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温僖贵妃她不想奋斗了 完结+番外 (青丘一梦)


  舒窈忍不住噗嗤笑出声,蓁蓁强忍着笑,雪霏不满地嗔怪道:“娘娘!”
  “行了。”敏若摆摆手示意她消停点,对成舟道:“你先坐着,舒窈你是熟悉的,雪霏慢慢也就熟了,她瞧着不像什么正经人,其实还算可靠,不要怕她。”
  成舟抿唇低眉,轻声道:“臣女受教了。”
  雪霏忽然被扣上“不像正经人”五个大字,只觉冤枉得很,连连抱屈,那边敏若叫了蓁蓁,俩人往僻静处坐了,看着安静得小哑巴似的蓁蓁,敏若扬眉道:“哟,哑了?那可真是件稀罕事了,我这的东西你还没吃进嘴,回头若查嫌疑,那可不能落我身上。”
  蓁蓁终于破功,无奈道:“娘娘……”
  敏若轻笑一声,随意戳戳她的额头,“多大人了。那日我和你平娘娘还说呢,若你连眼前的一点事都看不开,也不配吃我那辛辛苦苦从蒙古赶回来的小羊肉了。”
  蓁蓁默默,半晌低声道:“我是恨我无能。”
  若她清醒些,能从一开始就发现额娘的打算,是不是……就不会有如今这些事了?
  但她又清楚极了,哪怕落到今日这个结果,只怕额娘还没死心,何况又是坐在德妃的位子上,享受着宫廷内外的拥捧。
  只要皇父还在那个位置一日,额娘就不会甘心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的。
  她略带讽然地道:“那位置就那么值钱,能令人前仆后继毫无顾忌。哪怕真得手了,若有一日那位子不值钱了,她该作何感想?”
  敏若没言声,蓁蓁不再多提与乌雅殊兰相关的话题,而是说起收集古籍之事:“我这边已得了不少,回头就叫人送到您的庄子上了。统筹整理还需要一段时日,如今前朝虽然议出结果了,又为建藏书楼的银钱从哪处动而争论不休相互推诿,也不知几时能有结果。”
  她只听瑞初的安排,瑞初让她做什么,她在京里就做什么,多余的事半点不干,因而也没往其他地方插手。
  但她猜,瑞初既然准备回京,只怕就是为了处理这件事回来的。
  瑞初回来了,一切困难自然迎刃而解。
  对这一点,蓁蓁抱有远超过其他人的信心。
  敏若望着窗外石榴树上挂着的果子,轻笑道:“快了,快了。”
  蓁蓁听到她这个语气,愣了一下,总觉着好像有哪里不对,但从敏若脸上又看不出什么来。
  等年下,瑞初风尘仆仆回了京,面带难得的微笑在她们的簇拥下走进永寿宫试图给敏若一个惊喜,而敏若非常淡定地坐着喝茶惊都没惊一下,只是掀起眼帘看了一眼,镇定招呼“回来啦——喝茶”,而安儿与洁芳也带着孩子坐在一边的时候,蓁蓁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什么严密周全的保密系统,恐怕瑞初回京的打算娘娘早就知道了。
  她一拍额头,恨不得捶胸顿足,遗憾道:“百密一疏啊!娘娘您是怎么知道的?”
  “你以为瑞初出去了,我还能半点不留心她?”敏若无奈地看着这群傻崽,“从她启程上路,我就知道了。你们几个倒是可靠得很啊,一个个锯了嘴的葫芦似的,半点风没透。”
  舒窈垂头丧气地道:“没透出风声不还是叫您知道了?”
  瑞初倒是颇淡定,近前向敏若行礼,仰头看敏若,眼睛微微有些湿,轻声道:“额娘,女儿回来了。”
  踏雪从炕上跳进敏若怀里,“喵呜”了一声,它也是只十岁的老猫猫了,动作已经不如年轻时灵敏,喵起来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奶声奶气的。
  望着它,瑞初忽然想到自己第一次将踏雪抱到额娘身边,正是她头次单独下江南的时候。
  当时她希望在她与哥哥都不在的时候,踏雪能够陪伴额娘,消解额娘的寂寞,但如今看来,这孩子,哥哥做得比她尽职。
  敏若摸了摸女儿的头,笑着道:“才走几个月,就这样伤心了,别是在外面受了什么委屈吧?你二三岁上和哥哥打架,你哥哥哭得震天响你都不哭,赢了才满意、输了也不掉眼泪还要想办法赢,怎么如今却越活越回去了?”
  忽然被提及的安儿在一旁默默掩面——和妹妹打架总输还哭得震天响这件事,是能叫媳妇和闺女儿子知道的吗?


