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一拍巴掌,“是这个意思。咱们都说要保密,但是我们都知道是保不了多长时间的,所以到了那一天,飞鸿居要如何做才能占据鳌头,就是要做到更快更鲜,所以不如一开始就把这个做到位。我家的海鲜会用最短的时间来运送,保证个个鲜活,只有做到这个份上,其他的酒楼也做海鲜生意,飞鸿居也是不惧的。”
张柔都想给李夫人鼓掌了,太有商业头脑了,她们刚给一个思路,人家就举一反三了,真的是不服不行。“李姨高见!”
李夫人摆摆手,“这算什么高见,还是你们娘俩给我的启发。我今天很高兴,因为我终于知道怎么往下走了。”
张柔决定趁着她高兴劲儿,把订单拿下,“李姨,能否给我那哥哥一个机会,就以一个月为限,作为试用期,如果他做的不好,你再另找他人。”
李夫人最终还是点头了,“这生蚝进价如何?”
张柔可不会说没有进价,“生蚝长在礁石上,非常的难采,得用专业的器具,力气不大的人是做不了这个活儿的。他们都是一筐一桶作为计量,给个七八文,以后如果大量的要的话,价格可能会有增长。”
李夫人也没怀疑,因为这价格真的是足够便宜了,“那这样,每车保证五百斤以上,我每日先要两车,给五两银,如果卖的好,再增加。”
“没问题!”
第349章 开盒
第三百四十九章
初步协议达成,张柔自然高兴,少不得要表两句决心,“李姨你放心,我一定督促沈家三哥用心做,不辜负您的赏识。”顺便推销一波,“他那里还有大概十几筐生蚝,您收么?”
不收的话,她就要了。
李夫人一丝犹豫都没有,“要!还是之前的价格,一筐差不多能有一百斤,那就五筐为一车,一车二两五钱银。不要直接送飞鸿居,不隐秘,我安排人去取。”
这样的安排,她们还省事儿了呢。
张柔自然不反对。
之后略说两句,桂花婶母女就告辞了,李夫人安排了个管家跟着她们。
张柔摩挲着木盒子,却没有打开,毕竟在外头,而且外边车辕上还坐着外人呢。
稳住,回家再看。
她还想快点把好消息告诉三哥,就觉得今日的马车有些慢。
终于到家了,沈自秀听到动静已经等在垂花门口了。
“三哥,这是李姨的洪管家,洪管家,这是沈自秀。”张柔先给两人做了介绍。
以后他们肯定要频繁打交道,当然要熟悉一些。
张柔看着两人寒暄,等结束才插嘴,“洪管家,进屋喝口茶。”
桂花婶也请人进屋,“洪管家,快请进。”
洪管家暂时交给桂花婶接待了,张柔拉着沈自秀到了一边,将李府的事情交代清楚,“现在飞鸿居每日只需要一千斤,等围子做出来,一车完全拉的回来。要是有两辆车,那辆车就可以用来休息,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两天足够从直隶到京城。不过这事儿你一个人做的话,有些难办,要不你回去和沈大哥他们商量一下。”
张柔看他在思考,又赶紧补充了句,“我家在农庄的那七个仆从,你尽管用,回头请他们吃顿肉就好了。”
“一会你和洪管家先回农庄把剩下的生蚝卖了,这生意别看不大,但是细水长流,收益不差的。”张柔怕他看不上五两银。“而且我相信,日后生蚝的数量肯定要增加的。”
沈自秀安抚的笑笑,“这生意很挣了,几乎没什么成本,每日能收入五两银,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两,半年就有九百两,我都不敢想。只是…我怕万一做不好,要辜负你和婶子的期望。”
沈自秀能想到,这活儿能到手,对方还给了这么高的价格,少不得张婶子和柔妹妹说好话。
“李夫人要求是很严格,给了咱们一个月试用期。”张柔差点把这事忘了,“如果她不满意,一个月后,她有权换人的。不过我们也是老关系了,她还是很言而有信的,不会无故换人的。”
沈自秀下定决心,“我会好好做的。”
“三哥,你等等。”张柔说完,人已经跑了。
张柔跑去拿钱了,现在生意已经定下来了,前期投入一定不能少。
买牛买马一定不能少,按照李夫人的要求,沈三哥最起码有四到五个小队,这样才能保证每日都有新货。
这还是最理想状态,那人和牛都会累的好不好。
所以这牛马数量真心少不了。
这需要钱啊。
她因为手头拮据,只能借给他二百两。
可是现在完全可以借四百两。
她即使没打开那个李夫人给的木盒子,也能确定,里头的东西肯定是价值不菲的。
不缺钱了,她还是很愿意支持三哥创业的。
“三哥,借你的。”张柔将装银票的荷包递了过去。
沈自秀接过荷包揣进兜里,滿眼温柔的看着张柔,“谢谢柔妹妹。”
“不客气。”张柔握着小拳头,“三哥,加油!以后我的海鲜就靠你啦!”
