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小贝撑腰,媳妇管起自己的饮食起居简直不要太理直气壮。偏偏自己还没有办法反抗,归根结底,媳妇是爱自己的,听易家人都有遗传疾病,不好好管理的话有早逝的危险,媳妇紧张兮兮得恨不得吃饭都用量的,他能怎么说?
☆、第323章 顿悟
痛并快乐着的易二哥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事实就是尽管他打了一个翻身仗,最后还是免不了得了个“耙耳朵”的美名。试想一下,连吃几碗饭都有人管着,吃完了还要被赶去散步,他不是耙耳朵谁是?
大家说起别后的生活,合作社那边早就有了固定的运营模式,周品正也早在几年前就彻底地退出了管理层,只保留股份而已。如今的总经理是易二哥,副总是王大成,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老人,也都是合作了那么多年的伙伴,周品正根本不会担心那边的情况。
周品正这边的菜篮子也上了轨道,他已经取得了专营资格,从当地政府那里拿到了土地,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倒是杨小贝,当初创业的时候,她是发起人,排头兵,现在也无所事事地待在家里,洗衣服做饭带孩子,妥妥地家庭妇女一枚。她开玩笑地说起,“这难得就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我现在完全变成了米虫了!”
易二哥正色说道,“怎么能这么说呢?虽然现在说男女平等,但是谁规定女人就必须上班?你觉得在家就是米虫,那你嫂子、慧香她们,难得都是米虫?”
的确,上一辈的外婆、还有姑姑她们就不说了,就说两个舅妈和二姨吧,现在用不着她们和男人一样下地干活,难道就是在家里无所事事吗?大舅是公务员,还是个小干部,舅妈却还是农村户口,更加没有工作。她跟随丈夫在单位的房子里生活,带两个孩子上学,买菜洗衣服烧饭,管理一家的饮食起居,把一家人照顾得好好的,谁说起她都要竖大拇指。
二舅妈自从嫁过来也没有下过地,后来家里条件好了,更是连责任田都租出去了,难道她就每天在家琢磨着和二舅吵架?杨小贝仔细回忆了一下,她也一辈子都没有上过班,但是她的文化水平要比大舅妈高,当年也是在村办厂子里做过会计的。二舅成天在外面跑,舅妈就在家做账、核算成本,给丈夫做了一个掌柜内当家。那是二舅家的条件最好,虽然是二舅最会挣钱,但也离不开舅妈会理财的原因。
至于二姨就更不用说了,她是活得最洒脱的。上辈子和丈夫感情不好,她就一门心思自己做生意,慢慢地把小买卖做成了大门面,攒的私房钱直接给表弟买了一套房!这辈子呢,嫁给了王大成,他是个老实的,两口子正好互补,得到股东们的一致同意,早就在合作社做事了。
还有谁呢?嗯,老妈……怪自己不好,早早地把她拉上了车,现在开起了诊所。现在已经没有了村卫生室的编制,早就彻底的成为了私人诊所,老妈可不像自己和老爸那么“蠢”,只要经营得好,其实私人诊所的盈利还是很可观的。哪怕诊所的利润不高,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在这里。
这么看来,好像是自己想岔了?杨小贝心想,还是狭隘了啊!总感觉没有工作就心慌慌,可是很多女人一辈子都没有工作,并不意味着她们就白活了,没有做出任何贡献。
“小贝啊!每个人都有她的价值。在我们眼里,你早就过了需要用工作来证明自己价值的时候了,现在体会你价值的地方不在外面,而是在家里啊!”还是旁观者清,易二哥走的时候说的话意味深长,让杨小贝如醍醐灌顶,瞬间开朗。
是她长久是固定思维让她钻了牛角尖,自己不是罗子君,周品正也不是陈俊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地在家等老公养活。正如易二哥说的那样,她早就不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了。
当然她也不是没有可能会成为糟糠之妻,不是有很多例子,夫妻一起打拼出来以后,妻子回归家庭,男人却在外面乱花迷了眼,最终始乱终弃。关于这一点嘛……杨小贝却从来没有担心过。不是对周品正一辈子不变心的蜜汁自信,而是——当一个人要变心的话,无论你做什么,多优秀,都是无法挽回的。
往往看见那些渣男振振有词地说,“因为你邋遢、懦弱、无能、没有梦想……”,狗屁!全部都是借口而已。罗子君说的对,当初是他让我不要上班,一辈子养我,如今却嫌弃她无所事事,没有职场女性有魅力,哪里来的脸呢?
杨小贝再没有安全感,也不会堕落到担心这些事情——那才是最大的不自信,而女人往往越不自信,才越会做出一些让男人反感的举动。那么……其实自己可以放下心防,潇洒地做一个自在的全职太太,在享受生活的同时,给家人打造一个温馨、甜蜜的港湾?
