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千山记 番外完结 (石头与水)


冯飞羽重返前线,粮草却掌于邱姓人之手,当然,邱家一向是靖江大户,深得靖江王信任。而且,邱家也没脑子犯抽,不会在这时候给冯飞羽下绊子。
只是五皇子方如何肯放过这等机会,江行云就细研究过冯飞羽的背景,冯飞羽与靖江世子颇有渊源,说来冯飞羽是靖江世子母族出身,少时却过得颇为坎坷,倒不是出身不好,事实上冯飞羽还是靖江世子母族的嫡系族人,冯飞羽自己也是嫡出。之所以坎坷是因为冯飞羽有个脑抽的爹,迷信,超级迷信,闲着没事就一个爱好,算命。冯爹对算命的爱好痴迷到,出个门都要算一算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冯飞羽呢,少时命运颇为不济,出生时母亲难产死了,然后摊上个爱算命的爹。冯爹不知找哪个高人算的,说冯飞羽命硬,出世就克死母亲,要养在身边,接下来就要克死冯爹了。可想而知冯爹对这个儿子多么嫌弃了,冯飞羽自幼是给他爹扔田庄里长大的,按他爹的说法是,离得远些,不令其命硬克着自己。这么个不受主家待见的孩子,可想而知,少时日子是怎么过的。冯飞羽命硬不硬不知道,但有本事的人,怎样都不会埋没的。冯飞羽少时就有智擒山匪的逸事,主要是冯爹为防这个儿子克着自己,把儿子扔的田庄不是寻常城外田庄,而是不知哪个犄角旮旯穷乡僻壤的山林田庄。那儿临山,地方穷,有匪患,基本上比穆元帝收拾六皇子的山村好不了多少,但冯飞羽显然不是六皇子那怂货,人家冯飞羽十二岁就设计端掉了一窝山匪。管那片山林的冯家管事倒是有些见识,觉着这位小主子不是池中物,把这事儿告诉了主家,不是冯爹,而是冯爹的伯爷冯氏族长,冯族长的见识更非冯家管事能比,亲自见过冯飞羽后,不忍他埋没,最后此事为靖江世子得知,靖江世子不信什么命硬不僵硬的事,冯飞羽是他母系族人,就此入了靖江世子眼缘。靖江世子看他在武事上颇有天分,命人悉心教导,冯飞羽文武皆有不错天分,世子原是想留他在身边给儿子做个伴读,冯飞羽却是另有打算,十五岁就去军中历练,累功至飞羽大将军,世人都称一声冯飞羽。
这就是冯飞羽的大致简历了。
当然,更详尽的冯飞羽如何在军中一步步升迁的记录,江行云手里也是尽有的。
江行云,原不过宋氏孤女,纵父祖略有名望,终因家族人丁单薄只余她一介孤女,而走向衰败。纵使江行云有救大皇子之功,后亦因闽地功绩封官,但在更多人眼里,除了江行云与谢王妃交好的原因,就是穆元帝对宋氏孤女的照顾了。
江行云真正扬名天下就是自她设计冯飞羽一事起。
江行云先是对冯飞羽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事实上,这种调查并不是自江南战乱开始,这要追溯到更早的时候,诸皇子分封之时,江行云是个爱打理生意的,她消息面儿广,但有意无意的收拾过靖江消息,这里面,冯飞羽的重要性排在甲等。
江行云对冯飞羽的计算始于一个不大知名的人物,这人姓钟,竟然一个诚字。钟诚官居正五品骁骑尉,这是一个很寻常的品阶很寻常的官职,但钟诚而今不过弱冠之年,生得面若白玉,唇若涂朱,纵使披上甲衣,腰悬宝剑,也浑身散发着一种鹤立鸡群、格格不入的气息。只观钟诚的卖相,不知道的,还得以为遇上兰陵王转世了呢。
事实上,钟诚与兰陵王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钟诚能在弱冠之年官居骁骑尉,便是从他那双修长白皙、指骨晶莹、没有半分瑕疵的素手上,就能知晓,这可不是一双有战功的手。
的确,钟诚能居此官此职,并非战功累绩,更多的原因是他有一个好姑妈,他姑妈钟氏,是今太孙亲娘,世子原配钟妃娘娘。
想一想,当初穆元帝令永定侯在闽地组建海军、以及设江南大总督时,多少豪门世族把自家子弟送至前线镀金,钟诚的情形,与那些镀金子弟没什么区别,一样是想自前线捞些功劳,回去好晋升啥的。当然,自视甚高,爱指点江山之类的毛病,钟诚统统都有。
事实上,他还觉着自己武功不错,不然,出来进去的不能总这么腰悬宝剑的装X。
