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贵女 (三春景)


  看完棉花植株,最显眼的就是棉布了,满舱满舱的,最多的就是棉布了!陈嫣一眼扫过去不知道有多少,便询问船上的管事:“这该有多少啊?”
  那船上管事乐呵呵道:“天竺的‘棉布’是极价廉的…对了,天竺那边我大汉丝绸也极俏,用一船丝绸去换棉布,不知能换多少!郑管事他们换了三千匹细棉布,一万匹粗棉布,您看看。”
  三千匹,一万匹?这个数字着实不小了,不过再大的数字放到海贸里都不显的大了。海船能运送的货物多,如果只做单品利润大的宝货,船要如何才能装的满呢?所以海运里面用来填满货舱的还是那些相对便宜的货物,以量取胜。
  就算是在国外价格极其高昂的丝绸,其实单纯以单价来说都不算贵,至少要比珠宝首饰之类便宜的多。再考虑到西方那些地方大多盛产金银,物价本来就贵一些,丝绸也只能算是奢侈品里的日用品了。
  至于棉布,价格只会更低!
  当然了,从国外运回来,走这么远的海运,即使是泥土也得卖出高价,不然要如何才能回本呢?
  陈嫣其实也不确定这棉布适不适合作为进口商品,如果能够压低运费,使之最终售价保持在比丝绸第一个档次的程度,那生意倒还有得做。可若是不能,海运成本过高,导致棉布溢价,比丝绸便宜不了多少…那还真没有太多竞争力。
  不过海运成本也是经过计算的,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可行的。只不过如果这样做,利润就很低了,至少远低于海上贸易平均利润率——陈嫣之所以愿意忍受这等低利润,原因在于她想培养市场。
  棉布还没有被市场接受,在农家人研究和推广种植棉花取得成果前如果能让市场接受棉布,对接下来的计划是很有利的。
  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来,谁又能够免俗呢?棉布卖得好,眼看是一门赚钱生意,想农人推荐种植棉花就很容易了。虽然陈嫣也可以引领兴建大型棉田庄园的风气,但如果可以的话小农家庭普遍种点儿棉花也不错。
  一是积少成多,一家一户的棉花少,但若是种植的人多了,收获的棉花可比大型棉田多,这样更能保证棉纺织业的原料供应。二是棉花到底算是一种经济作物,单纯从收益的角度来说是高于粮食作物的,家家户户分一些土地来种棉花,多少能给小农家庭增加一些收入。
  而且棉布的市场提前培养好了,日后自己生产棉布再卖,就能立刻成为一宗大生意——这和蔗糖生意一样,甚至比蔗糖生意更重要,无论从经济的角度,还是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而这类生意即使是陈嫣的脑子里也没有几个,可以说是做一个少一个。
  陈嫣让人取来没有染色的素坯棉布,有细棉布,也有粗棉布。心知恐怕探路船上的人看不上天竺的染色工艺,觉得回来染成大汉小娘子更喜欢的颜色会更好,反正自家也经营着染坊,并没有什么麻烦的,所以才尽是素色。
  仔细摸了摸棉布,陈嫣其实是不太满意的,她本以为此时都是纯棉布,应该特别舒服才对…但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陈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棉线还得经过进一步处理,又或者真正的纯棉布就是这样的,反正织出来的棉布并不绵软舒适,反而十分挺阔板硬。
  细棉布还好一些,摸上去有点儿像牛仔布。粗棉布就不行了,抖开来都是‘啪啪’作响。
  陈嫣仔细思量了一下,叫来身边的婢女问道:“这粗棉布比小户之家平日所用如何?”
  两个婢女面面相觑,根本答不出来。只一个低声与陈嫣道:“翁主,奴婢早早便离了家,长在主家,实在不知小户之家…”
  陈嫣听这话自己也觉得好笑——她不晓得这粗棉布细棉布在中下层百姓中间有没有市场,难道这些婢女就知道了吗?她家就算有外面买来的婢女,也得是年纪小时买的!因为这样才能调理好了拿去用,不然调理好了就能直接嫁人了!
