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絮絮叨叨的吩咐着,张沁儿一直点头应着,表示自己知道了,而冯氏在一旁听了,心下也颇为感动,忙说:“你家的鸡蛋给晗生永安吃就好,志礼的那份我家有呢!等你们去县城的时候,我就准备一篮子,让你们给带去就行。”
杨氏笑着点头,没和她在这种小事上争,反正冯氏家里也养了二十多只鸡,下的蛋是足够自家吃的。
细细的听过杨氏的叮嘱,张沁儿就挥挥手和冯氏告别,回自己的房间里去了。
“上次不是说永安去考童生了吗?结果出来了没?”冯氏开口问着,颇为关心这个话题,毕竟再过不久小宝也该启蒙了。
看到晗生永安读书,冯氏越来越觉得自家想要真正的富起来,靠自己和张志礼是不行的,还得试试科举这条路。
“还不知道呢!他们半个月才休沐一次,我们又不常常去县城,不过这次沁儿她爹送沁儿去县城的时候,就可以问下了。”杨氏摇头,表示结果还没有出来,又笑着说:“不过沁儿她爹和晗生都说永安是一定可以过的,夫子也夸永安读书认真,应该是会过的。”
冯氏跟着点头,张志仁是秀才出身,而晗生是过了童生的人,他们既然都说永安可以过,那就肯定可以过。
“眼瞧着小宝虚岁也有七岁了,我盘算着是今年送学堂启蒙还是明年再送。”
话题转小宝身上,杨氏想了想,就说:“按理说越早启蒙越好,我听说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三五岁就开始启蒙的了。那些有名的大儒也大多都是出身世家,比咱们这庄户人家强上不知多少倍呢。”
一句话说到冯氏的心坎了,她把希望寄托在小宝身上,蹙眉思索了一下,说:“我看还是现在就启蒙吧,反正大哥大嫂如今身体也好了,学堂也开始上课了。”
(PS:今天看了《一怒成仙》耽搁了时间,晚更抱歉了,还有一章三千的,见谅。)
☆、306.第306章 :明了
定下这事,冯氏顿时心里轻松了不少,开始盘算着给小宝准备上学用的东西了,这才刚上学,准备的东西倒也不多,主要的还是得让小宝收收心,他这个时候正是贪玩坐不住的时候。
妯娌两个就孩子的话题又聊了一会儿,眼看着时间不早了,张志仁也从外头回来,到厨房提水准备洗澡了。
冯氏打算告辞离开,但是又迟疑的很,她心里还压着一件事。
杨氏瞧出了,猜测着是不是想借钱又不好意思,于是主动问着:“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说?”
冯氏心一定,还是决定把那件事说了。
只不过不是直接说,而是侧面试探:“眼看着一年过去了,沁儿和乐儿也都渐渐大了,都成小姑娘了。”
杨氏一笑,说:“是啊!孩子们都在长大呢!甜儿眨眼间也能跑能跳,闹腾的很了。”
“沁儿今年看样子长高不少呢,我看去年的衣裳穿在身上都短了些,夏衣还好,冬衣怕是得重新做了。”
“孩子这会儿都是长个子的时候,我做衣裳的时候就留了一些布,等拆线放出来之后,就还能再穿一年。虽说沁儿长高了不少,我看你家乐儿才真是高挑呢!她这个年纪,怕是村里身量最高的了。生的又好,皮肤也白白嫩嫩的,你啊,真是有福!”
杨氏笑眯眯的夸赞着张乐儿,就外表而言,张乐儿是当仁不让的村中一枝花,任谁都没有她那般漂亮的。
冯氏却笑不起来,别人夸她有福,媒人都踏破门槛了,她却有苦难言,不是她嫌弃提亲的人家世平平,也不是她挑剔对方如何,其中也有一两个人冯氏是真的觉得不错,但是她一个都不能答应,因为她知道张乐儿根本不看不起那些提亲的!
不想提张乐儿,冯氏又把话题扯到张沁儿身上:“郑小少爷今天又来了?他倒是和张沁儿关系好,常常过来,两个人也有说有笑的。”
提起郑成凯,杨氏若有所悟的看了冯氏一眼,用眼神询问冯氏是否是那个意思,冯氏没有回避,而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冯氏也不是外人,杨氏想了想,就索性把事情说清楚:“我也晓得他们关系好,如今年纪大了,是该避讳着些……但是……上回郑夫人过来做客的时候,和我提了一句。”
冯氏一愣,没想到郑成凯的娘……她有些激动的问:“提亲了?”
如果提亲的话,以郑家的门第,的确算是高攀了,而张沁儿和郑成凯眼看着相处融洽,日后肯定感情和睦,小日子过的也舒坦,最最重要的是郑夫人喜欢张沁儿!
