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公主喜嫁 完结+番外 (越人歌)


  “陆轶啊?”曹皇后的注意力果然英罗给引开了:“他倒是很好,就是年纪和琰儿不大合适。”
  “确实是大了几岁。”英罗说:“那娘娘心里有属意的人选吗?”
  曹皇后摇了摇头:“前些日子皇上说他有安排,我想皇上也许想多考较考较他们——这不是马上就春闱了吗?我想皇上的意思,这春闱也是一块试金石,没有真才实学,肯定会被挡在榜外了。”
  英罗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皇上思虑周全。”
  曹皇后笑了:“不止呢。春闱之后,皇上可能要带人出去一趟,天儿暖和起来,怎么也得赛两场马,来次围猎,可能还有别的,闲了一冬天,可不得活动活动筋骨?”
  英罗懂了。
  “还是皇上英明,这么一来,选出的驸马一准儿是文武双全,千里挑一。”
  曹皇后又笑了。
  英罗当然精明能干,但她毕竟没有嫁过人,好些事儿她不懂,也没人会跟她说。
  戏台上讲才子佳人的故事,总是讲到成亲就算完了,花好月圆,皆大欢喜。很多人都会觉得,既然男的是才子,女的是佳人,以后的日子必定过得美满如意。
  其实过日子完全是两码事,再是才子佳人,过日子依旧少不了龌龊难堪的时候,除非两个人都不食人间烟火。
  可人只要活着,吃喝拉撒一样也少不了。
  回安和宫的路上,刘琰就问桂圆:“打听着什么消息了?那潘才人是不是惹母后不痛快了?”
  桂圆先捧自家主子一句:“公主料事如神。奴婢去打听了,要说在宫里这几年,奴婢还真没见过这么蠢的人,”这句话桂圆说得很不客气:“真不知道她怎么混上的御前宫女。因为前番她们几个人里有一个闹出事端,姚公公觉得她们有的知情不报,有的暗自嫉恨挑拨,都不是省油的灯,所以皇上把她们都交由皇后娘娘发落。其实也就是咱们娘娘宽厚,不但没处置她们,还给了她们天大的恩赏。可潘才人脑袋里装的全是糊涂浆子,她去宜兰殿,居然跟娘娘说她不想当嫔妃,她还想去皇上身边当宫女。”
  刘琰倒没象桂圆刚听到这件事的时候那么意外和生气。
  “这个潘才人,长得好吗?”
  王昭仪她们晋封的那天刘琰根本没注意那两个新才人,远远看了一眼,高矮胖瘦都没看清,更不要说长相了。
  “长得不怎么漂亮。”桂圆绝不是有意贬低潘才人,完全是实话实说:“跟娘娘身边的药罗、荣心她们几个完全不能比,非要说的话,长得有点儿象原来三公主身边儿的春草。”
  “象春草?”
  春草跟美人二字可差得远呢:“我记得春草是张圆脸,眼睛还不算大。”
  “对,潘才人也是这个长相。”
  既然生得又不是绝色佳人,那她哪来的底气?
  刘琰不明白潘才人的想法,但桂圆同是奴婢,倒是能猜着几分。
  “还是皇上、娘娘太和气了呗。”桂圆说:“皇上就很少惩处身边伺候的人,有些小错处也不计较,也就是姚公公管得严,要不然这些人心更野。娘娘也是,给她们这么大体面,可太容易到手的东西,他们反倒不领情,不觉得那有多稀罕。给了才人,她们就肖想当妃子。潘才人今天敢在娘娘面前放肆,不就是仗着娘娘脾气好不与她计较?觉得她在皇上那儿有情分?她这么放肆一通,娘娘也没责罚她就让她回去了,照奴婢看,她心里的念头还没死呢。”
  刘琰琢磨着,桂圆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俗话说,恩威并施,这话当然是有道理的。
  只有恩,没有威,象潘才人这样的人就不会觉得恩有多难得,更不会对威有所惧怕。
  “不过英罗和闵公公不是吃素的,潘才人既然不懂规矩,那就得让她好生学学规矩才是。”
  刘琰想了想,问:“不会闹出人命吧?”
  “不会,他们有分寸。这才得封不久就没命,说出去总不太吉利。”


第四百一十八章 宫规
  王昭仪在院子里晒了一会儿太阳,冬日里难得这么好天气,晒得全身都暖洋洋的。陈嫔过来看她,还带了几个蜜橘过来。
  冬天瓜果菜蔬难得,这几只蜜橘也贡品,陈嫔得了这么几个不舍得吃。
  王昭仪看她那副宝贝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
  贡品是金贵,但是以陈嫔现在的身份,也不算什么了。
  这橘子王昭仪当然也得了,不过天气冷,她身子也不好,不敢吃,还放在那里呢。
  “你要喜欢吃这橘子,我那些你也拿去吧。”
  “真的?那我就不客气了。”陈嫔就坐在她旁边剥橘子:“我把皮都给你留下,放在屋子里香喷喷的,比什么熏香好闻多了。”
  王昭仪说:“那我还得谢谢你?”
