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瑶走进一看,发现浆衣的制作方法也和想象中的有所不同。不同于中国菜挂糊时一般要求将原料全部包在糊中,为了突出原料本味,天妇罗挂糊时一般调制时只挂上很薄的糊,仍然可以看见包裹的原料,有时甚至只是一面有糊,而另一面几乎没有糊,对用鱼肉或大虾制作的天妇罗来讲,虽然原料四周沾满糊,但仅仅是很薄的一层,这也是天妇罗的一大特色。
而浆衣则由面粉、鸡蛋、水调制面百,其中面粉选择低筋度的面粉,而筋质含量在10%以下,它们之间的比例是鸡蛋占15%,面粉占35%,水占50%,调面糊的水亦不同于中菜料理,乃是选用冰水,以此为天妇罗制定的三个标准是:挂糊要薄,沥油要净,又脆又香。
除了强调食材本身的鲜味之外,料理本身的调味亦是一大关键。天妇罗的调味一般是用混合调味分阶段进行调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炸前的腌渍调味,第二阶段是炸后的佐味碟调味。炸前调味一般以松鱼干汁、酱油、海米汁为主,炸后调味以在松鱼干汁、酱油、生抽、海米汁中添加少量的砂糖和萝卜泥调和均匀,供客人蘸食。
如大阪烧一样,天妇罗在日本也有因地区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流派,如关东地区,用于炸制的油脂以麻油为主,表面不光洁,调味料善用混合调味汁。关西地区则以绵籽油为主体,成品软柔,调料多用盐。九州地区以豆油、花生油为主,糊中调味,并以原料的原汁为主进行调味,其它地区也有各具特色的天妇罗菜品。大阪的街头天妇罗,则是以菜油为主体,讲究不腻不厌,美观大气。
司空瑶挑了款星鳗天妇罗,店家将准备好的材料外面裹上一层用小麦粉、鸡蛋和水调合而成的面糊,然后放进油锅内炸至焦黄后,片刻即成,炸好后的天麸罗讲究视觉美观,一般摆在小竹篮内端给顾客,司空瑶取过来之后,沾着粗食盐和酱油调料便可食用。
天妇罗的作法与中餐的炸鱼炸虾不同,荤素搭配,趣味昂然,虽经油炸,但星鳗和蔬菜不油不腻,外酥里嫩,既保持了食材原有风味,又别有一番滋味,就算拿来当佐酒下饭的好菜,也不难明白为什么它会受到欢迎。
一连吃了铜锣烧,章鱼烧,玉子烧,大阪烧和天妇罗之后,就算胃口依旧大开的司空瑶,这会儿也不免觉得有些口渴,当目光向四周搜索之时,却是不见任何一家果汁店,无奈之下,也只能挑一家餐厅坐下来歇歇脚了。L
☆、第四百六十八章 鳗鱼饭
很多过路客,都会被这家“鳗鱼爷爷”餐厅的外观吸引,店位于道顿堀美食街最繁华的地段,这里的地段价位高到离谱,然而这家餐厅却还使用了竹子和青砖墙来进行装饰,清幽宜人之余,不免让人感到其手笔这阔绰。
司空瑶虽然和其他游客一样被这家餐厅的装修所吸引,但旋即第二个反应就是贵,这样的餐厅,相对的物价也不会太低,普通人一般都会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不过对于司空瑶来说,却并非如此。
“反正是公费修行,管他呢,嘿嘿。”嘴角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司空瑶怀揣着邪恶的想法走进了这家天,超乎一般认识的做法,哪里贵,她反倒是往哪里去。
鳗鱼爷爷这家店内的装饰十分轻松现代,和传统日本料理店给司空瑶的影响不同,还有一个特别的鸡尾酒吧,可供客人饭后休闲。
这里店的客人一半是游客切不乏欧美人士的身影,相比在国外也是相当有知名度的餐厅,而日本当地人士则占另一大部分。轻松自由的环境,是这里吸引人的地方,不过店内的料理一样令人着迷,司空瑶挑了个空位坐下,很快就有服务员周到地端上凉白开和菜牌。
正口渴的司空瑶见到眼前的凉白开,虽然淡而无味,但这会儿自然也成了甘邑一般,一股脑地灌到喉咙里去,随后翻开了琳琅满目的菜牌。
在传统基础上有新创意加入,帝王蟹料理或者是刺身拼盘都是上上选选,不过司空瑶这会儿倒没有什么心思去品尝这些大作,最后翻来翻去,倒是选了一个平平无奇。菜牌上描述为“地地道道”的鳗鱼饭,之所以选择了鳗鱼饭,主要还是谈其份量小,而且还附赠有味增汤,心想着要一碗汤来解渴的司空瑶,打得乃是这个主意。
而且毕竟这家餐厅的招牌叫做“鳗鱼爷爷”,想必其主打料理也会有鳗鱼饭的一道身影。
