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热闹的家里就只剩下杨老汉一个人。平时他还和诚诚两个说说唠唠,今天全都走了,就剩他一个人。不过没关系,杨老汉操起一把大竹扫帚开始清扫稻场上的鸡鸭屎还有别的垃圾。农户家门口总有这么一大块平整的土地,用来晾晒等用途。因为是泥巴地,每次下雨后都要抢在将干未干时用牛拉着石磙碾实啰,否则天一晴就给开裂。
每块稻场都需要精心养护着,开裂不行,不平整不行,长了杂草就跟说明家里太懒惰。启泰两口子都是吃工资的人,哪里有时间在上班的时候天晴了回来打稻场?还有家里的猪呀、鸡呀什么的,总要有人经管着,杨老汉每天也都过来转转,关心一下。
“哎!再不弄干净都要长草了,这是种的什么地……”他咕哝了一句,随即想到家里也没地,不禁有些惘然若失。现在都在搞什么“特色农业”,种的都不是粮食了,也没有多少晾晒的东西。像他们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农,也就是在坚持这些传统的东西,至于还能用多久,谁也说不准……
杨老汉想的没错,再过二十年,韩家冲因为身处血吸虫疫区,被全面禁止了耕牛的养殖,连现在命根子一样,导致他中风的水牛都全部都消失了,那些扬着鞭子,慢悠悠走在水牛身后赶磙子的身影再也看不见,只留下全部都是用水泥浇筑的稻场。
现在的农村还处于刚刚睁开眼睛看外头的时候,大家这时觉得小汽车、电视机、录音机已经是了不得的高科技了,谁又能够想到仅仅三十年,不仅大多数家庭已经有了小轿车,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小洋楼,至于通讯,因为山区电话线不好牵,甚至直接跳过了固定电话,变成了全民用手机的年代。
有很多时候,七十几岁还在用手机给孩子们打电话发短信的大伯都会感叹说,“要是爹还活着,见到这么多先进的东西不知道有多高兴呢!可惜啰,发展最快的时候爹都没有看到……”
是啊,像杨老汉这样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们,固守着传统的思维模式,也欣喜地看着不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就像那位走了半天专程来看“电吹的扇子”的那位老人,她们对于这些新生事物,是带着虔诚、感恩的心来看待的,总会感叹一声,“赶上了好时候哇!”
上辈子杨老汉直到去世,杨家人都还是非常贫穷的。可是没过几年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出去打工浪潮,年轻的哥哥姐姐们在外面辛苦拼搏,辛辛苦苦攒下来钱回乡建房、买车,等过年回去的时候,带着家中的老人出去是很有面子的事,可惜那些他都没有享受过。
哪怕是现在,杨老汉仍然不适应像小儿子这样夫妻都在上班的家庭,这样的话家里就顾不上了,总让他有一些不顺眼。比如菜园子都闲着了啊,没有打理好啊,猪喂得不够仔细啊,稻场上太脏了啊……谁又能想到以后的年轻人一年才回一次家,家里都长蘑菇了呢?
随着社会目不暇接的飞速发展,总有一些跟不上的失落感。这种感觉越是年长也明显,哪怕如今仅仅只现端倪,杨老汉就已经叹了很多气了。这也是他觉得帮着带孩子的原因之一——老子跟不上时代,跟着孙儿学总可以吧?咱爷孙俩一起看看这个新时代!
可是今天孙子也被带走了,这让每天忙活的杨老汉很是空虚。在家里蜇摸了半天,该做的都做完了,一看天色还没到吃中饭,只好又背着手出去走走。刚走到村口,就被几个老哥俩给叫住了,“老杨,来来来,三缺一,摸两把!”
