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越:古代生存十八法/穿越之养家糊口的方法论 完结+番外 (蝴蝶不愿意)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蝴蝶不愿意
- 入库:04.10
师徒两人叽叽歪歪的先去永安永宁两街扫荡了一遍,为什么说扫荡呢?
实在是那破衙门里头,啥都缺!
可家具之类的东西,这儿买的人本就少,所以铺子里头也不敢多做,市舶司急需的床,那木匠铺里,也就出样的三张木板床而已。
春丫掐指一算,如果把道玄也算上的话,她们家就得要八张床,若让丹燕和单姑娘挤一挤,荀州和西风挤一挤,那也起码得要六张。
人家铺子没那么多,怎么办呢?!今晚就得睡的。
道玄灵机一动,直接在人木匠屋子里转悠了一圈,发现这家人家孩子能有六七个,因为爹是做木匠的,所以床倒是不缺,就问木匠他们的床卖不卖?
木匠铺子也是千年难得有笔大生意,后头还得给人家打橱柜呢!他家娘子当下就决定让自家几个小的挤一挤,等他们老子赚上了钱,再给他们打几个新床。
孩子们一听爹能赚上钱了,哪儿有不乐意的?如今赚钱多难啊,别说卖家具了,连爹出去找工做,有时候五六天都找不到一处活干呢!
反正他们晚上睡觉也都喜欢互相睡来睡去的,多张床少张床他们根本无所谓。
所以木匠全家都很乐意把自己的床直接卖给春丫他们,要不是因为天凉不能睡地板,那木匠家的婶子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床都卖给春丫。
买完了最要紧的床,春丫随后便开始扫荡杂货铺,粮油店之类地方。
这就累害的于掌柜,锻炼了一下午的身体。
送带桌椅板凳的外卖去市舶司,是他这辈子第一次进那市舶司。
他也不明白新东家跟市舶司到底啥关系,不过进了市舶司,说是春丫让来送饭的,市舶司里头,那个长的像毛人一般的人就很热情的让他进了门。
那人还很积极的帮忙搬抬桌椅板凳啥的,只是.....这人人高马大的,看着却像个乞子。
衣服虽然看着不破烂,但都是不合身的。衣袖只到手腕,长衫的下摆只到小腿,把裤子露出了一大截,可那裤子吧,又把袜子露出了一大截,所以整个人看着就非常的层层叠叠。
那人脚上的鞋子,也只穿进去了半拉,看到饭菜两眼闪着精光,嘴角也泛着光,要不是这市舶司看着也没啥好偷的,于掌柜真要怀疑这人是不是乞丐来闯空门的!
还好,听得声音跑出来的,那圆乎乎的姑娘,让他确定了,这地方的确就是新东家的地盘。
之后于掌柜又带人送了,大的有床椅和洗澡桶,小的有锅碗瓢盆,吃的有油盐酱醋茶和米面,用的有皂角笤帚簸箕箩筐,反正只要是人能用得上的,就都送来了。
来来回回,于掌柜一共跑了八九趟。
外加说了一下午的,别问啦,市舶司就是个衙门,可别瞎造谣啦!皇上设衙门,总有皇上的道理,揣度圣意可是犯了律法的!再叨逼叨个不停,我可退货了啊!
解释的多了,于掌柜也心火直冒,他简直烦透了那些一天到晚说市舶司要乱征税子的憨批了!
没见人家那衙门比宁海百姓家都穷了吗?!征的到底是哪门子税嘛!
这人从一辈子没踏入过市舶司,到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路,也就用了一下午的时间。
虽然那新东家春丫,早在于掌柜送到第三车东西的时候,就已经回到了市舶司,但是于掌柜一点儿都不气。
倒也不是因为人家给了他一钱银子作为辛苦钱,而是他觉得为这宁海县的老百姓科普下市舶司不是什么妖孽衙门,这是他作为宁海县老百姓应尽的责任。
他为自己感到骄傲。
说到春丫回来还挺早,主要也是因为道玄要去的那破庙倒也不远,就在城郊。
原来,道玄之所以心心念念要住在那破庙里,是因为那破庙里头,还住了七八个孩子。他们之中,最大的两个不过七岁,最小的还不到一岁,走路都还不会呢。
这些,都是无家可归的孤儿。
由于年纪太小了,所以大多根本不知道爹娘到底是怎么没的,两个大一点的,都说家里爹娘是被倭寇杀了的。
几个孩子有的是跑出去玩儿了逃过一劫,有的是爹娘把他们藏住了逃过一劫,这几个孩子也不是同一个地方的,基本都是乞讨了一路,挖野菜啃树皮,跟跟这个跟跟那个,走了很久,才到了县城的。
可现在县城的人都恨不能跑出去要饭,别说再施舍给孩子了。
几人都是遇到这破庙里的老和尚,才一个个把他们带回了破庙的。老和尚每日出去化缘,小点的孩子就跟着他去碰运气,大点儿的孩子就去野地里挖点儿野菜,摘点儿野果子带回来吃。
不过那老和尚两个月前就死了,道玄第一次路过这破庙的时候,就听几个饿得声音都打蔫儿的孩子在求菩萨显灵,别让他们饿死。
结果菩萨没求到,却遇到了个,杀人不眨眼,损人第一名,把僧规戒律当屁放的酒肉和尚。
酒肉和尚每日便给这群孩子一人一个馒头,他还放狠话说,死了活了的,都是他们的命,让他们趁早自己想条生路,他哪天想走就会走的,别到时候再有人讹上他!
