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专宠御厨小娇妻 完结+番外 (一半西瓜)


  晚上九点,千里之外的家乡,农村里的老人家基本都已经睡了,主人公的晚餐才刚刚开始。
  小炖锅,小电饭煲,在出租屋里,所有东西都显得十分迷你,地下室里的灯光很亮,却没窗户,一对年轻的情侣聚集在一起,做他们最爱吃的食物——番茄鸡蛋火腿香菇面条。
  主人公脸上有点青春痘,笑着解释,“这个也是在网上看的,特别好吃,就是什么都往里头放,有什么放什么,吃起来挺香的。”
  仅能容纳一人的厨房里还有一个迷你电饼铛,女主人迅速煎了一个饼,卷着大葱丝和酱料就直接开吃了,一边吃一边算,“外头买一个饼至少五块吧,加鸡蛋要六块,还是自己做比较划算。”
  小小的出租屋,被年轻人贴上了墙纸,房间里还有简单的装饰,采访主人公时,他的笑容有些腼腆,“房子是租来的,生活是自己的嘛!”
  “为什么不回去?也想回去啊,想多赚点钱吧,给爸妈好一点的生活。”
  外面大雪纷飞,小小的出租人里暖意融融,一个裹着大衣的年轻人刚刚从公交上下来,他拢紧了自己的衣领,转进了胡同,开始敲门。
  主人公闻声,立刻穿着拖鞋上去开门。
  对方拉开大衣,怀里还裹着一个小蛋糕——原来今天是主人公的生日。
  “生日快乐!”
  小小的出租屋里加入了一个人,显得更加拥挤了,几个人用面条做主食,小炖锅里煮着火锅调料和各色蔬菜、肉丸之类的,熏得房间里烟雾缭绕的。
  地方太小,三个人只能坐在地上,炖锅放在电磁炉上,电磁炉放在矮桌上。三人一起分食蛋糕,顺便庆祝主人公的二十五岁生日。
  房间里欢声笑语,佟文华缓缓念道,“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镜头从地下室转到室外,北京街头,漫天飞雪。
  这个故事很现实,也有点伤感,室外还有许多和主人公一样的年轻人匆匆在街上行走,似乎刚刚下班,脸带疲惫。
  24小时便利店里灯火通明,一个年轻女孩直接走进了24小时便利店,以一份鱼丸和香肠作为自己一天的晚餐,她脸带疲惫,从外面玻璃窗透出的脸庞似乎有些迷茫。
  实际上,繁忙的城市里又何止这一家便利店?又何止这一位女孩?
  镜头里的年轻人却很满足,主人公笑道,“拼一把吧,不拼怎么知道呢?明年把爸妈接过来看一下故宫,爬一下长城。”
  故宫里白雪皑皑,冬至时分,一年又结束了。
  片子是深夜放的,连盼看完,心里又感动,又难受。
  这真的是美食纪录片吗?这根本是催泪片吧!
  深夜里这一部普普通通,没有任何明星的美食纪录片,却一路飙上了播放榜首,当天晚上,淘宝的零食成交量都突然跟着暴涨许多。
  很多人一边吃东西一边哭,不是人们太脆弱,实在是片子拍得太戳人心窝了。
  凡尘俗世,大家都是普通人,说到底,大家都只想过一个平淡的日子,吃好这一日三餐罢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华有味》仅凭短短三集,就带来了上千万的播放量,所有在这部片子里出现过的美食、店面,一夜之间,全部火遍大江南北,食园尤甚。


