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还以为娘想起了小时候的痛苦经历。所以赶紧安抚:“娘。不开心的时就不要想了。女儿怎么会比娘强呢?我这样,都是娘教得好呢。”
这时候,外面传来笑声,是唐光远回来了:“怎么了?我家大小姐就只夸你娘亲,不夸爹爹了吗?”
小五扭脸看到爹爹就站在窗外。她笑着走了过去:“爹!您终于回来了!您都有四天没回家了!”
商锦蓉也绕过书案,这时候唐光远站在窗外伸手揉了揉女儿的头顶,又扶住妻子的肩膀:“有一个偏殿上顶完成。我让大家休息三天。我也正好回来陪你们几日。怎么样,小六最近的功课可有进步?小七儿还好吧?”
商锦蓉点头:“小六向来不用人督促。七儿就是太能吃,其他的都很乖。还有。咱们女儿今天谈成了一笔大买卖。你回来得正好。晚上我亲自下厨。咱们一家子好好吃一顿。对了小五,你去一趟学院,让鑫儿和小六都早点回来。也顺把万柏延请过来。毕竟他也算是劳苦功功高。”
小五犹豫了:“娘。要请他什么时候不行。今日是咱们一家子吃饭。他还是比了吧?再让人误会也不好。到之后让大哥请他吃也就好了。我是不想去说。”
商锦蓉笑了:“你想的周到。那就先去学堂吧。晚上娘给你们做你们喜欢吃的!”
看着女儿离开。唐光远转身进了书房。商锦蓉将接过外衣挂在一边。倒了杯茶给他:“咱家小五,这次是真的厉害了。”
唐光远接过茶一口气喝了半杯:“那也还是你最厉害。放在一句话就让她自己分出里外,顾虑分寸了。”
商锦蓉笑道:“那也是因为她心中有这个利外和分寸。像小五这么聪明又早慧的孩子,有时候话一定要直白。但有时候,就必须要极度迂回。”
唐光远点头:“你说得对。咱家这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鬼灵精。”
☆、第365章
第365章
关于购买制冰术的事情,唐光远虽然也信任女儿,但总觉得让一个小孩子来做这件事还是有些难度。不过小五却给了他一个惊喜的结果。那就是以一颗千年灵芝,换一个制冰的法子。
吴国人心中,那千年灵芝就是无上仙品。吴国皇帝久病缠身,偏偏御医们没有能力治愈。后来开始求仙问卜,还弄了不少国师来炼药制丹。但皇帝的病一直没有进展,故此国师们和太医院的御医们异口同声都说了一样东西,那便是千年灵芝。若是有这等仙药,皇上不但可以痊愈康复,更可以益寿延年。
那位吴老板因为想求千年灵芝,所以被带到唐府,跟唐光远和商锦蓉说这件事的时候。商锦蓉大概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那国师也好,太医也罢,说千年灵芝不过就是个托词。毕竟绝大多数灵芝品种只是一年生的菌类。根本就不存在千年灵芝之说。即便是有,怕也只能是传说之中的灵物了。所以这个说法,也就表示那皇帝的病根本没治。
但商锦蓉却让吴老板看到了所谓的“千年灵芝”。这就跟她之前送礼时拿出去的一样。都是空间的产物。如意空间里的灵芝,如果不去采摘,成熟也不会干枯掉落。而是会继续积蓄灵气,让植株的能量越来越多。而以人参首乌当归等生长规律来看。在空间的泥土里生长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相当于在外面的野生百十年。因此空间里的灵芝和其他菌类也拥有同样的效果。那就是即便是一年生的紫灵芝,几年不去摘,也就会成为传说中的千年灵芝。
对于不懂这些的人而言,灵芝个头大,而且所谓的年轮多,那就是生长年头长的表现。商锦蓉拿出来这一朵灵芝最宽处约有两尺。上面密密麻麻的轮纹数不过来。自然在吴老板眼中这就是千年灵芝无疑。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把吴国皇帝久病缠身的事情说出来的原因。而有了这个千年灵芝。他不但是救驾有功,而是贡献了宝物。将来高官厚禄不可估量。一个制冰之法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左右这法子也只是他花钱买回来的。
两相决定交易。但是商锦蓉要求看到制冰的过程。吴老板也没含糊。功名利禄就在眼前,他哪里还能记得,当初卖他制冰法子的人到底说了什么。于是连同制冰用的石头他都拿了出来。虽然都是用“石头”来制冰,但吴老板的制冰方法跟商锦蓉的还有不同。这种石头被吴老板叫做冰石,样子很像水晶的晶簇,每一个结晶大概也就一厘米见方。但密密麻麻的联生在一起,也很像是被打开的水晶“蛋”内部构造。
商锦蓉并不能确定这种冰石到底是什么。但这么多年来,除了绝大多数都跟前生一般无二的食物之外,还有一些是她所没见过的。所以她也不觉得这样的东西有什么稀奇。不过这东西不是直接遇水就可以制冰,还需要加入盐。将冰石放入盐水里。周围的温度就会迅速下降。而再在盐水上置放一个容器,里面的水会很快就变冷,然后结冰。速度要比用硝石制冰快上一些。
