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萧家在搞定原住户的时候,也就带口问了一句“有地契吗”,原住户也就说了一句“没有”,萧家便没再追究这些事情。
    如此一来,这就成了件扯皮的事儿。萧家说这地是他花银子买的,手里也有买卖双方的签字画押。谁曾想,白家的手里有地契呢,还哭着喊着,那块儿地是要给白家的祖宗建祠堂的。
    娘的,人家要建宅子的地方,他要建祠堂,听起来就让人堵心。
    要知道,自己家的祠堂都是神圣的,人家家的祠堂就是阴森的。
    萧弥坚也来了气,非得要和白家死杠到底。
    那会儿的皇帝还是元保儿的爹元胡,有个宠妃正是白家的老姑奶奶。将将发迹的萧家虽然正得圣心,也敌不过白家老姑奶奶的枕头风。如此僵持了一月,萧家还是不得不让步挪了地儿。
    白家个缺德的,当即就推倒了原先的房子,围了一堵墙。可,也就仅仅围了堵墙……而已。
    三十年都过去了,皇帝都换了俩……娘的,白家的祠堂还没开始建呢。
    但是,经此一役,白家在萧家的面前嚣张了二十几年有余。直到元保儿驾崩,元亨继位,萧弥坚做了大冢宰,白家才稍稍有所收敛。
    萧景本不是个记仇的性子,可一思及白唤很可能还会跟他抢高远公主,他就越发的觉得白家的那块儿地是个好地了。
    可是也不好明抢啊。
    萧景正烦恼的紧,他姐姐和他外甥就又干出了一件好事情。
    别问什么事,那两个人的任性他都不好意思提。
    起因还是那天萧太后说的那句要将玉宝音接进宫陪小皇帝的话语,萧太后也就是那么随口一说,可小皇帝当真了哩。
    第二天就问他母后,怎么还不把玉宝音和萧般若接进宫里?
    萧太后傻眼了。
    说的是他们母子想召谁进宫都行,可那得是随召随走的。过夜不行,是男是女都会有流言蜚语,谁让他们母子目前都是单身呢。天天召见同一个人也不行,会引起各世家的连锁反应。
    总之,他们母子就是大周的一杆旗,得竖的直直的,想干什么之前必须得三思而后行。
    萧太后被她儿子闹的抑郁了。
    接?不行,不行。她爹已经是大冢宰了,再以陪伴皇帝的名义将萧家的子弟接进宫,无疑是将萧家推上众矢之的。
    不接?她儿子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个性。
    萧太后算是明白了,接还是不接,她都过不上安生日子。一咬牙,下了一道旨,要在皇宫中办个书院,简称宫学。
    招生对象,不限男女。招生范围,逃不开就是宗亲、世家这些权贵之家。
    至于目的……萧太后:我太寂寞了,行不行!
    那么招生的考核标准……萧太后:我说的算,行不行!!
    太后的懿旨一下,太后就被她爹给训了一顿。都一把年纪了,儿子任性也就算了,哪有当娘的还任性的。
    太后再大,那也是有爹的好嘛!
    当然,萧弥坚也知道自己就算是爹,该给太后磕头的时候一点儿都不能含糊。
    是以,他一般不训她,这不是气糊涂了嘛。
    萧弥坚道:“太后到底是怎么想的?”吃饱了撑得才会想起来办宫学,还嫌事儿不够多嘛。
    世家和宗亲的孩子,哪个不是在家横行惯了的。这下好,给聚到了一起,我不服你,你不服他,这得打坏多少的桌椅。
    打坏桌椅是小事,伤了人可怎么办哩。
    伤了人也是小事,忙坏了太医可怎么办哩。
    忙坏了太医还是小事,怕只怕世家、宗亲因此和太医走上了关系。
    三十年前的徐其之乱,就是太医和宗亲勾结,毒杀了当时的皇帝才乱起来的。
    萧太后自是不知道她爹都想到了三十年前去,叹了口气,道:“还不是皇帝……”
    “皇帝怎样?”
