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竞赛会,听着好不顺耳,不若改叫天下会武吧!属于勇者的比赛,你看如何?”唐太宗提了一个建议。
房遗玉也觉竞赛会这称呼不太妥帖,天下会武恰当好处,笑着赞道:“叔父大才,侄女佩服!”
唐太宗闻言露出些许得色。
忽而,房遗玉嬉笑道:“叔父,你瞧侄女近日为您出了不少力,如今又为您献上一个大好主意,您是否应该履行承诺了?”
唐太宗听闻房遗玉此言,着实气的面色发僵,眉毛竖起,嘴角不时抽动。
想着他对这死丫头的器重,不但为她挡掉了顽固文官的言语攻击,更想方设法的为她添了五千军卒,委以重任。
然而房遗玉非但丝毫不知感恩,不说感谢的话也就罢了,到头来就是一心想着男女通吃,将他的一番好意全然无视。
真是婶婶可忍,叔叔都不可忍!
极具涵养的唐太宗此时竟被房遗玉气得不知该说些什么,手指探出,对她不停指点,可又不知该骂她什么好,时过良久,才叹息道:“也罢,朕不跟你这死丫头计较,若是被你死丫头气出好歹,也不值当!”
房遗玉一头雾水,瞪着一双美艳的桃眸,着实无辜:我这是招谁惹谁了?
唐太宗见房遗玉一脸无辜表情,着实更气,本欲将之赶走,可转念一想,若是这般岂不便宜了她?
略做思索,唐太宗嘿嘿喝道:“你这死丫头好生不识趣,真当一代先河是那么好开的?你若能捧得三个魁首回来,再与朕商谈此事!”
他此番自是想要为难房遗玉,灭灭她那嚣张气焰。
哪成想房遗玉仅是一怔,便道:“三个?简单的很,叔父你且等着瞧吧!”
留下这话,房遗玉掉头就走。
唐太宗见状更是气得三尸神暴跳,却也露出些许奇异,先前经过二人商讨,统共定下十余赛事,莫非房遗玉真能夺得三项魁首?
出了太极宫,夜幕早已将天地遮蔽,房遗玉途中疑惑的很,也不知唐太宗无缘无故发什么火,不禁感叹一句伴君如伴虎!
可想起唐太宗晌午给的赏赐,嘴角微微翘起。
官职之类的她并不在意,俱是虚妄,唯一福利也就是多领些俸禄罢了,并无大用。
瞧那长孙辅机就清楚了,那老家伙官职无数,位列司空,乃是正一品大员,除了王爵在身的李家宗亲,属他地位崇高。
可那有何用?狗屁司空,狗屁一品大员,没半点实权。
那对老眼还不是盯着自家老爹那尚书左仆射的位置眼红要死?
旁人说百官之首,只会道出房玄龄这大唐首相,而并非那朝臣中官位显赫的长孙辅机,这便是虚职与实权的差别。
如今房遗玉麾下执掌六千军卒,于长安不说如程知节那般横行霸道,却也能翻起不小浪花,贵胄子弟中,更是无人能及。
房遗玉心中对卢氏极为想念,快马加鞭直奔魏国公府,卢氏早已等得不耐,若非房玄龄强拉,说不准真会直入内廷,朝唐太宗要人去了。
即便如此,卢氏的口中仍然抱怨不停:“多少还是个一国之君呢!怎么丝毫不体会为人父母的舔犊之情?咱家玉儿打小就没离开过娘亲身边太长时日,如今归来却还强留,到底是何居心?”
若真闹到那一地步,相信唐太宗面对卢氏这般质问,概也不知当作何答复。
“玉儿,快来为娘身侧,让娘仔细瞧瞧!”卢氏拉着房遗玉坐在身侧:“你呀你呀!瘦了这么多,肯定遭了不少罪吧!你那二兄一日比一日壮,定是未照顾好你!”
旁侧的房遗爱有些无辜,却也未说什么,毕竟全家对小妹最是疼爱。
那双褶皱老手正抚着房遗玉的脸颊,泪水逐渐将眼眶浸湿,黄豆大的泪珠接连不停的滴落下去。
房遗玉见状喉咙愈发干涩,不知该说些什么,憋了半天才回了一句:“娘,女儿回家了!”
第136章 陛下之忧
“回家好,回家好啊!”卢氏也不知该同房遗玉讲些什么,只是扯着她,不住落泪。
房遗玉将卢氏眼角的泪水抹去,强忍于眼中打转的泪珠,笑道:“娘,女儿都饿坏了,咱们快去用膳吧!”