第276章 风靡全球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华有味》仅凭短短三集,就带来了上千万的播放量,所有在这部片子里出现过的美食、店面,一夜之间,全部火遍大江南北,食园尤甚。
  早上连盼起来,才发现汪令雪那条微博早已上了头条,连带着她转发的那一条微博,也跟着爆了。
  下面清一色都是刷图的,全部是食园里各色美食做成的表情包,连盼发现,自己蹲在地里拔萝卜的情形也居然被做成了表情包,粉丝还给她脸上P了两朵红云,看着居然怪萌怪萌的。
  严易用自己的微博小号yan123悄咪咪把这些表情包都保存到了本地,暗自欣赏。
  新任网红张妈那张魔性的哈哈哈大笑图,也已被做成了gif,到处流传。
  食园预约小程序的名单,一夜之间就从三个月直接排到了半年后,而且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增长。
  一晚上时间,连盼就涨了十多万的粉,全是活的,不是僵尸粉也不是机器人那种。
  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
  随着《中华有味》在网上大爆,各大卫视纷纷重金购买版权,一时间,似乎随意走到哪儿都能听见《中华有味》标志性的木扬琴清脆的敲击声,还有佟文华老先生醇厚如酒的京味配音。
  网上也在放,电视里也在播。
  年轻人在看,家里的老人们也爱看。
  美食一物,本就不分阶层,古往今来,雅俗共赏。
  学生、打工族、白领、农民工,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小老百姓,似乎都在看这个片子。
  大家见面第一句话已经不是“吃了没?”而是改成“看了《中华有味》没?”
  这种狂热的风潮愈演愈热,一发不可收拾,直接形成了一股风向,直接带动了全国各地民间小吃的复兴,甚至把很多宅在家里不愿意动的年轻人拉出了家门,不要小觑,这真的就是吃的力量。
  ——恐怕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民众对吃如此执着,恐怕又从来没有哪个人像汪令雪这样,这么懂中国人,这么懂中国人的胃。
  所有在《中华有味》里出现过的店铺,迅速都被各个吃货们占领,一时之间,只要是在《中华有味》上闪过一个镜头的小店,不管位置多么偏,地方多么难找,总会有人循香而来。
  而那些没有定点地方或店铺的美食,譬如袁子晋老乡给他带来的“炸胡椒”这种两湖小吃,则迅速风靡全国,一时间,这普普通通的乡野小菜,已经摇身一变,变成新的国民美食,登堂入室,受人追捧。
  影视作品的宣传力度,实在是远远超过了文字的影响力。
  从前汪令雪那之笔,只能把人写饿写馋了,如今他女儿汪可可承其衣钵,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满屏的热气、鲜香、咸辣、清甜,似乎都能透过屏幕,直戳人的味蕾。
  更不用说汪老在这部片子后面所隐藏的深深的人文关怀。
  汪令雪出身富贵,家境殷实,但是他本性却十分散漫,很喜欢四处游历,因此结交了不少好友,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或许是因为这独一无二的阅历,使得他主策的《中华有味》带上了一股挥之不去的人文关怀。
  何为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不论是连盼闭园又开园,对食物所表现出的尊重、对食材的精心挑选;还是返乡的年轻人循着父辈的经验,起早贪黑经营属于自己的小面馆;还是那些在大城市打拼,终日只能吃外卖的蚁族们;这里的每一个主人公,都在努力生活着,并且也在努力经营着属于自己的一日三餐。
  这是真正属于普通老百姓的纪录片,有艰辛,也有无奈,但更多的还是努力和希望。
  什么是生活?
  说到底不过是一日三餐,老婆孩子热炕头罢了。
  有了这个,再难也没那么难了。
  连老太太和连大爷看了这个片子都是唏嘘不已,心里头至此也彻底打消了让连盼放下食园,回归家庭的打算。
  随着《中华有味》风靡全国,摄制组紧接着又制作了《中华有味》的英文版,这下《中华有味》不单是国内火,跟着直接火到全球去了。
  油管上好多老外纷纷表示对纪录片里神奇的中华美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说要组团来中国看看,见识神奇的料理之国。
  网友们纷纷翻墙留言:“料理什么的,不存在!我们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不知何时起,网上还悄悄兴起了一个留言,说连盼本是御厨之后,她家有一本祖传的宫廷食谱,只要拿到这本食谱,就可以做出和她一样美味的食物,网上天天都有人到连盼微博下面打卡留言,说求菜谱一观。连盼看了简直哭笑不得。
  做菜要是光靠菜谱就能解决,岂不人人都是大厨了?
  不过,由于连大厨定下了规矩,食园一周只营业五天,每天一餐只有两桌,也就是说,满打满算,一天上下顿不带重样的,食园最多也就能接纳40人左右。
  何况园子这么大,风景这么优美,很多人就是拿这儿当旅游景点来的,一般是大清早就从家里出发,来这儿玩一整天,午餐晚餐都在食园解决,吃得酒足饭饱才肯离去,又岂有来了只吃一顿的道理?
  这么算下来,食园一天可接纳的食客最多也就二三十人而已,实在是少得可怜。
  从前大家在微博抢一抢,还能预定到位子,自从《中华有味》播出后,食园简直成了吃货们的朝圣之地,连盼在微博上装的预约小程序入口一直就没停歇过,预约的时间一直在往后排。
  最近一次连盼刷后台,发现人员居然都排到了两年后。


第277章 新的机会

  最近一次连盼刷后台,发现人员居然都排到了两年后。
  两年后是个什么概念?毛毛和豆豆都会走路说话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