第一百九十四章
  瑞初此番回京的目的,当然不只在于敲定藏书楼的修建款项出处和归属问题——是归属于朝廷,成为朝廷下辖的一个部门,还是独立于江宁街巷,成为江宁文人心之所向,对瑞初而言意义不同。
  但对康熙而言,发而没什么太大的区别,甚至作为后者带给他的好处远胜过前者。
  如果成为朝廷下辖部门,那如何运营维持、主要起什么作用,就都需要朝中再议,而是归属于地方、还是直接接受朝廷管辖,又是一个问题。
  他也不打算在江宁开办文经筵班门弄斧,让那座藏书楼成为单纯的、象征清帝之向文的象征,装着万千藏书,蕴着墨香纸香长久立于彼地,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但这里面就牵扯到一个拨款问题。
  让朝廷拨款,单纯地建一座藏书楼出来,倒不是建不起,但也比较没必要。
  而且如果朝廷拨款了,如今银子也不是那么轻易能拿出来的,就不能半点好处都不见吧?
  瑞初不打算用朝廷的银子,这个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藏书楼的事很好解决。
  瑞初真正的剑锋,指向文报。
  大清并非没有国报,早年自江南归——就是捞回虞云那年,在各方推动下,康熙建立了大清国报。
  但依靠封建国家朝堂力量捡起来的国报,显然不会是瑞初他们希望的样子。
  立文报,掌控舆论,剑指文坛,老夫子的一家之言天下独尊了太多年,该往这潭子里注些新水了,开民智,用新思想换新天地……
  一切一切都要循序渐进,从不起眼着手,如愚公移山一般一点点用力。单是此刻,甚至十年内,看着瑞初对文报的设想安排,都绝对猜测不到瑞初最终的目的。
  这一套连环棋,才刚刚正式走出第一步啊。
  而要在江南建立一个半官方的文报——至少目前为止,以瑞初的身份,她组织起的文报就是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是件风险不小的事情。
  毕竟有清以来,江南文坛就从来没有安静消停过。瑞初不怕麻烦,不怕脚下路途崎岖,却必须提防文报不会出现“不合时宜”的言论文章,扭动康熙的心意,断了她这么多年才铺垫起来的一条坦途。
  如果文报在瑞初的力量尚未积蓄足前便出现“对大清江山有误的言论”(至少在皇帝眼中是),那无疑是捅了瑞初重重一刀。
  所以在经营文报上,瑞初拿出了十二分的谨慎用心。
  因为所图太大,所以在起步时期走出去的每一步,都要保证稳健可行,否则一子落差,连累满局。
  至于说服康熙这件事,如今瑞初处在顺风位上,倒是并不困难,只有怎样将文报完全握在自己手里是需要瑞初上心的。
  这些事,对着敏若,瑞初都只不过是轻描淡写地一提,敏若心里明白其中会有多少艰难,但她相信瑞初终究会赢的。
  因为说起这些事情时,瑞初神情那样坚定,她言辞并不激昂,口吻始终缓而平和,却令人不自觉地想要安静聆听她的言语并心生信服。
  江南历练两年,对瑞初而言,也是大不一样的。
  从前是坐在京师里看天地,如今是在江南看人,所在之处、所观之景都不同,离民生疾苦又更近了一步,自然有不同的收获。
  “新去的那个两江总督似乎不大安分?”敏若道:“你要小心了。”
  敏若如此提醒,并不是空穴来风。
  今年刚刚上任的那个两江总督,从前在官场名声可不大好,而敏若对他最大的印象,却是其在两江总督任上因科考舞弊案被免职,数年后又因被老母亲状告投毒而受凌迟之刑。
  敏若对清朝历史并无深刻研究,知道这位噶礼大人也只有一个原因——科考舞弊在将被证人揪出来时想要强力镇压,给老娘投毒被老娘状告出来,这实在是官场的一朵大奇葩。
  栽得是真不怨,但凡出生时候再多长三两脑仁呢?
  瑞初笑道:“额娘放心。”
  敏若见她笑容平和容色淡定,就知道她并非托大,于是不再操心。
  今年算是难得的团圆年了——对敏若来说,儿女皆在,法喀一家也在。腊月里弘杳已经能坐、会爬了,咯咯笑起来时声音颇为动听,敏若抱了他一会,又搂搂芽芽,才终于不禁生出了“她好像也老了”的感慨。
  然后又立刻将这份感慨压了下去。
  老什么老,她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只要心不老,灵魂就会青春永驻!
  康熙不知她心里想着什么,看着安儿膝下儿女双全,不免动起了向瑞初催生的心。
  也不过是老生常谈,“你与虞云如今也都年岁不小了,应打算打算子嗣之事。”
  瑞初心里斟酌着刚要开口,敏若已接过话茬,无奈地道:“好容易聚在一处过个年,皇上您又何必催孩子这个?他们都多大人了,心里总是有数的。儿女之事要看缘分,眼下一时没有,就算催得他们再急又有何用?”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