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做法,就是为了打破小团体,避免各州的人相互抱团。
将小团体打散,散于各个大组、小组之中,以便于各种不同想法的交流与融合。
这一环节,主要是关于思路的探讨。
只有把思路捋清了,才能确定方向。
开始阶段,都是每小组先自己探讨,然后由组长统一小组的意见,再与其他小组的组长进行探讨,接着由主编统一各个组长的意见再与各个大组的主编进行探讨,最后由任舒晴来做最终的总结。
这个过程,是极其漫长的。
能够出现在这里的,没一个是庸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有相同的,也有相近的,更有相反的。
这些见解的相同、相近、相反,或是全部,或是部分。
想要将这些揉和在一起,可没那么的容易。
尤其是那些见解相反的,经常为了各自的立场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最后弄得双方剑拔弩张,气氛一度紧张,感觉像是上了战场一样。
有时候,因双方脾气太过火爆,确实发生过因为观点的分歧而引发的打架。
有一次,任舒晴出手阻止冲突,还差点被打了。
然后,那个想要连她一起打的人就被她反打了。
“你一个臭娘们,居然敢反手打我!”那挨了一巴掌的厨者大为不爽,怒火中烧,就朝任舒晴扑过来了。
于是,只是几下,那厨者就被打趴了。
可以说,此次意外的过招,那厨者面对任舒晴,几无还手之力。
众人一个个看怪物一样地看着任舒晴,无不瞠目结舌,脸上满是震惊:“……”
他们的总编,这么厉害?!
对于她能打的事情,除了与她走得很近的人外,比如阿春阿桃、陈欣瑶这些,很少有知道她是拳脚了得的。
这一次露了身手,一下把在场众人惊到了。
看她瘦瘦弱弱的,风一吹大点估计都能将人卷走,居然还有这样的身手?
真是跌了一众人的眼珠子!
任舒晴拍了拍身上的衣服,然后扫视了一下众人,冷冷道:“以后谁还敢再打架,就给我——滚出去!”
后面的三个字,被她说得极重。
“这里是‘聚贤大厅’,不是你们打架的地方!”她呵斥道。
“有什么意见不一样的,可以好好商讨,别动不动就动手!”她又道,目光盯着之前争得面红耳赤的每一个人,看得那些人背后嗖嗖的发冷。
“我们此次编书,并非企求大家意见一致,我们要的,是找出相同点,保留不同点,也就是求同存异!”
“每个人想法要是一致,那么,也没必要把大家集聚这里了。”
“我们不会抹杀任何一个不一样的构思,只要说得有条有理,符合逻辑,我们都会给予保留,编入书中!至于相似或者一样的,则是融会贯通,提取精华,以可探求到的最好的方式编入书中!”
“好了!各就各位!继续!”
待说完了一大堆,她转身坐回了属于她的那个位置。
一道道目光注视着她的身影,众人心中五味陈杂。
这样的探讨已经持续一个月了,因为各种见解的冲突,弄得整个局面有点僵,以至于一直没有什么进展。
反是任舒晴刚刚的这几段话,倒是一下点醒了不少人。
是啊,见解不同,何必争吵呢?
一本书的编撰,可没规定说不能有不同的声音吧?
任舒晴也反应了过来,她觉得自己之前的分组方式有点不妥。
经过这一个月的探讨、争论,她基本已经弄清谁谁谁秉持的是什么理念了。
于是,她直接来个干脆的,将相同意见的全部编成一个组。
然后,五百九十七人,就出现了两百零三个小组。
每组人数不尽相同,多则十几个人,少则一个人!
这两百零三个小组,也代表了他们这么多人有着这么多个不同的立场。
这样编组之后,组内的争执也就消失了,转而是各个小组的意见不一。
不过,因为任舒晴的镇场,之前的那种激烈争吵几乎没了。
见识过任舒晴的厉害之后,可没人再敢在她面前肆意妄为。
“这任舒晴怎么那么厉害?”
“是啊!真想不到,她竟是如此的深藏不露!”
“看样子,她是学武出来的?”
