不同意!”
“可是大哥跟爹都已经同意了。”
唐蜜立刻扭头看向秦穆,皱着小脸问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跟船有多危险,为什么还要同意他去跟船?万一他再有个三长两短该怎么办?”
秦穆温声劝慰:“二郎是大人了,他能为他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秦烈立刻跟着附和:“对啊,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就算以后真遇到危险,我也一定能化险为夷!”
唐蜜没好气地哼道:“你又不是老天爷,怎么可能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我虽然不是老天爷,但我有你这个福星做媳妇儿,肯定能化险为夷的!”
唐蜜扭过身去:“你别以为用两句花言巧语就能哄我改变主意,不可能的!”
“这不是花言巧语,这是我的真心话,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能娶你为妻。自从你嫁进咱们家门,咱家的日子就蒸蒸日上,在我们的心里,你一定是上天派来帮助我们的仙女。”
唐蜜被他那夸张的描述逗得有点想笑。
但最后她还是用力忍住了。
她板着小脸说道:“既然咱家已经有了我这个福星,那咱家的日子一定还会变得更好,你没必要再去冒险跟船赚钱。”
“因为我也想为这个家出一份力,”秦烈认真地说道,“我想靠自己的双手赚大钱,让你们能过上比现在还要好的生活!”
“对我来说,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就是最好的生活了。”
“可对我来说,最好的生活就是让你衣食无忧,就像周老爷的妻子陶五娘那样,十指不沾阳春水,所有事情都有下人去干,你只需要享受生活就可以了。”
唐蜜抿了抿嘴唇,仍旧很固执:“就算你去跟船,我也能让咱们家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蜜娘,我是个男人,我有我的尊严,我不能让媳妇儿养着我们一大家子。”
“你的尊严比我还重要吗?”
秦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一下子卡了壳。
最后这次谈话不欢而散。
唐蜜回到屋里,坐在床上生闷气。
秦穆拄着拐杖走进来,他看到唐蜜气鼓鼓的模样,温声劝慰:“你别生气,二郎想要出去干活,也是为了这个家,他是一番好意。”
“我知道他是好意,我也不介意他出去找活儿干,可我不希望他去干那么危险的活儿!”
秦穆在她身边坐下:“以前二郎经常要上山打猎,你知道打猎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吗?他曾经有两次被毒蛇咬伤,差点中毒而死,最后命大被四郎用土方子给救活了。还有他脸上的伤疤,那是为了救五郎,被熊瞎子抓伤的。山上有毒蛇、熊瞎子、甚至是猛虎……山上跟船上一样危险,可二郎为了赚钱养家,还是经常上山打猎,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早已经习惯跟危险相伴。”
唐蜜抿嘴嘴唇:“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现在跟以前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你。”
“那他就不能为了我,安心待在家里,不要出去冒险吗?”
秦穆无奈地叹道:“蜜娘,男人跟女人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待在家里,是因为家里有我们爱的人,可我们也希望有自己的事业。无论是二郎还是三郎四郎,他们都在为了这个家而努力拼搏,我们应该支持他们。”
唐蜜低下头,闷声说道:“反正不管我是怎么想的,二郎都不会改变主意的,既然这样,那就让他去好咯!”
第413章 清明
秦烈是在两天离开的。
他走的时候天还没亮,秦穆和秦镇越将他送到村口。
秦烈:“爹,大哥,家里就交给你们照顾了。”
“嗯,”秦镇越顿了顿,“等你到了府城,记得给咱们写信保平安。”
“好。”
“你的脾气比较暴躁,但出门在外一定要收敛脾气,尽量不要跟人发生冲突。若是遇到危险,你别一味地往前冲,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我知道了。”
秦镇越又叮嘱了好些话,直到秦穆提醒时间不早了,秦镇越这才停下来,恋恋不舍地摆了摆手:“走吧。”
秦烈最后看了他们一眼,背上包袱就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视线尽头,秦镇越和秦穆这才收回视线。
他们两人的腿脚都有问题,所以走得很慢。
等他们回到家里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唐蜜正在灶房里面准备早饭,听到开门的动静,她立刻停下动作,快步走出灶房。
她看到回来的人只有秦镇越和秦穆,忍不住问道:“二郎走了?”
“嗯,”秦穆见她神色有些恍惚,温声劝道,“你既然很担心他,刚才为什么不去送送他?”
“送他做什么?他都把我说的话放在心上,我看到他就心烦。”
唐蜜扭身回到灶房里面,继续准备早饭。
秦穆很是无奈,明明心里牵挂,偏偏面上还要装作生气的样子,真是别扭。
时间一晃,很快就过去了十来天。
眼看就到清明节了,唐蜜带着秦朗去村里的棺材铺买了些纸钱蜡烛线香,另外又准备了一些瓜果祭品。
清明节的当天,秦镇越在家门口挂上柳枝,寓意沾先祖德泽。
一大家子提着瓜果祭品出门,先去祭拜了秦老太太,然后再去祭拜谢氏。
这是唐蜜第二次来到谢氏的墓前,却意外发现墓前摆着三盘祭品,旁边还有刚烧完了的纸钱灰烬。
不仅如此,墓碑也被擦得干干净净,周围的野草全都被清理光了。
唐蜜很是意外:“有人来祭拜过娘了?”
秦镇越也是非常困惑。
谢氏是南方人,她的娘家距离东河庄非常遥远,再加上她家道中落,家中父母早已经去世,几个兄弟也都下落不明。
自从谢氏嫁给秦镇越之后,秦镇越就从未见她联系过娘家人,哪怕是她去世的时候,也没有谢家的人前来为她吊唁。
按理来说,谢氏在东河庄没有别的亲人,怎么会有人特意选在清明节来祭拜她?
这太奇怪了。
唐蜜蹲下身,看着墓碑面前的祭品:“凤梨、荔枝、葡萄……这些都是咱们东河庄买不到的水果诶!”
秦镇越皱眉:“这三样水果都是楹娘爱吃的,尤其是荔枝,楹娘的家乡盛产荔枝。”
那人带着谢氏爱吃的水果来祭拜她,这说明那人对谢氏很了解。
而且这些水果都是那人从外地特意带来的,并在暖和的天气里,还能保持水果如此新鲜,说明对方至少是财力充足的。
一个对谢氏很了解,并且还挺有钱的人,特意选择清明节来祭拜谢氏。
他跟谢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秦镇越心里越发疑惑,可祭拜的人已经走了,谢氏也已经长眠于地下,没有人可以为他解开疑惑。
他只能压下疑惑,吩咐儿媳和儿子们将祭品摆上去。
唐蜜指着那三盘水果:“这些东西怎么办?”
“先挪到一边去吧。”
“哦。”
他们将瓜果祭品摆放妥当,点上蜡烛和纸钱,秦穆带着唐蜜和秦羽秦朗面朝墓碑磕头祭拜。
秦镇越站在旁边,看向墓碑的眼里满是思念之情。
他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话,他想告诉谢氏,家里现在盖了新房子,还买了好多地,孩子们也都很懂事,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说到后面,秦镇越不由得红了眼眶。
“要是你能再熬一熬,别那么早走的话,现在你就能跟我们一起过上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