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公主喜嫁 完结+番外 (越人歌)


  小时候听到这样的话,刘琰很懵懂,为什么以后就会懂了?为什么现在就不能懂?
  再长大一些,她就会有一种逆反的心情。什么以后?对少年人来说,二十岁都很遥远,三十岁更象是一辈子都到不了的地方,而那些年长的人,他们保守、衰老、虚伪、他们认为自己就是道理,可很多时候他们行事根本不讲道理。
  但刘琰也过了那个年纪了。
  刘琰一进宜兰殿,坐在那儿的四个人都起身行礼。
  刘琰笑着说:“免礼。”
  今天这四位客人她认识三个。
  其中一个生得娇美明艳,头上斜簪着一只金簪,簪头的金丝之中包裹一颗明珠。
  这人刘琰认识,袁若秋,小哥的未婚妻。簪子她也认识,上元节前曹皇后拿出几枝簪子让她挑,刘琰当时就看见这枝了,不过她没有挑这枝。
  原来这簪子到了袁若秋头上。
  是母后赏的?
  会不会是小哥送的啊?
  刘琰按下心事,先同年纪最大的修国公夫人招呼:“夫人可有好些日子没进宫了,前些日子听说夫人有些咳嗽,现在可好些了?”
  修国公夫人一头银发,身子骨却还硬朗。刘琰问候她的病,修国公夫人受宠若惊,欠身说:“劳烦公主记挂,老身已经好多了,多亏皇后娘娘赏的好药。”
  坐在修国公下首的那个年轻妇人刘琰不认识,越过这个人,刘琰同后头的何夫人说:“何夫人和袁姑娘怎么今天凑在一处了?”
  时下的风气,未出阁的年轻姑娘不能自己抛头露面出去应酬,须得一个亲眷长辈带领着才行。袁若秋今天进宫,陪同她进宫的既不是她祖母,当然更不是她的婶子,而是一位看起来同袁家不沾边的何夫人。
  何夫人笑着说:“我们这亲戚旁人都不知道,若秋她是我表姐的女儿。之前他们家一直在外域,我们在京里,也没多少往来。”
  原来是这样的亲戚。
  这种场合袁若秋只能跟着一个表姨母,而不是袁家自家人,可见她家人没一个拿得出手的。
  这也实在不能说是一件好事。
  至于她不认识的那个人,看起来也是身有诰命,打扮得大方端丽,又不过分奢靡。长相嘛,只能说是五官端正——她有点偏瘦,脸颊凹陷,颧骨凸出,眼尾微微上挑,这长相有点象以前刘琰看过的一张画,象画上的狐狸。
  修国公夫人笑着说:“王氏她进宫不多,公主怕是头一次见着。”
  王氏自己站起身来行了礼,轻声说:“妾身夫家姓陆,家住联荣坊。”
  啊,那不就是——
  陆将军府?
  那她就是陆轶的嫂子?
  刘琰知道有这么个人,但是从来没有见过。
  刘琰脚步顿了一下,到曹皇后身边坐下。
  曹皇后问她:“昨晚上玩得可尽兴?早起让人给你送的汤你尝了没有?”
  “尝了,火腿很鲜,笋子脆嫩,我喝了两碗呢。”
  曹皇后笑着说:“喜欢的话下回再让膳房给你做,又不是多金贵的东西。”
  修国公夫人在曹皇后这儿最不拘束:“福玉公主昨天办的灯会真是好,我那两个孙女儿昨天也去了,玩得都不舍得走,回到家还叽叽呱呱的聊了半宿,说以前的上元节都白过了。昨晚又逛,又玩,又买,又吃,到家里一脚鞋,发现脚底都打起水泡了。”
  刘琰含笑点头,问袁若秋:“袁姑娘昨天去了没?”
  福玉公主应该是邀了她的,不过昨晚人多,刘琰都没见着刘雨,袁若秋她也没有看到。
  袁若秋摇头:“因为祖母身子不适,昨天就没能过去,听说灯会极是热闹。”
  袁老太太这病不知道是真病还是假病。
  以刘琰以往的听说的消息,袁家这位老太太身子骨倍儿棒,食量比年轻人也不差。怎么说病就病了?
  也许是心病。
  刘琰陪着曹皇后说了会儿话,修国公夫人她们就起身告退了。
  都要用午膳的时候了,还不走是想怎么着?蹭宜兰殿的午膳?
  曹皇后偶尔也会留人用膳,但可不是人人都这个脸面。
  外人走了,宫人过来收拾了残茶和座椅,又重新给刘琰上了茶点。
  这可和用来待客的不一样。
  茶和点心都刘琰喜欢的。软绵绵的梅子糕入口即化,清甜微酸,很是爽口。茶也是清茶,有茶香,可没有茶的苦涩味道。
  “修国公夫人她们今天来做什么?”
