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宝妆成)


  听婢女说诗诗主仆要见自己,何婉干脆就去了隔壁见两人。
  诗诗主仆被小磐救下,对程卿很是感激。
  感激归感激,她俩毕竟是青楼女子,不明不白住在程家,传出去也惹人非议。
  越是感激程卿,诗诗主仆越想尽快离开程府。
  见了程卿的未婚妻,主仆俩都低眉顺眼向何婉问好,诗诗我见犹怜,红绡娇俏可爱,可惜程卿无福享受——何婉压下笑意,问诗诗主仆将来的打算:
  “想离开京城倒不难,现在三皇子妃肯定是顾不上你们的,只是离开京城容易,你们两个弱女子在外谋生注定艰难,你们自己要有准备。”
  何婉估计诗诗是不敢重操旧业了。
  能从三皇子妃手下捡回一条命已是幸运,三皇子妃现在是没空理会诗诗主仆,以后可说不好。
  诗诗换了别的地方重操旧业,很容易被三皇子妃找到,毕竟是名妓呢。
  果然,诗诗说自己在程家客居这段时间,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她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如果何婉能帮忙参详,诗诗感激不尽。
  诗诗这些年有不少积蓄,大部分还留在青楼里不敢回去取,但仅剩的小部分,已足够诗诗主仆安度余生。
  “奴想去江南,买一处房舍,不必太大,可以开个小小的胭脂铺或绣庄维持生活,若有盈余,奴和红绡会收养一些苦命的小姑娘。”
  鬼门关上走了一遭,诗诗想了许多。
  妓女是下九流,哪怕是色艺双全的名妓,在权贵眼里都是随时可以丢弃的玩物。
  自己这一辈子已是这样了,无法再更改,倒还能试着救救那些同命相连的小姑娘。世道越乱,卖女儿的人就会越多,有些父母稍微有点良心,只是把女儿卖给别人做婢女。一些想要用女儿换更多银钱的,心一狠,就把女儿卖到了青楼。
  像诗诗这样的已经算妓女中非常幸运的了,老鸨买了她来,从小时就精心培养,将她养得色艺双全,长大后接待的客人都是有钱有权的。
  更多资质不如诗诗的,沦落成底层妓女,变成暗娼,什么客人都接,常年都要喝药避孕,早早毁了身体根基,很少有长寿的。
  见何婉没说话,诗诗苦笑:
  “奴救不了每个命苦的小姑娘,能救一个算一个吧,此外,奴还想收留一些年老色衰无处可去的青楼女子……奴让何小姐见笑了,现在奴和红绡自身难保,全靠程大人好心庇护,连自己的命运都做不了主,岂能去帮助别人?”
  何婉的沉默,并不鄙夷诗诗异想天开,她只是为诗诗的想法而吃惊。
  如果可以选择,谁也不愿意当妓女入贱籍。
  清清白白的女人,更不屑和妓女来往。
  男人们要去找妓女寻欢作乐,又瞧不起妓女。
  女人们觉得妓女自甘下贱。
  诗诗的想法是治标不治本,因为靠其一个人的积蓄,救不了所有风尘女子。但诗诗能这样想,是不是就是程卿所说的“进步思想”?
  这事儿和程卿说的女子掌握权力,提高话语权,好像有一定关联,但又不仅限于此,具体要怎么做,何婉一时也想不明白。
  程卿肯定明白。
  何婉对程卿有一种盲目的信任。
  她现在很想找程卿,向程卿请教!
  ……
  何婉在迷茫时,程卿正在朝中各位大佬身边当贴身小弟。
  今天大佬们讨论的不是西北军情,也不是立储,而是黄侍郎家仆敲登闻鼓一事!
  诸位大人都不提黄侍郎家仆敲登闻鼓的原因是状告当今皇上,程卿觉得大佬们是刻意忽略,想转移矛盾和焦点,抛开黄侍郎的老仆人诉状的内容,把矛头对准了抓走黄侍郎的锦衣卫。
  时局不稳,锦衣卫还这样搞,三品侍郎说抓就抓,连人家的房舍都拆了,朝臣们人人自危。
  大佬们不好冲进干清宫去把骆竣抓出来,承受责难的人就成了俞显!


第608章 :把人从诏狱里硬抢出来(1更)
  程卿听着各位大佬们议论,难免为俞显担心。
  高首辅一开始没说话,听得诸位朝臣数落锦衣卫的嚣张行径。
  梅大人忽然冷笑:“一个锦衣卫千户,仰仗谁的权势?难道我们把这个小千户拿下,京城里的谣言就会自动消失么!”
  梅大人说的才是事实。
  把矛头对准锦衣卫是没用的。
  就算真的要拿锦衣卫开刀,敢抓走三品礼部侍郎,也不可能是一个锦衣卫千户能单独下令的。
  幕后之人是骆竣。
  然而皇帝昏迷了几日,骆竣守在干清宫寸步不离,朝臣们不敢去干清宫让骆竣受制裁,才把矛头对准了骆竣的表外甥俞显!
