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能像他说的这样好?”罗伊有些好奇。
“要不要去亲眼看一看?”
“你的意思是,我们跑到夏威夷度假,然后度假的方式就是看竞争对手的电影,然后帮他们增加票房好方便他们打败自己?”
罗伊挑高了眉梢看向她,觉得自己这位看起来无所不能的女朋友,偶尔也会有脱线的时候。
莱拉被他说得也觉得自己说了一个可笑的提议:“好吧,你说的没错。那你觉得我们应该从哪开始玩,好享受我们的难得的假期呢?品尝一下夏威夷的特色食物?”
罗伊看向她的眼神瞬间深邃,双手在胸口一扯,就将在外面小店买的夏威夷常见的大花衬衫扯开,露出被晒成蜜色的胸膛:“先从品尝我开始如何?”
他常年锻炼练出来的身材是非常棒的,每一块肌肉都不会太夸张,又能显现出男人的魅力。莱拉早就看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依然会每次都不小心被迷惑住。
“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需要好好品尝才行!”被迷得眼神迷离的她将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按下,再不去管直播里还在说些什么东西。美色在前,谁还有心思去管别人家的首映式?
于是期待许久的罗伊终于得偿所愿了。
在好莱坞,《蝙蝠侠:侠影之谜》的上映也引发一阵热议。
说起来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因为两部电影只差一周半的时间造成了蝙蝠侠的票房会受到指环王的压迫。反之也是一样,已经进入第二周的指环王,肯定也会受到蝙蝠侠的冲击,对票房造成一些影响。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正是因为看到两强相撞,各大媒体和相关的影评人,以及影迷粉丝们也更加关注两部电影。
不用花钱做广告就能达到现在的宣传效果,相信蝙蝠侠的制作方心里对这种情况一定很纠结。
而在电影上映后,相关的评价也随之出现在各种地方。
最先出来的肯定是网络。在fb上出现了许多关于蝙蝠侠,以及这次电影的话题。没有意外的,看过的观众对新的蝙蝠侠系列都有种异样的感觉。
“这是蝙蝠侠,又不是我心目中的蝙蝠侠。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我觉得我会应该会喜欢上他。”
“以前的蝙蝠侠在我心里就是一个人形凶器。虽然没有能力,没有特异功能,但他可以做到其他超级英雄能做到的一切。但看完《侠影之谜》后,我觉得以前错了。他在是超级英雄之前,首先是一个人。”
“很神奇的解读,诺兰导演创造了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蝙蝠侠。”
第759章 IMAX
单从网络上传来的回馈,各方的评价都很不错。对导演诺兰基本上都是好评比较多,偶尔几个差评也可以忽略不计。
看到这些回馈,电影制作方虽然高兴,但也没有被好评冲昏头脑。只有好评价不算什么,好口碑能带来好的票房才是他们最想要的。
首映首日票房2900万,对于制作方和导演是一个不错的消息。换成普通的档期,他们甚至可以为这个数字开香槟庆祝。但再多的开心在看到他们和已经进入次周的指环王之间的差距,都会产生难以翻越的无力感。
在蝙蝠侠的上映冲击下,周五那天《指环王》“只”拿到了3800万,依然牢牢占据冠军的位置。而从蝙蝠侠的票房成绩看,本周票房冠军应该也难以逃出莱拉的掌心。
看到票房,眼巴巴期待着超越的蝙蝠侠制作方们终于理智了下来。反正票房不可能超过,好在影评人和媒体各方面的评价还不错,能拿几个奖项也不算亏本了。
各大媒体其实对这部电影很看好,像是bbc就很喜欢这部电影,认为它是史上最好的蝙蝠侠电影。
而另外很多媒体,也评价诺兰用黑暗写实风格来拍摄,是忠实地还原了原本那个蝙蝠侠,而不是被漫画了许多的蝙蝠侠。同时对他用imax胶片拍摄出来如同歌剧般的效果也给予了很大的好评。
“imax好像很受欢迎?”罗伊刚沐浴完,只在腰下系了条浴巾就躺在莱拉身边翻看送进房间的报刊。此时他手上的报纸就在对imax进行报道,并且列举出诸多的好处,对它未来的发展很看好,认为是以后必然的趋势。
莱拉在他身上寻找到了一块舒适的位置,将头枕在他结实的腹部。昨夜的疯狂让她还有些昏昏欲睡,所以连声音都还带了些朦胧:“确实挺不错。能得到更好的观影体验就意味着能让更多人愿意去电影院观看,为了这点,大家也会努力将这项技术扩展开。”
习惯了用电视电脑之类的小屏幕看电影的人可能不觉得需要去电影院才能看电影,但一些影片,尤其是特效大片,如果不是坐在电影院的大屏幕前,是不会理解究竟好看到什么地步的。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影迷会喜欢去电影院的原因,那种音响声效还有视觉效果,绝对是震撼人心的级别。想想看随着电影里的精彩剧情被带动到肾上腺素急升,然后体验到的舒爽感吧,用小屏幕怎么可能看得出来?连带着将影片本身的魅力也给打了折。
电影制作公司一直在研究更好更新的设备,就是要尽可能大地加深这种差异,这样才能在电脑越来越普及的现代,继续吸引人们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
罗伊随手打开电视,没想到刚好看到的是关于《侠影之谜》的报道。屏幕里明显是在电影散场后,记者对走出来的观众的采访。
“请问您来看的是哪部影片?”
