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董玉清还说,从赵东阳派去的人手上救下自己的人名叫二龙。知道自己要状告赵东阳,他也向自己透了个底。说他当年就曾受赵东阳和冯氏指使,在滇河边小树林里,截杀过当时的赵家大少奶奶商婉儿。只是因为天佑寺的大师及时出现,他们兄弟二人才没能得手,免了手染血腥。但他的兄弟在去找赵东阳索要报酬的时候,被赵东阳一杯毒酒害死,并且将尸体丢弃在乱葬岗。
如此,这就又是一条人命的大罪。
这一场官司直让商锦蓉听这都头疼。这些事她虽然早就知道,也是亲身经历,但是当再一次集中在一处说出来,这赵家二房的人,真真都是死百次都不足弥补他们的罪恶。
不过人只有一颗脑袋,砍掉了,命也就没了。本朝是没有五车裂点天灯这类重刑的。但仍旧保持着凌迟之刑。只是不知道这赵东阳是否够得上这个排面了。
县衙门后面的内堂,县太爷一边儿擦着汗,一边儿询问:“将军夫人,您觉得……这案子下官是要如何上书为好?”
商锦蓉叹了口气:“真真是难为大人了。您只管如实上报即刻。至于这些恶人到底如何判处,自然刑部说了算。我一介妇人,不会干预这件事。另,这件事我也是苦主,更不好参与意见。大人您能秉公执法,已经让我安慰了。”
县太爷长舒了一口气。“可是赵家的名声……这次也是彻底完了。”
商锦蓉摇了摇头:“内已溃朽不堪,外表的光鲜又留着何用。至少二房三房都还留着后代。赵家也不算绝了根。但是我有一件事希望大人能成全。”
县太爷赶紧躬身:“请您只管吩咐。”
“这事儿原也是让大人为难的。但是本郡的家宅一事,都是要上报郡王来处理的。我会亲自修书给王爷,并不会妨碍大人您的官声名节。我希望大人可以将赵家的产业都交给二房的少夫人肖氏。而不是全部清缴入库。这虽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是肖氏已经没有了娘家。又要抚育幼子。若是没有了赵家的这些买卖铺户,她们母子就没有办法度日了。并且赵家二房虽然作恶多端,却在生意上没有做过违法之事。我虽然憎恨二房,但肖氏却与他们不同。我祖母也是在她的保护下,最终也没有走得太心酸。而且稚子无辜,我也是可怜那孩子。”
这对县太爷来说并不妨碍什么。而且商锦蓉也说要修书给璞郡王,他什么也不担着,自然毫无问题。“那对母子也的确可怜。您是慈悲之人,这件事下官必当尽心。”
商锦蓉又道:“那位叫二龙的,虽然当年参与过谋害我。但是他们毕竟没有得手。所以还请大人再牢中要善待。毕竟他也是救了董氏和那对孩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他自愿入牢受罚,就说明他不是个纯粹的恶人。既愿向善,就善待了他吧。”
从县衙门离开。商锦蓉回到李家,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再李家的卧房,不让任何人进去打扰。而优儿和葡萄则把今日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并没有去的众人。而其实李家的下人也有不少在外面听堂,事情的大概他们都知道了。只是见商锦蓉脸色不佳,他们心里也担忧。
焦氏满脸的担心:“姐姐,锦蓉这孩子最听您的话。不然……您去看看她吧。这有什么说出来总比憋在心里好啊。”
张氏也担心不已,不过是李善义这个长辈在,她也不好自己说走就走。有了焦氏这话,她赶紧起身。“爹,我想去看看锦蓉。”
李善义点头:“快去吧。这些事搁在那孩子心里这么多年,终于有这么一日尘埃落定,恶人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她心里的苦,怕是也要都往外流了。你也同她是一样的,不要把这些事情压抑在心底,既然已经结束了,咱们就等着恶人斩首。可不要让他们的错处,再伤了自己分毫。”
张氏福身离开,往后院走。一边走,她一边儿问优儿:“除了前堂审问的事情,还发生了什么?”自己的女儿虽然是亲生,却是比亲生的还要了解。她不是一个会为了这些就情绪糟糕到连人都不见的。
优儿也很担忧。因为她了解的夫人,也的确不是这样的:“回老夫人。也并没有什么了啊。夫人还跟县太爷说了,要把赵家目前的家产给肖氏夫人和他的孩子。还给那个叫二龙的杀手说了情。其他的都没什么了。只是我瞧着夫人脸色特别不好。不然要不要叫郎中来?”
张氏越发的担心了。毕竟女儿从奉旨救灾到回京复旨,再到马不停蹄的赶回琉保,还有这一连串的事情,尤其是这扶灵还乡这样路上,到如今的案子,所有事情都是她一力承担。看着只是动个嘴儿,可那又岂是只靠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于是她让优儿赶紧去找郎中。然后自己进了女儿的卧室。
听到门响,商锦蓉也没从床上起来。她本以为是优儿或者是葡萄,结果发现是娘来了。她就想坐起来。
张氏赶紧扶住她:“累了就躺着吧。娘知道你是太辛苦了,所以想要歇一歇。这么多年,你也没怎么得消停。也是要好好休息休息了。”
商锦蓉看着娘亲,眼圈一红:“娘。咱们终于给爹爹和彦生报仇了!”
