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男医生太少,所以门诊部一直也没有把夜班工作开展起来。
按照高所长的说法,那就是女医生们拖家带口的,不能参与值班,值夜班都是爷们的事,可是他们现在爷们的数量太少了,所以门诊部不值夜班。
不值夜班就会给夜间前来看病的职工们造成困扰,大家不能就近看病,只能去比较远的医院,为此领导也是颇有意见,这一次换了石景宁担任单位领导,他直接提出让高所长再招两名男医生进来,这样人员就能轮换开了。
说来也巧,高所长刚刚按照石景宁的要求贴出招聘启事,就有两人前来应聘,而且这两人不同于以前来应聘的歪瓜裂枣,这两人的条件竟然相当不错,都在医学专科经过系统的学习,而且有临床经验,医师的证照也都齐全。
人才可遇而不可求,高所长当机立断就把这两人留下。
于是一楼的诊室全部坐满了。
进入门诊部工作的医生中,有一名于大夫,非常年轻,看样子不过是二十七八岁,小伙子长得很是俊俏,举止得体,说话也非常讨人喜欢。
门诊部虽然男医生少,整体算下来却是女人多,因为护士全部都是女的,而以高所长为首的几名男医生都已经结婚成家,所以于大夫的到来,搞得小护士们春心萌动,都喜欢有意无意的跑到他所在的诊室去献殷勤。
多了两名男医生,医院的夜班门诊很快就开展起来,让高所长感到高兴的是,新来的于医生和张医生都是能吃得了苦的性子,两人都表示自己在京城没有熟人,愿意直接住在门诊部,这样一来值夜班也方便。
李春兰已经结了婚,在她心里边石景宁就是最好的男人,自然对小于医生不感兴趣,可是出乎她的意料,小于医生最喜欢往她的诊室里跑。
只要自己没有病人,于医生就喜欢进来看李春兰接诊,偶尔还会等到病人走了以后问一下李春兰为什么那么处置,这让李春兰感觉到很是蹊跷。
要知道,医生们也讲究论资排辈。
而李春兰的年纪比于医生还要小一点,论起经历来更是没有于医生丰富,就算李春兰之前有过自己做药参加科研的经历,最多跟于医生算得上是资历相当。
于医生愿意放下身段向李春兰请教,这已经非常反常了。
李春兰可不像那些小姑娘们想
的那样,觉得这是于医生在向自己献殷勤,她感觉到很不对劲。
讨教医术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于医生在向李春兰的过程中,李春兰也探出了于医生的虚实,她惊讶地发现于医生的医术虽然高超,但是中医理论体系却跟她不太一样。
李春兰的中医理论体系全部来自九针的真传,一开始九针只告诉李春兰怎样治疗病人,随着九针不断升级,空间里的资料能够取出来,李春兰就通读了空间里的全部资料。
那些资料可不是普通的资料,都是华佗亲自写下来的,里边有着华佗最高的医学精髓,世上的人都说华佗的医术没有流传下来,谁知道已经悄悄地被李春兰学会了呢。
有了这样高明的眼光再看别人的医术,就能轻易的看出别人的传承,还有医术里的不足之处。
于医生使用的也是中医,然而他的中医理论体系却跟李春兰了解的有着极大的偏差,这让李春兰很奇怪,她想不出来,哪一家流派会连理论体系都修改了
第七百七十三章 眼力
跟于医生一起进入门诊部的张医生,要比于医生稳重的多,他性子内向,每天看完自己的病号之后就留在诊室里看书,既不爱搭理小护士们,也不跟医生们多说话。
不过李春兰曾经听高所长说过,张医生和余医生一起招聘进来的,所以也对张医生留了心。
这一留心,李春兰就看出来了,张医生和于医生之前肯定有过在一起的经历,不说别的,他们两个的医学理论体系完全一样,看起来倒像是两个人毕业于同一所学校,或者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
李春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就在平时闲谈的时候有意询问了张医生,结果张医生和于医生都矢口否认,说自己两人以前从未见过。
这可就奇怪了。
明明两个人的医学传承是一样的,偏偏要装成不认识的样子,李春兰觉得这不是巧合。
到了这个时候,张医生和于医生还挺坦然,并不知道李春兰已经对他们产生了怀疑。
转眼之间两个人来到门诊部也有将近半月的时间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半个月时间足够大家彼此熟悉了解。
而高所长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对这两名新医生感觉很是满意,就决定按照习惯请客,表示对于新同志的欢迎。