第1012章 还真是没法治他
既然知道那破庙里孩子的事儿,春丫自然会跟张大夫提一嘴。
张大夫还当着众人的面,说大师父真正是个好心肠。
道玄立刻各种否认,不是没有你别瞎扣帽子累害我之类的话也是脱口而出。
不过流浪儿的事儿,不知道便算了,知道了,完全当不知道,徐家这三人也不怎么过意的去,毕竟徐达给自己的任务就是来救活宁海嘛,对流浪儿一点儿都不管,也不行啊。
徐达第一个拿主意,“叫下午来送帖子的那邵家出钱开个善堂!!这宁海不都是他们老邵家的吗?家里头的孩子他们不管?”
“可别,那家人家还不知道......”怎么死呢!不过这话春丫说不出口,她只是换了个话题说:“不过我觉得师父说的也没错,虽然几个孩子岁数小,但是乡下孩子嘛,六七岁下地的也不少,给他们想个活下去的法子才是要紧。
咱们扬州多的是番薯苗,问问裴参将,他们啥时候有回扬州的人,帮咱们带点过来。这东西好种好活,那庙后头有的是荒地,整理整理就能种,让他们自己先种起来。
另外饭馆于老板的小儿子还会挖蚬子,我跟他说一声,让他带那几个大的一起去挖,到时候咱们饭馆都能收。”
其实说让小孩儿种番薯,实际春丫也想过了,那破庙旁边也有几户人家,到时候扬州番薯到了,挑一家厚道点的人家,也送点儿番薯给人家种,让他们帮忙看顾一下那几个小孩儿的番薯田就是了。若没人愿意,自己两三天去看一趟,倒也不是不行。
教他们种番薯,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他们的温饱,更重要的,还是看看他们品性到底如何。
从种到收成的这小半年时间,师父肯定也不会完全不管的,反正好不好的,就先这么着吧。
虽然张兰觉得七岁的孩子,好小啊,怎么种得了地,但是道玄已经拍板了,“就这么着吧,总比要饭强些!”
那张兰也无话可说,毕竟救了那些孩子的,说到底还是道玄。
这孩子的事儿说完了,徐达趁着天还没黑,就说去趟卫所,看看神兵营安置的怎么样了。
王寻也很想回去瞧瞧,可还是被徐达拦下了,“别去,要有事儿,我让裴参将来找你。千万记得,咱们在这地方越谨慎,京城吴大人那里的压力就越小,你千万别乱跑,没事儿就在这儿帮你张大夫好好搞搞卫生啥的。”
说完,徐达深深的看了王寻几眼,还是忍不住跟张兰说:“那个张大夫啊,你要不然还是再给寻弄件新衣裳吧,这穿着......像个二傻子似的,不像样啊!”
王寻忙客气道:“挺合适的,不用换。”
说完,为了显示衣裳的合适,他还甩了甩胳膊,抻了两下。
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直接把里衣外衣的腋下都给崩开了线。
丹燕尖叫一声,一手扯着哈哈大笑的自家小姐,一手扯着咯咯咯笑得豪放的十斤就往外逃,好家伙,王将军这是哪儿哪儿都挺茂盛啊!
道玄更是仰天长笑着出了门。
而徐达则恨恨的拍了王寻两下,“臭小子!跟你说换了换了偏不听,好好的衣裳都给你崩了!赔钱我告诉你!”
然后也甩了袖子,带着荀州走了。
专门收拾出来用来吃饭的后院厢房里,只剩下了生无可恋的张大夫,和想笑不能笑的西风两人。
“夫人,一会儿我给王将军找件衣裳穿吧。”西风到底还算有点儿厚道。
张兰无力的挥手,“去吧,现在就去换吧。王寻啊,都是当爹的人了,到底还是要稳重些啊。”
一听这话,王寻呆立当场,抖着嘴唇问:“我,我当爹了?!”
??????张兰想,嗯?!我没说吗?!
哦,好像是没说。
实在是才到了两天一夜,这蹊跷事儿就已经铺天盖地的涌了过来,一不小心,把这么重要的事儿给疏忽了!
张兰深表歉意,“哎呀,瞧我!一忙把这事儿给忘了!对,你当爹了,若梅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虽然早产了一点儿,但是母子均安!”
王寻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他带着浓重的鼻音,问张兰,“若梅还好吗?她受苦了吧?!”
是的!!张兰很想这么回答他。
但是,看着眼前的王寻,到底是憔悴了不少,张兰想着,好不好的,他现在也帮不上什么忙,反正等这宁海县的事儿解决了,回扬州再给他好好说说,这女子生产到底有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