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 (吃睡一条龙)
- 类型:都市言情
- 作者:吃睡一条龙
- 入库:04.11
陶小霜转头看了眼饭桌,没有她不爱吃的胡萝卜,就点头道:“没问题。”
在两人身后做作业的迎泰听了好一会,这时忍不住道:“大圣哥,你也监督我吧,我也要你给夹菜。”
陶小霜说,“别理他,我们去帮外婆摆饭。”
迎泰嘀咕道:“见色忘弟……”
陶小霜转身拍了一下迎泰的头,“说什么——专心做作业!”
被说成陶小霜的‘色’,孙齐圣心情很好,就伸手摸了下迎泰的头,“说得好。”
“大圣哥”,迎泰摸头傻笑,“你教我打篮球吧。”
“还有半个月就开学,你要是能提前把暑假作业做完,那剩下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带你打蓝球。”
“真的?”
“大圣哥,你太好了!”得到孙齐圣点头后,迎泰立刻把头埋在了习题本里。
同样是催他做作业,自己就是狠心的姐姐,孙齐圣就是‘太好了’的大圣哥,陶小霜简直想翻白眼。两人去楼下取碗筷时,陶小霜忍不住道:“说我见色忘弟,我看迎泰那小鬼才是见猴忘姐!”
孙齐圣笑着说:“我奶奶还不是见到你就忘了我——你一说要去我家,她就赶紧让爷爷包饺子做冷面。”
陶小霜也不是真介意,事实上她为自己和孙齐圣在彼此家里能过得如鱼得水很开心,于是就笑着点头,“你奶奶和爷爷都对我很好的。”
吃完晚饭,帮着徐阿婆洗了碗,陶小霜和孙齐圣就带着两家的4个小鬼去洪阳街上消食。
……
第二天早上,陶小霜接到了在华一值班的老张的电话。
从公用电话间回来,陶小霜就向徐阿婆报喜:“外婆,我得到学校党支部的正式通知了——只要找到两个入党介绍人,再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就是预备党员了。”
“哦,那不是提前了半年?”
“对呀!”
按照程序,陶小霜的培养考察期应该在今年的年尾结束,可这才9月不到,她就得到了通知。陶小霜知道是自己在打赌一事上的‘宽宏大量’起作用了。
陶小霜收拾了一下,就赶去了华一。在党支部领了志愿书后,她就去了总三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老张正围着象棋盘左右互博。
学校里放假,老师是可以完全不到校的,但后勤却得有人值班,要不然学校的环境没人维护和管理,等放完假还不得乱了套。而今年暑假总务留下值班的人就是老张。
“张师傅,我带了些蜂蜜水给你,还放了冰块。”陶小霜说着把钢制的圆筒饭钵放在桌上。
老张赶紧倒了一杯,喝了一口他就眯起了眼。
陶小霜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她想让老张做自己的入党介绍人。
“我没问题……嗯,教务的老李今年也值班,我叫他做你另一个入党介绍人,你觉得怎么样?”
“那太好了,我正愁开学前找不到人。”
然后,老张就带着陶小霜去了一趟教务,老李爽快的在志愿书上签了名,又说他就等着开学后参加陶小霜的入党宣誓仪式了。
回了总三,陶小霜慎重的谢了老张。
老张不居功。摆摆手说:“都是你自己挣的面子,要不是还没开学,也轮不到老李当你的介绍人,想当的人多得是。”
陶小霜说:“这是怎么说的,难道我是香馍馍?而且,就是交了志愿书,我也只是预备罢了,还有至少一年的预备期才能转正的。”
在70年代,参加工作后入党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你向单位的党支部上交入党申请,党组织就发展你为入党积极分子,然后开始培养考察你。这个培养考察期通常在一年以上。
一年以后,你在党支部申领入党志愿书,然后找两个党员作入党介绍人,并上交志愿书;党支部和党委通过后,你就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可以作入党宣誓了。最后,你再度过一年以上的预备期,就可以申请转正了。
从程序上来说,只要多交几份入党申请,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那再度过一年的培养考察期,一年的预备期,你就能在两年后入党,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能在两年后就入党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不能犯错——至少不能犯会被老党员挑刺的错,还要随时接受党组织的审查和考验,一步耽误你就不能走下一步。
所以,陶小霜才说‘至少一年的预备期’。
“小陶,对我——你就别谦虚了!现在的形势对你来说太有利了,我们不说江妮,你的条件至少已经追上了施德。”老张点了一根烟,开始吞云吐雾,“你是聪明人,应该很清楚现在的形势——在所有年轻的干事里,你最早当上预备党员,等你进修完,拿了大专文凭,又是党员,不就是我们华一最热门的后备干部吗!”
