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郎没有去大伯家,他是被他的亲生父亲给带走了。”
“啥玩意儿?!”秦烈很震惊,“亲生父亲?五郎的亲生父亲不就是爹吗?!”
“不是,这件事情还得从十六年前说起……”
秦穆将姬三和谢氏之间的纠葛大概说了一遍,最后点名五郎跟姬三的亲生父子关系。
秦烈愣在原地,过了好久才勉强将这个惊人的真相消化掉。
他艰难地问道:“这件事爹已经知道了?”
“嗯。”
“爹肯定很生气吧?”
秦穆很无奈:“当然很生气,如果姬三不是王爷,爹很可能会把他给打死。”
“那五郎呢?他真是自愿跟镇南王走了的?”
“嗯,他已经走了二十多天,算一算时间的话,他们应该早就已经到镇南王府了。”
秦烈坐在小板凳上,怔怔地看着前方:“五郎以后都不会再回来了吗?”
“应该是的。”
秦烈心里堵得慌。
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现在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秦穆明白他心里的不甘,苦涩地叹道:“是我这个做大哥的太没用了,如果我能强势些,就不至于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五郎被带走。”
“不是大哥的错,是天意弄人。”
……
有了秦烈带回来的香料,唐蜜这次特意做了许多带香味的脂粉。
当陶五娘来拿货的时候,唐蜜忽然说道:“你上次不是说,我做的脂粉比京城玉簪阁的脂粉还要好用吗?”
“对啊,玉簪阁是京城最好的脂粉铺子,他们家的脂粉卖得特别贵,但却很受京城女眷们的喜爱。”
“如果我做的这些脂粉拿去京城售卖,会不会比玉簪阁卖得更好?”
“那当然了!我敢保证,你的声音绝对能好到爆炸!”
陶五娘说到这里不由得顿了顿,露出疑惑的神情:“你之前不是觉得京城水太深,不想去京城做生意吗?怎么现在又突然问起玉簪阁的事情了?”
唐蜜:“我改变主意了,我想去京城做生意。”
陶五娘很惊讶:“怎么回事?你怎么会突然改变想法?”
“我以前觉得赚的钱只要够用就好了,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有个很重要的亲人被带去很远的地方。我想在京城开店做生意,通过京城那些女眷们的关系,打听到我那个亲人的现状。”
自从秦朗被带走后,唐蜜几乎每晚都会梦见秦朗,有时候他在笑,有时候他又在哭……
她日夜都在担心秦朗能不能照顾好自己,担心他会不会受委屈。
她想知道秦朗生活得怎么样。
京城是大启朝最繁华的城市,那里有很多达官贵人的女眷,唐蜜或许可以通过她们之间的来往,得知有关镇南王府的消息。
这件事情她已经跟秦穆商量过了,秦穆表示无论她决定做什么,他都会支持她。
陶五娘认真想了下:“京城的店铺价格可不便宜,尤其是那些地段繁华的店铺,价格更是高得吓人,你真想开店的话,至少要准备三千两的启动资金。”
唐蜜颔首:“没问题。”
“既然你已经下定决心了,那我回去问问我家老爷,请他写信托京城的朋友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铺,有结果的话我会立刻通知你。”
“谢谢你。”"
第429章 二夫人
"秦容漫悠悠地说道:“阿印,你看吧,并不是看过状元墙,就一定能考上状元,噱头而已,不必当真。”
秦印想反驳却又找不到话,只能没好气地瞪了韩晋一眼。
“亏你还摸了状元墙,连状元都没考上,真没用!”
韩晋委屈巴巴地垂下头,化悲愤为食欲,使劲往嘴里塞糕点。
三人在城里逛了一天,知道太阳落山才回到将军府。
韩管家早已经让人准备好晚饭。
吃完饭后,大家各自回房休息。
韩管家和他媳妇儿班氏也住在将军府里,确定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韩管家才回到屋里,班氏端来热水,伺候他洗漱。
韩管家洗完脸随口问道:“之前我让你去买的补品药材,都买好了吗?”
“已经买好了,都放在库房里面。”
班氏麻利地拧干帕子,挂到架子上,倒掉水后回到屋里,她一边铺床一边问:“将军既然已经找到表小姐了,为啥不把人带回来呢?咱们这将军府不比那乡下地方要舒服多了吗?”
