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懂了,脸上重新扬起灿烂的笑,也不再犹豫,任由卢雁等人扶着她过去。出了这样的事。
骑射课自然是进行不下去了,有人陪着顾无忧去张娘子那边,有人就被孟辉赶回了自己的学堂,傅显拉着李钦远说,“走,我们去看看小辣椒有没有事。”
他从前跟顾无忧是不对付,但总归自幼相熟,更何况这阵子相处,他也没那么讨厌顾无忧了,如今顾无忧又经历了这样一遭事,他心里也是着急的。
李钦远自然没意见,他原本就答应她要去看她,“走吧。”
“我也去!”齐序也跟着他们往前走。
只有京逾白,他刚要迈步跟过去,余光却瞥见身后又在低头吃草的马儿,他皱了皱眉,最终还是留下步子,转身朝马儿走去。
顾瑜还留在原地,这会她身边的几个人正在问她,“阿瑜,你也不舒服,我们扶你去张娘子那边一起看下吧?”
她刚要点头,余光就瞥见京逾白朝刚才那匹疯跑的马儿走去。
顾瑜心下一动,也不知想到什么,和几人摇了摇头,“我没事,你们先回去吧,我休息会,再去看看顾无忧。”她说得认真,又不容置喙,几人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先离开了。
等她们走后,顾瑜才一瘸一拐的朝京逾白走去,见他抿着唇正在检查马儿,便问道:“是马儿有问题?”
似乎诧异她还在。
京逾白转头看了她一眼,客客气气的喊了一声,“顾七小姐。”然后继续回过头检查起来,边查边道,“我也只是看看,还没有什么发现。”
话音刚落,他便瞧见马鞍底下有一个很细的针眼。
“怎么了?”顾瑜见他脸色忽然变差,忙凑了过去,看到那个针眼的时候,她的小脸也沉了下去,嗓音低沉的说道:“是绣花针。”
“嗯。”
京逾白的指腹轻轻磨着那个针眼,又比对了下方向,“应该是刚才乐平郡主突然夹紧马肚,让这马鞍上的针刺了进去,马儿吃痛才发了疯。”
“这个针眼很细,针刺进马肚,要是没有人留下查看,根本不会多想,只会……”
他还没说完,顾瑜就抿着唇沉着脸,接了过去,“别人只会当做顾无忧一心想赢,马儿吃痛才会突然发疯。”
就连她也是这样想的。
所以刚才他们一群人根本没有多想,直接扶着顾无忧离开了,要不是京逾白心细留了下来,估计谁也不会发现……这后面的隐情。
这书院里会用绣花针的也就她们平朔斋了。
那么顾无忧出事,自然和平朔斋脱不了干系!她小脸沉得厉害,袖下的拳头也紧攥……
京逾白听她后话却没再说话,只是垂眸,抚着那个针眼,似是呢喃,“这针眼,好似比寻常的绣花针要细些。”他母亲最擅长女红,家中几个兄弟的衣裳都是出自她的手笔。
他平日闲暇的时候也会陪着人分分线,有时便会听母亲说起这些绣花针的区别。
而这个针眼似乎比寻常的绣花针都要细一些,要是观察的不仔细,根本瞧不见这里会有这么一个针眼。
“细?”
顾瑜皱了眉,又凑了一些过去,纳罕道:“平朔斋用得绣花针都是一样的,怎么会有细的?”她话刚说完,脑中像是闪过惊雷似的,闪过一个片段――
“阿瑜,你看这个针如何?这是我特地着人去江南打造的,用这个针绣出来的花样会更细腻一些。”
那是……萧意。
第61章
定国公府。
顾九非前几日受伤之后便一直在家中静养,其实他是没觉得有什么,身上的那些伤早就消下去了,就连腿上的伤也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只要不奔不跑,根本瞧不出什么。
只是母亲担心他又出事,非要让他待在家中好好休养,不准他去余家,他拗不过她,索性便待在家里了。
好在先生教授的那些东西,他早就了然于心,便是不去上课也耽误不了什么。
今日正逢晴光明媚,顾九非靠在东边窗下的暖榻上,此时窗户大开,漏进外头几枝红梅,随风一带,那股子清幽的梅花香便迎面扑来。
与之相映的是身边茶案上的一盘梅花糕。
这并非家中厨娘做得点心,而是昨儿顾无忧放学的时候给他带来的,说是她觉得挺好吃的,便拿过来给他尝一尝。
这几日他休养在家,顾无忧每天放学都会过来看他,每次来都会带不少东西,什么糖葫芦、什么海外送过来的夹心糖果,还有宝会楼的糕点。
都是她喜欢的东西。
他有时候也觉得好笑,明明顾无忧都过了及笈,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了,偏偏还是傻乎乎的,就连对人好也从来不管人家喜欢什么。
而是“这是我最喜欢的东西了,我把我最喜欢的东西给你吃,你喜欢吗”,跟个长不大的孩子似的。
暖风拂面……
顾九非又翻了一页书,很轻的嗤笑一句,“还真是令人羡慕啊。”
就是因为从小有人宠着惯着,所以才有任性不长大的资本,像他这样的,从小见惯了人心难测,又看多了当面一套背面一套,自然不能像她那样任性。
若是以前。
看到这样的顾无忧,他只会心中生妒,生恨,会埋怨世道不公,会想尽法子……谋害她。
可如今――
侧眸看了眼盘子里的糕点,他似乎沉吟了一会,最终还是把手伸了过去,跟顾无忧不一样,他从来不喜欢吃这些,虽然屋子里时常备着糕点,但他一年到头几乎很少碰几次。
安和捧着茶水进来,见他皱着眉吃着糕点,似乎愣了一瞬,半响又笑道:“糕点不符合您口味吗?”