除此之外,钟诚是个很看得过去的贵胄子弟,主要是因此人生得极美,皮相上佳,且有事没事的爱写个诗啊填个词的,善饮酒,醉后舞剑狂歌,这要生于魏晋,绝对得一名士,事实上,钟诚同学在靖江也算得上名士一枚,靖江多少闺女,爱他爱得要生要死。其姑妈钟妃也极宠爱这个娘家侄子,钟诚少时便将钟诚接至宫内抚养,给太孙应个伴读的名儿,事实上,钟诚同太子的情分亦是极好的,太孙一向拿他当亲弟弟看,不然也不能出手就是五品官,还特意把他安排在安全系数最高的冯飞羽麾下。
纵是贵胄子弟,能有钟诚这般高起点的,也不多。
但,钟同学近来却是有些郁郁。
钟同学认为,他来,是来建功立业,是来指点江山的,可是,自来了前线,钟同学倒是做了不少指点江山的小酸诗,真正指点江山的事儿,一样没干。不是他不想干,实在是,军中比他功高位显的一堆,暂时还轮不到他。
此时,钟同学只得借酒消愁愁更愁了。
幸而,他来前带了几位解语花,颇会服侍,其中最得钟同学喜欢的一位解语花叫碧莲,其人相貌自不必说,难得满腹诗书,谈古论今,辩才无双。钟同学郁闷时,就爱找碧莲说话,碧莲不同于寻常姬妾,只会殷勤小意,她是个爽俐脾气,见钟同学无精打采、借酒浇愁的酸样就是一番袅袅娜娜的嗔骂,“看这没出息的样儿,大道理我就不说了,凡打仗的人,哪个不是胜不骄败不馁的。就公子这德行,叫谁见了谁放心您去战场呢。哎,要我说,飞羽将军也是善意,不然,您有个好啊歹的,如何同娘娘殿下交待哪。”
钟同学立刻酒也不喝了,指点碧莲,手指颤啊颤的说不出话。碧莲一把拍下钟同学的纤长玉指,说他道,“你要有志气,就做出些个亮眼的事儿来也好说嘴,不然,你这么一无战功二无建树的,不要说飞羽将军,就是换个人,也不敢重用你,是不是?”
钟同学反手握住碧莲柔若无骨的小手,揉了两把,叹道,“军中之事皆系于飞羽之手,飞羽不肯用我,我又能如何?”再对月长叹,“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把碧莲君酸个跟头。
碧莲骂他,“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今酸诗有个鸟用!
钟同学直接呛了酒,碧莲给他拍背,于是,钟同学立志必要有所建树!然后,钟同学先是走正常途径,他与冯飞羽是认识的,非要请战,冯飞羽对付贵胄子弟很有一手,一指先锋将军,对钟同学道,“打赢了李先锋,就让你出战。”
可想而知是何结局了。
于是,本来挺有名钟名士成了军中大笑话,碧莲倒是安慰他,“此路不通,另想他法就是。”
想什么办法呢,钟同学寄家书数封,分别向家族、他姑妈、他太孙表兄控诉冯飞羽对他的压榨嘲笑,然后还有他有志不能伸的郁闷,之后,钟同学想了个昏招,自己悄悄换了身寻常兵士的衣甲,在冯飞羽出战时,自己骑马跟了出去,可想而知钟同学的下场了。
冯飞羽也未料到钟诚这般会找死,一般找死的人,不死的少,何况钟诚是个找死高手。
在冯飞羽看来,他完全不需为钟诚之死负责,又不是他安排钟诚上战场的。但,有时,感悟是不能用道理来解释的。尤其钟同学还往家里寄过对冯飞羽不满的书信,钟家明理的觉着钟诚之死是自作自受,疑心重的就怀疑冯飞羽是不是故意借战事整死钟诚了。不然,冯飞羽治军严谨是江南都有名的,如何能让一个鹤立鸡群的钟诚偷偷溜进出征大军里去呢?
碧莲等姬妾也哭哭啼啼的回了靖江,在钟家夫人审问时,几人说的也大致相仿,无非就是公子于军中不得志,素有郁郁之色,还有姬妾嘤嘤哭道,“要不是那个冯飞羽为难公子,公子怎会出此下策。”这话有失偏颇,但这些姬妾回靖江,钟诚已死,就怕钟家会迁怒于她们,自然要找个更拉仇恨的。
唯碧莲沉默不言,钟夫人倒也认得碧莲,问她为何不言。碧莲一脸沉肃,道,“公子于妾身有大恩,妾愿以身相殉!还请夫人成全!”碧莲伏身,一个头深深的磕下去。
此言一出,把其他姬妾吓个半死,这,这,这,碧莲想殉葬,她,她,她们可是想好死不如赖活着啊。
钟夫人悲痛之余,见碧莲有此仁义之心,掩面痛哭道,“好孩子,不枉诚哥儿疼你一场。”再看一眼其他后知后觉一脸言不由衷的表示也想殉葬的其他姬妾,钟夫人愈发觉着碧莲是个好人。呸其他姬妾一口,“口是心非的东西,亏得我儿待你们一场。”
钟夫人哀痛万分的主持了儿子的丧仪,还特意吩咐给了碧莲一个不错的穴位,让碧莲去地下好生服侍儿子,就是在族谱上,也特意把碧莲给儿子记成了侧室。倒是靖江其他豪门闻知碧莲之事,也颇为赞扬,觉着这是个有情有义的婢妾,倒值得钟家高看一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