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公主喜嫁 完结+番外 (越人歌)


  好些东西容易做伪,可是一个人的本质不会因为穿上绫罗锦缎的衣裳,戴上满头珠翠首饰就会变得不同,而言谈举止,眼界气韵,这些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得来的。
  而且这位袁姑娘还不是个死板无趣的人。有人说看戏,她也能跟着说上一两句行头贵贱。有人说花木,她也知道什么季节当赏什么花,这花若插瓶又该如何摆设。总之,目前看来挑不出什么毛病。
  过了重阳之后福玉公主邀她们一起去骑马,袁若秋骑马骑得也好,竟然不象一般书香门第的女儿那样娇怯怯的,她们那骑马哪能叫骑马?不过叫人搭个软鞍,侧身坐着,前头还得配个牵马的,走起来四平八稳,慢慢悠悠,那也叫骑马?那跟坐人抬的软轿也差不多。
  刘琰就好奇问了这问题,袁若秋笑着说:“我在乡下庄子里住了好几年,但凡庄子上孩子会的我都学会了,不光骑马,钓鱼、捉虾、爬树、逮兔子,挖坑烧火烤芋头烧麻雀——没我不会的。”
  刘家姐妹顿时对她好感大增!
  她们也是乡下姑娘出身,这些贵女们琴棋书画的玩意儿都是后来恶补的,这些年固然过得富贵已极,可是要说自在,还是早年在乡下的时候过得更自在。
  她们出来的时候赶早,登山的时候太阳才刚刚升起,道旁的草木枝叶上头凝结的露水沾在身上,不多时就将头发衣裳都打湿了。
  到了护国寺头一件事是先换衣裳,头发也用软布擦干。刘琰为了骑马方便,就没让人再给她梳髻,不过将头发分作两股,辫成了眼下京中比较流行的葡萄辫。纵然公主对穿戴不上心,身边的这些人却不能不上心,这看似普通的辫子,也用明珠编在上头,发梢还缀上了金缀角。
  刘琰自己扯过辫子看了看:“很不用讲究,我就怕骑马的时候不当心会掉了。”
  说起马,她这马鞍子做得也精致,鞍辔上的流苏缨络和银铃铛也都讲究得很。
  两个太监伺候着公主的枣红马,照料得比伺候祖宗还精心。就怕再出个什么坠马、刺客之事,两人盯着这马眼都不敢眨。公主上了马,后头的侍卫太监们连忙跟上。
  刘琰没有跑远,就沿着河岸边跑了一段路,秋风微凉,秋天的太阳也与夏天不同。没有夏天那么炽烈酷热,却显得更加灿烂明朗,满山的叶子被秋风一吹,变得花色斑斓,红的黄的绿的,那颜色在阳光下浓艳的象要溢出来,干爽的草叶被秋风吹得呼啦啦的作响,连秋天的河水都更加清澈,映着蓝蓝的天色,水面有如一条彩绸,变幻着形貌,一路奔流远方。
  刘琰就在桥边停下,这会儿太阳早升起来了,今天重阳,来护国寺上香,赏秋景的人着实不少,走路来的,骑马的,坐轿的,还有小贩挎着篮子兜售香烛、吃食。
  刘琰也打发人去买了一份儿重阳糕来。
  其实就是白米糕,上面撒上点儿菊花瓣儿,下面垫的是菊花叶,染了菊花香气,就叫做重阳糕了。刘琰本来是想尝的,可是豆羹赶紧抢上前一步:“奴婢今天早上出来的急也没吃什么东西,这会儿肚里正饿,公主赏奴婢先尝一块吧。”
  难道随便买块糕里面还能有人下毒害她?
  可是看豆羹那一脸焦急殷切的样子,刘琰也不是为难人的性子,示意他取了一块糕。
  豆羹把一块糕分了三口吃——品的那叫一个细,象是要凭自己的舌头把里头的所以配料工序全尝个明白不可。
  “这面磨得细,糕也打得结实,”豆羹把糕咽下去:“虽然没搁多少糖,可是米糕天然也有点甜味,做得算不错了。”
  都被他这么仔细的品评过了,刘琰对这重阳糕也没多大兴致了。
  其实她出来也带着糕点,里面也有重阳糕。宫里的做法自然比外面要考究得多,面那是细磨的,磨好了之后还要筛个至少五遍,用的糖、油和其它配料全是最上等的,哪是外头这两文一块的重阳糕能比得上的?
  刘琰歇了一会儿又翻身上马,绕过放生池、碑林,落雁泉、还去了看了看离护国寺不远的佛洞,这佛洞里外都是佛像,在山石上雕出来,有的显得粗陋,有的却极精致,大大小小,高低远近各有不同。
  这些佛像有的是富人家请人雕刻的,也有信徒自己发愿在这儿一雕就是好几年、十几年的。
  等她转了一圈儿回来,已经到了正午时分,福玉公主她们拜过了佛,上了香,还抽了签筒,这会儿都已经找人解完签了。
  刘芳求的是子嗣,是个中等签儿,不好也不坏,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说要耐心等候机缘。
  “我也给你求了一签。”
  刘琰端起茶喝了一大口,这茶不凉不热正宜入口。
  “这还能代求的?”
