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冷宫公主种田记 (金夭夭)


  “哦?!”林阁老笑着道:“他歪才尽有,只是这次做主考官,多少人都不大服气呢,他身上可没有功名,让天下骄傲学子去拜一个白丁为先生,谁也不高兴,还是你们看的明白。”
  三宝咧嘴轻笑,道:“只是其诗,李尚书说过不可外传,真是可惜了……”
  林阁老也笑着道:“我知道他性格古怪,却有着真性情,有复古魏晋之风流,现在不可外传,我也不逼你说与我听,只是以后可以为他列传再题上也一样,只怕他的声名在史书上,连我也要超过了,我即使能占史书一角,也比不上他呢,这天下真明白的人,少有,看不明白的人,真的很多,难得你们两个是个真明白的……”
  听林阁老笑叹,二宝三宝心中对李琛瑜也是敬佩,道:“……难得先生这么叹赞另一个人,明明先生与李尚书,根本不是同一种人,怎么会?!”
  看学生疑惑,林阁老笑着道:“你们以为我定是老讲究,是否?!其实,不管外表如何,真正重要的是人的内心,子骞,子轩,你们一定要记住了,不管你们外表多么保守,心胸一定要开阔,海纳百川,包容万象,人的心也一样,不可拘泥于心中的一片沼泽地,越陷越深……”
  “学生们记住了……”二宝三宝应了一声道。
  “以后不管在哪儿做官,一心为民,心中有民,人心才实,不会发虚。”林阁老笑着道:“遵从本心既可……你们的性子,我是清楚的。”
  “学生们定不会迷失,遵从先生教诲!”二宝三宝忙起身躬了身,作了一个揖。
  林阁老大笑,道:“你们倒是讲规矩,倒是那个李尚书,从来不跪不拜,更别提弯腰了,这样的人,偏偏真有名士风流,奇怪奇怪,这上天也不知怎么让他投得胎……”
  二宝三宝也笑,二宝笑着道:“先生也开朗了许多,如今也爱笑了,不怎么讲究这些规矩了……”
  林阁老轻笑,道:“是啊,看到李尚书,年纪轻轻的活法,我想到我年轻气盛的时候,难免也染了一些童心。这样的朝堂,才有趣。生机勃勃,而非死气沉沉,规矩是用来束缚人的,但有些事,有些人,必要站在规矩之上,才能有广阔的眼界和心胸,看到李尚书,我总算明白了这真谛,这样的朝廷,比以往好得多了,在这儿做官,心中敞亮,我很高兴……”
  二宝三宝轻笑,道:“朝中多有对李尚书不满之人,只怕先生也为李尚书阻挡一二了吧?!”
  “是啊,不过我虽言语之中对他多有维护,他却并不依赖于我,他也自有对付那些人的法子,让他们敢怒不敢言,这朝中也确实是需要换新血了,有些的老学究,真的不适合做官,俗话一代天子一朝臣,这些人识不清局势,下去是迟早的事……”林阁老道:“说话的人多,做事的人少……唉……”
  “此次是成帝继位以来的第一次恩科,尔等学子,务必要好好应考,为大禹好好效力……”林阁老笑着道。
  “是……”二人一凛,忙点头。
  林阁老看着两人,道:“见过皇上了?!”
  “嗯。”二宝三宝点头。林阁老也没再多问,四宝的事,他是知道的,也并不好奇这些隐007私。
  “以后有你们兄弟助他,他定会高兴……”林阁老笑着道。
  二宝三宝应声笑了。
  林阁老想到李尚书,又笑了起来,道:“……真真奇怪,李尚书这性子也不知是随了谁,他的父亲李翰林,虽然学问很高,人也算机灵,但却还是有点老学究,古板的很,怎么生出这样的儿子来,真真奇哉怪哉……”
  二宝三宝一囧,看得出林阁老显然极欣赏李琛瑜,还笑着道:“日后你们见着了李翰林就知道了,李家父子皆入朝为官,也是奇象,偏偏李尚书比李翰林还要高出一个等阶的官位,可称奇谈了,这李翰林也确实是会生,大子二子,皆为武将,曾为成帝立下汗马功劳,如今也是一等衔将军职,三子以前人人称其纨绔,现在倒好,位高于其父之上,果真奇世妙谈也!”
  二宝三宝来了兴趣,笑着道:“……过些日子定要见他们一见……”
  林阁老哈哈大笑,如此说着,语气中却颇多欣赏之意。两人暗想,许久未见,先生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了。
  现在二宝三宝明白了,为官者,才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心胸和气魄,李琛瑜后来居上,跨过林阁老作此次主考官,林阁老非但没有生气,小心眼,反而颇多维护之意,帮着李琛瑜阻挡了来自其它阁老的一些不爽的暗箭。其心胸,难怪如此……
  二宝三宝想,这样的人,为相是迟早之事,也是顺理成章。
  对才不妒,对贤忍让!
  从林先生身上他们学会了更多做人做官的道理。
  二宝三宝开始用功做最后的抱佛脚。而沈思思在宫中住了几日,李琛瑜也开始紧密罗布的准备恩科事宜。
  京城之中,热闹非凡。众多学子已进京,京城中也越来越热闹。
  此次主考官李尚书,却在此时发布了一等召贤令,并且广发大禹城镇各地,向天下召集各种人才。
  并且向所有学子公布,若是有落考者,可不必急于离京,可参加随后的工科考试,若是有一技之长,被录取者,可入工科院学习,若是未被录取,户部也会赠与往返京城之资费,送其回乡……
  顿时京中之人顿起轩然大007波。
  因为此次,李琛瑜不光成立了文人学子应试之举,还成立了工科院,挂在工部以下,召集天下能工巧匠,有特别其才的,可优先录入工部学习工作,并每个人发放饷银,且领工部行走之职。
  京城,包括大禹上下顿时一片哗然。
  因为这是第一次让手工业者能有做官的机会啊,手工业者一向地位低下,如今得了这个消息,人人都想要磨拳擦掌的试一试。
  对此,学子们虽不大感兴趣,因为他们是不会入工部的,但是还是比较关注,还有点诧异。
  工部对他们来说是末等,工部尚书,也只能是正五品的官位,实在是可怜巴巴,至于行走这职,简直就是笑话,他们是绝不可能做的……
  但是他们好奇的是,朝廷此举是想做什么。进而在酒楼等地议论纷纷起来。不过他们对这些实务倒都不了解,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到最后只得作罢,且看且等。
  但这个消息对这些有一技之长的手工技人来说,就是天外福音了,长期以来,他们虽有一技之长,却是末流中的末流,从不受上流社会所待见,但现在却有了这个天大的机缘。