顾九非一边翻着书,一边淡淡说道:“……还行。”
外头的糕点还不如家中的,又甜又腻,用料也不知干不干净,也不知她怎么就那么喜欢。
安和替他倒了一盏茶,刚要说什么,外头便有小厮来禀:“九少爷,柳家三公子来看您了。”
听到这个称呼,顾九非还没说话,安和倒是笑了起来,“估计是担心您的伤势,特地来看您的,奴去请他进来吧。”
“嗯。”顾九非随口应了一声,面上的表情似乎并未有什么变化,只是把手里的书一合放到了一旁,又把原本放在柜子里的一沓东西放到了桌案上。
很快。
安和就引着人进来了。
柳玉身体孱弱,若论个头,倒是和顾九非差不多,但身形却瘦弱的不行,当初他刚出生的那会,才四斤不到,跟个猫儿似的,柳家人一直担心他养不活,打小是当女孩养大的。
长得也算秀气,柳叶修眉下一双清波俊眼,皮肤也很白皙。
因为一路走过来,两颊还有些绯红,倒越发衬得他唇红齿白、眉清目秀。
他看到顾九非便笑了,一边把身上的斗篷解下,交给安和,一边喊了他一声,走近的时候又仔细把人看了一回,轻叹道:“我前几日在家养伤,今日才回的书院,听说你受了伤,当真是把我吓了一跳。”
又问他,“没事吧?”
顾九非平日在外,对人多有冷淡,说话也平淡,此时听他言语关心,也只是淡淡说一句,“没事。”
柳玉倒是一点都不介意,闻言也只是笑笑,“没事就好。”又逢安和递茶过来,他柔笑着接过,还十分温和的说一句,“谢谢。”
余家那些上学的人里面,安和最喜欢的便是这位柳三公子了,长得好,性子也好,这会便忍不住和他说道:“还是您好,前几日余家几位少爷过来,倒不像是来探病的,反倒是……”
“多嘴。”顾九非斥他一句。
安和不敢多言,朝冲他笑的柳玉吐了吐舌头,就继续去一旁煮茶了。
柳玉便继续和顾九非说话,“查出来了吗?我听说打你的人都已经被押进衙门了,可查到背后是什么人指使的?”
顾九非还是之前那副表情,握着盏茶,不咸不淡的说道:“既是有心隐瞒,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查到?”
柳玉闻言便又叹了口气,“那也得继续查下去,光天化日都敢做出这样的事,谁知道以后还会做什么?”他言语殷切,面上也是一派担忧,说完又骂道:“这些混混也实在嚣张。”
话音刚落。
顾九非原本喝茶的动作就停了下来,他掀起眼帘,看着柳玉,良久都不曾说话。
柳玉被他看得一呆,讷讷道:“怎么了?”
“你怎么知道是混混?”顾九非问他。
柳玉一愣,张口结舌的说道:“我……我是听余家的人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顾九非没有回答他的话,只是喊道:“安和。”
安和也早就白了脸,他手里还握着一把小扇,闻言,看着柳玉的身影,似乎是不敢相信,就连话都说不清楚了,“奴之前去余家传话,并未透露是谁动的手。”
眼见柳玉脸色一白,他后头的话也就变得更加艰难了,“京都衙门也被特意叮嘱过,不曾有人泄露半分。”
他是自小养在国公府里的人,也是心思剔透的人物,此时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阵子,他私下和少爷猜过无数人,就连余家那两位少爷,他也议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