杨老汉看看天,日头好得很。9月的天不冷不热,正是干活的好时候。他们几个老头子都才六十多,放以前正是主要劳动力,居然都无所事事地在这边聚众打牌。“今天怎么这么闲?家里都没有事做?”他边说边走过去,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摸两把也无所谓。
第294章 花牌
杨老汉当然也玩牌。农闲十分、节庆里大家闲来无事都会摸两把。但是和大多数地区流行的麻将不同,本地玩麻将的很少,大约是四川麻将的玩法,一般也是年轻人玩得多,老人们最喜欢的是玩“花牌”。
一副麻将136张,置办起来是不小的一笔费用不说,打起来也没有那么方便。要严格的四方桌椅,一本正经坐下来搓麻将。打麻将需要“码长城”,在没有麻将机的年代,长时间搓麻将是一件体力活,花牌则不然,它是单独流行于荆州、枝江等地区的一种纸牌,类似于“柳叶牌”,但牌面完全不一样。
花牌(又名“上大人“)呈长条片状,约一小拃长,半寸宽,用硬纸刷清漆制成(后来全部都是塑制了)。每副牌110张,这个年代人们戏称打花牌为“学习110条“。由上、大、人,可、知、礼,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土,八、九、子,二、四、五、六等组成。花牌中字的大意为“上古大人,孔丘一人而已;他教化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位贤人;八九个得意门生,可知周公之礼。”
外地人——比如周品正,是连牌面上的字都识不全的,因为这种看起来似隶非隶、似篆非篆的文字,介于行书与草书之间。毛笔书写,结构严谨,轻重缓急,挥之有度。是在古今书法字典里也找不到的特殊字体。当然本地人从小就被抱在长辈的膝头认字,“上大人”“孔乙己”,早早地就耳熟能详了。
说来也巧,这种看起来很难读懂的字却很容易普及,即使目不识丁的农民,在很短的时间内也会很快掌握应用。奇的是在一叠牌中,只要冒出一点字头,就能准确地辨出是张什么牌,实乃拙中见巧,巧中露灵犀。花牌的打发比之麻将更加千变万化,算经,算胡,算坡,还要“圆”,意思是牌面无论如何组合,最后只能留一条口,别的都要圆起来。
其中意味无穷,一旦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花牌3个人就能打,4个人最好,其中一人坐“醒”,专门数牌,大家可以轮流休息。所以杨老汉加入牌局皆大欢喜。大家一边打牌一边抱怨,“可不是今天闲着,感觉咱们这些老头子都闲着无事,要混吃等死啰!”
说的是实话。如今开始搞经济农业,什么都要讲究科学种植,他们这些只有一把力气的老头子简直都没了用武之地。和杨老汉的感觉一样,没有了熟悉的庄稼,也颠覆了传统的模式,这些辛辛苦苦在土里刨食了一辈子的人,反而是无所适从了。除了在家带带孙子喂喂鸡鸭,就只有三五成群打牌的节奏。
这还算好的,等到后来种子、化肥等更新换代,机械化的推广,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导致乡下成天都是大大小小的全部都是麻将台子、花牌桌子。渐渐地把农闲娱乐变成了赌博恶习,不知道多少人掉进坑里。所以后面的大规模出去打工也实属无奈之举,在只需几个人就能管理几十亩地的时代,多出来的那些农民也只有到城里谋求发展了。
花牌的魅力非同小可,杨老汉如今是兜里有钱,也不用惦记着家里的活计,一不小心就打到了晚上,还是杨小贝他们下班回家不见人,才找过来的,“爹!回去吃饭啦!难得打牌能够饱肚子吗,天都快黑了!”
可不是!老哥儿几个这才散场,各自回家去了。平时别的子女不敢说杨老汉,就小妹喜欢唠叨他,“没事儿打牌也挺好,打发打发时间,可是饭不能忘了吃,晚上也不能打,你们一大起来没完,熬夜久了对身体不好。对了,钱打小一点,图个乐呵就行,像韩大爷家要是输得多了回家又要吵架。”
晚归的水牛慢悠悠地甩着尾巴走在乡间的小道上,放学的孩子们在一起嬉戏,有时从路边的草丛边猛地窜出一只受惊的野兔,惹得小朋友们大呼小叫地追赶。灿烂的晚霞给地里的蔬菜大棚都披上了一层金光,远远望去绚烂无比。耳边是幺女絮絮叨叨的关怀,家里还有做好的饭菜等着他,杨老汉心想,所谓幸福的晚年,也不过如此吧!
这样也挺好,孩子忙就帮忙带带娃,有空打打最喜欢的花牌,衣食住行孩子们都打理得妥妥帖帖的,根本不用他操心。这样还不舒服,想要怎样?“知道了!我们就打一角钱一坡玩玩,一点儿都不大!”杨老汉柔声说道,长久以来的戾气不知道什么时候都消失殆尽了。
自从周品正回来以后,当仁不让地接过了带娃的重任,以实际行动支持老婆的工作。不过这一天天地连易二哥也有了意见,“我说小周啊,你带娃我不反对,可成天带着娃也没有心思干大事,这样下去不好,不好!”话说现在正是合作社发展的大好时机,他们都摩拳擦掌打算大干一场,你这带着个奶娃画风不对啊!
王大成表示他没有意见,和易慧香订婚后年底就要结婚了,单身多年的单身狗表示能有娃带是多么的幸福!如果可能的话他也想带着娃出去开大货车,那家伙,儿子绝对高兴……完全没有想过是女儿的可能,所以后来他收获了“大惊喜”小棉袄一枚,简直傻眼了——说好的一起开车一起飞呢?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