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鸾卫就不用说了,宋定边前去雁西卫的时候,将仪鸾卫中的精锐都带走了,随着其战死,仪鸾卫剩下的士兵,都是胆小怕事之人。
唯一的选择,便是左翊卫了。
在得知赵止戈是往长公主府方向而去的,齐瞻竹立刻就定下了注意:向魏离弦求助!
在接到叶绥书信之前,他其实已经找到了魏离弦,并且请求其出兵了。
魏离弦的确一直被汪印压得死死的,但是其余汪印却没有什么私怨,都是为了国事而已。
况且,如果是为了长公主府的事,魏离弦必定会第一时间赶过来!
第1488章 前因
赵止戈因为知道长公主府中有汪印夫人与二十一皇子,只想到了汪印与魏离弦的关系,却忽略了长公主府的本身。
魏离弦此番率兵前来阻止,不是为了汪印,而是为了长公主!
且不说魏离弦与汪印之没有私怨,就是有私怨,在长公主府这里,他也都会放下来,阻止赵止戈进入其中。
因为,赵止戈率兵强闯长公主府,乃是对长公主的侮辱。
这一点,魏离弦万万不能忍,必定会极尽所能阻拦赵止戈!
世人只知道,魏离弦是左翊卫大将军,却不知道,长公主对其有知遇之恩。
恰好定国公齐瞻竹知道这一点。
长公主郑薇虽然是女子之身,但是眼界能力不输于朝中任何一个男人,她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在暗中为国朝网罗人才,就是希望国朝任何时候都有人可用。
除了汪印魏离弦之外,还有更多人都曾经受到过长公主的暗中提拔,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长公主虽然已经薨逝,但是她所提携的人才,所给国朝所种下的善果,依然发挥着作用。
无形之中,汪印和叶绥也受到了恩泽和庇佑。
魏离弦曾受过长公主的恩泽,那是年代相当久远的事情了,久远到长史赵奉都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虽然事情久远,但是对魏离弦来说,长公主的恩泽恍如昨日。
他是个感恩的人,一生都会铭记长公主的恩德,得知赵止戈率兵前围困着长公主府的时候,他勃然大怒。
他没有想到,赵止戈竟然敢如此侮辱和践踏长公主府,不管其举动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公然率兵围困,这就是对长公主的侮辱。
就算没有定国公的请求,魏离弦也会率兵前来阻止。
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长公主薨逝之后,曾经居住的府邸被人践踏,不管是以什么样的名义!
更何况,赵止戈这个人他也很清楚,此刻必然是没有什么大雍细作这样的事情,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有他在,赵止戈休想踏入长公主府半步!
魏离弦率兵前来阻止,赵止戈率兵想强闯,彼此不分伯仲,所以长公主府外的情形一时僵住了。
赵奉虽然不知道魏离弦为何率兵前来相助,但见此情景,他捂着脖子说道:“两位大将军请在府外稍等,属下先去府中包扎一下再来。两位大将军且说说话。”
说罢,他也不待两人反应,便匆匆返回了长公主府,随即还把长公主府大门都关上了。
有魏离弦在府外,他也不用担心赵止戈会做什么了。
他之所以急匆匆关上大门,当然不是为了包扎伤口,而是为了通知叶绥等人。
叶绥也知道京畿卫围困长公主府,因为王白等暗卫并不敢大刺刺在长公主府墙头窥探,因而不知道魏离弦也率兵前来了。
魏离弦原来是为了拦住赵止戈进入长公主府,可是为什么呢?
虽然她知道原因,却暗自松了一口气。
有了魏离弦的帮助,那么他们现在就可以喘一口气了。
赵止戈一时片刻不能进入长公主府,稍后机会就更少了,因为定国公很快就来了。
第1489章 定国公来
有了魏离弦的兵力作为掣肘,再加上定国公的影响,赵止戈想要进入长公主府中搜寻,那么就不那么容易了。
既然赵止戈不能进入长公主府中查看,那么叶绥的安危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他们也不急着用尽一切办法离开了。
叶绥稍稍松了一口气,但是情势还是非常危急,再一次对年伯说道:“年伯,离开长公主府的事情,要瞅准时机,不能再耽搁了。”
她时刻准备着离开了,这一次是赵止戈前来,那么下一次是谁呢?
