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嫡福 (晓风清露)


  王妃和侧妃,只一字之差,就是云泥之别。
  魏明煦是她林芷萱的丈夫,也同样是她李婧的丈夫啊。
  就只是因为林芷萱能生吗?
  李婧的双拳紧握,指甲深深地嵌进肉里,痛的让她窒息。
  谢文良的西北大军因着路上多雨,略有耽搁,十月初才能到达京城。
  朝廷上关于如何安置西北大军的问题,至今争论不休。
  魏明煦和魏应祥从前是摄政王,在上朝的时候,是设两座,二人坐在朝臣之首,听着大臣们奏事。
  如今虽然说还政于皇上,可是这每日早朝的这两把椅子,掌事的太监,却并没有撤。
  魏明煦听着争论不休的朝臣们,却对坐在高位之上的魏延显道:“皇上如今已经亲政,皇上以为此事该如何定夺?”
  魏明煦虽然坐在龙椅之下,可是那睥睨群臣的气势,丝毫不比魏延显差。
  魏延显看着魏明煦竟然让自己来定夺此事,深知魏明煦的不怀好意。便只道:“朕还是先听听诸位爱卿的意见,谢国公,你以为此事该当如何处置啊?”
  魏延显给了谢炳初说话的余地。
  谢炳初心中自然大喜,上前道:“臣以为,武英侯当初带领西北大军平定蒙古叛乱,又不辞劳苦,镇守边陲多年,功在社稷,如今做和亲使,护送皇妃回京,皇上当奖励三军,简拔有功之能臣,委以重用。
  而至于西北大军,可改编为京畿驻军,与绿营兵和西山大营一样,安置在京郊长城以南,编入戍守京师的禁卫军。”
  如此,西北大军离京城不过数十里,朝发夕至,甚至可以牵制左磊综的步兵营。
  魏延显自然大喜,只要这只军队能留在京城,日后就有跟魏明煦抗衡的余地:“甚好,就依忠勇公所言……”
  “皇上。”魏明煦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打断了魏延显的话。
  魏明煦缓缓站了起来,面对着魏延显道:“本王以为不妥。”
  魏延显看着魏明煦,拧眉道:“有何不妥?”
  魏明煦从容道:“今年朝中灾祸频发,户部银钱不足,粮草不济。皇上可知,要养这样一只军队,每年要户部出多少银子?”
  魏延显语塞,他不知道。
  魏明煦看向廖青,廖青却看向谢炳初,谢炳初冷着脸,一丝表情都没有。廖青便也像假装没有看见魏明煦的眼神一样,继续装傻充愣,并不接话,将魏明煦晾在原地。
  魏明煦冷笑一声,也不需要廖青告诉自己,只转头对魏延显道:“那臣来告诉皇上,西北驻军官兵共計八万三千一百八十二員名,馬四万一千六百零三匹,每岁需米四十万二千九百四十五石四斗,料五十七万五千八百三石二斗,折色粮饷草乾船租银二百一十九萬三千七百五十七两九钱,此外尚有班军塩菜及蓟兵行粮非常给者贮十万待支不在额内,通支本折色共银三百馀万,加上官兵的饷银六十余万,去年一年,为了养西北大军,户部就要支出三百八十余万两!这些银子,足够救济今夏山东一省的灾民。
  ……”

第843章 愤然
  “……如今河清海晏,四海称臣,蒙古与我朝联姻,以求世代交好,就连京畿衙门都在裁剪驻军,这样一只千里奔驰,军心疲敝的军队,合该好生安抚十年游子之心,恩旨赏银返乡,照顾家中父母妻儿。没有必要耗费户部的银钱,养这样一只无用之军。”
  谢炳初直站了出来,怒道:“西北大军保家卫国,当年浴血奋战,才保住了大周朝的安宁,护住了江山国土,王爷竟然说他们是无用之军?!未免太刻薄了些吧。”
  魏明煦看着谢炳初道:“自然,若是退回十年,他们个个都是朝廷的栋梁之才,如今也未必不是,只是十年之间,沧海桑田。大周朝国富民强,早已经不是当初动荡不安,需要武力治国的年代,如今的股肱之臣,是能保住大周朝再安定中繁荣昌盛,这个时候,一兵一卒,若是开垦农桑,甚至做买卖经商,才是真正的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祉。而拥兵自重,坐吃山空,等着朝廷拿户部的救灾银填补他们的军饷,对大周朝的长治久安,似乎并没有多大的益处。”
  谢炳初却丝毫不让:“沧海桑田,好一个沧海桑田,摄政王如此重文轻武,十年之后,怕是大周朝只会舞文弄墨,无人再懂刀枪,一旦有敌军来袭,难道拿着锄头算盘去抵御外敌吗?军政不可废!而且要长存惊醒之心,鼓励世人习武修文并重,不可厚此薄彼。”
  魏明煦看着义愤填膺的谢炳初,其实谢炳初的话也自有道理,魏明煦并非全不认同,只是,魏明煦想要争论的对象并不是谢炳初,他知道谢炳初并非不学无术之人。
  魏明煦转头看向一言不发的魏延显,复又问了一句:“皇上以为如何?”
