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惯着她!”杨母虽说笑骂了一句,到底也没有阻止文娟的许诺,毕竟,她也知道小闺女是什么样的性子,没有动力,想让她像三闺女那样用心读书,有点儿不太现实。“趁天儿赶紧回吧,你公公腿刚好,我就不留你了!”
“嗯,爹,娘,你们照顾好自己,我就先走了!”文娟最后不舍得告别杨厚朴夫妻俩,才骑车走人。结婚后,每次回娘家总是觉得太匆匆,好在,两家相隔不是太远,公爹也是开明的,又都是相熟至交人家,她回娘家的频率,比大姐经年回个三五次都是多的状况要好多了。起码,新婚月余,她已经回娘家有三四次了。
在这个时代,爹娘是她安心的港湾,回了趟娘家,文娟因为沈卫国离开有些不定的心,也安稳下来。不是摈除了那些思念,只是把那些情绪压在了心底,留着自己一个人品味就好。总不能,因为那人走了,她就伤春悲秋,什么也不做了,这显然不可能的事情。
她从来不是那种有情饮水饱的人,心中的目标有待完成,需要她一步一步的去实施,生活也要一步一步过下去,文娟的生活,也慢慢的规律起来。每日六点出头起来,洗漱整齐,做做早饭,拾掇一下室内卫生,一早上也就过去了。
一般外面庭院的卫生,沈根深起来的时候都会顺手拾掇好,因为不是什么重活,她也就没遇和公爹抢着做。毕竟,老人家是个能干要强的,如今腿疾完好,更是意气风发急于表现自己,她还不能将之当做什么都不能做的老人去对待。
这一块儿不用文娟操心,一般情况下,文娟只收拾厨房卧室堂屋的细致卫生就好了,地面一天一扫,家具隔三差五擦拭一回,因为都是做惯的活计,又是经常打扫的,也花不了她什么时间。
现在是农闲,也不用文娟下地做什么活计。就是回头农忙,沈卫国离开前也已经和大队支书的沈大伯打过招呼,并不打算让文娟下地挣什么公分,到时候要真是必须出面,也是安排个轻便的活计,出个面就好。知道文娟的本事,家里也有收入补贴,他自己同样有津贴,足够养活媳妇和他爹的了,沈卫国心疼媳妇,也就不打算让他媳妇受那个罪。
上午的时候,文娟会先抽一段时间会看看医书,看看课本学习一番,然后趁空开始张罗她从市里买回来的毛线。她买了五个人的分量,藏青色纯羊绒的毛线,这是准备给沈卫国打一件毛衣,回头开春,身上穿不住大袄,他总得有件内衬得毛衣,那边气温低,毛衣穿得时间会长着呢,总归要提前准备好。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家书
之前想着他身上那件变形脱线打布丁的旧毛衣,已经不能再穿下去,文娟就觉得已经没法穿下去,所以这一次在市里看到毛线,她就动了心思。
剩下的那两大份毛线,灰蓝的是她给阿爹和公公准备的,两人身量都是目前偏精瘦的身板,只是她公爹要比阿爹高上几分,肩宽几分,要注意放宽放长一些针数。姜黄色的,是她给她娘和沈兰准备的,两人身量仿佛,都是略显消瘦的身量,倒是不错什么。他们这里开春会更早到时候正好给两家的长辈开春内穿。
省得像往年没条件一样,春夏秋冬就两套衣服,换季中间的过度阶段,冬春交替就是尽可能的多穿棉袄捂一捂,一直到实在不能穿棉袄的时候,换上单衣冻几天也就熬过去了。秋冬交际正好反过来,多穿单衣冻冻,冷了就直接上棉袄,毛衣那不是一般人家能穿的,在村子里很是少见。
找了公爹帮忙就地取材,削了几根打毛衣用得竹针,打磨圆润,文娟就开始正式下手,她前世经常diy,这些手工活并不陌生,前世记忆恢复,倒是让她多了很多有用的生活技能。
而在文娟心思安定下来,按部就班的开始正常生活步调的时候,那边经过三天转车,又经过一天的折腾之后,沈卫国也终于顺利抵达驻地。回到驻地的沈卫国,在到达的第一件事,就是伏在自己的宿舍书桌上,给媳妇写家书。
“亲爱的文娟同志,见字如面,其实我是想要叫媳妇的,不过这好像不符合写信的格式,但是我实在压不住想念,媳妇别嫌我大老粗。
我已经到部队了,路上一切安好,都挺顺利的。媳妇给我准备的很是充分,路上我吃得喝的都很好,第一次觉得,除了想念你,赶路也是那么享受的事情。特别是每逢我拿出来煎饼卷肉,开水冲油茶面,香飘四溢的时候,满车厢的人都用艳羡的眼光看着我,我特别的自豪骄傲。这是我媳妇给我准备的,媳妇的手艺真好。
媳妇,在你刚离开视线,我就开始想你,夜里梦里都是你,现在更是想念,你和爹在家都还好吗?有没有想我……我会尽快办好随军手续,申请好住房的,到时候这边天暖和了,你把家里交代清楚,就可以来探亲了,我希望,你能在这里留一段时间,这里天暖的时候,山清水秀野味肥美,到时候我休假的时候,还能陪你到附近的山上转转,这里的药材也很多……
媳妇,辛苦你一个人在家,家里的事都多劳你操心了,我这个做丈夫的远在千里之外很不称职,但是媳妇,我的心与你同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帮我照顾好爹,别累到自己……家里别省着……此致此敬,沈卫国!”