吴老板说这种冰石很罕有。在他们吴国,巴掌大的一块也要千两黄金。而且知道这东西的只有极少数人。他用冰石换了灵芝,他再想弄一块也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了。
其实他无非是想告诉商锦蓉和唐光远,用灵芝换他的这块冰石十分划算。
但在商锦蓉和唐光远的心里。也不过是彼此都行个方便罢了。这种石头既然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而且在吴国被人发现并且利用了很久。那么再稀少他们也不信寻不来更多。而这东西交给皇上,再弄多少怎么弄如何交易那就都是皇上的事情了。跟他们夫妻无关。而硝石制冰的法子也有了更好的解释。那便是为了寻找跟冰石一样的东西,然后无意中发现硝石居然也有同样的功效。虽然效率低。但是夏国的产量不小。而且可以重复利用。只要看守好制作,就跟冰石一样安全。而这,才是他们夫妻最看重的。
吴老板在湖河停留了两个月。不但一开始采卖的糖果都付了全款,另外也采购了很多海鲜干制品和药材,还有绣品和布匹。从这位吴老板的魄力上看,此人在吴国应当在其国内也不是泛泛之辈。结交一下是有必要的。
一开始,商锦蓉还以为吴老板这是国姓,应当是皇亲国戚。等反应过来才想起,吴国的皇家姓哥舒,吴只是大姓而已。
吴老板这一趟,湖河乃至于临府不少买卖家都有了一笔不小的进项。而且这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两国贸易的好处。而且这位吴老板额不是只来采购。他带了车队来,车上也是带满了东西的。两边的人各有所需,也各有赚头,这其实就是经商的乐趣所在。
于吴老板走后,这创业书里就多了许多关于跨国商队的事情。但对于这一点,商锦蓉没办法做主。因为国与国之间,要进行深入的交集,必须要有朝廷的文牒。否则就只能在边界规划的集市进行交易。而吴老板这样的毕竟还是少数。那是因为人家的皇帝给了他这样的准许。也经过了入境申请,并且提交了押金,也控制了人数,还有夏国的军兵在一旁监控。所以这件事,她让四个助手发下去,告诉大家,商队的事情需要得到朝廷的准许。但不能到其他国家去,不表示不能跟其他国家做生意。让边境集市更繁华一些,也是繁荣经济的一种手段。
当然,夏国的跨国商队有不少。往各个方向不同国家的文牒也都发过一些。无一不是精挑细选的。首先,朝廷里不能有高官,也就是不能给朝廷大员一个跟外国私通的便捷渠道。其次就是资金一定要雄厚,若非如此,根本就不足以支撑通关押金和交易时的货款。总不能出一趟国,就带会几千两银子的东西吧?那真不值得跑一趟。最后还要有人为你做担保。这个人要有声望有地位,而且最少要找到三位。这同样是防备有人利用文牒将不应该放出去的人和物带出国境。所以这真不是看人家能过来,就一群人想过去那么简单的。
其实万柏延也是想要跑出过门去看看的人员之一。但是他知道自己还没有那个本领,所以并没有写创业书。而是借着便利,求见了商锦蓉。
听了万柏延的想法。商锦蓉笑着点头:“你能这么想,是好事。说明你已经长大了。男子汉想要创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是非常正确的。而你同时也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说明你不是个没有成算的人呢。婶婶为你高兴。”
万柏延脸一红:“您不要夸我了。我就是因为知道自己不行。但是又很向往,憋再心里前不是后不是。所以才想求您能给我一个建议。”
商锦蓉笑着说:“其实以万家的财力和人脉,要做跨国商队不难。但问题是值不值得。谁也不能确定你去了吴国或者是宋国,带出去的东西就一定能赚到银子。而你同样不确定,你从其他国家带回来的东西会在咱们这儿卖上价钱。其实就算是六王爷他们也一样。带去的东西带回来的东西,到底是赚是赔都要经历过才知道。但海上贸易不容易,两者相距太远,不远渡根本就没有机会去尝试。可边境却不一样。你可以选择到边境集市上去看一看。我相信,仅仅是看一看,你也可以看出不少门道来。而且还有一件事你忽略了。吴国人的官话跟咱们夏国的官话所差无几。因为原本也是同宗同族。但是其他国家的人却不一定。而且即便是吴国,也有许多你听不懂的语言。你要想深入另外一个国家的去做买卖。就要懂得对方在说什么。所以学习外语也是必不可少的。你要是真的对这个有兴趣,不妨去寻找可以教你这些的人。而这些,都是在为你完成自己的梦想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