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锦桐 完结+番外 (闲听落花)


“放狗追你?”李桐愕然。
“嫌我跑的慢,我最怕狗。”五皇子一张脸苦成一团。李桐同情的拍了拍他,“跑前别吃东西,不然跑完了肚子疼。”
“姐姐,你什么时候带我出去玩玩?你看我多可怜。”五皇子仰着头,可怜巴巴的看着李桐。
“现在不比从前,我不敢带你出去,要不,你求求你舅舅?他功夫好,人又机警,他带你出去玩才能平平安安。”李桐建议。
“求过了,他说我什么时候跑的跟狗差不多快时,就带我出去玩。”五皇子一脸失落。
“那得到什么时候?”李桐见过宁远那些细犬,马都跑不过他那些狗,人怎么可能?
“不知道啊,唉!”五皇子托着腮,看着李桐,唉声叹气,李桐也帮不了他,只好陪着他叹气,再替他研了墨,示意他接着写字。
门外廊下,福安长公主抬头看了眼仿佛什么也没听到的宁皇后,又看了眼,闲闲的低声道:“这些话,也能到处说?”
“在你这里,不算到处说。”宁皇后专心盯着棋盘,极其随意的答了句。
“你就这么信得过她?”福安长公主扫了眼屋里。
“嗯,你信得过她,我自然信得过她。”宁皇后走了步棋,福安长公主斜着宁皇后看了半天,似有似无的哼了一声,应了一子。
…………
贡院外的人,倒没觉得这九天七夜怎么太难过,最后一天,龙门外挤满了接人的人,当然比起九天前入场时,人少得多了,至少车子能赶到离贡院只有一条街的地方了。
李桐和文二爷站在龙门外,急切的紧盯着缓缓推开的龙门,宁海带着清平和随喜,紧挨龙门站着,三个人六只眼睛,紧盯着龙门里,文二爷吩咐了,大爷肯定累的快脱力了,一看到就得赶紧架住抬起来,
从龙门里出来的学子,一个个蓬头垢面,面色青白,衣服皱巴巴脏兮兮,真象文二爷说的那样,比大牢出来的还不如。
人出来过半,宁海总算看到了李信,急忙侧着身子掂着脚尖往前迎,周围刚出场的学子,他一个也不敢碰到,看那样子,都是一碰就得倒的。
宁海和清平、随喜都极灵活利落,几步挤到李信身边,伸手架起李信,李信愣了愣才认出宁海,手指往旁边指了指,宁海顺着李信的手指看过去,一眼没认出来,再一眼,再一眼,才认出李信旁边的吕炎,以及离吕炎不远的季疏影,三个人急忙分开一人扶一个,还没扶稳,吕家和季家的管事小厮就冲了过来,架起各家主子,急急忙忙往车上架,看样子都是懂行的。
龙门外的文二爷十分淡定,李桐还好,春闱考试的各种尴尬艰难,她听说的太多了。紧挨李桐站着的水莲目瞪口呆,一阵阵忍不住的干呕,出来的举人们,怎么一个个都这么臭啊,这龙门一开,简直能熏死人!
浑身臭哄哄的李信被宁海等人架过来,文二爷也捏了鼻子,“屎袋子呢?扔了没有?”
“扔了扔了!”清平答了句,指了指正在往这边跑的随喜。
“什么是屎袋子?”水莲拉了拉李桐,低低问道,她有几分醒悟,却又不敢相信。
“你说什么是屎袋子?”李桐忍不住笑,“考场里……别问了,总之考这几天,脱层皮的事。”
“这接出场,姑娘真不该来。”文二爷听到了两人的话,一边笑一边说了句。
李信被宁海等人架着,一行人急忙赶到停车的地方,上了车,赶紧往家里赶回去。
张太太等在二门里,见宁海等人架着李信进来,急忙让到一边,摆着手示意李信赶紧进去,“别讲那些礼数不礼数,快进去,都备好了!”

