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贵女 (三春景)


  成熟的政治,不是说有一个规则,大家在规则内竞争,而是竞争中输了的一方能够认输,而不是我不爽了,所以要跳出来搞事情,要求再赛一场。
  就以后世一些内部刚刚经历战乱的国家举例,他们往往学习西方的民选政治。从规则上而言,做的不能更好了!可是呢,实际执行以及事后往往是一塌糊涂!竞选中的输家,如果是一个只在政界混的人物也就算了,如果是一个军方人物之类,呵呵,这要是不认输,接着又是一场战争了。
  相比起匈奴决定大单于的场面,大汉这边权力交接虽然也凶险,但其实还好。
  不过权力交接始终是权力交接,一定的动荡是避免不了的。这个时候的大汉比其他时候都要敏感和虚弱…匈奴怎么可能不在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呢!
  “混账!欺人太甚!”刘彻在椒房殿先摔了手中竹简。
  如今他常常在椒房殿办公——这可引得对面的陈娇用古怪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有什么事值得这样大发脾气呢?
  陈娇自己是不在意刘彻这通怒火的,反正他不可能向自己撒火。但椒房殿内殿的宫人就没有这么坦然了,不管是刘彻自己的人,还是陈娇的人,此时都伏跪了下来,口称:“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逐渐正好摔在了陈娇身前不远处,只不过她不愿沾染上他的政事,便没有说什么。
  只不过她不说不代表她心里没数,能让刘彻如此大反应的政务,想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朝堂上的事情她不管,但有些消息闹的大了,她自然也是知道的。
  匈奴,当然是匈奴!
  正好刘彻冷笑了一声:“朕还未着手整治匈奴,未想匈奴这些豺狼虎豹先按捺不住了!”
  刘彻从小就生活在大汉国力日渐昌盛的时候,对于匈奴没有什么阴影,有的只是对自己的国家的骄傲。他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大汉更强!匈奴常在北方骚扰,更给大汉带来了诸多屈辱…这些都是必须要还回去的!
  搞死匈奴,这是刘彻从小就开始想的事情,只等自己能够主导朝政了,就要开始这个计划。
  而现在,刘彻他还致力于稳定朝堂,毕竟攘外必先安内嘛!然而没想到,匈奴自己先跳起来了!
  在边郡抢掠了一通,并且直接来信,要求娶大汉公主…呵呵。
  匈奴之所以要娶大汉公主,这可不是为了上赶着给大汉做女婿。换成后世比较熟悉的说法,这就是在要战争赔款!是战争勒索!后世清末与列强交战,输了后要签订合约,还要给出巨额赔款。
  大汉嫁公主可不仅仅是一个公主那么简单,公主的陪嫁才是真正的奥秘所在!金银锦绣无数,还有农作物的种子、牲畜、大量的宫人、精通各种手艺的工匠…
  这对于大汉来说都是很大一笔财富了,对于匈奴来说更是值得垂涎的存在。如果没有这些,真以为过去嫁的那些公主那么有用,能够安抚住匈奴?
  这次匈奴的袭击又成功了,刘彻本来就为边郡如此表现而生气,深深觉得手下没有将才,不然这个时候容得匈奴如此放肆!?
  紧要关头,偏偏匈奴还传国书过来,国书中自然充满了洋洋得意之色,对大汉多有轻慢…最后说明了目的,和亲公主,求娶一个和亲公主,顺便不算隐晦地提及了嫁妆要求。
  难怪刘彻如此生气了,这可是直接打脸了!


第213章 庭燎(8)
  “陛下何必如此生气, 此事该如何便是如何罢,难道如此生气就能改变什么?”陈娇对此有些不咸不淡的。
  陈娇对此反应平常也有理由, 只能说她的态度代表了时下大汉对匈奴骚扰边郡、求娶公主的态度——她当然也很不喜欢,亦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只不过分析利弊的话, 就算不喜欢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不这样能怎样呢?难道要为了此事与匈奴开战不成?这些年来, 大汉执行的都是被动防守策略, 对于主动出击和匈奴打一场, 实在没有经验, 也没有什么信心能做到这件事。
  甚至,很多人已经忘了, 还有主动出击这一选项。只能说惯性思维就是这么强大,一旦适应了某种思维,那就是真的改不过来了!