  毕竟这个时候,谁敢去干清宫闹事,谁就是居心叵测的奸佞之人。
  昏迷的皇帝离不开骆竣的保护。
  骆竣现在还不能动……
  高首辅忽然点程卿的名:“要破此局,你有什么想法?”
  啊?
  首辅大人怎么忽然问到了自己头上。
  程卿在控制舆论方面,还是颇有心得的。
  这就好比撤微博热搜,想要让大家不讨论一个热搜,仅靠删帖封评论不行,删帖的速度越快,广大吃瓜群众的情绪越是沸腾。
  当然,删帖还是要删的,在删帖控场的同时,必须要捅出其他丑闻,让吃瓜群众们转移关注视线。
  问题是现在能有什么比皇帝“弑父杀兄”更大的丑闻?
  难道把皇帝昏迷不醒,诸位皇子们蠢蠢欲动的局势向百姓们透露?
  别逗了。
  这事儿传出去,越发坐实了皇帝是遭了“报应”。
  看嘛,就是因为弑父杀兄,得位不正,所以忽然重病缠身,皇子们都是向皇帝学习的,上梁不正下梁歪。
  或者把北齐铁骑攻破西北防线,大魏战神邺王重伤,北齐铁骑大军不日将兵临城下这件事和百姓们唠一唠嗑?
  呵呵。
  真要这样说,北齐还没打来呢,京城里就先乱成一锅粥了!
  能盖住皇帝“弑父杀兄”的丑闻还真不多。
  如果不曝更大的丑闻转移百姓的视线,还有个办法就是把黄侍郎释放,黄侍郎平安从锦衣卫诏狱里走出来,谣言的威力瞬间消散大半。
  如果黄侍郎还能和顺天府配合下,否认敲登闻鼓家仆的身份,那效果更好——问题是,锦衣卫那边愿意放了黄侍郎吗?锦衣卫可从来不听文官指挥,一向只听从皇帝的命令。
  皇帝现在又昏迷不醒,谁能给锦衣卫下令!
  程卿说了自己的想法,却没有自动请缨要去处理此事。
  她并没有把握绕过骆竣让俞显释放黄侍郎。
  俞显拒绝很正常,同意了她会更头疼,那就是俞显牺牲他的前程来换程卿加官进爵——别说她没办法回应俞显的感情,就是能回应,程卿也不会让俞显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她。
  凭啥啊!
  大家都是有妈生有爹养的,女人牺牲自己的事业去成全伴侣不可取,反过来让男人牺牲也不应该……男女平等这种话,不该只用嘴巴说,要看怎么做。
  所以这个出头鸟,她是不会当的,谁要做,她也不拦着。
  高首辅和朝臣们都沉默。
  孟怀谨忽然开口:“陛下若是能下罪己诏,举行一场祭天仪式,同样可以安定民心。不仅解决了京里的谣言,阿古拉的铁骑大军兵临京城也不用惧怕,民心稳固,京城就是牢不可破的堡垒,这一点,相信程卿颇有心得。”
  京城再怎么动荡,民心不乱,那所有动荡都是一时的,根基很稳。
  孟怀谨拿程卿在虹县守城的事举例,真是非常贴切了。
  “陛下尚在昏迷中。”
  “如果有人代替祭天——”
  孟怀谨只是开了个头,朝臣们就顺着这个思路发散讨论了。
  谁有资格代替皇帝祭天?
  皇帝亲自指定的继承人,储君。
  说来说去,又绕回了立储上!
  高首辅能替代皇帝处理政事,能调军援驰西北,却不能代替皇帝祭天。
  想必几位皇子,是很想争抢这个资格的。
  程卿疑惑,孟师兄忽然挑起这个话题想做什么呀?
  皇后娘娘赐死了宁妃,才把立储之事拖后。
  孟师兄现在做的事,怎么和皇后娘娘不同道——等等,自己为什么要把孟师兄归为皇后的阵营?虽然孟师兄说五皇子在几个皇子中算好的,虽然皇后娘娘曾召孟夫人入宫,但不代表孟师兄一定要做皇后娘娘的应声虫呀!
  中场休息时,程卿立刻向孟怀谨求证。
  孟怀谨没有直接回答她,只是告诉她,“皇上已经昏迷第七天了,御医说昏迷超过三天,醒来的机会很很小。如果皇上再不醒,大皇子应该会忍不住。”
  程卿心头一跳。
  现在守在干清宫的,是皇后和长公主两股势力,五皇子和三皇子因此受益。
  如果皇帝醒不来,皇后和长公主会第一时间翻脸,谁赢,谁背后的皇子就是新君。
  大皇子这个皇长子反而被撇到了一边。
  大皇子要是不想想办法,直接就三振出局了。
  可不参与夺嫡的大皇子,新君继位后,会被封为亲王……大皇子哪配有这么好的结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