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YTT桃桃)


  像这入了冬,我们那里就更难了。
  人力从山里背出来,从江上走爬犁。
  一路,那大雪冒烟,拽都拽不住牲口,还要给车底下安下在雪地里走的家伙什。”
  恩,没错,用俺们家大人的原话是,要换雪轮胎。
  皇上在人群中挑了下眉。
  但没过一会儿,他就听不下去了,没法在楼下接着看热闹。
  因为到时辰了,开始为辣酱宣传。
  之前,基本上每隔一个时辰,这个特产店都有主要推销的东西。
  木耳是泡给大家围观,蜂蜜冲给大家品尝,蘑菇用小鸡炖,那蘑菇带着鸡肉味。
  像眼下这个时辰,到了宣传辣酱之时。
  现场做起了水煮鱼和水煮肉片,锅子底烧开涮羊肉。
  虽然为吸引酒楼和外面大户人家注意能订货,是在门口进行的,但那小风一刮,辣椒味混着肉香味直向屋里飘。
  皇上觉得要在再停留,就会失态的打喷嚏。
  听听,那孟景遇已经开始了,“啊啊,啊欠。皇,不是,老爷,小的失态了。”一把胡须,自称小的。
  就这样,几位护卫扮作仆人护着,在前面开路,引领皇上上楼。
  楼上,才是真正的,贵的大件。
  一层楼的十几个展台上,只摆十几样,松花石摆件,松花石砚。
  一个砚,就占一个展台。
  厚厚的棉花上覆盖虹缎,红缎上用红实木托着摆件或者砚台。
  这都是临时改的,要不然以前打算楼上还放百年人参和蜂王浆呢。
  经杨明远一提点,富贵打算再给松花石拔高一层。
  木牌那价格别提了,也是现雕刻的,全部临时改掉,能加一个零的全加零。
  宋富贵就是在这时下楼的,他之前在楼上接待订单,第一个来订的就是丁坚派来的掌柜,订的数量还不少,可以说掏空了丁府的积蓄。
  刚忙完,富贵正要下楼看看情况,两边一个向下去,一个向上来,这就碰上了。
  富贵一眼就叨住孟大学士,就是这个不要脸的在授官时都不给俺福生好脸色看。
  再一看这位不要脸的扮小在后面跟着,心里激动的一抖,立马反应过来前面这位爷是皇上。


