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是NPC (穿风衣的山鬼)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穿风衣的山鬼
- 入库:04.10
“你这看法很有趣,为什么不能委派他去做些实权官?”
“就他?做实权官,首先要和人交流沟通,其次要会和人协作。他那脾气做不了,太冷太傲。”
“他不是有才吗?”
“读书好不等于有才,读书跟做官完全是两码事。”
“你这么说,那科举有什么用?”
“科举确实没啥用,那都是前朝皇帝想出来蒙读书人的,然后读书人互相蒙。”
“这话怎么说?”
“读了书的人就有想法,对事情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和想法,不一定是皇帝想要的。那怎么办?考试,通过考试就能当官,这样读书人当然就会蜂拥而来考试。考试就要考固定的几本书,然后天下读书人全都去钻这几本书,其他的书就全忘了。为了考中,他们不敢再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最容易煽动民心的读书人就被皇帝用一个科举一网打尽了。科举就是起这种作用。考不考得中,跟有没有才,能不能当好官,完全没关系。”雪英长篇大论了一通。
武太祖听了,恍如突然发现新世界一般。连连点头,喃喃道:“原来如此!”
“祖父,你现在是皇帝,看事情要从皇帝的角度出发。你不再是将军,也不是读书人,不是商人,不是其他任何人。”
“对!雪儿,你说得很对。”武太祖认真的说。
“科举只能是一个参考,实权官职,主要看的是办事能力和协作能力。一字不识的人很可能能当个好官,饱学之士很可能却是个糊涂官。当皇帝最重要的不是武力也不是学识品德,而是知人善任,会作出最有利最合适最实际可行的判断。”
“不错,不错!”
“你看,开国皇帝经常有出身低微,没读过书的,结果却把国家治理得很好。而后世子孙,却因相信读书人的话,跟着读书人学,越学越傻,结果国家越来越差,最后被人取代。这就是分不清皇帝与读书人的区别的下场。”
“有道理,有道理。”
“百无一用是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
“那科举还要不要搞?”
“当然要搞,现在我们是当皇帝的人啊。只是要注意点用的方式方法。”
“请讲!”
“祖父!我讲得口渴。”
“上茶!快点!”老头高声喊太监来倒茶。等倒好茶,他又把太监赶出去了。
雪英喝了茶,继续说:“象科举前三名,通常都是读傻了的书呆子。这种人扔去编书,或者扔到礼部,国子监这样没什么用的位置上养起来就是了。真正会干事的,通常在二十名以后。”
“为什么这样说?”
“只有一心苦读,把前人说的话一字不忘,才能考到前二十。这种人大部分都读傻了,不会变想法了,没有用了,当不好官了。而二十名以后的,才是有自己想法的人,正因为有了自己的想法,观点不合圣人之言,成绩才不会好。这种人才会懂得变通,才会愿改。”
“嗯,有道理。”
“再象考试题目,可以出一些实际当中会遇到的问题,让考生去写。比如遇到旱灾怎么办这样的试题,就可以看出考生有没有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选出来的就不会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呆子。”
“好办法。”
第202章 故友来访
“既然你们都赞成,那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把雪儿说的,一条一条全都记下来。到时一一施行下去。”
“好!你们说我来写。”权英兴奋的说。
次日上午,武太祖又赏下大批的好东西,派人送到长公主府。好吧!武太祖这样三不五时的大赏一次长公主,彻底坐实了他极宠爱雪英的传言。
朝廷中无数人动心了,想走长公主的门路升官,可是长公主极不好见。
长公主回京三个来月,除了皇室的人,就见了杨恒一个。杨恒那也是皇后的侄儿。
杨恒从考场一出来,长公主府的人就来接了。
杨恒休息了一天,缓过神来。宫里就来人了,接他进宫见皇后。
皇后很关切的问了许多杨恒住在长公主府的细节,杨恒无奈的一一讲了。在皇后姑姑面前,他傲然不起来。
皇后点点头,雪英对侄儿照顾得不错,衣食住行,样样都是上等之物。
“你长期住长公主府总是不好,我给你买了个大宅子,你先住着。”皇后慈爱的说。
这个侄儿她带了三年,也是很看重的。
“多谢姑姑!”杨恒很干脆,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赖在长公主府。
好在姑姑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的新家离长公主府就一条街的路。
“皇上的意思,等你中了后,安排你到翰林院当编修,你看怎么样?”皇后小心的说。她怕侄儿不喜欢。
“行啊!我还想再读几年书。当编修正好可以到皇家藏书室尽情读书。”杨恒说。
“那好,你先干着,过几年再换。”皇后笑道。
杨恒点头,他就是想留在京城。翰林院在许多读书人眼中是清贵的好地方。杨恒对这安排表示满意。
“恒儿,你今年都二十一了,家里订亲了吗?”