  “当然了,”刘芳笑嘻嘻的说:“还求了个好签呢,我帮你问了姻缘,解签的那个师傅说,你好事将近了。”
  刘琰摇头:“你们肯定没少给香油钱,那解签的还不是净捡好听的话说。反正那些签文都云山雾遮的,好话歹话还不全凭他们一张嘴嘛。”
  刘芳不知怎么忽然想起赵磊同她说过的话,他说,那些求神拜佛的人,都是有所求的,日子过得总有不如意,所以寄望神佛能大发慈悲让自己的心愿实现。
  刘琰的日子可没有什么不如意,她就不怎么信这些。


第三百五十八章 素斋
  护国寺里素斋做得是一绝,素八珍,干烧笋,莲藕汤,还有一道什锦饭。
  刘琰尤其喜欢素八珍和什锦饭。素八珍的汤汁浓浓稠稠的,十分鲜美。什锦饭就更不用说了,里面内容格外丰富,一掀盖子那香气就直往人鼻孔里钻,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的。
  这饭吃着比闻着更香。俗话说新米陈麦,米就是越新越好吃,将当季的新米和山药、荸荠、鲜菇、银杏、栗仁儿混在一起蒸熟……奇就奇在放了这么多配料,味道却一点都不杂乱混浊,就这个饭,不用菜她都能吃下三大碗。
  刘芳都要劝她:“小心积食,逮着喜欢的也不能这么猛吃。真喜欢这个饭,回去叫膳房照样学着做就行了。”
  福玉公主笑着说:“膳房怕是做不出来,护国寺这几样拿手菜都是他们的独门手艺,外面也有人学着做过,配料都一样,做不出这个味儿来。”
  “那叫人抄一张方子带回去也是一样的,反正咱们又不会给他散出去抢了他们寺里的生意。”
  刘琰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天天吃就不稀罕了,下次再来也是一样。”
  反正今天是吃过瘾了。
  袁若秋在公主们面前吃东西也没有装斯文,换成旁人,可能做个样子吃上两口就说饱了,生怕被人说贪嘴,又怕吃东西姿态不雅让人看见。她虽然没有刘琰那么好胃口,饭也吃了满满一碗,还喝了一碗莲藕汤。
  福玉公主挺喜欢她这样的姑娘。那种整天饭不好生吃,看上去娇弱弱病歪歪的姑娘,福玉公主是满心看不惯。
  袁若秋被福玉公主这么一夸,也落落大方没做出什么羞怯之态来:“不敢当公主的夸奖,其实以前家里请的教习,还有现在宫里指给我的尚宫姑姑教起规矩来也都是很严格的,不过我想着,那些规矩都是做给外人看的,这会儿又没旁人,也不必为难自己。”
  福玉公主点头说:“说的没错,讲规矩本不是错事,但人不能被规矩捆住手脚。”
  还有一句话福玉公主没说,不过将来袁若秋嫁给四皇子,慢慢的也会明白。
  规矩这种东西也是因人而异的,越是有身份的人其实越不讲究这个。袁若秋现在还要学规矩,但是等她成了四皇子妃,规矩嘛,也就是那么回事儿,要紧的场合不出错也就行了。
  后半晌刘琰还舍不得走,领着人在护国寺的碑林后头差点儿玩疯了。这会儿山上的野枣儿、红山果,野葡萄都熟了,刘芳见她摘这个,还说:“这些东西酸得很,除了皮儿就是核,干巴巴的又没汁水,摘了做什么?”话没说完就被刘琰往她嘴里塞了两颗野葡萄。别看这葡萄不大,样子也不好看,紫黑紫黑的,有的葡萄破了,汁儿淌出来黏在其他葡萄的皮儿上,看上去脏脏的,可是这野葡萄还真甜,比蜂蜜都甜,简直甜得发齁,刘芳吃了两颗赶紧让人端了水来喝两口,好冲一冲嘴里的甜味儿。
  不过野枣儿确实皮厚核大又不算甜,红山果就更不用说了,酸倒牙。
  不光摘了很多野果,刘琰带出来的侍卫还逮了两对野兔子。护国寺一片地方没人射猎,这兔子日子多半过得比别处安逸,长得十分肥胖,一身儿灰黄杂色的毛皮也显得厚实,被揪着耳朵拎了过来,后腿儿还直蹬踹,看着可有劲儿了。
  刘芳笑着说:“你这是想烤兔子肉吃?”
  刘琰摇头:“不好吃。”她不爱吃兔子肉,再说,看它们这么鲜活生猛的样子,也挺趣儿的,吃了怪可惜的。要拿回去养……它们又粗笨了些。宫里也有养着取乐的各种玩意儿,猫猫狗狗的自不必说,鸟儿鱼儿也极多,除了这些,象仙鹤、梅花鹿,雪兔这些也有。跟那些专人养出来,显得格外温驯漂亮的雪兔相比,这野兔子就上不得台面儿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