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要离开了,她不舍得。
见她沉默了下来,汪印当然知道她在想什么,那双时刻都在追随着他的眼眸布满了不舍,他很想说些什么安慰的话,却也说不上来。
阿宁不舍得他,他何尝不是如此呢?
自从阿宁嫁给他之后,不管他从外面回来有多晚,斯来院都会亮着烛火在等他归来。
每次他远远见到亮光,心里就盛满了欢喜,想到有人在等着他,他归家的脚步就越加迅速。
过去封伯庆伯等人也在他身边,还没有改名叫斯来院的正院也会有烛火,但这是不同的,所带给他的也是不一样的东西。
这个人是他的妻子,是他心尖上的人,他与她身体相合,灵魂相契。因为有了她,他不再是孤身一人,不再无亲无故,而是有了一个家。
阿宁带给他一个家,一个温暖而舒适的家。
他素来对命运这种东西没有什么想法,因为他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但因为有阿宁,他不禁会感激命运的厚爱。
他和阿宁原本是毫无关系的人,因为天恩马场那一面,自此就在心间留下了痕迹,这痕迹每日益深,最后让他们走在了一起。
和阿宁成亲之后,只在当初南库出事的时候,他与阿宁分开了一段时间,此后就没有再分开过了。
阿宁跟着他去了雁西卫,又跟着他去了江南道,不管他去了哪里,阿宁都会在他身边。
现在阿宁要暂时离开,不能在他身边,这种感觉,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形容。
他不是习惯阿宁在身边,而是喜爱她在身边,当她在他身边的时候,他会感到满心的愉悦以及满足。
这大概就是爱一个人的心情。
说到了要暂时离开的事情,两个人都没有了赏花的心情。
即便已经秋天了,因为有仆从们的精心料理,鲜花依旧盛开得十分灿烂,它们好像永远不会凋谢一样。
越是灿烂锦簇的景象,便越让叶绥难过。
不舍别意突然就像潮水一样向她涌过来,让她的心情一下子低落了下来。
她离开的这个计划,还是她自己主动提出来的,最后经半令完善,最后才定了这么一个计划。
在没有离开之前,她想到过自己会不舍得,但绝对没有想到会这么不舍得,就好像这个人已经融入了她的生命里面,只要稍稍离开一下,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分离之痛。
叶绥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是这么矫情的人,活了两辈子的定和从容其实没有什么用。
离开最爱的人身边,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离别,都是让人不开心的事情。
时间在缓缓的走着,叶绥离开的那一天很快就到来了。
这个时候,距离皇家宴会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秋风已经更加萧瑟,因为叶绥要离开,汪府所有人感受到的并不是秋天的收获成熟,而是秋风的萧瑟别意。
“夫人,东西都已经收拾妥当了,这一次奴婢就不跟着夫人前去了,但是奴婢会在暗中保护夫人,请夫人放心。”佩墨这样子说道。
按照厂公的意思,夫人这一次前去京郊,只带了从叶家带过来的季妈妈和佩青等人。
这些年来,佩墨等后来才在叶绥身边的人,因为有武功在身能起到保护作业,她们都是进出都跟着叶绥的。
如今不能跟着叶绥前往,自然有诸多不习惯。
“好,我知道了,辛苦你们了,都下去吧。”叶绥这样说道,吩咐佩墨等人退下去。
她们一离开,汪印便走了进来,两人相顾无言,都从眼中看到了深深的不舍。
汪印最先动了,他走上前,紧紧抱住叶绥,抱得那么紧,恨不得将她揉进自己怀中,不想让她离开。
他舍不得松开手,喃喃说道:“本座会去看你的,你放心,本座很快就会接你回来……”
叶绥也伸出手来紧紧抱着汪印,那一句“半令,我不想走”在她心头翻滚,几度欲出口,须得用所有的力气才能压下来。
不知不觉间,她的眼眶就红了,哽咽着回道:“好的,我等你,你要快点来,我想早点回家……”
第1071章 布局
十月初,一则隐秘的消息经由承恩公府送到了坤宁宫,再通过坤宁宫送到了寿康宫。
这个消息,是有关汪府的消息。
“可查清楚了,汪印的确将妻子送到了京郊?”贤妃这样问道,语气存疑,清清冷冷的脸容明显有着疑问。
汪府里里外外被汪印打造得极为严密,就跟铁桶一样,从不曾有消息传来出来过。
但是现在承恩公府却查到了汪府的消息……
还是她一直在严密的关注着、却还没能确定的消息。
这个消息来得虽然并不容易,但是她第一感觉就是存疑,觉得这会不会是个局。
不然哪有这样的好事,当真是想打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
“回娘娘,奴婢已经打听过了,承恩公府的人并没有看见汪印将妻子送出去,而是发现汪府在京郊的农庄突然有了不一样的动静,不时有人进出,这些人还神情严肃,整个汪府农庄守卫异常森严。”
“并且,承恩公府的人暗中促成了司农卿范家的宴会,范复的孙媳妇给汪府送去了帖子,汪印夫人并没有前去赴宴。”
听到最后这句话,贤妃的神色略微放松了一些。
范复的孙媳妇乃顾名璘的孙女儿,其还在京兆闺学的时候,就与汪印的夫人交好,她们之间彼此关系密切,是为数极少能够让汪印夫人出府去赴宴的人家。
但是她还是不放心,多问了一句:“确定范复的孙媳妇给汪府送去请帖了?”
