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娇术 番外完结 (须弥普普)


  后来到了学士院,在里头修韵书的时候,本来上峰对提到自己都是褒扬,可总有那几个穷书生,见不得旁人好,不过是照例拿了些生纸,旁的人谁不是这般做的?偏他们要四处抖落,搞得上上下下面上俱是不太好看。
  怨不得修了几十年书还出不得头,活该一辈子酸在故纸堆里!
  算起来不过就这么两回,除此之外,自己哪一项做得不好?
  谁人见了自己不是夸的?
  任官几年以来,杨义府自觉长进了不少,无论为人、行事,都比从前要更圆滑许多。
  可不知为何,这一位岳父,对自己的亲近居然还不如以前。
  做事哪能不犯错?又有谁人没有犯过错呢?
  怎么能为了那一点两点小小的错处,便这样把人冷落一旁?
  然而同旁人还能说理,同范尧臣这样位高权重,偏又十分执拗的人,又如何说理去?
  明明那通渠清淤,实在是难得的好差!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车厢里头小儿的哭声越来越大。
  杨义府听着,本就烦躁的心情更甚。他勒了勒缰绳,让前头妻女坐的马车多驶出去七八丈,又示意身旁的伴当跟着,自己则是远远落在后头。
  暮春之夜,不冷不热的风吹在他身上。
  范府乃是朝廷给的宅邸,正临着御街,行在道路上,抬头一看,便能见得皇城的高墙。
  御街上头各家商铺、酒肆俱是张挂着灯笼,把一条街映得犹如白昼,自也能看到逶迤宫墙。
  杨义府眯起了眼睛。
  通渠清淤,当真是难得的好差……
  而今新皇继位,太后……不,而今已经不能叫做太后了。
  而今太皇太后垂帘,虽有两府制衡,可毕竟手握皇权,想要提拔一两个人,又有何难?
  张太皇的娘家直系亲眷并不多,叔伯辈的阁门舍人张待年已老迈,听闻最近身体很是不好,远在京城的张夫人已是顾不得幺儿,不得不跑去赣州照顾丈夫。
  仅有的两个兄弟,一个叫做张璧,不过七八岁,在外头很有名声,据说是个闹猫闹狗,一刻不停的,做不得什么用。
  另一个便是张瑚。
  这张瑚自小爱读书,武艺也很是出众,跟着张舍人在外做官十余年,也很得张太皇器重。
  张太皇上位,不提拔自己这个堂弟,张家一门,还能提拔谁?
  黄河、汴渠往年出事,除却天灾,却也不能排除人祸。
  朝中物料给得慢,各地衙门民伕招募得慢,往往等到水患就要发了,人还未能凑齐,物料或是尚在路上,或是压根还不知在哪一处的仓库里。
  不过眼下却不同往日。
  张瑚而今正是都水监的副手,有他在里头,工部、吏部、中书,谁人敢给他使绊子?
  有了张瑚这人在,又有自己岳父之能,这通渠浚河之事,哪里又不能手到擒来?
  岳父也是个钻牛角尖的。
  张瑚要用那什么“铁龙爪扬泥车法”,就让他试去,又有何妨?作甚要自己冲在前头,去跟他别苗头?
  明明看着旁人都躲开,偏他要冲上前去。须知此时跟张瑚别苗头,便等于同张太皇过不去,又是何苦?
  只要有自己人在后头好好行事,这个圣人家的大公子,便叫他拿着石头、铁爪一边慢慢捣鼓去,又有什么关系?左右也用不得几丁人,试出错了,当也就安静了。
  ——可明明自己懂得这样多,看得这样透,岳丈为何就不懂得欣赏?
  ***
  范、杨两家离得并不远,杨义府又是骑着马,哪怕一步一挪,没过多久,他还是回得到了。
  范真娘已经看着奶娘哄睡了女儿,又洗浴好了,坐在桌前等着丈夫。
  杨义府磨磨蹭蹭去里间换了衣衫,等到出得外头,做一副压着满腹心事的模样,跟着坐回了桌前,笑着问道:“真娘怎的在此处等我?”
  又问道:“我听得女儿方才哭了一路,却是无事罢?要不要打发人去请个大夫?”
  范真娘摇头笑道:“嬷嬷正带着,已是睡着了。”
  再问道:“我看你同爹坐在一处,老是被他问话,席上吃得不多,要不要叫下头做点子吃食上来?”
  杨义府道:“为夫不饿,真娘你饿不饿的?”
  见得丈夫如此体贴,范真娘便是饿也不饿了,道:“奴家也不饿。”
  她向来觉得丈夫不太愿意接受自己娘家的恩惠,唯恐委屈了他,见左右无人,特地道:“我听得娘说,要叫爹爹给你寻个做事的差遣,学士院中做了这许久,已是差不多了,娘怕你不愿,特叫我来好好同你说说,莫要一味想着靠自己,做人没得这样耿板的。只要出了功劳,男儿又哪里论出处呢?难道因你是宰相家的女婿,便不能出头了?”