由于上一次他在家里请客,陶玉梅在他家摔成了残废,这件事情给高所长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他这次请客不敢在家里请了,而是直接把地方定到了酒店里边。
这个时候的人们还没有公款吃喝多吃多占的习惯。
高所长请客,筹集所需的经费用的是抽签的方式,而他这种抽签的方式比较特别,又叫做抓大头。
这一次高所长定下来请客的花销是五十元。这笔钱在当时已经足够大家进酒店大吃大喝一顿了。
然后能去参加饭局的医生护士一共有十二个人,刨掉新来的张医生和于医生,高所长就写了十个小纸团儿。
这十个小纸团上写的都是钱数,最多的一个是十块,然后依次排下去,直到凑够五十块钱为止。
李春兰和于丽丽都准备去参加饭局,李春兰抽到了一个六块钱的小纸团儿,于丽丽提心吊胆,捻开纸团儿一看上面写着四块,她这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还好还好,要不然这个月的伙食费都要被我一次吃掉了”
高所长抽到了十块钱,他叹口气,“这小纸团儿也知道我最近手里有钱”
大家都笑了起来,他们都知道高所长最近把前门大街的门面给卖掉了,都在开玩笑说高所长是有钱人,只不过他们不知道买下门面的就是李春兰。
如果他们知道,李春兰有能力一次性拿出来那么多钱买下门面,恐怕比现在还要吃惊。
大家根据自己抽中的小纸条,把钱凑起来一起交给高所长,这就准备出发去聚餐了。
高所长选择聚餐的时间是正课时间的中午,门诊部的工作不忙,下午几乎没什么病人,高所长早就给值班的医生安排下去,让他下午多顶一会儿。
值班医生问高所长,如果领导来检查,他该怎么应付才合适高所长挠了挠脑袋,让值班医生说就他们去搞义务门诊,为人民服务去了。
现在挺流行的一件事儿,就是义务劳动。
每到劳动节或者是周末,就能在热闹的商业街旁边看到一群人打开标语,乐呵呵地坐在桌子后面,为大家搞义务服务。
义务服务的内容根据大家的专业不同而有所不同,有医生就给病人义务看诊,测血压,搞咨询什么的,还除此以外还有修自行车的理发的种类很多。
而单位领导也乐见其成,义务劳动能增进与周围群众的联系啊
附近那些老住户,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钢厂的剃头师傅技术好,还有哪个厂区的师傅修鞋的手艺那叫一流。
所以高所长为自己正课时间吃饭找借口,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义务劳动。
值班医生了然一笑,示意大家安心吃饭,等他下次能参加了,也一定陪着大家一块儿热闹。
高所长是非常注重享受的一个人,尽管不能在家里做饭,他也没有把吃饭的标准给落下。这一次他选择的地方,是一家位于小街深处的馆子,名字起得好就叫御膳房。
“这馆子不大,这名字可真是白谱啊”于丽站在御膳房外边儿,仔细看着门脸招牌。
御膳房名字叫的大气,可是细看起来不过就是两三间房大小,门脸儿也不大,玻璃窗擦得锃亮,里边有雕花窗棂子。
高所长笑哈哈的就往御膳房里边走,“这名字是有道理的,你别看这门脸儿普通,饭馆儿最重要的是味道,而不是装潢”
这话说的挺有道理,装潢再好你也得靠吃饭活着,而不能吃装潢呀。
同事们也都笑嘻嘻地跟着进了御膳房,于医生和张医生算是今天的两位白吃,也就是请客的对象,早早就被同事们让到了前头。
走进御膳房,李春兰顿时觉得眼前一亮,这房子实在是忒讲究了,所有的椅子上
面都放着黄缎子靠背和坐垫。
掌柜的就站在柜台后边儿身边儿搁着一口大酒缸,旁边的小黑板上写着散酒的价格。
因为散酒比瓶装酒要便宜的多,所以现在大家去饭馆就餐,还是喝散酒的多,掌柜的一般都会一两一两的往外卖散酒,这样虽然整体价格便宜,最后掌柜赚的也不少。
高所长显然是这地方的常客,眼看着掌柜出来招呼,就客气的跟他说了几句话,果然是非常熟的样子,然后掌柜的亲自带着高所长前往包间,两人一路上说的热闹,高所长就把自己要点的招牌菜一一报给掌柜的。
等到掌柜离开,李春兰就问高所长,“我感觉这个掌柜的有些特别,高所长,他是正常人吗”
相似小说推荐
-
星际盛宠:饲主大人是病娇 (佛九) 红薯网VIP2017-11-04完结上辈子,因为食物把小命送给了丧尸王。这辈子,被无良系统带到了星际七千年。她是神经...
-
锦瓷 (缜白) 2020-04-05完结263 2189我在古代卖瓷器。一句话简介:我在古代卖瓷器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穿越时空 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