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贵女反攻记 完结+番外 (悠悠忘忧)


  爽朗的笑着,似是想起了贺启暄小时候的趣事,此刻的永成帝,一脸的父爱慈祥。
  “自小在上书房跟着夫子们学诗书礼仪,他便是个没正形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晚到就是早退,起先几次,夫子们也总是依着规矩罚他,后来发现,他便是没规矩,知晓的也比旁人多,布置下去的功课却是一点都没荒废,时日久了,那些夫子们索性就由着他去了。若不是朕有一次临时起意,怕是真以为像他糊弄朕所说的似的,每日好好儿的在上书房待着呢。”
  天家的骨肉情,君父臣子,先君后父,便是永成帝,也曾羡慕过平常人家的那份温情。
  脸上透出了一份淡淡的笑容,永成帝抬眼看着宛贵妃的牌位摇头道:“这回,这混小子可该知道了,不是他掏心掏肺的待人好,旁人便会同样的待他的……”
  想起贺启暄临行前执意恳请他不要先颁布就藩诏令,美其名曰无规矩不成方圆,庐王和焕王都是年满二十才就藩,而他则未满二十,师出无名徒惹人恨。想着他也是大人了,何况还是去自己的封地,迟早都要有自己的能力,永成帝便应下了。
  虽如此,仍旧担心没有藩王的仪仗,一路上若是有了什么意外,可就追悔莫及,永成帝暗自吩咐下去,让一队暗卫远远的跟着,每日来报,直到他们安全抵达郓州为止。
  贺启暄自出了都城,便像脱缰的野马一般,日子过的好不快活。
  晨起登山看日出,下雨临亭赏细雨,傍晚时,还要去河边看看落日的倒影……就藩的路途,在他眼里,如游山玩水一般,那日子,当真是惬意的紧,看到暗卫送回来的奏报时,永成帝口中笑骂,心里,又何尝不期盼着自己也能如此浪荡一番。
  及至珠儿淋雨生病,贺启暄的路程,才算是正式起步,暗卫知晓那是钦封的明珠郡主,不敢耽搁,就近寻了位大夫,还未来得及送过去,途中搭救的夏侯氏已帮了忙。
  终于,安全的到了郓州。
  暗卫带回来的最后一份奏报,是贺启暄到达藩王府当日,文府未有丝毫动静,而贺启暄,派人前往文府送拜帖。
  从看完奏报的那一刻起,永成帝就知晓,他那战功赫赫,不拘小节的儿子,此番怕是要吃亏了。
  刻意的没有让暗卫采取任何动作,只隔几天送一份郓州进展的奏报,永成帝心中暗暗念叨,已是两朝元老的文家老狐狸,切莫让他失望。
  可看到贺启暄轻衣便服的带着慕嫣然去了文府,而文府竟无愧受领的那一刻,永成帝的心里,一直便有的一根刺,终于冒出了头。
  清冷的叹气声,在空阔的漪兰宫内久久回荡,永成帝的笑容中,有一丝苦涩,“文昌忠,两朝元老,朕甫一登基,他便以身心俱疲无法为国尽忠为由告老还乡,带着文氏几百族人,迁徙回了郓州。那时的朕,极欣赏他这份壮士断腕的豪气,如今看来,他到底没有辜负先皇对他的评价。心思深沉,懂得取舍。他怕是一早,就开始为太子铺路了吧?”
  心心念念为太子铺路的文府,如今践踏着他另一个儿子的尊严,永成帝心中愠怒,脸色却不变,深沉了吸了口气,永成帝带着一丝浅笑的说道:“素心,文府好歹还有个明白人,你兄长文嗣逡,却是个好的,这些年,他踏实肯干,大梁的二品官里,怕是没有一个如他这般实干的人了。”
  眼中的赞赏浓的化不开,永成帝站起身,看着宛贵妃的灵位沉声说道:“素心,文嗣逡是个封疆大吏的料,有他在,文府便是成了一块腐肉,从他那一支,也能生出新鲜的血肉来。他是除了暄儿以外,你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素心,朕绝不会薄待他……”
  案桌上的烛火,摇曳出了一室的温馨,永成帝目光柔和的说道:“那混小子,只怕以你兄长一人之力,还点不醒他,这事,朕便替他担着,只有他自己个儿看透了,才算是善终了。至于文府……”
  永成帝的眸色渐深,却是许久都未说话,平添了几分厉色。
  从漪兰宫出来,月牙儿已升至头顶,永成帝大踏着步子朝前走着,一边轻声问道:“太子可回宫了?”