虽然这家餐厅的料理价格相对来说偏高。但份量上却不含糊。当鳗鱼饭端上来的时候,司空瑶立刻就意识到,她这一天的美食之旅多半是要结束了。除了意料中的味增汤以外,鳗鱼饭附带的还有一小份味增大蒜、盐渍萝卜、两条炸虾天妇罗,要是秉承不浪费的原则全部吃完的话,恐怕也就没有肚量去吃别的东西了。
司空瑶略显惋惜地叹了一口气。不过很快地有打起了精神来,因为这鳗鱼饭正在不断向她发出香味的勾引信号。
鳗鱼。相当受日本人的拥戴,有“即使一天吃上四回,仍想再吃”的说法。从可以烧烤现代风味鳗鱼的江户时代,鳗鱼如此这般地受到日本人的喜爱。几乎可以说就是因为有了“烧烤鳗鱼”这样的调理方法,提起鳗鱼,说是以“烧烤鳗鱼”为最高境界也毫不过分。
按照踏踏实实的地道做法来操作的鳗鱼。不仅是鱼,这里的米饭也用心烹饪。选用日本米,从淘洗到煮饭都有讲究,入口很q,搭配肥美浓郁的鳗鱼刚刚好,从原料到制作到装盘,每个小细节都用心琢磨过。
由于装修很有现代化风格,所救即使不是本地人来这里,司空瑶也不会有拘谨感,由衷说不上来的很舒服的惬意感。这份鳗鱼饭里头的烤鳗鱼乃是足足一整条,入口很嫩带着浓浓的酱汁在口中化开。搭配的酱汁则是用鳗鱼骨熬汁成的,其鲜美程度可想而知,在服务员的推荐下,往鳗鱼上撒上一些山椒粉,还可以给口感一些提味的变化,可以解掉某些鳗鱼中的土腥味儿,劈去肥腻感之余,吃完一份饭也不会觉得单调。
通常来说,如果是午餐定食,一般不会采用现杀的鳗鱼,而是活杀冷冻之后的存货,以此散去鳗鱼的腥味。不喜欢鳗鱼的人,通常都是难以接受鳗鱼中的土腥味。但厨师对此的解释却是:一般来说,死掉的鱼土腥味会很重,但活杀的以及现杀的鳗鱼就会稍轻一些,料理的时候,即使是在炉端烧上,也都是现杀不蒸,如此才能保持了鳗鱼的鲜活,入口即刻感觉到了鳗鱼的鱼皮是脆的,鱼肉则是滑的,肉汁会在口中爆出。
鳗鱼作为这家餐厅的招牌特色,店里头还特意开辟了一个橱柜,从外头可以看料理人在做炉端烧,一边慢慢地啖着一碗鳗鱼饭,一边欣赏日料师的厨艺,对于已经走累了的司空瑶来说,也算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
鳗鱼饭里头最后淋上独特的酱汁,咸中带甜,甜中带咸,沁人心扉,而配菜里头的以半月状日式腌渍黄萝卜搭配翠绿的小黄瓜,透着丝丝暖意,营造出了和这个季节不合的如同春天般浪漫的气息,令人着迷、沉醉。
色泽金黄的蒲烧鳗鱼的外表,则是散发无限热情,所谓的蒲烧鳗鱼就是指,将活的鳗鱼背部剖开、去骨,再加上密制的酱汁烤制而成。
起一锅,先放入洋葱丝炒至颜色透明且略微金黄,再熄火加入酱油、味霖和糖炒香后,开小火煮滚,再加入适量的水煮一下,然后将洋葱夹出,酱汁则继续烧至浓稠备用,随后将在炉端烧好的鳗鱼至入酱汁中,把密制酱汁的香味融入蓬松柔软的鳗鱼肉中,以此烤出真正美味的鳗鱼,将厚实的鲜肉切开后,立刻可以问道冰封中的肉香,芳香扑鼻,淋上清淡风味的日式调味酱,可口满分,营养满分。
以大蒜、柴鱼、味噌为主材的另一道配菜也引起了司空瑶的注意,柴鱼味噌大蒜也算是日本人喜爱的家常菜之一,大蒜先去皮洗净,彻底沥干水份后撒上调味料,搅拌均匀,后腌渍约半天后滤除盐水,调味料加入之后,再将大蒜及柴鱼加入材料内拌匀,装入容器中加盖冷藏腌渍,至大蒜、柴鱼与味噌三者的味道融合入味,放置三天就可食用,味道浓郁而强烈,但却并不似司空瑶喜欢的料理口味,无奈地耸了耸肩,把目光投向了味增汤去。
味噌汤是一种汤料理,即面豉汤,是日本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常见于日本人的早餐,在亚洲许多国家亦相当普遍,在东北的版本人称大酱汤。
味噌,也叫日式大豆酱。原料主要有大豆、大米、大麦、食盐等,成品主要为膏状,是一种调味料,也被用作为汤底。味噌以营养丰富味道独特而风靡日本。味噌最早发源于中国或泰国西部,它与豆类通过霉菌繁殖而制得的豆瓣酱、黄豆酱、豆豉等很相似。据说,它是由唐朝鉴真和尚传到日本的,也有一种说法是通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
虽然是同样的昆布、柴鱼片、味噌三种材料,但因为各家庭所使用的方法及时间的不同,所以有家家有不同的味噌汤的做法,而这家鳗鱼爷爷的味增汤里头,还加入了鲜虾调味,味道上不似传统的味增汤那般浓郁强烈,比较能够迎合非日本人的食客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