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纷纷应是。
刘必平便又问榕城知府:“钦差那边怎么样了?”
“住进了驿馆。”榕城知府自然早就派了眼线盯着,听见问话便飞快的道:“还让身边的护卫去找了些人。”
刘必平便把目光落在他身上,饶有深意的挑了眉:“找人?找什么人?”
一来就碰见百姓反抗的大事,沈琛又说了要审出个子丑寅卯还百姓一个公道,那很可能就是在办关于这件案子的事,虽然胡先生已经再三的保证了这件事不会牵连到他身上,可是他还是想问一问。
榕城知府见他问,便也自然的接了口答话:“找的就是几个落了水的百姓,还有组织祭祀的妈祖庙的庙祝……”
“他倒真的说到做到。”刘必平扯了扯嘴角,不阴不阳的道:“这还没站稳脚跟呢,就开始跟我们夺权了。”
榕城知府也冷笑了一声:“真是把自己当成多大的人物了,我便要上奏参他一本扰乱地方法纪,看他如何!”
众人也都纷纷附和。
刘必平倒是摇了摇头:“这有什么?人家不是说了吗,圣上让他来,原本就还给了他监察之职,这件案子又关乎他自己,他当然是要查了。他既然喜欢查,那就让他查嘛。”
榕城知府不解的看着刘必平,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
在他看来,这件事肯定是跟刘必平脱不了关系的。
现在让沈琛查,岂不是就是放任沈琛找刘必平自己的麻烦?
部堂大人不应该竭尽全力的去阻挠吗?他不大明白,怎么还说起要沈琛随便查的话来?难道是被沈琛气的分不清楚东南西北了?
------------
第892章 煎熬
刘必平却并不跟他解释,只是淡淡的道:“既然钦差大人要查案,说不必我们招待,要做出个清官的样子,我们也没必要上赶着热脸贴人家冷屁股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吧,别搀和这事儿了。”
虽然不明白到底为什么刘必平是这个态度,可是榕城知府和在座的其他官员也都知道刘必平的脾气,他说一不二,他们也就不再多说,只是纷纷都笑着应了是,陪着笑答应了。
刘必平嗯了一声,很满意他们的听话,喝了口参茶提神,又揉了揉自己的额角,才皱着眉头道:“邸报诸位可曾看过了?”
榕城知府最先反应过来:“已经瞧过,部堂大人,听说巡盐筹得了不少银子,林三少立下了大功,浙江之困俨然已经要解了。”
说起这个众人就都提起了精神。
倭寇侵扰浙江和沿海多年,如今朝廷是摆明了下定了决心要将倭寇给一网打尽,永绝后患了,之前是银子不够,现在朝廷连银子都筹够了,浙江那边就更没什么顾虑了。
浙江总督是个狠角色,手底下都是精兵强将,颇有几个不怕死又能打的将领,听说新任的台州参将便一往无前,在最新一战当中歼灭倭寇二千余人,解救当地被俘虏百姓一千余人,这可是个好兆头!
有这么多精兵强将,又有后援支持,浙江后顾之忧一解,这仗要打赢,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刘必平微微牵了牵嘴角算是笑了。
朝廷打了大胜仗,也就意味着那些倭寇们有不少被俘了的,也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有些不长眼的透露些什么。
他皱了皱眉头觉得心烦,越发的觉得沈琛的事情要紧-----说到底,杀了沈琛,他的事进展就能加快了。
想到这里,榕城知府等人一片吹嘘吹捧的恭维话他一句也没听进去,等到他们齐齐的喊部堂,他才回过神来,问:“什么?”
“部堂。”榕城知府看出他的心不在焉,颇有眉眼高低的俯下身子尽量语气平静的道:“刚接到消息,按察使齐应征和都指挥使李政前去拜会钦差了。”
刘必平挑了挑眉。
他这个总督兼布政使都没动静,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倒是这么快就迫不及待的去凑热闹表忠心了。
这些年来,这两个人一直都被他压得死死的,基本在福建是空有名分,无任何权力,最近几年尤其是这样,他们连上奏的机会都没有。
应该是现在听说钦差来了,就迫不及待的去告状了。
他冷冷的笑了一声,垂下头来盯着自己的指甲,漫不经心的道:“不必理会,他们既然想去,就让他们去罢。”
众人纷纷应是。
榕城知府又提起京城的一件事来:“部堂……还有件事,近日传说不少地方官员都纷纷为六皇子满月送上大礼,我们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
这事倒是真的正好说到了点子上,刘必平嗯了一声,果然很快便回过神来答应了一声,郑重其事的道:“说起这件事……本官给圣上准备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礼物,要派几个妥当的人运送进京,你挑出几个人选来,替本官把这事儿给办了。”
榕城知府没料到他已经准备好了,急忙应是。
等到这些事都处置好了,已经是半夜时分了,一天都没怎么顾得上吃东西,刘必平胃里有些难受,到了后院吩咐厨房重新烧灶做了饭上来吃了,才坐在床上发呆。
他是个极为敏锐的人,已经嗅到了不对-----隆庆帝现在这么过分的宠爱六皇子,跟从前宠爱五皇子冷落四皇子的情景一模一样,他很害怕到时候又会生出什么事。
局势瞬息万变。
他现在想要投靠朝廷老实将功补过了,可是若是隆庆帝有什么好歹------五皇子毕竟还是太小了!才四岁不到,这么小的年纪知道什么?他想当皇帝,也得有人愿意让他当才行!