  忽然被点名的魏延显似是吓了一跳,看着底下的大臣齐齐将目光聚在他身上,他心中莫名地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竟然一时什么都想不起来,当初师父教的书本上的东西,仿佛刹那之间全忘了。
  此刻,只能期期艾艾道:“朕,朕觉着忠勇公言之有理。”
  魏明煦的脸色难看起来,扬声问道:“看来皇上并不是想亲政,而只是想换个摄政王罢了。皇上听够了臣的言论,如今忠勇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是吗?”
  魏延显刹那间汗流浃背,他出言反驳道:“不是!自然不是!”
  “那是什么?”魏明煦问他。
  “是……是……”魏延显嗫嚅着,“是朕觉着,忠勇公说的,真的很有道理。”
  “哦?那皇上说说,忠勇公的话有道理在哪里?”魏明煦稳如泰山地看着慌张不堪的魏延显。
  魏延显在重臣的注视之下,心慌意乱,他自然不会想都不想地就说,他想要好好斟酌一下言辞,可是在魏明煦的逼视之下,他一句成行的话都想不出来。
  他越是着急,就越是恼怒,自己如今已经亲政了,怎么还这般的没用,这样的不争气!他从前想象的不是这样,是自己像魏明煦一样泰然自若,舌战群雄,说得底下的大臣一句话都反驳不出来,对他俯首帖耳,毕恭毕敬。
  而不是这样,不是像现在这样,丢人现眼!
  “朝廷,朝廷不能重文轻武,要防患于未然。”魏延显艰难地重复着谢炳初的话。
  魏明煦却道:“裁撤西北大军并不是重文轻武,而是体恤军心。当初的这只军队,也是朝廷危急存亡之秋,举国招募来的,将士们为了家国天下,征战沙场,可是谁人家中没有父母妻儿,皇上在河清海晏的太平盛世,依旧不肯许将士回乡,有失仁德。
  皇帝施行仁政,百姓感恩戴德,到了战时,但凡谁敢欺凌大周朝一寸国土,自然举国上下,全民皆兵!百姓会自发地站出来保卫疆土,保护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君主。先有民,才有军。皇上有功夫,也该好先将那些安置闽浙洪涝灾害的奏疏整理批阅出来,交发内阁急办才是。而不是一味拖延了这三五天。”
  魏延显气得双拳紧握。
  那么多奏章,天知道,每天他要看多少奏章,那么多的字,那么多无聊的难办的让人头疼,甚至头皮发麻的事情,密密麻麻地写在奏折上。
  每一份都要他看,都要他御笔亲批。魏延显哪里遭过这个罪,哪里有这个耐心,便偷懒敷衍了事一应写了“知道了”、“阅”、“准”,这样几个字轮回着来,才好容易能将每日的奏折批完,可魏明煦一问,他自己批过的奏折,却连上头写了什么事情都不知道。
  被魏明煦当众训斥了一顿之后,魏延显只觉得丢了面子,战战兢兢,不敢再敷衍了事,一个处置不当,魏明煦就会耳提面命地一一指出来,“教导”他一顿。
  他如今仔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奏折,可是哪里看得完,魏明煦又责怪他备懒懈怠。
  这个皇帝他不当了!
  谁爱当谁当去!
  魏延显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愤然起身,弃朝而去。
  只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谢炳初气得跳脚,指着魏明煦道:“靖亲王,你竟然敢对皇上无礼,逼得皇上离席!”
  李淼生却施施然转身,看着谢炳初,漠然道:“王爷身为摄政王,要对朝廷负责,对天下百姓负责。是犯颜进谏,是面折廷争,是朱云折槛,言人之不敢言,如何能说是对皇上无礼?”
  魏明煦是直言不讳,那么相对的,小皇帝就是心胸狭隘,容不下中正之臣了。
  谢炳初气得发抖,却不能再就此事多说什么。其实,他更气的是沉不住气的魏延显。
  众人也将目光都转到了魏明煦身上,魏明煦像往日一样,继续主持了今日的廷议。
  慈宁宫里,太皇太后自然早早就听说了乾清宫发生的事情。
  太皇太后叹了一声,只问了柳溪一句:“皇上呢?”
  柳溪道:“躲去养心殿了,将自己关在里头,一个人都不见。”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道:“那孩子一大清早的去上朝,怕是还没有吃早膳,你去命人预备些吧,随哀家一同去一趟养心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