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这一次李月娥还动了脑筋,她用旧报纸折了很多小口袋,里边刚好能装二两瓜子。这一小纸袋瓜子就卖五毛钱,扔下钱就可以拿走,十分方便。
这就是典型的薄利多销,李月娥不懂这种高大的名词,却在无意之中做到了,让李春兰看到也十分惊讶。
李春兰悄悄的跟石景宁说起来这件事,石景宁笑了笑,“人都是被逼出来的,看样子李月娥确实不想回靠山屯儿,她知道自己如果做小买卖再赚不来钱的话,恐怕就没人管她了!”
李春兰把李月娥的变化看在眼中,心里暗暗称奇,她悄悄的问了曹婶,李月娥一天到底能赚多少钱?
曹婶笑了起来,“这丫头精明着呢,我问她一天到底卖多少钱,她从来不肯说,每次都打马虎眼,不过她瞒得了别人可瞒不过我!”
李春兰十分好奇,她知道曹婶儿是生意人,可是在李月娥不说的情况下,曹婶儿是怎么看出来她的收入呢?
第六百四十九章 来客
“简单的很,我根本不用算她卖多少钱,我只用看她到底进了多少货就知道了!”曹婶一语道破天机,指了指墙角的袋子,
“这是李月娥买瓜子的袋子,她每次买十斤生瓜子,十斤花生,五天进一次货,”
“这生瓜子批发是五毛钱一斤,花生是八毛钱一斤,炒熟了之后,瓜子卖两块,花生卖三块,瓜子儿的利润就是十五块,花生的利润是二十二,”
“这就是她每五天赚的钱,那么一个月赚的钱,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乘个六!也就是说,光是卖瓜子花生,李月娥一个月就能赚将近两百块钱!”
听到瓜子儿花生这么赚钱,李春兰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老天我怎么不知道瓜子花生竟然这么赚钱?”
曹婶笑了笑,“我这只是粗略的算了算,其实这只是毛利,还得刨掉里头损耗的,就是那些坏瓜子花生,还有摆摊儿交给公家管理的费用,把这些都去掉的话,李月娥到手大概能有一百块吧!”
即便是一百块,在当时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
这个时候商品经济刚刚放开,很多想法传统的人还认为做买卖就是投机倒把。
要是让他们去做个大生意,那还可以像是门口摆摊儿,开小商店之类的,这些人根本看不上,认为很掉价丢面子。
李月娥钻的就是这个空子,因为愿意干她这一行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李月娥现在的收入已经超过了普通工人,当然比石景宁那样的干部还要差很多。
李春兰想了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让她每月交十块钱伙食费吧!她用家里的锅灶加工瓜子花生,还在家里吃饭,住宿却一分钱也不给你们,这实在说不过去!”
曹婶想了想,“也行,等我跟东宝好好说一说,对了,你跟景宁都是读书人,聪明,帮我这小丫头想个名字!”
起名字一般都是父母的事情,然而小姑娘并不得李东宝宠爱,所以李春兰就点头把这事儿答应下来。
曹婶儿把跟李春兰算过的帐对李东宝又算了一遍,李东宝一听李月娥这么赚钱,也同意了曹婶儿的说法,决定要让李月娥交十块钱伙食费。
这段时间李月娥称得上是发愤图强,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安心做小买卖竟然利润这么大,所以说把这当成了一个来钱的路子,根本不肯告诉曹婶自己到底挣了多少钱,她完全没有想到曹婶那样的g湖,已经把她的收入算得清清楚楚。
李月娥一开始是不愿意给家里交钱的,钱都拿在她手里多好,每个月只需要给李来财寄上十块就足够他们老两口花的了,剩下的钱他自己都可以存起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可是这一次李东宝说的很严厉,他说李月娥要是不给家里交钱的话,那就自己找房子搬出去住,反正李月娥现在也挣钱了。
李月娥一开始赌气,觉得搬出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等她抽时间问清楚省城的房价之后,就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省城想要租一间房子,哪怕比她现在住的这个房子还要差还要小,一个月最少也得七八块。
再算上独立开伙的钱,一个月没有二十块根本下不来。
而李月娥摆摊儿是大清早出摊儿,到晚上路灯亮起来才回家,全靠着耗时间在那儿挣钱,她要是自己做饭的话,就没有办法全天守在家属院门口了,那不知道要错过多少顾客。
算过了这笔账之后,李月娥老老实实的给曹婶儿交了钱,并且保证说以后每个月都会交十块钱。