而如果五皇子当不成,那么谁最有希望?
现在藩王们反的反了,被杀的被杀,只剩下一个晋王还在苟延残喘,秦王?他有那个胆子吗?他两个儿子都废了!
那剩下的唯一就是临江王了。
他原本就是强藩,这回经过了晋王的事之后,又妥当的处置了九江大水而贤名远播,朝野上下都对他称赞有加。
他还跟隆庆帝是亲兄弟。
若是真的有什么事,那登上那个位子的,最有可能的就是临江王。
刘必平闭了闭眼睛,想到这里就觉得胸闷气短,可是他偏偏就跟临江王不对付,临江王也看不上他。
而现在他还在跟沈琛做对……
刘必平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冷淡。
要是楚景行还活着,倒是能运作运作,跟临江王扯上关系,可是偏偏楚景行死了,现在的世子楚景吾跟沈琛好的跟一个人似地。
他甩了甩头,觉得自己想的有些太过于复杂了,不管怎么说,至少现在还不是临江王的天下,只要隆庆帝那里松了口,到时候他照样还能当他的官。
只要事情做的漂亮一些,让人抓不到把柄,谁都不好把他怎么样的。
反正这事儿他又不自己沾手。
他冷冷的笑了笑,听见刘夫人在外头喊,便应了一声,出来穿好了衣裳,又走到外头吩咐丫头去前头找自己的长随,吩咐长随第二天一大早便去找他的亲卫过来。
耽搁了这么久,也是时候先解决罗源的麻烦了,找了这么些天,竟一点动静都没有,再这么下去,凭罗源的本事,要是被他跑了,以后再来寻仇,那就是大麻烦。
凡事都怕夜长梦多,他最近身上的麻烦事太多了,能解决一件是一件,否则应付沈琛的同时,哪里有精力来应付一个多出来的罗源。
丫头急忙答应了,知道还没下钥,就匆匆忙忙的转身出去了。
刘夫人见他深夜还要找亲卫,不免有些担忧:“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听说今天祭祀妈祖娘娘的事就出了问题……翻了船,死了不少人……”
------------
第893章 爱听
刘必平不爱听这些,他听见今天的事就头疼。
沈琛难对付,这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他冷着脸看了一眼刘夫人:“你整天打听外头的事做什么?家中的事还不够你忙的?”
这样冷言冷语,还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刘夫人一时愣住了。
刘必平却连看也不看她,起身直接出了门,冷冷的甩了一句说是要去书房,便让她自己歇下。
刘夫人惊住了,等反应过来才觉得悲从心来。
这么多年的夫妻,刘必平今天却半点面子也不给她,明知道她刚死了妹妹,心情正是不好的时候,还完全忘记今天是她的生辰。
她有些委屈,便干脆也负气去睡了。
可这个时候,也同样还有人彻夜未眠。
榕城的驿馆建的很有特色,是建在一颗巨大的樟树底下的,那棵樟树巨大无比,连枝桠都比旁的树干要粗上不少,露出来的根须也能抵得上一棵小树了,上头还有不少松鼠做窝,不时从浓密的树桠里钻出来,好奇的歪着脑袋瞧着灯火通明的院子。
因为树多花也多,蚊虫也相对来说多的很,驿丞小心翼翼的送上了驱虫药,还特意先跟钦差大人报备:“我们这儿旁的都好,就是岛多水多树多…所以蚊虫也多,大人还请千万容谅……”
沈琛笑了笑便说了一声无妨,又夸赞这棵树长得好。
驿丞便松了口气,也能放开手脚了,听见沈琛夸赞这棵树,便急忙道:“这棵树都已经有许多年了,听说从我爷爷还没出生起,就在了,多少年了,雷公劈了好几次,可它愣是没事儿,一来二去的,官府也不让砍了,建驿馆的时候,也没有动它,许多人还来这里许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