没有谁比杨氏和冯氏更明白一个媳妇得到婆婆的喜欢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了!若是婆婆喜欢你,你自然可以过的顺顺利利,若是婆婆不喜欢你,那磋磨人的手段有的是呢。
杨氏却摇了摇头,说:“没有提亲,只是那么一提,说得看两个人的感情怎么样,我想了想,也觉得这样好,毕竟现在两个人都还小,要是现在定下,反而不太好了。以后的事情,谁都说不准呢。”
冯氏仔细想了想,虽然觉得张沁儿和郑成凯年纪大了,却来往频繁,举止亲密不是很好,但是又想张沁儿性子沉稳,又有主意,应该不会有什么越逾的地方。
“虽然没定,但是今年过年的时候送了年礼过来,我这边也回了。”杨氏笑着说,似乎对这样的现状比较满意,双方彼此走动,也说明一种态度了。
冯氏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这样也好,既然你已经心里有数了,别的我也就不多说了,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杨氏起身送她到院门口,看着她走远了,才转身把院门关好。
冯氏回到家中,没了心事之后,她也觉得畅快了不少,先去看看小宝甜儿如何了,张志礼不常在家,冯氏都是带着小宝甜儿一块儿睡的。
小宝和甜儿这会儿正盘腿坐在床上玩积木呢,这是张沁儿捣鼓出来的小玩意,不只小宝甜儿,整个村里的孩子都很喜欢玩。
时间也不算太晚,冯氏就没有催着他们睡觉,又转身去了蚕室,看了看乌桕蚕的情况,看到叶子快没了,赶紧从地上的竹篮中将叶子撒了一些。
门口传来脚步声,不用想都知道是张乐儿了,冯氏撒叶子的动作丝毫没变,头也不抬,说:“这会儿过来做什么?小宝甜儿他们都洗了澡了吧?”
张乐儿一心盯着冯氏,想知道冯氏是否把那些话说给杨氏听了,她心里急切,但是也不好直接问出来,就说:“已经洗过了,我也洗了,锅里还有一些热水,待会娘就去洗吧。”
冯氏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又说:“我打算送小宝进学启蒙了,你明日给他做一个书袋吧,以后小宝去学堂读书了,你就帮着多看着点甜儿。”
“哦。”张乐儿淡淡的应着,看冯氏依旧一副没什么表情的样子,心里痒痒的,实在忍不住问出口了:“娘,沁儿和郑成凯那事……”
冯氏终于抬眼看她了,但是眼中一派清明,甚至带着几分淡淡的喜悦:“这件事你不要操心,沁儿是个懂事的。”
末了,再无旁的话,这话听的张乐儿直吐血!
什么叫做她不要操心了?什么叫做沁儿是个懂事的?
按理说她还比沁儿大几个月呢!怎么她做的事情就是不懂事?
说什么刘家的家世攀不上,郑家也不过比刘家差那么一些而已!怎么沁儿就能够攀上?
摆明就是看不起自己吗?别人看不起也就罢了,凭什么自己的娘也看不起?
越想这些,张乐儿的气就越不顺,她执念般的盯着冯氏,好似不给个回答,就不走一样。
冯氏却没有理她,把所有养蚕的竹篾簸箕都撒了叶子之后,就走到门口,这是打算去洗澡了。看到张乐儿依旧站着不动,蹙眉说了句:“站在这里做什么?早些回房休息,晚上少做针线,省的坏了眼睛。”
张乐儿一张脸憋的红红的,暗暗冷哼一声,满眼失望的转身走了。
手紧紧的握成拳,背对着冯氏之后,张乐儿一张脸十分的委屈,眼中一片水雾,泪珠盈眶而落。
看着张乐儿倔强的背影,冯氏轻轻的叹息一声,从张乐儿这边怕是问不出什么,冯氏心里想着得找个时间问下张沁儿,看她们两姐妹之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明明以前瞧着多亲热啊!
两家人又是亲戚,又是邻居,小女儿家闹出什么矛盾,两家的大人脸面上也不好看不是?
第二日的时候,冯氏就寻了一个时间,专门找张沁儿问了这事。
冯氏的问法是单枪直入,一心想弄明白。
张沁儿听了这话,略微想了想,才说:“如果我说我也不知道,婶子会信吗?”
不知道为什么,冯氏就是相信张沁儿的话,当下一愣,随即露出一个苦笑,艰难的说:“你……尽量说说,就说为什么会这样的引子……你们以前感情好,肯定发生什么事情才会变成这样。”
要张沁儿开口说张乐儿那阴暗嫉妒的心,尤其是当着人家的娘,张沁儿觉得自己说不出,但是说引子倒是可以一句话概述:“我想去鄱阳县,乐儿想去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