被问到的人给了记者一个看白痴的一样的表情:“看到我身上的披风难道还猜不到我是来看蝙蝠侠的吗?”
记者看着那件应该是自己diy的披风,嘴角微不可见抽了一下,鬼知道这块布之前经历了什么。
“您觉得这次的蝙蝠侠新系列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区别?”
“以前的就是打坏人、抓坏人,然后拯救世界。现在的,大概更像个人了吧。相比起来以前的蝙蝠侠更像个光明使者,现在这个却有点像黑暗的使徒。”
记者对他的话很感兴趣:“光明使者和黑暗使徒,这真是个有趣的比喻。那么你喜欢现在的吗?”
那人想了想:“现在还不好说,我总觉得自己还没有太看懂电影要讲的东西,应该有比我理解的更深奥的什么在里面。我想再去看一遍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好的,谢谢您的时间。”
罗伊将电视的声音调小了一些:“黑暗使徒是什么东西?听起来不像是正义的超级英雄。我记得我看到的剧本可没说他变成了坏蛋。”
莱拉翻了个身,将视线朝向电视机:“应该说的是比较早期的蝙蝠侠。那个时候蝙蝠侠是比较粗犷,比较黑暗的一个英雄。其实这次诺兰的改编,是对最初的还原,之后那些都被漫画神话了。无所不能的英雄总会给人一种孤傲高冷,难以接近的感觉。”
罗伊被她说的有些心动:“要不,咱们偷偷去看一眼?”只是两张票的话,应该不会让敌人得到反攻他们电影的票房吧?
说起电影,莱拉的瞌睡虫就全跑了:“也好,我正好也想看看。”看看经过她改变的世界,这部诺兰的侠影之谜会不会和前世的原版产生什么变化。
事实上这个变化还真是有,并且相当明显,至少在曾经仔细研究过原版的莱拉眼里,这里的变化很让人惊叹。
她带着许多后世才有的拍摄技巧来到这里,并拍出了一部又一部畅销的作品。可以说为了了解她的电影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为什么可以赚那么多钱,很多电影圈的人,包括导演、制片人等等,都对她的电影做过许多分析研究。
因此她所用的一些小技巧,像是光线的运用、剧情的转折方式那些,比较容易看透的部分就被“学习”走了。有些技巧甚至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主流,被许多年轻导演所推崇。
诺兰也是其中之一,在某些镜头的运用上就不只一次的使用了很有莱拉特色的技巧,让画面看起来更有观赏性。但在具体的剧情安排方面,还是他本人的风格占了主体。
走出电影院,罗伊就一直摆出一副“这下我就放心了”的表情:“和我想的有很大区别。”
“不好看?”莱拉拢了拢被风吹歪的帽子,笑着问他。
“说不上来。也不是不好看,但也不是好看。”
莱拉倒知道他是怎么回事:“你喜欢的是那种更有冲击性的剧情和镜头,如果多安排一些打斗、飙车之类的,应该就比较合你的口味了。”
罗伊打了个响指:“没错,就是这个!”
第760章 再拿票房冠军
莱拉并不意外,笑着继续说道:“诺兰在安排蝙蝠侠一开始的心理路程用了太长的篇幅,这点肯定会让观众感到闷。超级英雄的粉丝们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更活泼,也更没有耐性。诺兰把蝙蝠侠挖掘得很好,只是他算错了他的受众,如果换成三四十岁以上的成年人应该会更接受他的这种安排。”
在莱拉评价的时候,诺兰本人也正翻看着各家媒体对他电影的评价,尤其是一些分数不高的评论。