  真正的钟鸣鼎食之家,即使是婢女也是从小训练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整个家族上上下下从里到外的家风井然。
  还是借口无聊,跟着陈嫣一起来看新鲜的裴英上前两三步,摸了摸两种棉布,笃定道:“小户之家所用比不上这个,若是价格低廉,倒是不错。”
  小户之家并不是赤贫的意思,真正的赤贫连温饱都做不到,消费力接近于无,谈他们有什么意义?这里的小户之家是指多少有些购买力的,至少在吃饭之外能添置一些东西。
  只不过真正去看这些人家的生活,其实和后世的贫困家庭没什么两样,甚至可能更糟糕。
  陈嫣并不是不知民间疾苦的那种类型,这一点裴英是相信的,但他也知道,处在陈嫣的位置,没接触过真正的底层也属正常。她没有自认为底层老百姓过的很好,能和富贵之家一样吃用就很好了!她这不是还知道问底层老百姓穿衣用布情况,没有直接觉得这棉布能卖的好么。
  这说明陈嫣是有一个基本概念在的。
  裴英相信,如果他对另一个贵族女郎说有些人家连麻布衣裳也穿不上,是真的有可能被回答‘为什么不穿丝绸呢’,这样。
  “…小户之家几乎不穿丝,皆是穿麻的…特别是农家,往往在自家前后院落种麻,自给自足,省下一笔花费。至于居于城中者,便只能购置了。不过即便是麻布,也多有穿不起的,补丁摞补丁…翁主知道穿麻布的滋味?”裴英挑了挑眉,有些不怀好意地问。
  “我虽没穿过麻,却是见过的。”陈嫣心下已经明白棉布的前景,只要能把价格压低,比丝绸便宜一个档次,比麻布贵不了太多,事情就算成了。
  此时的麻布和后世备受吹捧的‘棉麻’材质是两回事,也不是听起来就很有逼格的‘亚麻’,亚麻产自华夏以外呢…
  此时的麻布有稍微细一些的,也有特别粗的。但即使是细一些的,也不会比后世麻布袋那种麻布好多少,摸上去粗糙扎人。
  陈嫣虽然对棉布材质不甚满意,觉得和想象中的差太多了,但对比就知道了,凡是就怕对比…其实棉布也很好啊!
  再看看一包包的棉花…棉花也很好,但不适合海运,因为太占地方了,没有棉布划算。这次换了一些棉花回来,大概是让人研究一下棉花可以做些什么,为日后自家种植的棉花找除了棉布以外的用途。
  陈嫣很满意这些,棉花无疑是她最近一段时间听到的最大最好的消息!
  她最后将目光放在了天竺的棉纺织机器,说实话,她其实不懂这个,只是想着可以让人研究一下,再结合现有的织绸用的织机,弄出更好的纺织机来……


第206章 庭燎(1)
  数月之前,大汉失了一位朝堂影响数十年的太皇太后。这一事件表面上看只是一位深宫妇人离世,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实际上的影响大着呢!无论前朝还是后宫, 都在经历朝野动荡。
  前朝情势复杂先不说,后宫之中却也波诡云谲丝毫不下于前朝。
  后宫之中最主要的其实是太后与皇后的矛盾激化…在太皇太后驾崩之前, 早已经不插手后宫之事了。只是不插手是不插手, 这尊大佛放在那里本身就让人尊敬, 所以未央宫后宫大权大抵在皇后手上,谁让皇后是太皇太后最疼爱的外孙女儿呢!
  也不说是说王太后手上就没有权力了, 只是比起一般的太后,有一些不足而已。不过这也没什么, 当年太皇太后还只是太后,头顶上的婆婆还活着的时候,不也是差不多的嘛!
  而如今, 太皇太后一去,事情可就有的看了。
  当年薄皇后无宠、无子,外朝也没有什么支持,后位尚且不稳,更别说什么后宫权力了。
  而且当时的后宫权力并没有落到那时的窦太后手上,因为窦太后做事很有分寸,不在意儿子后宫那点儿事儿, 当时的权力争斗发生在一个个生了儿子、想要上位的宠妃之间。
  而现在, 就算陈皇后无子无宠, 但好歹自身血脉更加高贵, 外朝也有人支持——更重要的是,宫中后妃也无人诞下皇子,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威胁。
  王太后爱揽权,不只是在朝堂上的事情要插一手,极力提拔王氏外戚,宫内儿子身边的事情也要伸手管!这一管,自然就和皇后权责发生了冲突。
  王太后自认为太皇太后崩,自己算是熬出头了,再不用任何忍耐,皇后陈娇本就是她的儿媳,还不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然而陈娇的性格摆在那里,绝不是那样任人搓扁揉圆了的人,于是便有了神仙打架。
  说实在的,大家都不怎么看好皇后。无宠无子,如今也就只能靠着家世勉强维持的皇后,和新迁入长乐宫的太后,以汉室的宫廷规则,胜负简直不用说啊!
  但事实却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本应该站在太后身边,或者哪边都不站的天子站在了皇后这边。此举出乎了一干吃瓜群众所料,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未央宫,王夫人寝宫…昨夜天子驾临,又是一番恩爱会,至天不亮时赶着上朝,便早早离开了。
  天子都醒了,哪有做妃子的还睡大觉的,所以刘彻才动了动,王夫人便一下醒来,侍奉着刘彻穿衣戴冠。等到一切收拾妥当了,送天子离宫。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