卢氏闻言回过神来,忙道:“对对,瞧娘都糊涂了,快快,快去用膳了——”
卢氏这一动,上上下下都跟着动了起来。
这魏国公府,到底是以卢氏为尊,虽然这般说法会失了房玄龄的颜面,可这毕竟是事实。
房遗玉看着一大桌子尽是自己爱吃的菜,心头处尽被温馨幸福包围,倒是二兄直呼偏心。
卢氏不停为房遗玉夹着菜,大兄房遗直则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不断劝酒,二兄房遗爱傻乎乎的就一直喝,房玄龄不善表达,可平日滴酒不沾的他竟也陪着儿女们痛饮起来,不再顾忌。
这便是家,即便唐太宗的国宴尽是美味珍馐,也是比不得家中之宴。
房遗直出言问起二弟与大妹的征战历程。
房遗玉如说评书似的,将两个月来的经历,绘声绘色讲述一遍,为使得家人安心,她又将自身本事夸张润色一番,几将她给说成神仙下凡,于敌人大军之中所向披靡,一人便将二十万吐蕃军卒杀得抱头鼠窜。
父母兄长皆知其心思,纷纷当做故事来听,不时掩嘴轻笑。
一家人闲扯至子夜,才在房玄龄的催促下,各自回屋。
房玄龄将房遗玉叫住,对其在松州的作为褒奖一番,尤以其对二州刺史的杀伐果断,更是大肆赞扬一番。
房遗玉还是首次被房玄龄这般夸赞,难免有些受宠若惊。
房玄龄忽而话锋一转,感叹道:“你既能得陛下这般器重,便更该为大唐全力效忠,切莫辜负了陛下的一番心意。”
房遗玉闻言有些疑惑,直到听了房玄龄的解释,适才了解。
房遗玉先前还奇怪那些顽固不化的文官,为何不借她在二州使出残忍手段一事,对她展开攻讦。
然而实际上,早在战报抵达长安那刻,唐太宗便收到了数十本弹劾房遗玉的奏章,尽是关于其手段狠辣,有违和谐团结的内容,恳求唐太宗降罪惩戒。
唐太宗对那些奏章中的内容,于次日早朝直接对百官回复:“房遗玉之所为,皆朕授意!”
他将一切尽皆揽于自身,为房遗玉担下了那些罪责,压力由他一人承担,故而房遗玉才并未受到任何惩罚。
房遗玉听闻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禁一怔,心头升起丝丝感动,定是因自己为官不久,身为女子,且无甚根基,唐太宗不愿见自己因此事与百官对立,故而直接将一切担下。
自古只有将责任推卸给朝臣的君王,哪有唐太宗这般甘为臣下顶罪的明主?
“父亲放心,女儿心中有数!”
唐太宗的个人魅力的确强大,难怪史上犹如房玄龄、李靖等一干著名人物皆对其忠心耿耿,即便是如今的房遗玉,也不禁生出一种得遇明主的感觉。
次日,房遗玉大早便至太极宫北驻地领了已然改编为龙武军的飞龙禁军,并对其展开训练。
飞龙禁军虽说近来荒废,可毕竟担着宿卫的职责,多少有些功底。或许比不得房遗玉麾下的千余人,可也不会逊色太多,只是近来疏于训练,故而使得实力有所倒退,若是由房遗玉操练几月,必当恢复以往模样。
此番出征之际,房遗玉时常向李勣学习练兵之道,受益匪浅,打算将心中所想尽皆用于龙武军上,使其尽早恢复往昔实力,成为麾下强助。
房遗玉刚将训练任务派发,便收得到了唐太宗的传唤,只得将练兵之事交予伍元和吴敬威,自己则去了甘露殿!
唐太宗脸色郁郁的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皱起,似在为什么事情发愁。
“叔父?”房遗玉探了探身子,轻声叫道。
唐太宗瞥她一眼,叹气道:“银子,咱们先前有所疏漏,举办这般宏大的盛会,差银子啊!”
当唐太宗道明前因后果,房遗玉方才清楚发生了什么。
早朝时唐太宗已将昨日商议之事公布,于朝堂之上丢下一计响雷。
若是单纯比武、骑射,本不稀奇,可如这般将万邦勇士聚集一堂的会武,却是古往今来头一次见。
文武百官皆被唐太宗这一想法打动,并随之产生无限遐想。
当然,有赞同之人必有反对之人,那些谏官言官就认为此事劳民伤财,于国有失,还有人认为虽说大唐尚武,可于个人勇武,要远逊夷人,此举非但无益,更是会使大唐失了颜面。
只是此言一出,立马就将当朝武将激怒。
脾性难自控的程知节、契苾何力好悬没将言官们痛揍一番,其余武将也尽是怒瞪谏官。
即便是向来老好人的李勣也已瞪圆双眼,言官此言不似在说大唐勇士比不得异邦之人吗?
言官们见此阵仗,自是大气不敢出,哪还敢再说什么?
会武此举,有见识之人自是赞许,可其劳民伤财也却是事实。
“文武百官虽同意举行天下会武,可却尽皆盼朕能缩减阵仗。”唐太宗言至此处,实在有些郁郁寡欢。
相似小说推荐
-
保温杯里泡枸杞(穿书) (殊荼同归) 2019-08-10完结249 744作为穿书界的苟赢大佬方枸杞表示就没有她苟不了的书!然后——她连跪了,痛哭...
-
赐我金嫁衣 (粟西米) 2020-05-12完结187 754晏随少年得志,一战封神,帝急诏入京封赏。老父亲苦苦告诫,进了京要戒骄戒躁,多相看几家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