☆、第五百二一章 花落哪家

李信换了几遍水,洗的干干净净,换了衣服出来,张太太上房已经摆了饭,不过清粥小菜。
见李信进来,张太太急忙招呼他,“我吩咐厨房了,头两顿不能多吃荤腥,这粥是用鸡汤熬出来的,你喝一碗,也别多吃。”
看着李信吃好饭,张太太才关切的问道:“这几天没什么事吧?中间下了场雨,虽说不大,淋着没有?”
“没有。”李信微微欠身,“让母亲牵挂了。这趟考试,从进场就顺顺当当,分的号也极好,离考官近,和吕大郎、季大郎邻着,隔个一个时辰半个时辰,就有杂役送热水收拾尿桶,倒没怎么受罪。”
这趟考试比他当初考秋闱,好了不知道多少,秋闱那时候天气还热,他分的那个号离大尿桶不算近可也不算远,烈日曝晒之下,苍蝇嗡嗡声简直震耳,那一回中间也下了雨,他那个小间里也漏水,好在有油布,九天里,就没见过几回杂役,这一回考号远离大尿桶,杂役又服侍的及时,比上次好了不知道多少。
这是托了很多人的福。
“还是先让大哥回去好好睡一觉,大哥熬的眼睛都抠进去了。”李桐抿嘴笑道。
李信这几句话里,已经把她们想知道的都说尽了。
“看看我,快回去歇着,睡到什么时候就到什么时候,睡好睡足!”张太太又叫了清平进来嘱咐了几句,就打发李信赶紧回去休息了。
李信直睡了一天一夜,调理了几天,恢复了精神,贡院外也放出了榜,季疏影、吕炎和李信的名字都排在前列,季疏影三个族兄,一个考中,两个落榜,季家四个人考试中了两个,季疏影又名列前茅,已经很不得了了。
汤家大少爷汤浩虞和高书江家五爷高子宜,以及礼部赵侍郎幼子赵明轩,也高中在榜,孙学士的长孙孙邦瑞落了榜,不过他年纪还小,这又是第一次考春闱,也就是有几分不自在,倒不是十分在意。
李桐让人抄了整张榜回来,一眼就看到陈安邦的名字夹在季疏影和吕炎之间,这是上一回的状元,这一回会不会还是状元?
放榜没两天,就是殿试,殿试放在了文德殿内,一张张小桌摆的整齐无比,殿试只考一篇策论,公布了考题,诸考生端正坐着,多数都在奋笔疾书。
皇上带着太子,沿着考桌中间,不紧不慢的挨个查看,看看人,看看字,看的饶有兴致。太子跟在皇上后面,走到高子宜桌子前,侧头看了好一会儿,才接着往前走。
殿试结束,收了卷,考生们依次恭敬退出,由内侍引着出宫回去。解尚书等考官收齐了卷子,就在殿内开始阅卷,这一篇策论评的很快,解尚书带着几个副考官,捧着已经排出次序的卷子,进了紫极殿。
“恭喜皇上,此次殿试,文章篇篇都是佳作,臣等左右为难,掂量再三,挑出了这四篇策论,可为一甲,请皇上定夺。”解尚书一边眉开眼笑的恭喜皇上又将天下英才收于朝中,一边将挑中的四篇文章双手奉上。
皇上接过四篇策论,凝神细看,太子也忙凑上去看,皇上看策论,太子却是看文章上写的人名。
“高子宜的策论呢?”太子往后翻了翻,没看到高子宜的名字,转头看着解尚书问道。
解尚书脸色丝毫不变,回身从副考官捧着的卷子中找出高子宜的策论,奉给太子,太子接过,一目十行扫了一遍,一边将高子宜的策论放到皇上面前的炕桌上,一边看着解尚书道:“孤看高子宜这篇策论极佳,竟然被你们做了遗珠。”
几名副考官脸色微变,解尚书脸上的笑容一点没变,既不点头,也不辩解,只等皇上看完这几篇策论。
皇上看的不算快,不过殿试策论都短,不过一刻多钟,皇上就看完了解尚书挑出的四篇策论,以及太子加塞进来的高子宜的策论。
“解卿的意思呢?”解尚书早年给皇上讲过诗,他年青时性子就随和幽默,皇上对他的印象从那时好到现在,一向极为礼遇。
“季疏影、陈安邦、吕炎和李信四篇策论,务实可行,说理明白,实务上各有独到见解,臣以为,不分伯仲,英才如此之多,恭喜皇上。”解尚书再次恭喜,绝口不提高子宜的策论。
“高子宜这一篇呢?”皇上拎出高子宜的策论问道。
“高子宜这篇策论,说理清楚明白,文采斐然,只是于实务上有些不切实际,臣以为,略逊于季疏影、陈安邦、吕炎和李信四人。”解尚书低头躬身回话,就当不知道太子的怒目而视。
“嗯。”皇上将五篇文章排在炕桌上,“朕也这么以为,好解卿觉得,季疏影、陈安邦、吕炎和李信四人,哪一个当得魁首?”
“回皇上,臣从挑出这四篇策论,为难到现在,还是没有主意,臣觉得,个个都当得魁首。”解尚书一脸喜悦中又露出苦恼之意,皇上哈哈笑起来,“又把最难的事推给朕!”
“高子宜的策论,怎么不切实际了?”太子有几分蛮横的插嘴道。
“解卿说得对,”不等解尚书答话,皇上先接过了话,“高子宜这篇策论,哪一处不切实际,这道题朕交给你了,政务上,你要多历练。”
“是。”太子不情不愿却又不得不装着虚心情愿的躬身答是,直起上身时,狠狠瞪了解尚书一眼。
“这四位俊才,到底哪一个做魁首好呢?”皇上将高子宜的策论从炕桌上拿起递给太子,自己对着炕桌上的四篇文章,看来看去,眉头越蹙越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