第834章 咬钩
  杨义府得了妻子主动咬钩,不想今次连饵都不用下了,忙不迭收竿道:“你我夫妻一心……还是真娘懂我……只是不想岳父为着我这事情,凭白遭人弹劾,将来闹得出去,旁人也要说我靠着裙带提携……”
  范真娘登时急了,道:“哪里就裙带提携了?两府之中那样多人,从前许多任相公,难道个个女儿嫁的人都能做了大官?不过是旁人嫉恨而已,何必要去理会他们?”
  又安慰了丈夫半日。
  杨义府便把晚间范尧臣提的两个差遣的同她说了。
  “一个是协理管勾京畿漕运的,另一个则是监太医局熟药所……”他一面说,眉头一面微微皱起。
  范真娘同他女儿都生了,看他这样,便知这是对差遣不太满意,却又碍于情面,不怎的好说,道:“听着管勾漕运,倒是个实权之职,只我到底是个妇道人家,不知其中可是有什么不妥?”
  “漕运自然是实权,可这差事却并不好管,每岁经汴渠入京的,单只粮米便足有数百万石,汴渠每年过了十月,便要封航,否则冰凌封冻,自是难以航行,运送时货物遗失屡见不鲜,船只倾覆,也不是什么罕闻的。”
  他轻轻一叹,道:“倒不是有畏难之心,只要能为民做事,又有什么好挑的?只是黄、汴两河数次改道,漕运也数次改革,每每是坏事未决,又出新事,其中又有宗室皇亲、高官权宦为得好处,在其中搅和浑水,我怕进得去,便是当真行了事,出了功劳,却未必能脱身出来……给那一二人有心缠着,便是清白之体,也要被泼上一桶黑水,将来再难洗清。”
  “管勾漕运的苏惟文、张永,都是近在眼前的事情,而今一个被贬至琼州,一个则是被赶去了柳州,上回交趾入侵,那张永守城不利,被连贬带罚,怕是今后要老死在广南了……”
  二三月这样暖和的天气,范真娘已是听得冷汗直冒。
  她识文断字,知书达理,又自小耳濡目染,对于朝中政事,多少也知道那么一点。
  正因知道那么一点,听着丈夫如此七分真、三分假地一一道来,范真娘尤其觉得心惊,不由得问道:“那爹爹为甚要给你择了这个差遣?”
  她只隐隐觉得有些奇怪,心里有一句话,不愿去想。
  ——这岂不是,把杨郎往火坑里推?
  不过范真娘自小甚得父母疼爱,这样不孝的推断,她是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的。
  此时此刻,她已是不打算再去考虑什么管勾漕运的差遣,忙道:“那监太医局熟药所的差遣如何?”
  她话才落音,已是讪讪住了口。
  竟然是太医局的差遣,还只是个管发药的,不用丈夫分说,她都觉得拿不出手。
  于旁人而言,着实是个肥缺,定能从当中捞取不少好处。可对于自己这个丈夫,其人一心着做事,从不贪利,把名声看得最是要紧,得了那样的差事,如何能高兴?
  她心中想着,有些犯愁,又有些自豪。
  旁人的丈夫,一心钻营,千里做官只为财,为图升官,脸皮也好,脊梁也罢,全可以不要。
  可自家这个丈夫,一心为民做事,并不为富贵折腰。
  这已是十分难得了,偏他也没有把家小放在一边,在襄州谷城县时,平日里无论多忙,都会抽得空闲回来看自己一眼,回了京城之后,对自己同女儿也是一般的关怀备至。全不似爹爹那般,一旦有了差遣,便把家人抛在脑后,只晓得做事,不晓得顾家。
  虽然于官途上,杨郎还距离爹爹甚远,可在这做人丈夫上一道上,他却把爹爹甩得甚远哩!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埋怨道:“爹爹也是,这太医局管药的差事,怎的也挑了出来,实在是老糊涂了!”
  杨义府苦笑了一下,道:“莫要胡说,岳丈大人自己有他的考量,只是他坐在那个位子上,所见、所识俱与我们不同,自然有许多事情考量不到,其心乃是最好的。”
  又特意叮嘱道:“也是你我夫妻私语,我才同你细说了,万不可去与岳母学舌,叫她知道了,少不得说与岳丈听,届时岳丈大人还不知会怎的看我!”
  他不说这一句还罢,加了这一声叮嘱,范真娘原本五六分的决心,登时被暖得膨胀成了十二分,冲着脑子,几乎要控制不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