  示意身边的两个小太监照好了路,苏平低声答道:“回皇上的话,太子殿下自收到郓州的八百里加急奏章,便再未出言,这会儿还在乾安殿呢,怕是就等着您回去呢。”
  点了点头,永成帝的眼中,划过了一抹意味深长的深邃。
  乾安殿内,太子仍旧坐在龙椅上,批复着朝臣们递上来的奏章,目光偶尔瞥过那封罪己诏,太子手中的动作便会一顿。
  一边,是自己嫡亲的外族,一边,是手足兄弟……
  静心思忖间,乾安殿的殿门响了,永成帝大踏着步子迈过了门槛。
  太子忙不迭的放下手里的御笔,几步下了玉阶拜道:“儿臣参见父皇……”
  点头应下,永成帝走过去坐在了龙椅中,目光落在那封罪己诏上,永成帝看了太子一眼,拿过奏章看了起来。
  “太子怎么看?”
  将手中的奏章合起放回案桌上,永成帝看着微垂着头站在身前的太子问道。
  “父皇……”
  知晓永成帝此举存了考校的心思,太子不敢马虎,将方才心内思虑过的主意又斟酌了一番,方抬眼看向永成帝。
  为君者,切忌专断。


第444章 浪静
  “爹,还是您老人家老谋深算……”
  文府大房的书房内,看着大老太爷一脸安定的表情,大老爷恭维着说道。
  眼皮轻抬,扫了一眼沉不住气的大儿子,大老太爷轻咳了一声肃清了喉咙道:“这回的事,到眼下,怕还没完呢。”
  神色一怔,大老爷讶异的说道:“爹,嗣逡那罪己诏已呈上去一旬了,快马加鞭,怕是早到了金銮殿圣上手里了,圣上若是果真怪罪,此刻,圣旨怕是已经到了。如今音讯全无,可见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是花了心思在里面,皇上便是有心替宣王处置咱们,也不能落了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面子啊?”
  摇了摇头,大老太爷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方反问道:“文府目无尊卑,可确有其罪?”
  “这……”
  大老爷面色犹疑的看着父亲,方缓缓的点了点头。
  “即便是圣上有心不追究,有三房在,如今一举一动,可都在眼皮子底下呢。这些日子,只要藩王的诏令一日没下来,咱们就得恭敬一日,否则,到时候圣上雷霆震怒,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大老太爷仔细的叮嘱道。
  “儿子如今愈发觉得父亲从前英明决断,当日圣上登基,大封百官,便是父亲,也因为皇后娘娘,而封了一等钟山伯,若是旁人,怕是尾巴要翘到天上去了,可您带着全族几百人,硬生生的从都城迁离,回到了郓州。”
  想起当年的事,大老爷心中还颇是感慨,“现如今,一并封了爵位的人,死的死,没落的没落,任谁,也不如文府底蕴深厚,算起来,文府这些年在郓州,表面光鲜不说,比那都城里的爵爷伯爷,不好上千万倍?父亲此举,不亚于韬光隐晦,儿子心服口服。”
  大老太爷曾是大梁老臣,苦心孤诣几十载,又岂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此刻听儿子这般炫耀,大老太爷心内的得意,便现在了脸上:“富贵险中求,咱们文府的富贵,当日从都城迁回郓州,才刚刚是个开始,等到太子殿下登基,咱们文府……”
  顿住口再未往下说,大老太爷父子二人俱是一脸的期盼,再想到前几日全族几百口人跪倒在宣王府的情景,愈发觉得物有所值。
  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可若真是能免了文府的灾祸,大丈夫一跪,又有何惧?
  文府三房的乐安堂内,三老太太低垂着眼目,拨弄着手里的佛珠手串。
  而下首处扶手椅中,依序坐着文嗣逡和三老太太的另外三个儿子。
  “娘,儿子事后就觉得不妥,前来和您老人家说过的,您偏不听,此番文府怕是将有大祸临头。若宣王殿下上书陈情,再加上宫里还有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想来死罪是可以豁免的。娘,君君臣臣,即便文府是宣王殿下的母族,到底是藩王,日后咱们都要恭敬些,便是见了宣王妃,您也要磕头请安的。”
  下首处,二老爷文嗣修沉声劝道。
  手中的动作一僵,三老太太紧紧捏着那生硬的佛珠,抬眼看着儿子应道:“我已经老了,虽然眼不花耳不聋,却也知晓文府虽分作三房,可关起门来却是一大家子。大房不跪,二房不跪,偏生咱们嫡亲的三房就要跪?”
  眼角余光看见文嗣逡的面色一变,三老太太嘴角一撇,将未说完的话顿在了口中。
  文嗣逡的面色,不仅三老太太一人注意到了,在座其它人,也尽数看到,当即,二老爷和三老爷便站起身,附手拜道:“大哥,此前之事,弟弟们着实糊涂了,当日宣王殿下送了拜帖说要前来拜会,大房领头,并未张罗接驾,还未等弟弟们反应过来,宣王殿下已轻衣便服的登门了。”
  见文嗣逡黝黑的面色愈发铁青,知晓他已动怒,二老爷和三老爷对视一眼,忙不迭的辩解道:“弟弟们前来拜见宣王殿下,母亲说只论亲情不论尊卑,宣王殿下也默许了,所以,所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