一个女人,能照顾好一家老老少少,上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文能辅导孩子功课武能自己拼出一份事业,没有几个人不尊重她,也绝对不会没有自信,浑浑噩噩地生活。
心里这个坎走出来了,才发现自己完全是在杞人忧天、无病呻吟。与其有哪些时间去思考,还不如花费那些精力去辅导孩子的学习,装饰自己的家,还有……继续探讨和婆婆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杨小贝想,光这个课题她都可以研究个几年了。顺便在合适的时机,可以买买股票,买买房子嘛,既然周品正喜欢做实业,不喜欢这些投机取巧的事,那么这些没有技术含量(请问哪些是不需要技术含量的?)的事情,她可以抽空做做嘛!
毕竟有那么大一个漏不捡,就好像看见无主的宝物不取,眼睁睁看别人瓜分一样,总觉得太浪费。杨小贝想好了,她也不贪心,反正吧……随随便便买一点好了,不影响历史的进程为前提吧。
若干年后,周品正辛辛苦苦地把菜篮子工程发展壮大,拥有了十几个蔬菜基地和浦海最大的批发市场,整个城市的蔬菜有一半都来着他的公司,因此得到了政府的大力肯定。在取得了巨大的财富的同时,还成为了优秀商人代表,市政协委员等等头衔,志得意满地终于在小贝面前炫耀一把的时候,崩溃地发现……
人家“随随便便”买的一些产业和股票,几乎都没有动过脑筋,付出过多少精力,名下的财产却早已超过自己了……
可怜的娃,这辈子都甭想在老婆面前抬起头来。
☆、第324章 扯淡
自从上次周品正回来以后,不知道和婆婆说了什么,她又没事人一样继续出现了。虽然大家都当没发生过什么一样照常过日子,但是杨小贝知道,各自心里都有一根刺,一旦再出现问题就会爆发出来。
关于这一点,杨小贝深入地反思了一下——为什么婆婆会形成这样的性格呢?
她的前半生,自己无从参与,也无从得知她以前的脾气秉性。但是有一点让婆婆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那就是丈夫的早逝。公公正当壮年,五十左右的年龄就得了急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走了。
打击来得如此突然,让周家人好久都缓不过神来。特别是婆婆,她一辈子都依附于丈夫生活,基本上没有操心过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突然之间丈夫走了,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只有一个刚刚成年的儿子和自己相依为命。
但是周品正又叛逆不听话,婆婆于是陷入了纠结、彷徨、责任、恐慌等等情绪交织之下。久而久之,都有一点神经质了,想掌控一切,偏偏什么都掌控不了的人,又很容易变得偏执。
比如儿子的婚事,还有孙子的养育等。有时并不是不能理解子女的理由,但正是她的做法遭到了反对,出于“刷存在感”等等隐秘的心思,她就会因为反对而反对,到最后变成了不是反对,而是坚持要这么做,不想被孩子颠覆她的想法。
这种表现,恰恰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体现。自从退休以后,婆婆就大部分时间一个人生活。她的朋友不多,精神世界也不丰富,除了家长里短,几乎没有值得关注的东西。子女们也不在需要她,有什么事情,都是直接通知一声,让老人格外落寞。杨小贝想,也许婆婆需要的不是听她的,而是尊重?
为了这个疑问,她还特地去找了大姐——小姐完全不靠谱,每次回来都开口要东西提要求,不添乱就行了。大姐这么说,“妈妈年轻的时候很懦弱,在厂里被欺负了都不敢出声,还是老爸去找的单位领导。而父亲去世后,也许是为母则强吧,她选择强势起来,只是有些过了。”
大姐能够理解母亲的改变,但就连她也接受不了。如果说以前的老娘懦弱得让人着急,现在的她则是强势得不讲道理。哪怕是作为子女,无论怎么跟她说,她就是不听。
老人年纪大了,总有一些小毛小病。周母有风湿,还是工作时留下的老毛病。发作起来痛苦不已,可以一旦好了,再让她吃药治疗那是打死也不干,每回都能把大姐气得够呛。可是下回疼起来的时候,又要把大家全部折腾回去——一趟又一趟,周而复始。
相似小说推荐
-
缘来是个局 完结+番外 (夜灯初上) 墨墨言情网VIP2016-11-01完结在余漾最狼狈最怨愤的时候,金城以雷霆之势闯入她的生活,甚至让她来不及为刚结束...
-
嘿,我的小结巴 (琰阙) 2017-11-8完结多年前,有人问庞婉,你喜欢顾流深吗?庞婉说,我才不会喜欢一个小结巴。多年后,有人再问庞婉,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