鸣雁立刻答道:“娘娘,这一点确信无疑,承恩公府的人已经反复确认过了。”
贤妃所问的事情,鸣雁已经去了解过了,这同样是坤宁宫皇后娘娘所在意的问题,承恩公府的人自然是反复确认过,才敢将消息传到宫中。
“京郊的汪府农庄如今是怎样的情况?了解过具体吗?”了贤妃又继续问道
不用鸣雁细说,贤妃也知道汪府的京郊农庄是在哪个地方,当是京郊东面那一块地方了。
那块地方山清水秀,附近还有射鹿书院和光照寺等等,是一个适合颐养心神的好地方,京兆的权贵人家都很喜欢在那里置一个农庄,意在闲时避暑养心。
权贵之一的汪印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汪府的农庄是占地最大、佃农最多的农庄。
不过这个农庄是当年汪印权势最盛的时候所置下的,这些年来因为皇上对汪印的忌惮,京郊那一片汪府农庄,情况也有些例外。
汪府的农庄仍旧最大、佃农最多,这些田地佃农也都属于汪府,但是这些田地的收获却不归于汪府,而是三分归于佃农,七分归于官府。
也正是因为这样,朝廷才没有将这些农庄从汪印手中夺走。
反正收获都归于朝廷了,归属问题,皇上自然也睁一支眼闭一眼。
自然,在很多人看来,汪府完全没有收益,对于汪府来说,这一片庄园其实等于荒废了。
这些农庄自然入不得贤妃的眼,但是现在农庄却有了异常的状况,并且加派了守卫,那么她就不得不在意了。
京郊汪府农庄那里会出现这样的异常,的确就像承恩公府所探知到的那样,是汪印将叶氏送到了京郊农庄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又是为了什么?
贤妃自然就想到了之前叶绥重华殿中的表现,心里在猜测:难道是叶氏被破身、可能有了身孕的事情被汪印知道了?
如果汪印真的知道了这件事,那么将叶氏送走就有可能。
可是,如果汪印真的知道了这件事情,还会容得下叶氏吗?为何不直接将其杀掉,而是要留下她?是为了顾存颜面还是为了其他?
想了想,贤妃问道:“汪府农庄有没有修葺过?”
鸣雁摇了摇头回道:“回娘娘,这个奴婢没有听说,想必是不曾。”
如果汪府真的将农庄修葺了一番,那么承恩公府的人早就知道了,没有说自然是因为没有这样的情况。
贤妃没有说话,只吩咐鸣雁拿来京兆的布局图,盯着京郊东面,眼神若有所思。
汪府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农庄了,那里等同废弃了,想必各种环境设施好不到哪里去,没有修葺的话自然不适合居住,如此倒也符合汪印将人送走的情况。
若叶氏真的为汪印所不容,送去农庄这个地方任其自生自灭……不对,有森严的守卫,那么就证明汪印必定另有安排。
他不杀叶事,是要留着叶氏来折磨?汪印那样的性子,自然不会让背叛他的人死得那么容易。
从承恩公府所查到的消息看来,汪因极有可能是将妻子送到了京郊的农庄,但是贤妃还是觉得不能贸然下结论。
还得继续查探才是……
最后,她这样下令道:“何英,你且去查探京郊汪府农庄的情况,本宫需要更多的线索。”
她没有记错的话,那一带附近有很多权贵人家,如此就有机会查探到汪府农庄的情况。
一般人自然不敢去汪府查探消息,毕竟敢往汪递帖子的人也没有几个,但是京郊汪府农庄的情况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