韩管家正在脱衣服,听她这么说,立刻警告她:“将军既然这么决定,就肯定有他的道理,咱们做下人的,不要胡乱揣测。”
“我这不是好奇嘛?不过你放心,这些话我也就私下里跟你说说,在外人面前我可是一个字都不会说的。”
班氏铺好床后,扭身从柜子里面抽出一张庚帖:“老韩,这是任家二姑娘的生辰八字,她家差媒人送过来的,我已经拿去请人看过了,任二娘的八字跟咱家阿晋非常合适,他两的事儿能成!”
韩管家却显得兴致淡淡:“这事儿不能成。”
“为啥?”班氏很不乐意,“任家条件好着呢,不仅在城郊买了地,还盖了房子,咱家阿晋要是能跟任二娘成亲,任家起码能出三百两的嫁妆!”
“既然任家条件这么好,为啥偏偏要看上咱家阿晋?”
“因为咱家阿晋太优秀了呗!”
韩管家没好气地骂道:“蠢货。”
“好端端的,你忽然骂我干嘛?!”
“我当然要骂你,你又不是不知道任家的背景,他们家是任家的家生子,他们能过得风光,那都是武家给他们的。武家给了他们钱,他们在用这笔钱做嫁妆,跟咱们家结亲,你自己仔细想想,任家这是要干什么?”
班氏顺着他的话仔细想了想,忽然明白了点什么:“是武家让任二娘跟咱家阿晋成亲?可是他们图什么啊?”
韩管家冷笑:“还能图什么?不就是想通过咱们的耳目,打探将军府的内情吗?”
闻言,班氏顿时就急了:“这事儿咱们可不能干!将军对咱们一家有恩,咱们绝对不能做对不起将军的事情!这亲咱们不结了!”
纵使班氏糊涂了些,但她对将军府的忠心无可置疑,这也是韩管家对她最满意的一点。
蠢点儿没关系,但要是包藏祸心,那就绝对不能忍了。
韩管家:“明天你就把这庚帖退回去吧,要是任家细问起来,你就说咱家阿晋已经有了心上人,之前是你没问清楚。你好好跟他们道个歉,再送点礼物过去,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好,我明天一大早就去把这事儿办了。”
班氏没想到好好的一桩婚事,竟然还藏着这么多的阴谋诡计,害得她整宿都没睡好。
次日天还没亮,班氏就起床,给家里爷俩儿做好早饭,随后就带上庚帖和礼物,匆匆赶去任家。
任家一家都是武家的家生子,虽然任家已经在城郊买了地盖了房子,但他们一家还是住在武家。
武家作为京城里面赫赫有名的大家世族,以班氏的身份,自然是不能走正门的。
她绕道找到了武家的角门,敲响之后,很快又门房来开门。
班氏道明来意。
门房立即领她进门。
武家的宅院极大,门房带着班氏东绕西绕,走了好久的路。
这不是班氏第一次来到武家,她很快就察觉到不对劲,连忙停下脚步,踟蹰不安地问道:“这里不是去往任家的路吧?”
门房笑着说道:“这是去往梧桐居的路。”
班氏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梧桐居是武月嬿的住处,武月嬿是武家的二姑娘,她在十六年前嫁了出去,后来因为夫家家道中落,一大家子都遭了难,武月嬿便带着两个女儿回到娘家借住。
这一住便是十多年。
武月嬿跟武玄奕是亲兄妹,但两人向来不和。
如今班氏要去见武月嬿,她心里自然是极其忐忑不安,甚至暗暗懊悔,早知道这样,她就应该叫上老韩一起过来。
即便班氏心里百般不愿,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最后她还是被带到了梧桐居。
武月嬿在众多丫鬟的簇拥下缓步走出来,她穿戴得颇为素丽,即便已经年近四十,但保养得宜的脸庞看起来不过三十左右,有种非常特殊的成熟风韵。
班氏屈膝行礼:“见过二夫人。”
其实按照规矩,她应该称呼武月嬿为二姑娘,但因为武月嬿年纪不小了,嫁过人生过孩子,她又不喜欢别人提及她的夫家,于是武家的下人都称呼她为二夫人。
武月嬿微微一笑:“不用多礼,坐下说话吧。”
丫鬟搬来绣墩,班氏硬着头皮坐下去,却不敢坐实了,屁股挨着绣墩的边沿,半蹲半坐,这姿势很是辛苦,但她嘴里却还得道谢:“多谢二夫人赏座。”
武月嬿莞尔一笑:“你也是咱们武家的老人了,要不是大哥非要搬出去住,你现在应该还在咱们将军府做事呢,你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不用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