    “皇帝想让般若和宝音进宫来陪他。”
    萧太后的声音越来越小,生怕她爹会问皇帝怎会无缘无故想起这个来。
    说起来,还是她的一言之失。唉,想想就闹心。
    殊不知,萧弥坚那儿已经想到了其他的地方去。
    譬如,办宫学就算是有百害,那也还是有一利的。
    那便是,拉拢人心。嗯,叫皇帝下了朝也去宫学里学习。
    元亨那儿是还不知道,他挖了坑,最后还是他自己跳了下去。
    这厢的萧弥坚一回府,就召集了两个儿子。他自动抹去了萧太后的那句“皇帝想让般若和宝音进宫来陪他”,只说了太后要办宫学一事,闭口不提原因。
    萧霄觉得这是好事儿,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情。说的是萧家是皇帝的母家亲眷,可亲戚若是生疏了,和旁的人也没什么两样的。
    一旦儿子和女儿去了宫学,不仅儿子可以和皇帝建立深厚的感情,女儿也能和皇帝培养一下感情,说不定还能百年好合呢。
    萧景一听,就是一百个、一千个的不愿意。
    自家的儿子,还有未来的女儿,在自家的府里是说一不二的,凭什么进宫找不自在去。
    不去,不去,说什么都不去。
    萧弥坚急了,又不好说萧般若和玉宝音才是主力。
    略微一思索,他狠狠心道:“我知道你最近在给高远公主府选地,我也知道你瞧上了哪块儿地,你听我的,我就帮你。”
    萧景一琢磨,点头道:“那行。”
    为了块儿地,堂堂的武烈将军就“卖儿卖女”不带犹豫的。想想,其实他真没什么好担心的。打架,儿子上。耍嘴皮子,未来的女儿绝对行。
    萧景想的挺好,可有一句话叫做“世事难料”。他没有想到的是事实刚好和他预料的相反。
    当然,这是后话。
    玉宝音在没有发作之前,一直都是乖乖的呢。
  ☆、第23章 宫学开课了
真元皇后还在世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将玉宝音放在膝上,嘴里不停地叫着“我的乖宝儿”,每天叫上数十遍都不嫌腻。
    当然,玉宝音打小也真是乖的不行。
    百天里的她就是个吃饱了便睡,很少哭闹的乖宝宝。
    百天以后的她是个逢人就笑,喜气洋洋的乖宝宝。
    这不会说话的孩子爱笑,就和会说话的孩子嘴甜,是一样的惹人喜欢。
    再长到后来,她好像是自然而然就成了嘴甜型的。
    因此,宝音公主的乖巧在南朝出了名。
    大多数人认为乖巧的孩子都是好脾气的。
    按照秦愫的说法,泥人还有三分的黏性,她女儿不是没有脾气,不过是不会轻易发作而已。
    要说不轻易发作,也不能说明玉宝音就是个脾气好的,主要是连她娘都还没有摸清楚她发脾气的临界点究竟在哪里。
    好比有一回,赫连家的五小姐当面嘲讽她不会穿衣打扮,她也不过是笑笑而已。
    又有一回,宇文家的三小姐不过是不小心踩了她的裙摆,可她就捉了只青虫,扔进了人家的脖颈里。
    要说她的容忍度是跟喜好挂钩的,她喜欢赫连上,连带着赫连家的老老少少她都是可以容忍的。
    可她还和宇文家的四小姐宇文欣很要好,为何就容忍不了三小姐宇文娟呢?
    这是秦愫一直都想不通的问题。
    是以,当玉宝音和萧般若去宫学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后,萧般若托了他爹萧景来秦愫这儿打听玉宝音的脾性。
    秦愫想了又想,道了一句:“怎么说呢?”实在是不好说啊。
    总之一句,“少惹她就行。”
    萧般若心说,不惹她好办,可她能不惹我吗?最主要的她能不在宫学里叫我“胖哥哥”吗?
    玉宝音是不知道萧般若的担心,对于自己要去宫学,她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去就去呗,反正就是不去宫学,她娘也会给她请其他的师傅在官邸里学习。
    哎呀,当个孩子不容易啊,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至于萧般若,哼,才不认识他是谁哩。
    玉宝音对萧般若的讨厌真是莫名其妙的很,要非得追究原因,那大概就是因着俶尔的那句戏言“小公主就快有哥哥了”。
    玉宝音当时就道:“我本来就有哥哥,我有上哥哥。”
    俶尔:“不,那不一样,这个哥哥可是也会叫长公主母亲。”
    她娘改嫁她早就有心理准备,可她毕竟人小,所谓的心理准备实际上单薄的很。她想过了自己会有一个继父,也隐约知道继父八成就是萧景,还知道萧景有一个儿子,更知道她得叫他哥哥,可就是没有想过萧般若也会叫她娘“母亲”。
    多一样东西可以,但与人分享她独有的就是不行。
    玉宝音“哼”了一声就跑掉了,谁也听不到她心里头的呐喊——我娘是我一个人的。
    所以,萧般若什么的,是这世界上最讨厌的,最好别让她在宫学里碰见他。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
    连萧太后都没有想到宫学的开办会如此的顺利,从发起到正式开课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全部搞定。
    宫学的地点自然是要坐落在皇宫里的,反正皇宫地方多,萧太后大笔一挥,就将离宫门最近的“新吴楼”改成了“勤书坊”,做了宫学的课堂。
    虽说宫学男女都收,可那也得区别对待。是以,萧太后言:“小子们占据一楼,二楼自然就是小淑女们的地域。”
 
相似小说推荐
				- 
				锦妃 完结+番外 (鹿尾)				晋江非V高积分2015-06-18完结+番外锦夏认为,有些秘密死都不能说,结果她真的死了。幸好老天给她一次重来的机会...
				
 
				- 
				相府贵女 完结+番外 (浅浅的心)				潇湘VIP2015-06-23完结郡主无耻  她,大瀚郡主,身娇位尊;但却脑痴身肥,一无所长,可又执着,痴情!为一个男人耗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