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大皇子得皇帝的旨意下江南,巡视南疆。
回来之后,提出了一些为南疆百姓改善生活的建议,其中有兴修水利,修路,挖井,开学堂等等建议。
皇帝还没来得及批阅,宫中便出现了诸多怪事。
首先是皇帝当时的宠妃郑美人离奇死亡,而后是五皇子溺水,再之后是皇帝自己突发头痛,而且奇怪的是每日特地时间痛,一时宫中乱成一团。
不知道是谁提出的巫蛊只说,皇帝当即下令,全城搜索。
城卫司立即出动,以抓犯人的名义,把京城翻了个底朝天,连太后宫中都没有放过。
最后,在大皇子府中找到了证据。
不是一样,是无数样,每一样都和宫中发生的事情对得上号……
后面的话杜若没有再说,绾宁也能猜出来。
这位大皇子,两世她都没有见过。
在苏府更是没有听说过,第一次听说大皇子的事,还是嫁去策王府,接手一些消息之后,看到了一次,便随意的问了几句。
京城中的百姓不知大皇子和南疆巫蛊有关,宫中对外的消息是说大皇子得了一种怪病毁了容颜,不能见人,而且伺候的人也有传染的风险,所以只能关起来。
这种事以讹传讹,传到后面,就成了大皇子成了什么怪物,人人自危,连提起都可能会连累,时间长了,大皇子就成了京城的禁忌。
而从那时到今日,大皇子半步都再没有踏出过府邸。
绾宁又问:“殿下和大皇子的关系很好?”
杜若点点头:“殿下刚刚出宫建府时,势力很小,是大皇子一直护着殿下,若不是大皇子,殿下能不能活到今日都另说。
殿下去边境,也是大皇子安排的,若是殿下一直呆在京城,不好说什么时候就着了道,边境看起来凶险,到底都是明枪,比京城的暗箭更容易躲。”
绾宁了然。
想不到里面还有那么多事。
杜若:“奴婢知道的就那么多了。其她的再细节的东西,奴婢就不清楚了。
其实这件事,当初朝堂中的大臣没几个不知道,只是事关南疆巫蛊,没人敢说而已,大家都吞在肚子里,不说于人知。”
绾宁点点头,心中琢磨着什么事,过了好一会才开口:“等殿下从宫中出来,我们去一趟逸王府。
找到了凶手,真相大白,我作为未婚妻上门一趟也说得过去。”
虽然有些于理不合,但是绾宁管不得了,只要能说得过去,不是太过分太离谱,这种无关紧要的名声,她担也就担了。
这大皇子的事,她得弄清楚。
当年的事,怕是另有隐情。若君逸想救大皇子,眼下没准是个机会。
在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绾宁突然想到,楚锦年两次出门溜达,路线图里都有大皇子府。
绾宁想着这两者,却琢磨不出他们之间的关联。
罢了,一个一个来。若是真有什么事,也逃不开他们的眼睛。
马车一路向国公府而去。
此时,东晋使臣别院,一间客房里,依旧在烧着柴火,其中传来一阵一阵红薯的香气。
楚幽把在郡主府发生的事情跟楚锦年报告了一遍,自然省去了中途和绾宁交谈的那些内容。
楚锦年听完点了点头,便让她下去了。
如花站在一侧,等人走后,才问道:
“公子,十三公主这算是成了还是没成?”