  毕竟今日不是个循例请安的日子,修国公夫人今天来,多半是有所求。
  “她是来敲边鼓的,王氏想给陆轶结个亲事,但陆轶这个人呢,性情不那么和顺,她虽然是长嫂,但是也做不了陆轶的主。”
  “啊?”
  可能是刘琰的惊讶太过明显,曹皇后多解释了一句:“我没有答应她,陆轶这孩子是个有主见的,更何况这是他的终身大事,总要他自己看得中,心甘情愿才好。要是胡乱给他配一个,他不乐意,那岂非误了两个的终身?”
  刘琰有些小心翼翼的问:“那王氏想给他结什么亲呢?”
  “说是一个翰林的女儿,也算书香门第了,姑娘知书达理,贤惠柔顺……”
  呃,刘琰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有些好笑。
  曹皇后还在说:“虽然说娶妻娶贤,可陆轶和一般人不一样,他应该不看重这些。”
  对,这点刘琰也可以确定。
  陆轶喜欢的人,应该不是那个什么翰林姑娘。
  不过,陆轶的嫂子怎么会想要突然给陆轶结亲?而且已经求到宜兰殿来了。
  陆轶自己知道不知道这事儿?


第四百三十章 落魄
  唔,刘琰觉得这事儿瞒不过他。
  就算之前不知道,王氏进宫这事之后他一准儿知道了。这人朋友多得很,说不定这会消息已经传到他耳朵里去了。
  英罗侍立在旁,笑着听曹皇后和五公主母女俩说话。
  不过对于王氏这番作派,她很不以为然。
  看起来王氏是一心为了陆轶的终身大事着想,可是这事儿八字连一撇都没有呢,就跑宜兰殿来——这简直就敲锣打鼓的昭告天下嘛。这事儿成则好,不成的话,陆轶的名声岂能不抹黑?
  再说,英罗觉得王氏给陆轶找的这个岳丈可不怎么样。要知道陆家是将门,与文官其实是不相交不搭界的,如果结了亲,这个岳丈对陆轶可没一点儿提携的能力。陆轶现在都五品官儿了,皇上如此看重,平步青云指日可待。按英罗的经验,陆轶将来最少也得是三级大员,上不封顶。可那位翰林呢?
  翰林说起来清贵,但这位翰林的女儿都年岁老大可以嫁人,他居然还在做翰林编撰,稍微有点本事也早该升迁转任了,在六部谋个郎官总不难吧?这要结亲,女婿的官职比岳丈高这么多,这合适?
  哪哪儿都不合适。
  就陆参判那性子,他连亲爹的话都能当面批驳,他能想要一个循规蹈矩、木头人一样的“贤惠”妻子?
  这亲事皇后娘娘肯定不会同意的。在皇后娘娘这里,陆参判的份量可比这个王氏,还有王氏请来的帮手要重得多。
  “我去看了五妹妹,她这脚一伤,往后半个月只怕哪儿也去不了,很是不便。”
  “嗯,让裘太医再给她看看,或是让宫人再推拿推拿,”曹皇后吩咐英罗:“记得给田霖送一份谢礼,就说是节赏吧。”
  “为什么要送他谢礼?”
  英罗解释:“昨晚上是田霖送五公主回来的。”
  说到田霖,大家都觉得他命不好,原本多好的家世,多好的亲事,眼见着前程锦绣,人生得意,可是他一个跟头跌倒,摔得实在太惨太重了。亲事吹了,亲人也差不多死绝了,虽然皇上圣明,田家其他人的事没牵连到他,可是毕竟给他的前程蒙上了一层阴影。到现在家也没有个家,领着侄子侄女儿生活,亲事至今还没着落。
  麓景轩里,五公主刘雨也正吩咐可晴:“备一份儿谢礼,让人今天就送过去吧。”
  冯尚宫劝了一句:“公主何必待他这样客气,您是公主,他是臣子,昨晚的事乃是他的本分。”
  刘雨没和冯尚宫分辨这话,只是对可晴说:“今天就送去吧。”
  可晴应了一声是。
  虽然可晴没少受冯尚宫的教导,两人关系绝不是一般尚宫和宫人能比的——除了没认干亲,宫里不许这样结亲结派的,可晴对冯尚宫就象对至亲长辈一样,其他人都说将来可晴会给冯尚宫养老送终的。
  但是公主和冯尚宫的意思不一致的时候,可晴一点儿犹豫都没有,还是听公主的吩咐。
  冯尚宫当然不会因为这个生可晴的气。
  要是可晴表现出听她的胜过于听公主的话,那她俩这奴婢只怕也要当到头了。
  不过等可晴出去了,冯尚宫还是劝了五公主一句:“公主,昨天要不是奴婢苦劝,您也不肯出宫。可是才出宫就又回来了,旁人总见不着您的面儿,难免有诸多不好的猜测。”
  五公主默默低头看书。
  “公主,有些事儿当争还是得争,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要是众人都觉得您不露面是因为不得宠,他们只会对公主退避三舍,不但亲事受影响,以后只怕处处艰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