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景自然也是懂这些的,一时没有说话,反正打郑成凯七岁启蒙就折腾夫子,害的全临川的夫子都不愿意教导他时,郑伯景就对他死了心了,怕是这辈子都和科举无缘。
所谓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如今两父子的相处倒也可以。
“最后那首曲子,总觉得陌生的很,是沁儿吹的吧?”林氏没跟男人们纠结那些事情,而是问起笛音的事情来。
张沁儿面色微红,点头说:“我不会吹,胡乱吹的呢。”
“我倒是觉得有些意思,你再吹吹,我看能不能听顺了。”
林氏既然要求,张沁儿也不拒绝,从石榴手中拿过紫竹笛,又将先前那首《小星星》重新吹了一次,用优雅的笛音吹出来的《小星星》倒是别具风味。
林氏蹙眉仔细听了一会,没法子了,实在想不到在哪里听过,又不知道词,干脆直接说:“你来念一念词吧。”
“念词?”张沁儿顿时愣住了,吹音律倒也罢了,但是念词……会不会太儿童化了?
有心不念,但是在林氏的期盼下,还是尽量欢快的念着:“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这词可真有趣!”林氏当即一愣,嘴里下意识跟着念了一遍,又随着笛音细细的回味了一下,说:“挺活泼有趣的,也好听,只是你吹笛子的技巧不行,音律断断续续,没有那股子顺畅的味道,你无事多练练,也别找旁人,就找成凯罢!”
“他别的本事都没有学到,倒是这笛子吹的还不错。”林氏笑眯眯的夸了自家儿子一句,又若有所指的说:“这也算是家学了。”
说完快速的看了郑伯景一眼,郑伯景却满脸的无奈之色,张沁儿眨眼间就知道林氏的意思,那就是说郑伯景也是会吹笛子的!
所以郑成凯百般不学,偏生就会笛子了。
只不过郑伯景自觉上了年纪,需要体面和尊严,轻易不在小辈面前吹笛子,张沁儿自然是不知道的。
因为林氏和郑伯景的到来,倒是让张沁儿和郑成凯提前没有再比试学问了,不过以之前的结果为结果,就算是郑成凯输了。
郑成凯也大气了一回,说:“好吧,就算我输了,你想要我做什么事情,我保证不拒绝。”
“去泛湖吧!”张沁儿提出这个要求,其实在之前她就跟着林氏出门应邀泛湖一次,不过那会儿哪能尽情的玩耍?全部在寒暄和打听消息去了。
眼看着小半月都快过去了,想必再过不久,就该准备回临川了,所以得提前去好好的玩一玩。
逛街自己一个人可以去,但是泛湖还是得人陪着才好。
☆、315.第315章 :游湖
这要求不是什么大事,郑成凯自然答应,林氏听了也动心,不过瞧了张沁儿和郑成凯一眼之后,就闭着嘴,没有提一块儿去的话。
就让他们两个孩子去吧!省的大人跟在身边不自在!
林氏笑眯眯的想着,说了会话,西边最后一抹云彩因为太阳彻底落山而逐渐失去色彩,时间已然不早,傍晚时水边蚊虫越盛,大家就分开,各自回房间了。
石榴一直乖巧的跟在身后,回到西厢房后,就乖觉的问着:“姑娘,现在就洗澡吗?”
天气渐热,身上早就黏糊一片,于是“嗯”了句,石榴就小跑着出门,找粗使婆子拿热水去了。
一夜安好。
第二日一大早,郑成凯就打扮妥当了,穿着一身轻罗料子,又贵气,又透气舒服,腰间系着一根镶玉的绣云纹腰带,脚上穿着同色绣云纹的鞋子,手上还拿着一把扇子,远远一看,竟然觉得比往日里好看多了。
石榴小心的抬眼打量着郑成凯,又有些不安的看了看自家姑娘,最后垂下头去。
张沁儿今儿和以往不同,以往要跟着林氏出门做客,所以打扮精致,穿着体面富贵,因为今天只是自己出门玩,她只穿了一件半旧的家常衣裳,素面朝天,竟未施丝毫胭脂。
和郑成凯站在一块儿,倒有几分丫头跟随的感觉。
抬眼瞧着某人,某人不自知的摆了一个更加帅气的姿势,大气的说:“走吧!”