  “嗨呀,咱们之间不用客气。”陈嫔剥出橘子瓣儿:“你真不吃啊?”
  王昭仪微微摇头。
  陈嫔也不跟她客气,连吃了两个橘子。
  看见她这么好胃口,王昭仪也有些羡慕。
  “你也少吃些,毕竟是凉的东西,当心伤了胃。”
  “不会!”陈嫔比划着说:“我昨天还吃了两根儿萝卜呢,肚子一点儿都不凉。”
  两根,萝卜。
  王昭仪都不知道说她什么了。
  宫里哪个主子会抱着萝卜啃啊?陈嫔虽然位分升了,可是她自己一点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没觉得自己现在的身份有多了不起,或者就算知道了也不在乎,反正在她看来,宫人也好,妃子也好,没什么大差别,就算当了妃子,也不过是一天吃三顿,晚上躺下也就占那么大块地方睡觉。难道位分升了,过去能吃的东西就不能继续吃了,过去常说的话就不能继续说了?
  萝卜这东西不稀罕,冬天里头普通人家除了菜干,咸菜这些,也就只能吃到白菜、萝卜这些菜蔬了,主要是这两样东西挖个菜窖就能存很长时间。以前王昭仪就时常能闻见陈嫔身上一股萝卜味儿。
  只是没想到她现在还是没改了过去的脾气。
  也是,她就是这么一个人。
  以前王昭仪挺瞧不上她的,明明身份已经不同了,还改不了一身贫贱习气。
  现在她不这么想了。
  陈嫔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她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挺好,又没有妨害到别人。经过这么一病,王昭仪忽然发现,陈嫔……应该是她这辈子最熟悉、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了。
  她的家人早就都不在了,跟了皇上之后,其实皇上对女色也不上心,她没伺候过皇上几次,甚至连话都没有说过几句。这么些年来,她和陈嫔吵吵扰扰,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比起其他人来,陈嫔其实才象是个家人。
  “对了,我的宫人刚才看见潘才人出去,没多久就回来了。”
  王昭仪问:“她去哪儿了?”
  这些日子潘、邓二人都不怎么出门,天气冷是一方面,主要是她们毕竟是新人,没站稳脚跟之前,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屋里更稳当些。
  她们还来给王昭仪见过礼,王昭仪对她俩不亲近也不太疏远,请她们坐下用了茶,一人送了一份儿见面礼,说让她们若缺了什么短了什么只管说话。
  陈嫔既然这么说,想必潘才人肯定做了什么事。
  “她去宜兰殿了。”陈嫔说:“娘娘体恤,平日里也不让人天天去请安,她突然一个人跑去,指不定是打什么歪主意呢。”
  王昭仪不象陈嫔一样能把话说得这么直白,不过她也觉得陈嫔说的有理。
  很快陈嫔的猜测就印证了,过了午内宫监就打发了人来,说是潘才人和邓才人都是新人,于宫规不熟悉,所以特意让人来教导她们规矩。
  陈嫔就对王昭仪说:“她一准儿得罪皇后娘娘了。娘娘那么好的人,倘若是小过错根本不会放在心上,不知道她到底干什么事了。”
  内宫监来的人虽然没说潘才人犯了什么过错,用的理由乍一听也很正常。
  可问题是,潘邓二人并不算新人。
  她俩可是在宫里待了好些年的,陈嫔打听过,这两个人都是一年进宫的,在御前伺候也有两三年,要说她们不懂宫规?那她们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
  但内宫监的人既然说是来教宫规的,那必定潘才人有违犯宫规的地方了。
  陈嫔特意到银露轩去绕了一趟,回来说:“就是冲着潘才人来的。邓才人那儿有一位尚宫,邓才人就在屋里捧着宫规看上半个时辰,那位尚宫就说今日教导已毕。可潘才人那儿就不一样了,那位尚宫捧着宫规念一句,潘才人也要跟着念一句,听说已经这么站了小半天了,那位尚宫也没有松懈的意思。”
  这样区别对待显然不是为了教规矩来的。
  虽然说站着诵读宫规不算什么严厉的惩罚,但是这么一来,有眼睛的人都看出潘才人不得脸,内宫监的人一点儿面子也没给她留。
  宫里人最会见风使舵,以后潘才人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这是皇后娘娘的意思?”
  王昭仪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不会,娘娘不是这样的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