楚锦年:“不知道。”
如花:“那公子怎么不问问呢?不是说要看看她能不能成为逸王妃嘛。”
楚锦年:“成不成的,我并不关心。到时候看她来不来找我帮忙不就知道了。”
如花了然,认同的点头,竖起大拇指,“还是公子高明,上赶着不是买卖,等她来找,主动权便始终都在公子手中。”
就在这时,有侍卫递了一个盒子上来。
如花拿进来交给楚锦年。楚锦年打开盒子,盒子里端端正正的躺着一方折好的帕子。
帕子雪白色,上面有如梅花一般的点点血迹。
他只看了一眼,便把盒子盖了起来。面色严肃,对着如花示意了一个眼神,如花会意,手脚麻利的上前关了门窗,退到了门口守着。
屋子里,楚锦年抱着一个黑色的小木箱子,坐到了桌子旁边。
从箱子里拿出三个瓷瓶,在桌上一一摆好。
然后拿出那方帕子,把第一个瓶子里的液体倒了一滴在帕子上。帕子上碰到液体的血迹瞬间变成了黑色。
楚锦年皱起眉头。
接着第二瓶,倒了一滴在帕子上,血迹依旧是黑色。
楚锦年看着帕子,微微愣神,眉头越皱越紧。
最后一个。
还是黑色。
楚锦年起身,双手负于身后,手上拎着那方帕子,丢进了火堆里。
火堆里传来阵阵药香,帕子在火中燃烧。
楚锦年看着帕子上的蚕丝被火烧得卷起来,冒出一阵黑烟,脸色无比凝重。
她不是。
苏梨不是。
江南霍家血脉中,未出嫁的女子,唯一个苏梨。
但是,她不是。
第398章 给逸王的补偿
宫中,皇帝在勤政殿见了北燕使臣。
他们一早便送了消息上去,向皇帝汇报了自己查出来的事情,确实是北燕人所为,但是北燕皇室毫不知情。
是有北燕士兵在战场上去世,那些士兵的家人组成了一个小队,想要对付身为大周北境将领的君逸,他们不仅这么做了,而且还成功了。
也就是说,这件事是民间自发组织的,并非皇室指使。虽然都是北燕人的手笔,但是两者背后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大殿上,耶律荆对皇帝把查到的事情完整述说了一遍。态度非常好。
“回禀周皇,这件事虽然北燕皇室并不知情,但是确实是北燕人做的,对此,北燕绝对负责。
当初,大周已经把动手的人抓了出来,并且那些人已经伏法了,但现在,这件事既然过了本太子的手,那么本太子一定要给逸王一个交代,给大周一个交代。以表我北燕对大周的友好之心。”
皇帝听着这话,面露满意之色。就冲北燕的这个态度,他的脸色也好了几分。
无论如何,到这一步,北燕能把这件事认下来,并且愿意为此事负责,也主动要给大周和君逸一个交代,他们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够意思了。
但这到底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集,皇帝心中再满意,脸上也没有显露出过多的情绪。
“既然如此,北燕预备如何给大周一个交代?”
潘仃闻言,出来说话。他先是一拱手,对着皇帝行了个大礼,语气也十分真诚:
“这件事,无论如何我北燕难辞其咎,错了就要认,只是如今错已铸成,而那些动手的北燕人皆已经伏法,太子的意思是给大周和逸王以补偿。”
潘仃话说到这里,从怀中掏出了两本册子,把其中一份递了上去,手上留了一份。
“回禀周皇,这是北燕拟定的补偿,一式两份,请周皇过目。”
皇帝从钱公公手中,接过帖子,翻看了一遍,眼中露出满意的神情。
给大周的是一批宝石,还有原铁。
宝石也便罢了,锦上添花的东西,在礼上确实好看。但是还给了原铁,这就很够意思了。
北燕虽然地域比大周小,但是铁矿资源,却几乎是大周的一倍。众所周知,铁对于百姓对于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大周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对铁的需求也远远大于北燕。
北燕把这个东西给大周,且数目不算少,已经算是诚意十足。
皇帝面不改色,并未表态,看向耶律荆和潘仃。
潘仃会意,上前道:“至于逸王的补偿,还请周皇传来逸王,请逸王当面提要求,逸王是当事人,北燕自是做到诚意。”
对于这件事,北燕背后的君策也有自己的打算。
看君逸对北燕的态度,无论给多少怕是都不够,而且君逸的腿自己废了,北燕给了,也讨不了好。所以君策另辟蹊径,直接打压君逸。把君逸的这一份,嫁接到大周。把君逸的事,让大周和北燕两国的交好来压住。
而后给大周多一些,让皇帝来压君逸,给君逸的不仅能名正言顺的少一点,而且君逸也不能有异议。
这样一来,只牺牲一个君逸,大家皆大欢喜。
有了前面对大周的诚意补偿,皇帝不会让君逸太过火。
这种时候,自然是人越多越好,要让君逸顾及着大周的体面,不至于狮子大开口,也不能有怨言。
潘仃说完,又补充了一句:“还请周皇请逸王的同时,也请来一些大臣做见证,若北燕有什么做得不合理的地方,随时提出来,我们再修改。”
不得不说,这马屁拍到了点子上,这种长自己威风,灭他人志气的事,皇帝巴不得全京城的老百姓都看到。
只不过由自己说出来多少有些掉价,但是由北燕提出来,正中下怀。一时,对于北燕的态度,又满意了一分。
潘仃说完便等着皇帝发话,并没有着急。
这是君策的建议,北燕看在君策给的那些东西的面子上,不介意给君策卖个好。
相似小说推荐
-
将军的恐婚症 完结+番外 (燃蝉) 2021-03-21完结263 889叶寒枝十五岁上战场,十八岁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二十岁扬名天下。这年她回到久违的都城长...
-
娇养 (慕如初) 2022-10-30完结16456 被收藏数:107292 娇软笨美人×外表温润如玉,实际上腹黑狠厉的太子殿下小时候阿圆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