她让年伯作好离开的事宜,并且前去安顿的地方都已经想好了。
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瞅住最好的时机,尽可能掩人耳目地离开,再与接应的人碰头。
叶绥所料的没错,此刻在长公主府外,就在赵止戈与魏离弦对峙的时候,定国公齐瞻竹终于姗姗来迟。
齐瞻竹是故意这个时候才到的,有了魏离弦在前面震慑,赵止戈就不敢轻举妄动,那么他所说的话分量就更重了。
勋贵第一,这个可不仅仅是名号而已,定国公本身就很有分量,朝中没有人胆敢忽视他的存在。
毕竟,朝中的绝大多数官员都不像赵止戈这样肆无忌惮。
齐瞻竹出现的时候,赵止戈的神色越发变得难看了,有了魏离弦,再有一个定国公,形势对他来说越发不利了。
看着这样的赵止戈,齐瞻竹不禁陷入了深思。
像赵止戈这样行事冲动的人,背后究竟是谁在唆使呢?
赵止戈率兵前来围困,这个举动兵贵神速,一旦被魏离弦阻止,进入长公主府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了。
难道赵止戈就会这样乖乖的认命了吗?
齐瞻竹觉得不会是这样,正如他在魏离弦之后出现一样,他相信赵止戈背后的人也不会只有一个手笔。
这个人促使赵止戈前来的人,必定还有后着。
只是,这个后着是什么呢?
齐瞻竹一边思考着一边说道:“赵将军,大雍细作老夫没有见到,倒是见到了赵将军率兵围困。您这种举动放至朝的话,必定会被监察御史弹劾。”
他语气一变,带着寒意说道:“难道您就这样将皇上的敬重、皇家的脸面甩在地上踩踏?这样的话,老夫必定要告到御史台,让所有朝官都来评判评判!”
齐瞻竹现在所说的这些话语语,和先前赵奉所说的差不多。只不过,同样的话语由不同的人说出来,就有了绝对不一样的效果。
赵止戈可以无视长公主府的五品长史,却不能忽略了一个超品的定国公。
听到齐瞻竹的话语,赵止戈硬着头皮说道:“国公爷,本将也是捉罪犯心切,万不敢践踏皇家的尊严与脸面,国公爷此番话语说重了,哈哈。”
虽然打着“哈哈”,但是他的内心颇为焦灼。从如今形势看来,他就算要强闯进长公主府,也很难做到了。
有什么办法呢?一定有办法的!
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这个道理,对赵奉和长公主府的人来说是这样,对此刻的赵止戈来说同样适合。
因为他的助力很快就到了,这个人的到来,实在大大出乎齐瞻竹的预料。
应该说,朝中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人沉寂了那么多年,此刻却来到了长公主府,成为了赵止戈的助力。
第1490章 意想不到的人
当看见懿王郑不遗出现的那一刻,在长公主府外的所有人都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其中,就包括了赵止戈。
他惊诧的看着懿王,万万没有想到,懿王竟然会出言相帮!
且听听懿王是怎么说的?懿王说什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现在长公主府疑似藏有罪犯,那么为了长公主府的安全及荣誉,那就更应该让赵将军进入府中搜查了,还说定国公阻止是出于什么居心,云云。
这样的话语,就是在帮助他啊!
赵止戈自己都迷惑了:他与懿王从来就没有过什么交集,就连面都没有见过几次,为什么懿王会帮助他呢?
同样的疑问,也浮现在齐瞻竹和魏离弦心头。
懿王是永昭帝的叔父,也是所剩不多的皇室宗亲之一,是唯一现在还被封王的郑氏皇族。
当初永昭帝登位的时候,几乎屠尽了郑氏皇族,为了免人诟病,所以才留下了郑不遗这个皇叔。
郑不遗虽然被封为懿王,但是在朝中没有担任任何官职,虽然有王爷的名号,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的权力。
而且,他为人放荡不羁毫无野心,因而在朝中颇为沉寂。
在齐瞻竹看来,郑不遗是个很聪明的人,不然当初也不会只有他这样一个比较亲近的皇叔能活下来。
这样一个拎得清时事又十分聪明的人,为何要为赵止戈出言?
想必懿王自己也很清楚,其所说的这番话,那就是摆明了与长公主府、定国公府作对了。
为什么在朝中沉寂了那么多年的人会在这个时候起来呢?
不管他们心中有多少疑问,在眼下也不可能知道答案了。
倒是郑不遗神色淡定,看向齐瞻竹道:“国公爷,本王说得可对?”
“既然国公爷都已经纾尊降贵前来了,那么本王作为皇室宗亲,来这里也不奇怪吧?说起来,长公主还是本王的侄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