“还没。”
“京里贵女多,姑姑给你好好找找,给你定门好亲事。”皇后说着,仔细观察侄儿的神色。
“哦!”杨恒能说什么?不想答应,但没理由拒绝姑姑的好心。他总不能说:“我喜欢姑姑的孙女,姑姑把孙女嫁给我吧!”
千种无奈,万般不甘,只有一个哦字。
杨恒在宫里陪姑姑用过午餐,回到长公主。
他到马场找到了雪英,她正带宝珠玉珠两小丫头骑马。
“表叔!回来了!”
“嗯!皇后给我在新安街买了个宅子,我特来辞行。”
“新安街离这很近啊。”雪英跳下马来,今天她穿着一身大红的骑装。高挑秀挺的身材,英气勃勃又艳丽无双。抱着玉珠笑盈盈的样子,让杨恒差点看呆了。
杨恒点头。
“那以后多来走动走动,大家都是亲戚,不要生分了。”雪英客气的说。
杨恒微微一笑,笑容如冰雪初化,春花初放。
雪英呆了一下,心说:没想到这家伙还会笑!笑得还挺好看。
杨恒就等着她这句话。
雪英派凤蝶和长史去帮着杨恒搬家。
等杨恒走了,雪英长出一口气,这家伙终于走了。
太子家其他人听到这消息,也都长出了一口气。
这天,长公主府来了位特殊的客人。
欧阳月忐忑的在门口等着,时隔多年,她已不再是单纯懵懂的小女孩了。三年前她嫁给了当时礼部侍郎的儿子楚修,楚修考中进士后在国子监任职。
成亲后受了婆婆好一顿的磋磨。她怀胎时,丈夫纳了个表妹妾室。欧阳月气得差点流产,后来几次险些被害流产。好不容易生下一个儿子,以为能稳住在家中地位时。齐王发动了宫变,天天有官员被满门抄斩。京城人心惶惶,幸好楚侍郎见机得快投靠了齐王,楚家才得以保全。
没两年,叶家打进京城,楚家做为当年跟随齐王的逆党,处境就惨了。士兵冲入楚家,楚老头被杀了,婆婆也死了。她抱着儿子和丈夫仓惶出逃,躲到贫民区才勉强活到现在。那位表妹也不知怎么样了。
听说长公主回来了,欧阳月就一直在犹豫。她不知道现在的叶大小姐会不会念及旧情拉自己一把。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坎坷,单纯的欧阳月不单纯了,知道了人心险恶。
她怕,怕叶大小姐万一不念旧情的话,她一家就死定了。只怕会被当成奸王一党抓住砍头。在这三年里,她见了太多亲戚反目成仇,朋友互相构陷。
楚修出逃时,身上带的钱不多。到现在,他们的钱快花完了。他们一家快连饭都没得吃了。全家全靠她做点针线活养着,可怜她针线活又不好。一家人有一顿没一顿的,儿子老饿得哭。
欧阳月走投无路和楚修商量。楚修一听还有妻子还有这样一个闺蜜好友,马上让她上门求告,说:“别人是苦无门路,你有居然还不找?那不是傻吗?她是长公主,随便说句话,天大的事都没有了。你都说她当日和你最亲近,那你还怕什么?反正我家都这样,还能惨到哪里去?大不了,全家一起死。早死是死,晚死也是死,何不搏一搏?”
“我不是怕吗?”
“怕什么?我们全家一起去,要死一起死。”楚修也是豁出去了。这种穷日子,他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欧阳月一家,咬牙一路从南城走到东城来,一路又累又怕。欧阳月和楚修都是富贵人家出生,从没走过这么远的路。路上生怕被人发现了,看到巡捕和锦衣卫都吓得要死。
雪英听到门房禀告,说有一位昔日洛城的旧友上门。笑问:“叫什么名字?”
门房恭敬的说:“她说叫欧阳月。”
雪英喜出望外,她还真有点担心那傻丫头。她放出神念向门外看去。欧阳月穿着褐色粗麻布衣,脸上又黄又瘦,双手满是针眼。雪英看着都心酸。
“开大门,我亲自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