她总吃生蚝,是不是可以冻龄,永远娇花一般啊。
沈自秀就笑开了,“嗯,包在三哥身上。”
张柔冲正堂抬抬下巴,“三哥,你和洪管家说几句,一些细节你还得和他商量,这里不好说,你就和他一起吃个酒。”
酒桌上谈事情也方便。
又冲他眨眨眼,“你酒量不行,就把沈大哥他们也喊去。”
“听你的。”沈自秀特别喜欢柔妹妹替他操心的样子。
说什么他都爱听。
沈自秀进了正堂,略坐了一会,就带着洪管家走了。
张柔将两人送走,迫不及待的往正屋跑。
她要开宝盒啦!
“娘,娘!都有什么啊?”张柔以为桂花婶会打开看了呢。
桂花婶却直接将木盒推了过去,“自己看。”
张柔愣了下,“娘你没看啊。”搓搓手,“咱们上炕看去吧,太冷了。”
母女俩又转移了阵地。
坐在热炕头,脚上盖着被,真是舒服。
张柔深呼吸一口,然后动作利落的打开盒盖。
并没有想象中的珠光宝气,因为里头全是荷包。
好吧,接着拆荷包。
“娘,给你两个,咱们一起拆。”这叫众乐乐。
还不忘吐槽一句,“这荷包样式和国公府的好像。”
点点点,点到哪个是哪个!
张柔抓起最后点到的那个荷包,打开,“是什么?”
拿出来一看,红色的手串,“不是南红的。难不成是珊瑚的?”
怪好看的,要说多爱也没有。
一抬眼,看到桂花婶在数银票,“娘,多少?”
“五十两的三张,二十两的六张,十两的十二张,一共多少钱?”桂花婶让她算数。
张柔心算了下,就直接报数了,“三百九十两。”
“确定?不是四百?”桂花婶有些诧异。
“我算两遍了,保证没错。”这么简单的算数怎么会有错。
桂花婶将银票再次塞进荷包,“这说明李夫人没撒谎,她手上的钱真不多了。”
张柔也觉得是这样,要不然怎么地也得给凑个整儿,当然也不排除她算错了。
不过多想无意,还是开荷包,张柔拿出一个露着半截木把的荷包,因为很有些熟悉感。
“娘,是镜子,完好无损的镜子!”不过就巴掌那么大。
比她手里那块残镜好太多了。
怪不得她没打开荷包就熟悉呢,估计两块把镜是一起制作的,相似程度很高。
哈!终于能正常照出整张脸了,她真是个小美人呢!
瞧这小脸白嫩的。
第350章 得手镯
第三百五十章
张柔对镜自照,很是自恋了会,才将镜子递给桂花婶,“娘,你看看。”
桂花婶接过,也照了下,有些不适应的躲了躲,“怎么照的如此清晰,我这皱纹都藏不住了,我还是得意我的铜镜。这镜子给你用吧,仔细点,别打了。”
“娘,不卖么?”这个应该能卖不少钱吧。“我有镜子了。”
“卖它干嘛,这样的镜子咱们花钱也买不到。要卖就卖你手里那个。”桂花婶心里已经把这镜子当做女儿的重点嫁妆之一了。
“可是我那个是残镜,卖不了高价啊。”感觉好多小钱钱要飞走了。
“要不就都不卖了,反正家里也没到那个份上。”桂花婶对于镜子很是看中,再次叮嘱,“这个镜子一定要仔细,要是弄坏了就太可惜了。”
张柔只能保证,“我肯定小心,轻拿轻放。”
感觉这镜子比她还娇气。
麻溜将镜子再次装入荷包,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办呢。
完整的镜子是值钱,但桂花婶不让卖,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