文娟接到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沈卫国离开半月左右的时间,与这封信同来的,除了一分给公爹的家书外,还有一大包的山核桃榛子松子之类的干果,倒是他们这边不多见的好东西。把家书给了公爹,公爹自己识字,到不用她在旁边看着,她规整好东西,就拿着这份标着文娟亲启的信件回了西屋,就着窗台暖暖的阳光,她的心情随着信件的阅读,也不有变得更加暖融。
平时没见这男人嘴这么甜,这信倒是写得这么煽情肉麻兮兮的……心里虽然吐槽着,但是那扑面直白的浓烈感情渲染,却是让有些口是心非的文娟,心里像是喝了蜜一样甜,不枉她在他离开后,有一段时间难以习惯。一个人的静谧空间,文娟仔细品味着这份千里鸿雁传书的感情流露。
她也想他了,想他在家的种种,想他的体贴,想他的爱护……手里握着信,文娟把床头叠整齐的藏青色的毛衣拿了过来。这男人倒是会赶时间,正好她把毛衣织好了,他就把信寄过来了,还这样的让她暖暖,总算她的功夫没有白费。
虽是有前世娴熟的记忆,但到底这是二十年没怎么动过针线的生手,她最开始的动作慢了些,后来慢慢找回了手感,才加上了速度,直到昨日,她才刚刚把这件毛衣密密的织好。
现在流行的鸡心领藏蓝色毛衣,文具怕那边天寒,再加上他们部队穿衣费,她在领口加了一个格子布的假领,为了好看,下面她也同样加了一道短短的衬衫衣摆,显得帅气时髦,也是后世的经典款。那边天寒,文娟织毛衣的时候特意在保证灵活性的同时,织得更加细密厚实,又是纯羊绒的毛线,无疑也会更加的保暖。
再想到那男人的油茶面,还有那些明显是给她准备的干活,文娟不由抿了抿嘴,打算再给那男人多做些油茶面,到时候里面放些炒熟的花生碎黑芝麻山核桃榛子松子之类的,保准更好吃。还有肉干肉脯之类的,也可以给他准备一些。
那男人在部队,训练强度大,又兼修着那篇传承心法,离开的时候,已经隐约摸到气感,正是需要补充能量的时候,可不能屈着了。另外,她也看看,最近手头的药材,能不能配一副补充元气的养元丸,这东西的名字通俗易懂,就是专门为练武之人打基础补元气用得,这也是那扁秘传里面的一则方剂。
她这一段时间上山了两次,虽然没有像上一次走的那么远,倒是因为没有人在,她可以尽情发挥她的特殊感知探查能力,倒是收获不少好药柴,可能一株价值千金的没有,却也大大丰富了她的药材库,而且,初级版的养元丸也用不了什么贵重药材,唯一的贵重主药野山参,也可以用她最紧新得的竹节参和金莲泉水配合弥补,倒是不难凑齐。
想做就做,文娟向来立即行动,她立马开始出去张罗,正好这两天做出来,她带去市里,给陈庭做复诊的时候,就顺手邮过去了,也能更快到那男人那边。
第一百一十七章 言不由衷
在外面晾晒的药材中寻摸出她所需要的药材之后,文娟开始研磨成粉末而后合药最后凝结成丸状,现在太阳下晾晒四五分干,最后因为要干时间,她用小药炉子烘烤一番,直至达到理想程度。这样的快速处理方法,非老手不能操作,文娟能够利用这种方法使药材的药性达到理想状态,却是因为她又足够对药材药性变化的极其敏锐。
研磨合成晾晒烘干,文娟的动作娴熟有致,带着点儿说不出的韵味在其中,虽是无人欣赏,确实自有一番自然地没感觉。不过,制药是个细心活,需要足够的耐心来集中精力的调配,彼此药性之间的完美兼容,才能达到最根本的效用,这些,文娟恰巧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