  一句‘妇人之见’已经被刘彻含在口中了,只是最后到底没有吐出来。刘彻已经看过朝堂上那些国之肱骨的表现了,再看陈娇的态度, 也不觉得她有什么好说的, 只能说世上人大多是如此想的。
  也正是因为世上人大多如此想,这才显出那些不这么想的人十分珍贵。
  刘彻忽然想起陈嫣论匈奴的那些话…她就从来没有犹豫过, 一直坚定地认为匈奴该打!在这一点上,即使刘彻后来又遇到了和他有着共同想法的人,她也是特别了。毕竟, 她实在是太坚定了, 在这件事上她连一丝一毫的犹豫都没有, 仿佛这就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这是其他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说实在的, 刘彻遇到的那些志同道合的青年才俊,就算也赞同他对匈奴作战的大体方针,也多多少少有犹豫的时候。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其实态度就在两可之间,只是因为他这个皇帝的选择,所以才跟着走上了这条道而已。
  另一部分倒是遵从自己的本心才如此,但也不可能做到一点儿犹豫都没有。
  刘彻收拾了一番内心的情绪,即使心中再怒再气也只能继续处理此事——并不是把竹简、国书丢出去,这件事就不用处理了。
  说实话,刘彻并不想嫁什么和亲公主,就想和匈奴干一架。不过这事他说了不算,如今大汉内部还有很多事情没有料理清楚,实在无法在增添匈奴一事,使得朝野沸腾、人心不稳了!
  既然不能和匈奴翻脸,然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开战。那么剩下的路就不多了,要么驳了匈奴的求亲,要么答应。
  说实话,其实匈奴的求亲要求也不是每次都会被批准…想想也不可能啊!娶和亲公主可是很赚的,所得比一次南下劫掠还要多得多,但却不需要动用兵马,往往就是和大汉打声招呼的事儿。
  这么好的事情难道匈奴不爱?就算匈奴明白不能杀鸡取卵的道理,所以刻意悠着来,没有很频繁地求娶和亲公主。那频率也应该维持在一个极限值上,即大汉能够承受,但是在频率高一点点,就要反抗了!这样的。
  但实际上却不是,和亲公主挺多的,但从史载的频率来看却不能说真到了那个份上。真要是那样的话,恐怕也不必刘彻说什么了,主张和匈奴开战的人绝对会比现在多得多。
  现在大家不紧不慢的样子,显然是因为匈奴并没有影响到身为统治阶层的他们的利益啊!
  只能说,大汉虽然忌惮匈奴,却也不是任你搓扁揉圆的软柿子,有什么要求就立刻满足。匈奴要和亲公主,大汉这边也是看着给的。只有局面确实糜烂的不成样子了,又或者大汉内部也有矛盾,正是腾不出手来处理匈奴的时候,不然和亲公主也是看着来的。
  不然就真成了‘量中华之物力,结匈奴之欢心’了!
  刘彻不想答应这次和亲,但看看现在朝堂上的情况,自己正是接手权力的关键时刻…只能说匈奴人不傻,这个时候跳出来为的不就是这个?大家都知道他们是趁火打劫,可那又怎样呢?
  刘彻也很不爽,可眼看着还真只能往下跳呢!
  也就是说,最终得答应和亲之事!
  刘彻不愿意,甚至为了此事和朝臣闹了别扭。最终还是几个明晓他志向的近臣劝说了一番,只道:“陛下不愿和亲,臣等又何尝愿意!只是如今陛下尚有大事,不欲与匈奴纠缠,只能暂且随他罢了…小不忍则乱大谋,陛下三思啊!”
  又有人道:“陛下志向,我等皆知。正好此事可以用以麻痹匈奴人,让匈奴以为大汉依旧如昨…留待日后,以有心算无心…匈奴如今自是洋洋得意,却不能够长久,迟早有一日得乞怜于陛下啊!”
  刘彻最终被说的意动,只能下令。
  “筹备和亲公主诸事罢!”这就是同意了匈奴人的请求。
  因为这一命令,相关机构开始运转起来。其实事情也不复杂,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少府和国库方面准备和亲公主的嫁妆。这份假装有的部分是国库出,有的部分却是少府出。毕竟这场婚事本来就有双重属性,嫁妆既是大汉安抚匈奴的好处,也是嫁公主应有的排场。
  另一方面就是公主本人了,从皇室中选择适龄的公主?
  别闹了!别说现在宫内没有公主,适龄公主都已出嫁,唯一住在宫中的公主还是个蹒跚学步的小姑娘。就算有适龄的公主,也没有将真公主加入匈奴的道理!
  自从当年高祖皇帝嫁鲁元公主不成,开启了以诸侯之女代嫁的先河,这件事就成了定例了。每到嫁出和亲公主的时候,从诸侯王血脉中选一个就好了。甚至等到未来匈奴地位进一步衰落,还常常有宫人代嫁呢!
  王昭君大概是就是代嫁宫人中最出名的一个。
  既然开了这样的先例,而且是对皇帝有好处的先例——虽然天家没有多少亲情,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是拿兄弟、堂兄弟的女儿充数,还是亲生女儿远嫁塞外,这难道很难选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