第七百九十六章 朕知了(二更)
  “松花石又名棕花玉。
  这位爷,您看这块。
  色呈翠绿豆绿黄绿白绿,纹理如碧波荡漾,摸起来质地细腻温润,绿如玉苍,层次分明,极为珍贵……”
  孟景遇服了这位草民。
  在心里冷哼:
  真是随了你主子,噱头多。
  你主子,答卷不好好答,非扯些没用的。
  眼下又是,卖个土特产就直接卖呗,又转着弯的在下面挂画做面子文章,政绩文章做的那叫一个足。
  而你,这位草民,明明打一露面就认出本官,已猜测出皇上的身份,别以为本官看不透你。
  却又在皇上面前假装不认识,侃侃而谈。
  你以为皇上不知晓你已经认出身份了吗?
  陆畔的二姐夫在皇上身后,听着富贵在给皇上介绍松花石,他也在心里琢磨着:
  其实两面都已经知道身份了。
  皇上问你姓什么,你说姓宋。
  可想而知,皇上已确认此买卖和宋知县有关。就是宋家的。
  怎么想的,他猜不好。
  而你呢,这位草民,认出皇上却还能做到面不改色配合皇上,只要皇上不主动道出身份,你就能配合,不惹嫌。
  还能大大方方就承认姓宋。
  普通的百姓见到皇上应是如何表现?搞得陆畔的二姐夫都有点恍惚了。
  你可真是普通百姓中的佼佼者,是位人才。
  大太监李德全是在心里笑。
  他是最了解皇上的人。
  之所以笑,是因为皇上前个儿才说宋知县一向务实,连奏折都不写的花里胡哨,直接说它的用处。
  却不想,今儿,好词全在宋知县派来的亲信嘴里呢。
  而且人家言明,未读过书,是照着会宁知县夸赞的原话学了来。
  是,富贵就是故意的。
  宋富贵心想:福生为会宁百姓代言,那么他就来为福生代言。
  有些话,以及福生是怎么想的,要让皇上知晓。
  随着宋富贵大方告知此次农产品展销会和以往货商不同,是由会宁知县牵头。
  随着富贵那嘴不停的讲述,之前仍认为是搞噱头的孟大人都觉得富贵有魔力。
  要不然,他怎会莫名其妙听入了心,怎会慢慢觉得即使是噱头又如何。
  一县父母官,能放下架子,走进百姓间,又为百姓摆摊吆喝,为办成实事,搞些噱头又何妨。
  宋富贵在向皇上“推销”松花石时,借此机会解释了此次为何要由县衙背书,知县站出去牵头。
  他说:
  他们会宁地处偏远,运输艰难。
  在山区中,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分散,酒香也怕巷子深。
  一些货商在宋知县没上任前,用很低廉不公平的价格收上去,低价购高价卖出也就算了,有的还以次充好,外面评价会宁大山里的东西良莠不齐。
  宋知县上任后,认为只有县衙牵头,号召百姓们归于集中的收购,形成一股力量不是零散的,才能有优势让好的会宁特产占据市场,并且保质保量,才能逐渐提高知名度和美誉。
  富贵不止解释清楚了只有县衙出面才能让百姓抱成团。
  才能让山区的贫困户,通过出售自产的优质特产实现有尊严的脱贫,不再让朝廷一想到那个偏僻的地方就是个困难县,要给会宁穷苦二字摘帽。
  而且还直接告诉皇上,他这个货商又是收又是卖命运来却拿不到别人想象中的高利润。
  因为知县大人在最初就命他们,要拿出很多利润建设会宁,这是提前订好的规矩更是命令。
  皇上摸着松花石,一副静听下文的模样。
  宋富贵就开始背福生说过的那些。
  推销土特产上行的同时,拿出银钱鼓励补助百姓开垦荒地,深耕希望田野。
  知县大人始终强调,到啥时候咱都离不开粮食,要以地为本。稻花香里才能说丰年。
  大太监看了眼皇上,心想:这话算是说进皇上的心口窝。干什么都别忘了种地。
  富贵继续道,宋知县到任后还说过,全县甭管做什么都要围绕一个最终的目标:两不愁、三保障。
  不愁会饿死人,不愁全家没有棉衣穿。
  保障嘛。
  保障家家有耕田。
  保障户户在农闲时有副业收入,贴补生活开销。
  皇上问:“你怎么不说了,那第三保是如何呀。”
  富贵吊足皇上胃口,这才告知道:
  三保是,在天灾再次来临时,无法与老天做抗争时,县衙有银钱带动百姓自救。
  县衙不用向上级申请拨款,不用向朝廷伸手,就能保障被波及的百姓有医疗救助和盖得起临时安置点。


第九百九十七章 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一更)
  宋富贵讲完就跪地。
  一副草民确实知晓您是皇上的模样。
  也正是知道,才会说这么多。
  要说的,肝颤也要讲的明明白白。
  错过这时机就没啦。
  毕竟福生离您太远,经过那一级又一级的嘴,谁知道到了您那里会传成啥样。
  富贵谁都不信,包括杨明远对他说的。
  他只信自己。
  就怕皇上寻思这是宋家的买卖,以为福生的功劳大过瑕疵去补偿之类的。
  求皇上您可别委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全睁开全明了的好。
  所以说,越矩哪怕被砍头都要讲。
  眼下讲完了,草民请您降罪。
  其他人听完,像是一幅画,像是被定住了一般。
  楼上静悄悄的。
  皇上站在二楼窗边,背对着身,望向北方。
  旁人根本看不到皇上的表情。
  陆畔的二姐夫是难得放下清高的心态。
  原来县官还可以这么当。
  他心头只涌动着一个念头:
  小舅子,请你速娶宋家女好吧,这样他就能好意思登宋家门了,合理地向宋知县请教一番。
  孟大学士孟景遇看着皇上的背影,是在心里第一次假设:
  当初如若他点中宋福生为状元,眼下又会是如何。
  当皇上再转回身的时候。
  富贵觉得一切变的非常出乎他意料。
  他这么敢想的人,都没有想到。
  皇上竟对那位孟学士说:
  “你不买这松花石吗?老爷我觉得这块,唔,就不错。”
  随手一指,指了个标签标注万两银的摆件。
  那位孟大人看一眼标签,看眼皇上:“这……”
  “恩?不好吗?”
  “好,好,这松花玉石极好。那个,店家,给我送去。”
  大太监李德全笑着示意宋富贵起身。
  没看明白吗?皇上无意让百姓跪啊起的。
  虽你已认出,但也要配合。
  速速起身吧,呵呵,去给孟大人包上这块松花玉石。
  尴尬的一幕出现了。
  孟大学士看着富贵的眼睛小声问道,“你知我是谁吧,能否先送与府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