“似乎,我们这里没人打得过她……”
每天忙碌过后,她都是人们口中永远也少不了的话题。
在她还手打了那名厨者之后,人们又讨论起她的身手来了。
话说,那位厨者,身形高大,体重至少是她的两倍呢,却还是被她放倒了。
大部分厨者,心思都是在厨艺之上,真正会武艺的很少。
很多人打架,靠的都是一身蛮力。
然而,在会武艺的人面前,只会蛮力是不够看的。
当时,看到任舒晴险些被打,黎腾还是挺兴奋的:看你管事?以为是总编,就很了不起吗?
然后就看到任舒晴反击了,三两下就将那厨者收拾得服服帖帖,那一瞬,他的眼珠子感觉都要从眼眶里蹦出来了,满脸写着不可置信。
从浩然城到京城,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她展露身手,然后就被惊得无以复加。
回去之后,他身边的那一小撮人就告诉他,以后没事还是别招惹她了,免得哪天把她惹毛了,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这点,他是认同了。
于是,之后,整个人就收敛了很多。
要知道,编书刚开始的时候,他还经常故意地跟她唱反调……
第534章:迟信(第06更)
转眼又过去了一个月,五月。
经过艰难地探讨之后,编书终于进入第二个环节——编写。
这是此次编书的最重要部分。
架构了两个月的思路,两百零三个不同观念终于达成一致,这个达成一致并非妥协,而是认同。
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任舒晴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慢慢拔高。
人们对她的偏见也慢慢消失。
眼下的这种局面,那八名五星级厨者也在寻思着,如果主编换成自己,会怎样?
各种思虑之后,他们觉得,换是自己,未必有任舒晴做得好。
跨过了艰难的第一环节,人们之间的协作更默契了。
接下来的问题,在于将万千关于厨艺、美食以及相关的知识汇聚成章,分类归纳,这也是一个极其繁杂的工作。
不过,小萌萌替任舒晴将每个人的观点都提炼了出来,并根据一定的逻辑进行了编号与排序。
这大大减小了这一项工程的繁杂程度。
任舒晴根据小萌萌提供的这些信息,用以指导《鼎食玄典》的编撰。
一切顺利。
不过,因为工程的庞大,当《鼎食玄典》的第一稿编完,已是九月。
从第一环节开始,到第二环节结束,整整耗费了半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没人离开过。
精厨司的人也很少过来打扰他们,只是时不时地派人过来查看一下,了解进度。
接下来,是第三个环节——编改。
第一稿的完成,不代表工作结束。反而,这是另一个开始。
这一环节,重在回头,检查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调整、增减的地方,精益求精。
其实,书的第一稿往往都是比较粗糙的,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当第二稿出炉的时候,又过去了一个月。
整部《鼎食玄典》,一共有九十八册!
比第一稿多了六册!
这么庞大的一部书籍,确实不是几个人就可以完成的。
当然,人多也不一定管用。
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配合。配合得好,事半功倍;配合不好,事倍功半。
第二稿出炉之后,又是新一轮的检查。
于是,接下来又出炉了第三稿、第四稿、第五稿。
这时,都已经是第二年的一月底了。
哪怕是新春,他们也没有被允许离开,上面的规定就是必须完成这部大作,而且得到圣上的肯定,这项工程才算结束,到得那时他们才能离开。
第五稿出来之后,任舒晴向精厨司申请递呈给圣上审批。
这次的数量,是一百零八册。
每一次的修改,最后都会多出那么几册。
看着整齐排列在架子上的那一堆书籍,仇玄铭点了点头,道:“要递呈圣上审批,得先经过我们精厨司的审批,只有过了我们这一关,才能递呈圣上。”
精厨司这一审批,审批了半个多月。
然后,任舒晴得到消息,说是精厨司对这第五稿的审批通过了,接下来将会递呈给圣上审批。
圣上事务繁忙,要抽出时间来审批这一百零八册?
只怕这将会是一个无比漫长的等待。
不过,书稿交上去之后,他们也并非就能闲着。
精厨司交了很多厨艺界的难题下来,让他们摸索、破解,说是为了扩充题库,有些难题如果破解成功,那么,说不定以后会在星级的考评上出现。
“当初不是说,设立精厨司的目的,是为挑选优秀厨者,编撰《鼎食玄典》吗?而今,书的编撰已到了最后阶段,这星级考评,在将来……”
还有存在的必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