至于老干事,能当上干部的都当上了,留下的都是些混日子的庸碌,背景没有,把柄倒是一大把,想到这里老张不禁苦笑了一下,这是把自己也骂进去了。
陶小霜笑着说,“可江妮有大靠山,施德也深受周大主任的信任,可都比我的优势大。”
老张摇头,“那些都是虚的,江妮办什么事都不成——周大主任不敢犯众怒贸然提拔她的;施德只是高中生,又恃才傲物,人缘远不如你。你只要继续像现在这样,自然就能步步领先他们。在华一,现在我就看好你一个。”
陶小霜笑了笑,在进修选拔结束后,她在华一俨然就高人一等了,同事和领导都觉得她是无法用常理来评判的大聪明人。这给了陶小霜压力,但同时又让她鹤立鸡群,不再平凡。
到这时,陶小霜已经明白老张今天的做法和说法都是在表明他的心意——他十分看好自己,也愿意支持自己上位。
她想了想说,“张师傅,承你吉言了。在华一我毕竟是新人,有很多事都还需要你这样的老干事指教。”
见陶小霜接了自己的招,老张大喜,“小陶,以后再有找介绍人这样的事,你都交给我来办。”
老张太想重复王姐的老路了,说话时不免有些失态了。10年前,还被叫做小王的王姐为刚分来的牛美兰跑前跑后,等牛美兰做了总三的主任,她就成了总三的第二人。老马也想拿18级的干部津贴,也想换大房子住,所以他要把宝押在陶小霜身上。
陶小霜和急于作伯乐的老张说了一会话,才提着饭篓离开了华一。
“小陶,说起来,你还要感激潘燕,是她让你一鸣惊人!”
陶小霜想起老张最后说的这句话,不觉笑了,要是潘燕听到了这句话,会不会也这么觉得呢?
作者有话要说: 陶小霜:一鸣惊人果然攒人品。
孙齐圣:鼓掌。
今天字数饱满吧,还更得早,都是被大家的花花鼓励的O(∩_∩)O
第117章 开学
即使老张在心里自诩为庸碌,但他在华一摸爬滚打的20来年光景还是为其积攒下不少人脉,这是才崭露头角的陶小霜所不及的。
在老张的牵线搭桥下——他是60年入党的老党员,陶小霜在三天后的党支部例会上做了庄严的入党宣誓。
例会结束后,陶小霜和介绍人老张老李一起离开了党支部的办公室,边下楼,老李边吐露了一个消息:上级党委今年给华一的预备党员名额只有两个,上半年是江妮,下半年就是陶小霜。
陶小霜问:“也就是说——下半年都不再会通过申请了?”
“对。有资格的人可以继续申领入党志愿书,但支部不会再通过。”老李耸耸肩,接着经过教务的办公室他也不进去,就跟着陶小霜二人往总三走。
走到门口,老张明白拖不过去了,肉疼的塞给老李半包烟,才打发走了他。陶小霜看见老张给的是半包光荣牌香烟——这烟是高档烟,卖三角四分一包,还要烟票,就打算下一次买一包整的找补给老张,毕竟这人情是为自己用的。
“张师傅,我还有事,就不进去了。”陶小霜和宁鸥约好了中午一起吃饭然后去逛南京路。
“你先别走,老李有独家消息,我也有——”
老张先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才有些神秘的说:“放假前,有几个入党积极分子去支部填了入党志愿书,想要下半年的名额,其中就有施德。”
陶小霜有些惊讶,“施德还是入党积极分子?他可是66年分来的华一。”
老张笑得有些幸灾乐祸,“许书记对他可是恨屋及乌,要不是怕实在说不过去,我估计施德连一个入党积极分子都捞不到。”
“居然是这样呀!”陶小霜知道学校的党委书记许历和周大主任一向有矛盾,却不知道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老张又接着说:“就是江妮,要不是她那个在区委的二舅舅发了话,她也不可能做预备党员。”
说到江妮,陶小霜一直就有个疑问,现在她和老张的关系已经到了堂,她就想问问他,“张师傅,我觉得江妮有些……敌视我,你知道一些内情不?”
“啊哈!”老张很有些惊讶,就问道:“你居然不知道吗?”
陶小霜想了想才说:“……我真不知道。”她暗想江妮讨厌自己的原因难道人尽皆知,就自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