张氏的眼泪跟着掉了下来:“是啊。你当年说的话,都做到了。娘谢谢你。替你爹和彦生谢谢你!”
商锦蓉摇头。“娘,咱们是一家人,不说谢谢的话。女儿只是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放下了。突然之间就觉得没有力气,很想躺下来睡上一觉。”
张氏点头:“娘知道。娘都明白的。之后关于三房丧事,娘会出面主持。也要让瑜儿自己做个主。将来她要顶门立户自己带孩子过日子。不能一味的只依靠你。”
商锦蓉叹了口气:“只怕是暂时难办。她那个嫂子……”
张氏拉过女儿的手,轻轻的拍了拍:“有娘呢。”
商锦蓉笑着闭上了眼睛,把头往张氏的身边靠了靠:“嗯。我还有娘呢。”
☆、第306章
第306章
商锦蓉在李家一躺就是三天。郎中来给她诊脉,说她没有大碍,只是气虚劳累,休息几日不要操心就好。这琉保的郎中都知道这位将军夫人自己就是用药的好手,而且从来不在外面开药吃,所以也没有留下药方。只说了,这样的情况夫人自己知道如何处理。然后就离开了。
郎中没开药方,大家也就不那么担心了。商锦蓉也没给方子让人煎药,更没让人去和顺堂取药膳,甚至连井水都没喝,就这么靠着身体自然恢复,尽量将思绪放空。三天之后,也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小五这几天一直都陪着娘。但小六已经跟张氏和李贞回庄子了。毕竟唐家的人主持了这棚白事,就要有唐家的人在。而小六虽然年纪小,但却是个十分聪慧的孩子,站在那里小小身材也能压得住场面。甚至偶尔几句话能直戳要害,让还能留下来办事的赵东磊和企图多嘴的王立新都哑了口。
小六的行事让严瑜震惊不已。在她以前的认知里。这么大点儿的孩子,还都是只会围着爹娘腿边转的奶娃娃。不但不懂这些人际交往,更不可能戳穿某一句话的潜在陷阱。有如此了不得的孩子在做着样子,严瑜突然对自己的儿子也多了十分的期待。或许日后经常跟着这样的表兄好姑母姑父,吉儿也能有少许小六这样的出息呢?
第四天,商锦蓉刚想跟外公和舅舅舅母告辞,就听到外面来报,说是商家有人求见表小姐。商锦蓉一挑眉,但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外公。李善义也很好奇到底是谁,于是也点了头。“让人进来吧。”
见到来认识商燕平,商锦蓉就猜到肯定有事。“你过来,可是有事?”
商燕平回答:“是商燕华回来了,在宅子里大吵大闹。大哥过去呵斥也没有用。还要大哥分家产给他。”
商锦蓉挑了下眉梢:“那你来找我是何用意?”
商燕平回:“我来,只是想告诉您,商燕华吵嚷的时候,话里也带出了当年的事情,是受人唆使。我想着这件事可能对您有些用。就过来告诉您一声。”
商锦蓉面色凝重,之后点了点头:“好。这件事的确对我有用。多谢你为我留心这些。”
商燕平道:“虽然您被伤透了心,不会认商家人。但在我心里,您永远是我的长姐。您为了我能过好日子,已经宽恕太多。我若是连一点点的事情都帮不上,那就太没用了。”
李善义倒是对这个商燕平颇为欣赏。这几年每年的佃银佃粮他都是亲自送来的李家。所以对李家而言,这个商家人跟商从仕和商燕华那样的货色不同。因此老爷子道:“锦蓉啊,他虽然也是商家人,但是到底也没做过什么。”
商锦蓉笑了笑:“外公,您说什么呢。我若是不知道他是个有样儿的。哪里还会给他房子住,还给他说了个媳妇儿。”说到这里,商锦蓉问:“那王氏可还好?”
商燕平脸色一红:“还,还好。已经怀孕四个月了。”
虽然对商家人没有感情,但这也的确是一件喜事。于是她找过葡萄,在她耳边说了一句。葡萄赶紧就出去了。而商锦蓉接着说:“这是大好事。不过我虽然是唐家人,但到底是回来主持赵家丧事的。实在是不适合去看望孕妇,怕是冲撞了胎儿。不过礼物还是要给的。我这里有一对儿三色软玉,你给你媳妇带回去,就说是我给她的见面礼。那镯子触手温润,带在身上可以养身。对她是极有好处的。不过我建议你回去之后让你媳妇先换个地方养胎。等商燕华滚蛋了,再让她回去。不然这种混账东西,怕是会对孩子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