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年后院园子里的一切,都交给沈卫国趁空打理,好在,去年文娟怎么安排的,沈卫国都亲身经历,再加上文娟时不时趁着沈卫国在家看着俩孩子的时候,浇点儿金莲湖水,收成也不比去年差,俩孩子在四个月添加辅食后,食谱也就到了更多的天然选择。
俩孩子现在能吃的东西很多,文娟趁着他们睡着的时候,也是变着花样给他们准备好吃的。纯蛋黄的鸡蛋羹,土豆泥,胡萝卜泥,蔬菜汁液染色的彩虹小面条,蛋黄,米粉,鱼泥,肝脏泥……虽然,俩孩子在五月中旬的时候,长了两颗牙出来,脱了了无齿宝宝的界限,不过,那两颗牙还无济于事,目前还是以各种泥状食物为主。在迎来第一场雪的时候,文娟正式给俩孩子断了母乳。
俩孩子的胃口比一般的孩子大多了,她那点儿母乳四个多月就开始宣告不够,文娟用辅食和奶粉米粉勉力维持到六个月,给足了他们六个月的母乳免疫保护。进入六个月之后,文娟也是逐步增加奶粉和辅食的添加,一步步渐少母乳的喂养,直至完全断奶,循序渐进的过渡,虽然花的时间长了些,等两个孩子真正断了母乳,都已经十一月了。
但是,显然这样的进程,俩孩子和文娟都更加接受。俩孩子心理上很安稳的接受了断了母乳的事实,没有多余的哭闹不休,文娟也不用经历立即断奶,涨乳的难受,可以说是双方都不用受罪。两个孩子一起养,文娟虽然没有单独带过其他孩子,但是有后世那些朋友家里孩子各种为难的抱怨对比,她们家的两个小孩子简直可以说是天使宝宝。
两个孩子都是好胃口,喂辅食的时候,轮流着你一口我一口,都是张大嘴巴,犹若小鸟啄食一样认真,吃得特别香。喝奶的时候,也是咕嘟,咕嘟,大口的吞咽,文娟有意在训练他们手劲儿的时候,也顺便训练了他们做事的专注,显然从这方面来看,成效不错,不知道让她带孩子的时候,省了多少力气。
俩孩子在第一场雪开化,正式踏入七月份后,又长了一个本事。那天俩小兄弟坐在大炕里,你把玩具扔给我,我把玩具扔给你,两人玩得正开心,文娟也就坐在一旁给他们俩勾起了小毛衣,她用的是最好的纯羊绒的毛线,暖和柔软。俩孩子长得太快,隔不几天就是一个变化,她不得不随时给俩孩子改动衣服,像这样的毛衣,她会在肩宽身量稍微放宽松一些,等到孩子再长大些,往下面和袖子接一截就可以。
外面大雪隆冬,天气太冷,俩孩子平日里多是在房间里玩。烧着暖墙暖炕,室内温度高,俩孩子只用穿一件毛衣,外面罩着一件薄棉袄和背带小棉裤就够了。他们俩的活动量大,也不敢在这样暖和的屋里,给他们穿太厚,不然,以他们俩的活动量,要天天满头大汗。
她织着毛衣,手下动作不停,手熟了不用太操心,近乎于盲打,还能时不时的和两个孩子互动着,不忽略他们。“安安,乐乐,玩得那么开心,叫妈妈,妈妈!”文娟在给他们建立语言环境,多和他们说,让他们感受语言,有意的多放慢语速,有意的教他们。
这只是日常的培养,文娟也没有刻意的去教,谁知道,这没有抱多余想法的夜晚,向来比弟弟乐乐稳重一些的安安,突然间给他来了个惊喜。“麻麻……!“突然间,安安啊唔啊的和文娟的互动中,喊出了一声妈妈的声音,虽然还有些含糊不轻,但是饶是如此,也几乎让文娟喜不胜收,热泪盈眶。
她立即惊喜的丢下手里的棒针毛线,转而往前更靠近里面的两个孩子,”安安,是安安会叫妈妈了吗?再叫一声,妈妈?“初为人母,听到那两个字,文娟的欢喜,压不住的流泻。”乐乐,哥哥会叫妈妈了,你也叫妈妈,妈……妈妈!“她也没忽略乐乐。
不过,安安乐乐却是只以为妈妈再和他们玩,齐齐的呜哇和文娟逗着乐子,把手里的玩具,讨好的递给文娟,别提有多可爱了。好吧,文娟也就不着急了,和他们玩起来,只要有第一声开口,以后还能难吗,她期待两个孩子都会叫妈妈的那一天。
沈卫国踏着夜色从营地回到家里,进了院子,就能感受到那透露着暖融融灯光的卧室里面的欢声笑语,心里头就无限的暖融,笑意自冰冷严肃的眼角眉梢流泻开来。他现在堂屋把外面一身寒气的军大衣脱了,搓手换成室内鞋,才进入卧室。”媳妇,安安,乐乐!“他还是先把文娟放在第一位,才和俩孩子打招呼。
第一百八十七章 爸妈
“回来了,安安会叫妈妈了!“文娟笑眯眯的,和沈卫国分享孩子的成长。虽然沈卫国白天有一段时间不在家呆着,文娟还是会时刻和沈卫国分享着孩子的成长,和孩子最佳的亲密。
“果真?安安长本事了!”对于孩子的每一份成长,做父母的永远是最开心的,沈卫国很是惊喜,他半跪在炕前,半趴在炕上,对着两个孩子笑着逗弄的道:“安安乐乐,叫爸爸,爸爸……!”