郑伯景已经去了衙门,只和林氏说了一声,便出门而去,大门口已经停着一辆轿车,车子正沉稳的等着他们。
上了车,车夫就娴熟的驾车,朝最近的湖泊走去。
鄱阳县多湖泊,若细细数来,足有上千个湖泊去了,这些湖泊或小或大,或是和其他水系连接,最后汇入鄱阳湖中。
郑成凯制定的路线,就是从最近的湖泊行船,一直穿梭直到鄱阳湖中去,若是一日赶不回来,就在湖边找一家客栈,细细的游玩湖之后,再行船回来。
一路上,郑成凯就细细的和张沁儿讲解了路线,对于外面的世界,张沁儿远远不如郑成凯知道的清楚,上回出门做客游湖,那湖泊还是别人家私人的,有地下水资源,并不和外界的河流湖泊相连,加上精心装扮过,看的不过是热闹了。
车子行走了两刻钟左右,就到了湖泊的边上了,因为不能直接到湖畔上去,所以车夫提前挺稳车,郑成凯引着张沁儿和石榴步行到码头,只见码头上密密麻麻的小船,有普通的渔船,也有精致的画舫,有供四五人游玩的,也有稍大供十来个人游玩的,更有那种小的只能供两个人玩的小船。
这船是早就定好的,船夫瞧见郑成凯来了,赶紧波动着手中的船桨,将船摇到码头边上,方便他们上船。
今天天气很不错,出门游湖的人挺多的,张沁儿跟在郑成凯身后上了船,眼睛却打量着热闹非常的码头,许多船家吆喝着拉客以及讨价还价的声音。
待船家把船划出几丈之后,岸上的喧嚣声音就渐渐小了不少,倒是时而和画舫靠近时,能够听到里头传来悦耳的乐器声音。
湖面开阔,水波粼粼,天光云影,清澈干净的湖水令人心情也不由得好了不少,张沁儿尽情的欣赏着,忍不住赞叹一句:“真美!”
船家一边滑动着船桨,一边笑呵呵的说:“这才不算没呢!还有更美的,等到晚上的时候,这湖面上到处都是精致漂亮的画舫,里头请了有名的妓子,弹琴的弹琴,唱曲的唱曲,那可真是热闹非凡的很。”
负责灶活的船家婆子也跟着说了句:“等到九月份的时候,也好看的很呢!满湖泊都是漂亮的天鹅野鸭子,还有鸳鸯呢!”
九月候鸟飞向温暖的南方,会在这里停留半月左右的时间,届时天空上、湖泊上,以及湖中的小渚上,到处都是美丽的鸟,那景色纵然看不到,想象也就足够令人动心的了。
郑成凯说:“真有那么美?待九月我再来看看!”
“肯定的呢,哪能骗少年你呢!待来时,再坐老婆子的船哈!”船家婆子赶紧笑呵呵的接了句。
“可以啊!”郑成凯大方的笑着,扭头看着张沁儿,才发现她根本没有理会自己,眼眸一转,也知道今年九月她怕是无法再来瞧一瞧这天鹅美景了。
“没事,等我瞧了,再回来说给你听就是了。”
张沁儿噗哧笑了笑,说:“那好啊!不过我瞧着现在的景色就挺不错的。”
她看到湖面上生长着一些绿色的浮萍,并不太认识,就问着:“这是什么?”
“菱角呢!姑娘你瞧,还在开花!”船家婆子热情的指着那簇绿色中的小白花,笑呵呵的说:“可惜现在还早呢,不然菱角可好吃了,又能摘来吃新鲜的,又能煮熟,还能够磨成粉做糕点来吃。”
“这就是菱角啊!”张沁儿仔细瞧了瞧它的叶子,她自然是知道菱角的,也吃过,只不过可没有见过菱角的叶子和花呢。
眼睛打量着,嘴里却问着:“这菱角也可以带回去放到池塘里种吗?”
“当然可以呢!这莲花菱角的都不能水太深,你看,也就湖边上有一些,等进了湖里头,可就看不到了。”船家婆子热情爽朗的回答着,又细细说了菱角该怎么种植。
罢了,才不好意思嘿嘿的笑着:“其实老婆子我这些都是瞎听来的!我们这儿湖泊多的很,大家想吃,直接到湖里捞就是了,还真没谁特意种这个,不过老婆子夫妻在湖面上讨生活,看的多了,想着估计就是这样吧。”
郑成凯一下子就知道张沁儿的打算了,笑着说:“你还没吃到菱角什么味道呢,就想着种它了?”
“能种就种吧!这样犯不着出去买了,自家就有不好吗?”张沁儿笑眯眯的回答,她家如今可是有三个池塘了,种上一些菱角和莲花配着也挺好看的,很有一种原生态的自给自足的感觉。
船家婆子见张沁儿对这些玩意感兴趣,又挑着湖里的特产说了一说,尤其提到藜蒿来。
☆、316.第316章 :吃食
藜蒿是鄱阳湖一种野菜,所谓正月藜,二月蒿,三月作柴烧,最讲究时节不过了,这藜蒿有一种特殊浓烈的异香,和腊肉一起炒,滋味最好不过了,每到一二月的时候,不拘是贫民还是富民,人人都爱吃这藜蒿腊肉。
藜蒿是吃不成了,清塘藕还没有出来,不过倒是可以吃银鱼和春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