眼瞅着吃了亏之后的李月娥倒像是能走上正路,李春兰这才松了口气,她逼着李月娥交钱,并不是想贪她那十块钱。
而是想让李月娥知道,这世界上没有人会对你无缘无故的好,如果想要什么东西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挣到。
这一个暑假过得很不平静,快开学的时候,钢厂派过来看病的两位工人师傅终于痊愈了。
他们做了全身检查,确定肺上的阴影全部消失,这下子可把两个人高兴坏了。
李春兰对东河钢厂的感情很深,她在自己家里做了好菜,请这两位工人师傅大吃了一顿,然后又买了不少特色,托着两位工人师傅带回了东河,交给原来卫生所的同事们。
让李春兰没有想到的是,前脚刚把钢厂的工人师傅给送走,后脚靠山屯的乡亲们就找上门来了。
靠山屯儿来的人是村长老北叔和他的大儿子北光明。
这两个人来省城的目的就是找李春兰和石景宁,可是他俩怕打扰李春兰,所以就寻思着自己坐火车到了省城之后,再去李春兰家里找他们两口子。
没想到老北叔和北光明从来没有出过门儿,在东河车站上车的时候还算好,乘务员给领到座位坐下以后,就一路太太平平的过来了。
可是他们跟着拥挤的,一出省城的火车站,顿时就被眼前车水马龙的情形给吓着了。
老北叔有李春兰家的地址,他本以为这地方就跟东河一样,遇到哪个地方不认识,随便找个人问一问,人家给你指个方向就能找到了。
没想到出了火车站以后一看,到处都是车流,到处都是房子,想问个路根本不像老北叔想象的那么简单。
首先车站这地方多半都是外地人,知道药厂家属院的人本身就很少。
其次就算是有人知道药厂家属院儿,想要告诉老北叔怎么走过去,那也根本不可能。
因为城市的道路四通八达,想去什么地方,根本不是只知道一个大方向就能做到的,你还得清楚那地方在什么区什么路才行!
听着一个好心人给他们科普了一下城市的交通之后,老北叔和北光明脑门子上面全是汗,他们已经明白了,自己可是把省城给想简单了,这地方靠着两条腿压根就找不着地儿!
最后还是一个好心的旅客听他们说了情况,直接把他们带到了,在火车站附近执勤的民警面前,请民警帮他们联系李春兰夫妻。
第六百五十章 丰收
执勤的人员,直接把电话打到了药厂家属院大门口的传达室,请传达室的师傅务必通知李春兰,就说他们老家来人,让她来火车站把人接回去。
传达室的人很有责任心,别看药厂家属院里头住了几百户,家家可是在他这里都有登记,老师傅不辞辛苦的带着老花镜翻着登记本,终于找到了李春兰家的地址,他赶紧跑过去,亲自把这个口信儿带到,这才算是救了北光明和老北叔。
李春兰和石景宁正在家里边儿吃饭,听说了这个消息,也是着急的够呛,又跟李爷爷交代了一声,让他准备些简单的晚餐,两个人二话不说就出了门。
其实药厂家属院和火车站离的并不远,搭乘公交车不过才十来站的路程。
老北叔和北光明看到石景宁和李春兰跑过来接他们,感动的差点就要哭出来,他们实在是太难了,既不会说普通话,也不认识字儿,出了门简直是两眼一抹黑。
石景宁向执勤的人员表示感谢,然后就和李春兰带着老北叔和北光明回家属院,这一次为了节约时间,他们也不坐公交了,而是直接打了一个出租车。
现在的出租车还不是轿车,而是面包车,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面蛋子,这种车都被漆成鲜艳的明,跑在路上很是显眼。
老北叔和北光明只在靠山屯坐过吉普车和拖拉机,现在猛然上了这么漂亮的车,激动的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两个人觉得很不好意思,还一个劲儿的推辞,
“石队长,我们走过去就行了,不用坐这车,这车一定很贵吧!”
出租车肯定会比公交车贵一点点,不过这点钱对于如今的李春兰和石景宁来说根本不算什么,石景宁笑着说,
“想要走路也可以,你们先住下来,好好歇一宿,等明天我把路线告诉你们,你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听了石景宁这样说,老伟叔和北光明就红了脸不吭声了,是呀,他们根本不认识路。
面蛋子一路风驰电掣,把几人直接拉到了药厂家属院门口,一共收了两块四毛钱。这也是放开经济之后出现的新鲜事物!
相似小说推荐
-
星际盛宠:饲主大人是病娇 (佛九) 红薯网VIP2017-11-04完结上辈子,因为食物把小命送给了丧尸王。这辈子,被无良系统带到了星际七千年。她是神经...
-
锦瓷 (缜白) 2020-04-05完结263 2189我在古代卖瓷器。一句话简介:我在古代卖瓷器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穿越时空 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