他放慢了雨声,放慢了语调,放慢了口型,务必要让两个孩子看得清楚,平时这样的亲密,他也没少做,两个孩子,很是熟悉,噢噢啊啊的回应的,就是不往正题去,反倒是和沈卫国互动的很是愉快。平时,白日多是在外,更是抓紧每一分在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来陪伴他们,足够的喜欢足够的,用心足够的疼爱,俩孩子对沈卫国也是好的,不陌生。
好吧,沈卫国也知道自己太心急了,俩孩子毕竟才七个多月,偶尔蹦出来一个字眼儿,是欢喜的成长,他说是揠苗助长了,那反而糊涂了。可惊喜往往就是在这样不抱希望的时候发生了,就在不抱希望,一个劲儿的和两个孩子玩闹的时候,乐乐突然语出惊人的蹦出来了一声:“巴,趴!”
这一声类似爸爸的发音,可是把沈卫国给惊喜住了,他愣了半晌,好半天才反应过来,激动涌上心头,蔓延在他眼角眉梢。那发自内心的自豪,和骄傲,怎么也无法掩饰!他惊喜地赞叹了一句:“好小子!”激动的把两个孩子轮番抱起,往空中上抛。两个孩子显然很喜欢和父亲玩这样的冒险游戏,咯咯笑个不停。俩孩子在生活上更依赖,香香软软的妈妈,但是在玩游戏方面,他们还是更喜欢勇武有力的爸爸。
文娟在一旁看着一会儿父子三人玩闹,看到沈卫国终于赚了一声含糊的爸爸回来,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她会心一笑,让沈卫国看着孩子自己去厨房做晚饭。晚上的饭很简单,炝锅烧水加汤煮面条而已,她自己一个人就能忙得过来。面条是下午谈成了两个孩子睡着的时候已经擀出来的,更是少了一道最难的程序。
文娟做事向来麻利,这边灶上烧着火,那边不影响文娟挑亮炉火,坐上瓦罐,在里面加上热水瓶里烧开的金莲湖水,又加了三勺撇去油花的骨头汤,盖上锅盖等待水开,这是给两个孩子晚饭的辅食。两个孩子还没满周岁,他们辅食需要单独做,不能放油盐增加他们未发育完全的小肾脏负担。家里因为有孩子,文娟平时都没断过骨头汤鸡汤一类的。这个时候没有那么充足的钙片钙质剂,骨头汤这些是天然的钙源,也不过是麻烦点儿,文娟几乎没让家里断过。
俩孩子今天晚上的辅食也是面条,下午在给大人擀面条的时候,文娟也分别用菠菜胡萝卜汁给两个孩子做了,绿色,橙色的彩色面条,这样的面条切得细细的,哪怕煮得软烂,颜色也很鲜亮吸引人,俩孩子如今正是对色彩敏感的时候,别提有多喜欢!
灶上的水开了,面条和炒好的青菜丢进去,三次滚开面条熟了停火。炉子上的瓦罐儿也开了,她顺手把孩子的面条丢进瓦罐儿,盖上继续煮。这边趁着再次煮开的空档,文娟把两个大人的面条盛了出来。炉子上的瓦罐儿再次滚开,文娟又往里面放了一把切碎的青菜和两个蛋黄,这是给孩子多增加营养和维生素的。
这一次文娟没有再盖锅盖,孩子吃的面条需要煮得更软烂一些,这是为了防止瓦罐持续煮开,里面的面条溢出来。让炉子上的瓦罐儿继续煮着,文娟把两个大人的晚饭送到堂屋里地饭桌上,顺便招呼沈卫国抱着两个,出来吃饭,“卫国,你把安安乐乐放在他们的椅子里,我给他们煮了菜面条,一会儿正好喂他们吃饭!”俩孩子正好断了母乳,就把他们的辅食量往上调了调。两个孩子能坐添加辅食后,沈卫国特意给两个孩子各自打了一把带有围挡的高脚椅。两个孩子,放在里面做的稳稳妥妥,不用大人抱着,也不用担心他们摔下来,很是省心。两个孩子的椅子安放在他们两人的中间,正好一大人顾着的一个孩子,谁也不偏颇。一胎双生两个孩子,是天大的惊喜!所以文娟和沈卫国也是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亲密,做到绝对的公平。
嘱咐过沈卫国后,文娟儿再返回厨房,把两个孩子的面条盛在大海碗里,拿了两个干净的小碗儿,再返回堂屋。两个孩子的面条虽然没有放油盐,但因为多了骨头汤的加成,和金莲空间的湖水激发,也是香喷喷的诱人口水。两个孩子坐在,自己的椅子里,哦哦啊啊用期待的眼神儿催促着妈妈,他们饿了,快喂他们吃饭。他们现在小脑袋看着文娟,像两只嗷嗷待哺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