  ☆、第733章 东原使臣

  他们如何能放过。一个个的全都高兴起来,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
  当然李琛瑜给的饷银并不少,但却跟他们的收入比起来,也不算多的,但最重要的在于社会地位的改变。
  工部行走啊,虽然这个官职吧,有点低,而且是挂靠在工部的,不设专官的部门,非专任的官职,也暂时不属正式编制。
  但它还是个官啊,哪怕是个芝麻官,也是个官儿啊……
  说出去,人的底气都不一样。
  所有人人奔走相告,个个跃跃欲试,不管能不能被招进去吧,但至少,是个机会。
  而且李尚书一向做事,不拘一格,他既肯正式弄出来一个部门,肯定是有大用的,虽然李尚书名声不大好听,但做事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这个新成立的部门,倒也万众瞩目。很快在大禹刮起一道强风,多少人关了店门,卷了行礼准备来京城试一试啦……
  大禹百姓,非读书不能为官,但这样有做官的机会,对百姓来说,简直就是个心魔一样的存在,这召贤令的效果是惊人的。很快就有人浩浩荡荡的上京了……
  因为这工科院,虽然新成立的,但它的官邸虽然挂靠在工部名下,但是官邸却是十分的气派漂亮,像个学府似的,众人看了,更是喜滋滋的……
  尤其是这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十分的气派,门前的两个士兵每天目不斜视的守着,据说这儿就是以后考试的地方,引的人人围观,每天闲了没事的百姓都人山人海来围观议论一番。
  这样的场景下,学子们的文试,竟然就被忽略了,因为关于身边人的切实利益,这些学子们的事,离他们百姓太远,倒是不在意了。
  京城上下,都引起了手工业者的轰动追捧。人人喜笑颜开。
  朝廷上下也是郁闷不已,很多人都对李琛瑜参了本,四宝一概不理会,李琛瑜更不理会,每天的大朝会,也是议论此事,不过参的雪花片似的再多,也没作用,不管别人怎么说李琛瑜劳师动众,费了工部几多银钱去做这劳民伤财的事,四宝都无动于终,到最后大臣们无奈,只好冷嘲热讽去吵李琛瑜,甚至是李翰林……
  李翰林这人吧,虽然不大想承认,但也知道儿子是确有其才的,虽然古怪了些,他在家里对儿子是又打又骂,但也是关起门来的事儿,对于旁的大臣诋毁儿子,他也是不假辞色的。
  弄的其它官员看他如此,便冷嘲道:“……别轰轰烈烈开场,到最后落的残花之地之景才是,李大人,你可得好好管管李尚书了,免得崩坏了朝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